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犬野外搜尸战术的应用体会
2013-08-15石建宁
林 超 石建宁
笔者在对国内外警犬野外搜索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在警犬技术工作中训练和使用的经验,对警犬搜索野外尸体的战术应用进行初步探索。
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可分为两个小阶段:一是搜索信息的收集和评估阶段;二是搜索计划的制定阶段。
(一)搜索信息的收集和评估阶段
搜索信息的收集和评估工作是决定是否使用警犬进行搜索的前提,也是制定搜索计划的基础。同时不同类型的搜索信息亦各不相同,信息内容决定了搜索的类型,信息基本应包括以下几点:
1. 案(事)件性质
如杀人、自杀、失踪等。
2.时间信息
如案发时间、嫌疑人供述的掩埋尸体、尸块时间。
3.地理信息
如搜索区域的范围、地形;尸体被掩埋的大概位置;嫌疑人供述的可能隐藏尸体、尸块的区域;受害人失踪或嫌疑人掩埋尸体后搜索区域中地形是否有变化(包括人为和自然灾害),搜索区域范围的大小,如果在重点目标搜索区域搜索无果的情况下,是否有其它应该搜索的区域。
4.天气信息
如搜索目标遇害、失踪的时间段内的气候、气温情况。
5.其他信息
如尸体、尸块移动过程中可能的运输方式,尸块的包装物品,搜索目标物的数量,前期是否曾开展过搜索工作及工作情况。
(二)搜索计划的制定阶段
1.人犬数量的确定
如果搜索对象遇害时间短、区域小,同时有相关可靠的信息支持,可采取一个搜索小组(2人1 犬搭配)的模式;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有两个搜索小组配合工作,其中一组主要负责搜索,另外一组负责复查查漏;如果搜索对象失踪时间长、面积大,或有多个可能的目标搜索区域,应该采取多组工作模式。
2.搜索区域的划分
(1)到达搜索现场后,应尽快熟悉计划搜索的区域。如果区域很大,应尽可能地查找卫星地形图(如百度、谷歌等)。划定范围,标记出明显的标志物,仔细观察研究道路情况或可以通过车辆的区域等。
(2)合理划分搜索区域,有明显标志物的应根据标志物进行划分,没有明显地标的可用警戒带等辅助设备把边界标注清楚。
(3)沿着道路分析地形,除非可能有人为或天然屏障防碍搜索外,搜索区域应延伸离道路至少50 米外的区域,并且包括临近的河沟和就近的小路。
3. 搜索方法的使用
(1)快速搜索法:这种方法是对指定的搜索范围进行快速、粗略的初步搜索检查,以便制定搜索策略。这种类型的搜索,是建立在犯罪嫌疑人提供一定范围的目标区域或是对受害者或嫌疑人的行为进行假设的基础上,推测出可能性较高的地区。这种方法适用于非常宽阔、没有道路的区域,特别是在人员少、时间紧的情况下,可以第一时间对未知搜索区域进行搜索信息的收集,提高搜索效率。但是这种搜索比较粗且成功率相对低,所以在搜索中带犬民警应仔细地标记出重点位置,方便下步工作中展开细致的搜索。
(2)网格搜索法:这种方法是区域搜索中最系统的方法,也是最耗时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通过对目标区域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然后对每个小区域进行往返搜索。这种搜索适用于平坦、面积相对较小、搜索区域上没有茂密灌木丛的区域,同时最好还要有相对稳定的微风。网格式搜索适用于有多个搜索组作业、在未确定重点区域情况下,尤其是在气味锥体强度减弱的情况下很有用。
4.搜索设备的配备
带犬民警不需要携带大量的装备,每个搜索小组中的辅助人员可以携带水、食物、指南针、GPS 和地图、探针、铁锹等相应设备。
二、实施阶段
搜索的实施是整个搜索过程的核心阶段,实施的效果取决于先期搜集、整合的信息和制定计划的合理性,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面临意想不到的问题,实施过程中带犬民警要根据天气、地形、环境等因素条件及时调整搜索方法。
(一)平坦场地搜索
场地搜索包括多种场所的搜索,如村庄及周边农田、草丛、林地等等。在搜索中主要注意两点:一是分析可能的车辆出入口、小路,确定是否可以通车,在搜索中应该根据环境突出重点,如搜索区域内的灌木丛、草丛、所有的垃圾堆、垃圾桶、道路院落处的下水道、化粪池;二是把搜过的区域在搜索地图上进行标记,以便在搜索未果的情况下为以后的搜索做考虑。
如2009年4月21日9 时许,青岛市某村物业人员张某在其单位大门西侧荒地上砍伐树枝时,其饲养的小狗叼来一只人体手臂,张某遂即打电话报警。经查看,发现现场为一片平坦的荒地,上面长满杂草,分析抛尸现场应该就在附近,且现场为平地,在草丛里藏匿尸块的可能性较大。训导员据此确定了几处重点区域后,指挥警犬对现场周围的草丛进行快速搜索。当搜索至距中心现场西北约50 米处时,警犬对草丛中的一黑色塑料袋示警,报告指挥员后继续搜索,在搜至距中心现场东北约100 米处草丛时,警犬又对另一黑色塑料袋进行示警,后经法医鉴定,塑料袋内分别为受害人头部、双下肢、骨盆等人体组织,并在其中一包装尸块的塑料袋中发现一张“搜狐游戏一卡通”的游戏卡,并据此锁定了犯罪嫌疑人。
(二)公(道)路旁搜索
路边搜索在搜索中比较常见,搜索区域往往是一个较大的线性区域,因为搜索对象相对狭长,带犬民警不能像网格搜索那样充分利用风向,搜索中应根据道路情况的变化相应的改变战术。
一是沿着道路分析地形,标记出可能有人为或天然屏障会防碍搜索的点,对搜索区域进行分等级划定,离道路越近的位置等级越高,通常重点搜索区域应延伸离道路至少50 米外的区域,如果重点搜索区域没有收获,可向外拓展对低等级的区域进行搜索。二是搜索中确保搜索到所有的桥洞、灌木丛、草丛,根据现场经验,这些地点是犯罪分子首选的抛尸地点。三是沿路搜索过程中遇有陡峭的堤坝、护坡等,首先应该沿着顶部搜查,因为气味受热会上升;返回搜索应该沿堤坝斜坡的底部搜索,因为气味会在底部汇集;如果陡坡上树木茂盛,且这是一个重点的搜索区域,应该在坡的中间进行一次搜索。
2010年10月5日15 时,有人在青岛市李沧区某村桥头东面北侧的绿化带发现一黑色塑料袋,内有一腐败头颅。经法医初步鉴定,发现该头颅五官、头皮及面部皮肤均被人为剥去,性别及死亡时间暂时不能确定。到达现场后,训导员迅速了解案情,查看附近的道路、地形情况,并迅速划定搜索范围。根据现场情况分析,嫌疑人乘车抛尸的可能性较大,所以确定路边为搜索的重点区域。指挥员将人员、犬分为两个搜索小组,以发现人头的位置为中心,先后沿道路两侧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搜索,除路边有陡峭山坡的位置外,搜索范围都至少延伸到距离公路50 米以外的地方,并对沿路的桥洞、垃圾箱等进行了认真地搜索。16 时左右,沿道路往东搜索的小组在搜至距离现场以东200 米的松柏绿化带处时,警犬对藏匿在树丛里的一黑色塑料袋作出示警反应,后经法医检验为被害人的呕吐物、两条毛巾、头发及部分头皮组织。随后,沿道路往西搜索的小组在搜索到距离现场1500 米的松柏绿化带时,警犬对隐藏在绿化带内的另一黑色塑料袋做出示警反应,后经法医检验该塑料袋内为被害人的耳朵、鼻子、嘴唇及部分面部组织,并在耳朵上发现耳洞,在嘴唇上发现纹的唇线。据此,基本确定被害人为女性。经大量工作后,犯罪嫌疑人最终被确定,其供述了杀害一女性被害人的情况。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被害人的躯干等组织被其抛弃在与天水路交叉的一条向北的山路上,但具体位置已记不清楚。经查看,从滨海大道向西沿天水路至中心现场,共有三条向北延伸的山路,指挥员根据现场情况,将人员、犬分成两个搜索小组,沿道路两侧对三条道路逐条进行搜索。当搜至距离天水路1.5 千米处的一条深沟内时,警犬对沟内草丛作出示警反应,经过法医的检验鉴定,发现这不仅是该女性被害人所有剩余尸块,还意外地发现了一男性被害人躯干部分尸块。
后经审讯,犯罪嫌疑人供述了其在8月30日还曾杀害一名59 岁男性,并将该被害人躯干部分尸块抛于此处的犯罪事实。犯罪嫌疑人还供述,其将该男子杀害后,将头颅等砸碎,抛洒在九水路与巨峰路路口附近的草丛中。10月11日,训导员携犬到达嫌疑人供述的抛尸位置,该区域为马路边一长满杂草的平地,根据地形情况,训导员运用网格搜索法,对该区域进行合理地划分,并对每个小区域进行了细致地搜索,最终在草丛中搜到被害人的颅骨碎片一块。
科学的搜索方案,是警犬成功完成搜索任务的关键。在本案中警犬搜尸不仅为该案证据的完善起到了有力的支持,还为带破其它案件提供了重要信息,警犬搜尸技术在本起案件的侦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山地、坡地搜索
野外搜索涉及对象多为户外运动爱好者,因此,在制定搜索计划时首先应尽可能地多获得一些关于搜索对象的信息,如失踪者的活动计划,对地形的熟悉程度,体能和健康情况、携带物品等。其次,搜索计划中涉及区域应该是他们平常频繁活动的区域。
在搜索时必须根据调查的情况和对案、事件的分析判断,划定好搜索范围,测定好风向、风速、气温、湿度等,然后从下风口开始进行搜索。一是搜索山地时应从山下往山上搜索,采取折叠式(穿梭式)搜索逐渐向上方推进,折叠角度则可根据搜索目标的大小、气味的浓度、风速湿度等来确定。二是如果搜索的是完整的尸体,出血量又大,风速、湿度又较适宜,折叠的角度则可大些,反之如搜索的是零碎的尸块,则搜索的角度应该小些,总之以不超过10度为宜,以免出现漏搜。三是山区搜索应以洞穴、沟坑、深草密林或有新翻土堆为重点。有些尸体、尸块由于掩埋较深或时间较久,尸臭气味不宜散发,则应在可疑的土地、土堆、草垛等处用铁质探针入地30 ~50 厘米,戳出一个个孔眼,然后令犬逐个嗅认。四是搜索区域应覆盖到搜索对象可能活动的路线两侧,特别应关注易发生自然灾害的区域,如悬崖(如果可能沿悬崖顶部和底部分别进行搜索)和能涉水通过的地方(将搜索扩展到下游的水流具有相当深度和速度的位置)。
2013年1月31日,山东省青岛平度市一村民在山上发现一颗人头,接到报警后,训导员立即带犬赶赴现场。经分析:现场地理位置较为隐蔽,为紧邻山路一侧的深30 余米、夹角50度左右的陡坡,陡坡上树木丛生,便于犯罪嫌疑人抛尸。因此,指挥员将该区域作为重点,使用警犬进行搜索。根据现场情况,训导员将现场的4 人2 犬分成两组,以发现人头的位置为中心,采取折叠式搜索方式分别沿山路向东西两个方向进行搜索。第一组向西搜索至村庄附近,未发现有价值的痕迹物证,排除了抛尸的可能。第二组向东搜索约0.9 千米也没有任何发现。据当地民警反映,再向东约1 千米为另一村庄。据此,训导员改变搜索方案,将两组整合为一组,将搜索重点放在向东余下的1 千米范围内。当搜索组搜至距现场以东1 千米,距离山路约15米处的陡坡时,发现一人体左下肢,继续向东搜索200 余米后,在距离山路20 余米的一处松树丛中,警犬对一编织袋作出反应,经勘查内有被害人剩余尸块。本案中,训导员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合理的搜索方案,指挥警犬对路边陡坡进行搜索并发现了被害人剩余尸块,为案件的 侦破和证据的完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垃圾场的搜索
垃圾场中进行搜尸工作对警犬来说难度极大,垃圾在分解过程中产生部分气味经常会引起警犬的示警,此外,垃圾分解产生的有毒的气体可能对警犬造成伤害。
如果要搜索一个垃圾填埋场,首先应访问倾倒垃圾的工作人员,确认受害者失踪时间段倾倒的垃圾区域,调取每日的倾倒记录,判断垃圾掩埋的深度,垃圾的掩盖程度和压实程度;其次,可以尝试使用探针,但是成功的几率有限,常会遇到释放的甲烷、医疗废物、丢弃的肉类食品等对警犬造成干扰甚至伤害;三是为了方便搜索,可用挖掘机来挖开压实的垃圾,但要注意在进入挖掘的沟时,一定要小心谨慎,腐烂的垃圾分解出的甲烷气体以及其他物质会聚集在坑底部,人或警犬可能会被熏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