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型教学法”在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2013-08-15王宏伟
王宏伟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英才校区〉思想政治教育部,河南 郑州 450044)
1 什么是“问题驱动型教学法”
这里提到的“问题驱动型教学法”,稍有别于我们熟知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法”。
“任务驱动型教学法”是基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境的驱动下,在探究式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自主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问题驱动型教学法”则是通过多媒体创建一个虚拟的故事场景,教师在讲述一个真实案例的过程中提出包含学习目标的问题,以此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交流的一种教学方式。
两者有以下不同之处:
1)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创建一个真实的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而只能通过多媒体和PPT来创建一个虚拟的情境。
2)思想政治课众多的知识点也决定了它不能通过建立单一的任务去完成,而要把多个任务转化成相应问题去解决。
3)提出的问题是基于一个当前或历史上的真实事例。教学内容大多可以从故事入手,这也是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和优势。
两者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2 实际的运用
在实际运用中,要求教师课堂上不是从理论入手,而是从事例入手来引入教学。
比如,在讲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章时,如果一上来就从先进文化、核心价值观等理论入手,难免会给人一种讲大道理说教的感觉,抵触情绪油然而生。但是,如果从故事和事例入手,情况会立即得到改观,变得生动有趣得多,因为实际生活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人故事并不少。这里列举一例:2012年11月25日,我国歼15舰裁机成功实现着舰飞行,极大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和国民的民族自豪感。舰上指挥人员的一个出发指令,被广大网民亲切地称之为“走你”,并很快流行于大江南北,但是现场总指挥罗阳同志却由于劳累过度而不幸牺牲。为纪念罗阳同志,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1月26日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党员学习罗阳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这样一个事例,不正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美阐释吗?由此,本章中两个最重要的概念可以由这个故事引入。
问题一在这里设计成:“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谈谈为什么要向罗阳同志学习?”这是一个有相当难度的思考题。其一,学生们必须找到并理解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容。这一点要学生自己去完成,以培养学生们的自学能力,教师并不对概念作过多的解释。其二,学生们要知道罗阳的事迹。这一点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听讲,如果走神的话,光凭课本是回答不了问题的。其三,要求学生把两者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那么,在学生寻找,阅读,思考,并尝试回答后,教师再进行评价和总结,就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效果。因为这时候,学生的大脑应该处于一个开放运转的状态,而不是关闭麻木的状态,从而有利于知识的接纳。答案在这里设计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教师在讲授时,要重点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入手,对照“四有公民”的四个特征去印证罗阳同志事迹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致性。
问题二在这里设计成:“罗阳同志的事例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些内容?”选择项有:马克思列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选项。这是一个多选题,同样有相当难度,理由同上一题。学生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必须对这些内容仔细理解后方能作出回答。
在这里应该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教师设计答案时,不应对答案的范围限制得过死,应该让学生有自己发挥的空间。只要言之有理,能够自圆其说,都可以看作是正确答案,以保护学生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并增强其自主思考的自信心。其次,我们应注意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不同于一般的课程。学生在课堂上最重要的不是知识的获得,而是道德品质的培养,这才是教学的最重要目标。通过这样的事例来讲述教学内容,一是让学生掌握到了课本的基本概念知识;其二,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教育。
3 意义与作用
3.1 增加趣味性
思政课教学中一个很大的难题是,如何在枯燥的理论学习中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关注到教师所宣讲的内容。如果教师从头到尾是在不停地宣讲理论的活,那么,不管这种理论的探讨是深层次的还是浅层次的,都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如果能把枯燥的理论转化成活生生的现实和事例,并且倾向于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如果能把让人费解的抽象思维转换成画面感极强的形象思维,那么,或许就能在这种困境中发现一条新的道路。是的,语言的艺术无疑会增加教师们上课的光彩,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课堂并不是一个娱乐场所。如果学生们在捧腹之余,并没有留下什么可以值得回味的东西,在感性之中并没有得到什么理性的感悟,甚至,反而对社会,对人生产生了一些负面看法的话,那么,这种教学技巧的运用就是完全失败的了。
如何把理论的内涵融入到故事中,首先需要教师从这个故事中提取到理论的内核。因此,故事或案例的挑选就显得很重要。它首先应该具备这样一个特征:除了教师要说明的理论意义处,它不会因为观察者角度不同而产生别的明显歧义。
3.2 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不少同学从小就形成了被动型学习的习惯。无论是从学习的内容上,学习的方式上,还是学习的结果上都是如此。在大学教育中,应逐渐改变学生的这种学习习惯,体现出大学教育的应有之意来。
在“问题驱动型教学法”中,教学内容的引入是通过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的方式来实现的。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们自己去阅读教材,理解概念与原理,并试图解答现实中的问题,这会让他们知道,他们所学习的东西是在实践和生活当中随时会遇到的问题。在这里,问题的设计同样很关键。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问题和课本内容的相关性如何。契合度越高,涉及到的知识面越多,则问题的价值也就越大。一般来讲,一个问题的提出会涉及到课本中的一个知识点。这样一来,就让学生在活生生的事例当中,而不是理论本身之中,学习到了理论知识。也就是说,等于是重建了一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3.3 增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
有人说上课时教师如果不对个别学生的不注意听课行为,如小声说话、看闲书、玩手机、睡觉等加以纠正,是不负责的态度。但是,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出现了很多这样的现象,则无论老师纠正与否,都已经标志着这一堂课是一次失败的教学了。
且不说教师不停地维持课堂纪律会影响教师本身的情绪、思路及教学进度,更重要的是,它会转移其他正常听课的学生的注意力。因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不让这种糟糕的情况发生,这是最好的选择。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师生之间有较紧密的互动来实现。而基于真实案例之上的问题驱动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适应这一要求,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