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新政巩固伦敦航运中心地位

2013-08-15胥苗苗

中国船检 2013年10期
关键词:国际航运海事航运

本刊记者 胥苗苗

9月9日至13日,为期一周的伦敦国际航运周海事活动在英国伦敦高调举行,超过400名业界知名人士参加了本次盛会。借此机会,英国海事界除了不遗余力地宣传伦敦得天独厚的海事优势以外,英国首相卡梅伦也公布了英国政府进一步发展本国航运的利好政策。正如业界人士所说,伦敦国际航运周一方面为英国展示其海事技术及经验提供了一个大好机会,同时也向业界充分展现了过去几年英国航运界与政府之间建立起来的积极且富有建设性的合作关系,即政府和业界真正意义上地实现了携手合作,共同维护伦敦全球航运中心的地位。

优势与挑战并存

航运是最原始的全球贸易运输方式。如今,该行业仍然是国际贸易增长和繁荣最有力的助推器。在伦敦国际航运周举办的各种活动上,英国的海事精英们借机向全世界传达信息,即英国是进行国际海事贸易的最佳地方。自古以来,英国就是一个非常依赖海上运输的国家,高效的航运对其经济举足轻重。作为历史最悠久的世界航运服务中心,伦敦是建设现代航运服务集聚区的成功典范。

伦敦之所以成为全球唯一的不以大港为依托的航运中心,就是因为它是航运服务部门集中之地。一直以来,伦敦的海事服务占据了国际市场的重要份额。在船舶经纪方面,伦敦占据全球油轮租船业务50%的市场份额、干散货租船业务30%~40%的市场份额,并参与买卖了世界上超过了50%的新船和二手船;伦敦拥有国际海运保险市场23%的保费份额,仍是领先日本、美国和德国的最主要中心,也是管理保护和赔偿保险的最大中心,其中保赔协会占据了65%的全球市场;在船舶融资方面,伦敦商业银行提供了490亿英镑的贷款,占全球份额的18%;伦敦是全球领先的法律服务中心,拥有30 家律师事务所,在解决海事纠纷方面, 英国法律的应用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都要广泛;伦敦大量汇聚了涉及航运问题的专业律师和仲裁员,在租船、保险、法律和金融服务方面拥有无可匹敌的专业知识。

与此同时,伦敦是官方和非官方国际海事机构的聚集地。据统计,至少有15个国际组织总部设在伦敦。其中, 联合国下属唯一的专门海事机构国际海事组织总部就设在伦敦。伦敦拥有世界上最重要的航运交易所,起源于17世纪的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至今仍是国际上最重要的航运市场。世界最大的国际航运经纪人公司、国际航运服务供应商,如国际航运业权威机构德鲁里航运咨询公司、国际造船业权威机构克拉克松研究公司、国际集装箱运输权威集装箱化国际资讯中心等均设在伦敦。位于伦敦的世界第二大船级社劳氏船级社,其入级船吨位占世界船队吨位总量的19%。

然而,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伦敦的专家们承认英国也遭受了严重的衰退。金融危机对伦敦国际航运中心的就业岗位数量影响较大,从2008年的15600个下降到2010年的11935个,下降幅度接近四分之一。此外,船舶经纪、船舶检验、航运法律、航运教育和研究咨询等均呈下降趋势。

金融危机造成全球造船业、干散货贸易和租船业务的重心加速向东迁移,由于全球制造业和贸易的转移使得航运重心在亚洲,而航运服务中心却在欧洲,有“鞭长莫及”之感,同时由于伦敦的高房价、高工资不断提高其提供航运服务的成本,有研究报告指出,虽然现时伦敦航运服务业的突出地位备受肯定,但未来10~20年内伦敦将丧失其航运服务的优势地位。再加上,伦敦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竞争对手都制定了取而代之的战略计划,包括极具吸引力的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其中,新加坡的战略计划甚至被称为“伦敦的加强版”,可以说,伦敦全球航运中心地位正面临严峻挑战。

政府的角色转变

面对当前挑战,英国航运界希望航运和海事服务将不再只受到政府的单方面影响,而是希望政府与航运界一道共同协调海事政策,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政府的角色就是要为航运业的发展制定一个长期的规划,使得业界和投资商对未来的计划充满信心。根据牛津经济研究院提供的统计数据,英国海事业为英国带来了超过140亿英镑的产值,同时解决了146000人的就业,换句话说为英国GDP、就业以及税收带来了巨大的贡献。任何政府决策都可能影响海事业对英国经济的贡献,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海事界的意见。正因为看到了这一点,英国政府和航运界之间才发生了方向性变化,摆脱了过去对抗性往来的局面。对此,英国政府携手航运界出台了多项措施,增强英国海事竞争力。

针对英国船舶登记存有的太过官僚,繁琐累赘等弊端,英国海事和海岸警卫局(MCA)将从内部进行改革。MCA在前任总裁Maurice Storey的带领下采用了更多服务客户的方法来管理船舶登记。现任总裁Sir Alan Massey表示,随着MCA意识到船舶登记身处“激烈竞争的环境”之中,改进仍会继续。英国航运公会前总裁John Prescott表示,英国于2000年正式引入的吨位税是英国船舶登记的转折点。随着MCA在其未来五年计划中制定了船队增长的目标以后,英国的船舶登记也会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吨位税制。此外,挂英国船旗的费用也不十分昂贵,无论船型或船舶大小,船舶登记费用均为124英镑,同时还免收年费。此举的主要目的是让船舶吨位的平均船龄从当前的20年缩减到10年以上,但船龄较大状态良好的船舶也同样可以挂英国船旗。随着英国政府开始全力支持海事业,MCA希望有更多的外国船东该挂英国船旗,加入英国吨位税体制。

同时,政府还将持续投资支持海事培训计划,确保英国有足够多的技术人才来满足业界需求。到2015或2016年年底之前,政府决定将海事培训项目的经费在当前1200万英镑的预算基础上增加25%。增加的资金将用于支持英国海事界多培养200个实习生。此外,政府还考虑为总部设在英国的雇主提供进一步的财政援助,使其工作人员能一直接受培训或高等教育。

此外,意识到港口连接及更新港口周边设施的重要性,英国政府下一步还将在运输和相关基础设施方面投入大量资金,让更多的航运和港口企业受益。与此同时,政府与海事界还共同出版了一本宣传手册,这本手册包含了富有深度的专业知识,英国提供全方位海事服务的悠久历史以及计划投资英国港口和航运业的合资企业介绍。英国海事主席Jim Stewart表示,无论是战略合作计划还是宣传手册都是英国政府与航运界之间紧密联系的“产物”。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政府和航运界联合一致,加上英国得天独厚的海事优势,英国航运界坚信未来五年英国航运业将快速发展,英国仍然是全球从事商业最有竞争力的地方。

日前, 为配合伦敦国际航运周活动的举行,游说组织海事英国(Maritime UK)进行了一项调查,该项调查主要针对位于英国从事海事业的各大组织的管理人员,包括船东、港口经营商,海事律师以及保险商,绝大部分人士均对英国海事领域还将进一步增长并最终会取得成功表示出了绝对的信心。

大部分受访者表示,英国的悠久海事历史是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经济低迷的这几年过去以后,英国经济正朝着正确的方向行进。当受访者被问及为什么英国仍然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海事中心之一时,英国海事表示,大多数受访者给出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伦敦海事中心已经成型并且久负盛誉的海事服务,同时很多受访者认为英国就是航运业的一站式“商店”。

伦敦在为海事界提供法律、保险以及融资服务的经验也是被引述的重要观点。甚至有受访者认为伦敦具备的明显优势的是英国的时区,因为该时区使得每天东西方市场能够同时进行贸易。

与此同时,伦敦航运专业网(SPNL)联合了摩尔史蒂芬斯会计公司针对伦敦未来想要保持全球海事中心地位主要面临的挑战问题进行了一次大范围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船东、船舶经理人、船舶管理人、租船公司、咨询公司以及相关产业中的年轻专业人士。

受访者认为,伦敦想要保持全球海事中心地位主要面临以下三大重要挑战,第一是竞争力,其次是税收体制以及迅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未来十年与伦敦竞争全球海事中心的最大竞争对手在东南亚,尤其是新加坡。伦敦必须比新加坡以及亚洲的其他地方在船舶经纪以及航运相关服务更有吸引力。

英国以居所为基础导致伦敦航运界“外国人”出走的税制被认为是影响伦敦保持海事中心的潜在威胁。对此,英国需要提出在税收和规则方面提出更宽松舒适的环境来吸引更多的航运公司进驻。有人建议称,应针对“外国人”推出一套“更有利”和“成本更低”的税制。

部分受访者认为,技术问题也是伦敦保持海事中心地位的一大威胁。伦敦有必要认识到新技术的潜在竞争力以及对全球贸易带来的利益。亚洲就很好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积极挖掘技术优势。就这一点而言,伦敦就相对保守。

鉴于新加坡和香港正在逐步的引起业界关注,目前很多优秀的海事人才都在撤离伦敦前往新加坡等地。对此,有受访者认为,伦敦应该与新加坡合作,而不是对抗。

尽管调查结果显示出了年轻航运人对伦敦能否继续保持住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担忧,但绝大部分受访者相信,在航运业经历一段艰难时期之后,英国航运业会重振旗鼓,并对未来的航运市场充满信心。同时他们也希望业界和政府能集中能量共同努力,创建一个意见一致、规则稳定且有吸引力的外部环境,保住伦敦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

为应对其他国际航运中心的不断增长,如新加坡、香港、迪拜、雅典、都柏林和上海等,英国政府和航运界结为了战略同盟,对外发出“一个声音”,通过团队协作、有效沟通,持续改善航运服务环境和提高全球竞争力。正如英国海事和港口协会主席Jim Stewart表示,过去几年,英国海事界悄无声息地爆发了一场“革命”,而日前在伦敦国际周活动上双方的默契配合就是对此做出的最好诠释。

猜你喜欢

国际航运海事航运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国际集装箱市场变化及带来的潜在挑战
亚洲区域内集装箱运输贸易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