改良犊牛消化不良症的综合防治措施
2013-08-15马有山王淑芳
马有山,王淑芳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天祝 733299)
近年来,我县在加快转变养殖方式,大力发展设施畜牧业的进程中,通过引调西门塔尔、利木赞等优质肉牛繁育,推广冷冻精液授配技术杂交改良当地黄牛等举措,肉牛养殖业异军突起,数量剧增,但受气候、营养、水土及饲养管理等因素的影响,犊牛消化不良症的发病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这一产业的快速发展,大大降低了农牧民收入。犊牛消化不良症是消化机能障碍的统称,是哺乳期犊牛常见的一种胃肠疾病,其特征为引发不同程度的腹泻;该病对犊牛的生长发育危害非常大,致犊牛生长受阻,死亡率也高。要及时治愈,必须弄清引发该病的病因,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治疗,方能奏效。
1 发病原因分析
1.1 孕畜后期管理
补饲单一,营养不良,尤其蛋白质、纤维素、矿物质摄入少,引起母畜营养代谢紊乱,导致胎儿发育不良,体质较弱,抵抗力低,吮乳反射较晚,易患胃肠疾病。
1.2 母畜分娩后营养
初乳是免疫球蛋白的来源,当母畜分娩后营养不良,初乳中的白蛋白、球蛋白、脂肪含量低,维生素及其他矿物质含量缺乏,导致犊牛摄入的初乳质量不佳,量少时,极易引起消化不良症。
1.3 母畜健康管理
母畜乳房有炎症或患热性疾病时,乳中有也易引起犊牛消化不良症。
1.4 母幼畜饲养管理
畜舍保暖不佳,空气潮湿,通风不良,闷热拥挤,缺乏阳光,气温骤变等因素,也致本病发生;幼畜营养不良,摄乳不足或舔食污物,致肠道乳酸菌的活动受限,而腐败菌毒素大量繁殖,引起消化机能紊乱,也致本病发生。
1.5 发现本病治疗不及时
病犊治疗不当不及时,肠到内容物腐败后产生的毒素被机体吸收后,引起自体中毒,出现神经症状,可引起死亡。
2 临床症状
该病的主要症状是腹泻,初期犊牛精神尚好,后随病情加重出现相应症状。
1) 15日龄以内的初生犊排黄色稀水样粪,常含有奶瓣。体温一般无异常,肛门周围、尾根有粪污迹,吃奶少,精神不良,喜卧。
2) 15日龄以上的幼犊排稀水或稀粥样粪,色黄、灰黄或暗绿,尾常有粪污;肠音高朗,有鼓气和腹疼症状;体温一般正常或低于正常,精神不振,吃奶减少或绝食,眼结膜充血或稍充血。
3) 当肠内容物发生腐败,产生毒素被机体吸收形成中毒性腹泻,犊牛日渐消瘦,拉稀伴有恶臭,严重的便中带血;体温稍高,眼结膜充血;心跳、呼吸数增,全身震颤,有时出现抽搐动作,后期四肢下端、耳尖、鼻端厥冷,昏迷至死。
3 治疗方法
1) 15日龄以内的幼犊拉含有奶瓣的稀粪,用乳酶生0.1g×(20~40)片每8h内服1次,2~3d即可停止拉稀。
2) 为防止肠道感染,用磺胺脒片0.1g/kg体重每12h内服1次。也可用特效米先0.2mL/kg体重加净水5mL,1次内服,其效果显著。
3) 如因持续拉稀出现脱水现象,严重者应用40%葡萄糖注射液60mL,0.90%氯化钠注射液200 mL,5%碳酸氢钠注射液80mL的混合液,每日静脉注射2~3次,疗效显著。
4) 治疗发酵型消化不良时,可用2%鱼石脂溶液50mL,一次内服,每日2次。
5) 可采用纤维素酶制剂20~50g,加温水(不得超过50℃)适量,一次内服。
6) 如犊牛已绝食,可用糖盐水500~1 500 mL,樟脑碳酸钠2~4mL,25%维生素C 4~6mL,50%葡萄糖100~150mL的混合液,每日1次静脉注射。
7) 尝试饥饿疗法。针对15日龄以上犊牛,禁乳8~10h,此间可口服补液盐,即:氯化钠3.5g,氯化钾1.5g,碳酸氢钠2.5g,葡萄糖20g,融入1 000 mL水中,按50~100mL/kg标准补给。
4 小结
犊牛消化不良症,预防重于治疗。首先,要加强孕畜妊娠后期饲养管理,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充足供应;其次,改善圈舍卫生条件,畜舍既要防寒保暖,又要通风透光,定期消毒,更换垫草,保持畜舍清洁干燥;第三,加强犊牛饲养管理,确保初生犊牛能在生后1h内吃到初乳,且量足;防止舔食泥土、吃污染的饲草饲料和饮污水,防止偷食过多精料。第四,犊牛发病及早治疗,主要抑菌消炎,调整营养和代谢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