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交婚》与《德·浦尔叟雅克先生》中的“易性”情节比较
2013-08-15刘洵月
刘洵月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两交婚》是清代著名才子佳人小说,天藏花主人著。书叙四川重庆府晋云山下的横黛村中甘颐、甘梦两兄妹,才情了得,天生才子,必有佳人作配,于是,又有扬州辛古钗、辛发两姐弟。顾名思义,两交婚者,系指双双交婚。《德·浦尔叟雅克先生》是莫里哀晚年时期的芭蕾舞喜剧。这种剧本演出时,常常有豪华的布景和热闹的歌舞场面。路易十四爱看这种戏,莫里哀投其所好,与音乐家吕理合作写出很多芭蕾舞喜剧作品。《德·浦尔叟雅克先生》通过一个外省贵族来巴黎娶亲而被人赶走的故事,嘲笑愚蠢无知的贵族,讽刺当时的司法和医学。
“易性”是指男性与女性的性别倒置现象。在这里,我们探索男性形象女性化,主要从外貌、内在气质以及“男扮女装”的情节三方面来看。
1 外貌
在《两交婚》中,对甘颐的外貌有这样的描写:“兄妹二人,虽生于山僻乡村,却赖地脉灵秀,生得明眸皓齿,玉润金辉,望去如两团白雪,行来似一对明珠,女不愧苧萝西子,男可方西蜀子云。”[1]在甘颐取得名次后,来报案首的也夸甘相公是个“风流案首”[2]。在黎青处扮作女装时,青楼的黎妈妈夸:“相公若不是潘安一家,焉能有此美貌。”[3]可见甘颐的外貌十分美艳动人,这也为他男扮女装打下了基础。改扮女装后,竟更是:“袅袅娜娜,有些韵致。竟如水喷桃花,十分可爱。”[4]
《德·浦尔叟雅克先生》中的同名人物德·浦尔叟雅克先生也有男扮女装的情节,但戏剧中并没有对他的容貌有直接描写,只通过其变装后的人物对话体现。斯布里嘎尼夸赞:“照现在这个样子,貌儿挺象一位贵妇人。”[5]在他散步时遇到的两个瑞士门房还因争夺她产生争吵。从侧面看来,他也是貌美如花的。
在相似的容貌中,二人的女性化程度不同,甘颐较德·浦尔叟雅克先生更为女性化。首先,德·浦尔叟雅克先生还保留富有男性特征的胡须,而甘颐一直以白面书生的形象出现。其次,在德·浦尔叟雅克先生招来警察之后,被警察识破男性身份,而甘颐在芯小姐的红药诗社中以才学显名,而并未暴露身份,之后也无人知晓他曾经男扮过女装。莫里哀的喜剧是为了讽刺戏弄贵族,故而保留了胡须,来让这位贵族出个洋相。并且,这保留的男性特征成为其被警察识破身份的依据,为接下来的情节展开埋下伏笔,也为戏剧最终的圆满结局做出贡献。同样,甘颐玉润金辉的形象也为情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能。甘颐通过女装与辛小姐一见钟情,黎青告知辛小姐甘颐的男性身份后,几人都守口如瓶,找机会向辛祭酒提起两人的婚事。这里的差别都适应了不同情节展开的需求。
2 内在气质
甘颐和德·浦尔叟雅克先生不仅外在容貌上女性化,在内心情感上也具有女性特征。甘颐与德·浦尔叟雅克先生在情感气质上女性化的方面却不一样,甘颐偏向与犹豫软弱,德·浦尔叟雅克先生则表现为愚笨。
甘颐在决定要不要男扮女装去见辛小姐时,内心十分挣扎:“一个青头白脸的男子汉,怎好搽脸画眉,扮做妇人,岂不羞杀。”[6]甘颐与辛小姐两厢情愿的时候,半路杀出个暴文要强娶辛小姐,辛小姐妙计化解了危机。但甘颐却不知道,甘颐开始灰心,几度绝望,直到黎青再三劝说,他的心情才平复下来。但作者对甘颐的这种女性气质持褒扬态度:因为这是甘颐专情辛小姐的体现,并且甘颐这种柔弱性格更能引起读者的怜惜。
德·浦尔叟雅克先生被赖利娜和斯布里嘎尼戏弄得很惨,从肉体到精神上进行摧残。先是被当作病人进行诊治,被强迫吃药洗肠;后经挑拨,与玉丽的订婚关系破裂;又有假扮的“妻子”闹事,造成一夫多妻的假象,身败名裂;最终不得不男扮女装逃难,还被警察发现。这些虽然是赖利娜和斯布里嘎尼下的套,但从中也反映出德·浦尔叟雅克先生轻信别人,没有自己对事情发展的判断。他的愚笨最终导致了自己的笑话。
这个差别来自于作品主题的差别。《两交婚》是才子佳人小说,甘颐是小说的才子主人公,是正面人物,作者也在他的身上寄托了自己香草美人的理想。他的软弱,他的犹豫也是美的,理因为世人爱怜。而德·浦尔叟雅克先生则是戏剧中的反面形象,是莫里哀讽刺的对象,他所经历的一切都很滑稽,他在情节中的反映也显得愚笨,达到了讽刺贵族的目的。
3 男扮女装
《两交婚》与《德·浦尔叟雅克先生》中都有男扮女装的情节,但造成易装的原因却不一样。首先,甘颐为了见一面传闻中的才女辛小姐,男扮女装,混入红药诗社,一见钟情。而《德·浦尔叟雅克先生》中,德·浦尔叟雅克先生男扮女装却是为了避难,而最终还是被发现了。其次,甘颐是在黎青的好心帮助下,用男扮女装的方式一会佳人,最终的结局是好的。而德·浦尔叟雅克先生是在斯布里嘎尼的蛊惑下易装,最终被戏弄了一番。
两部作品的作者对男扮女装的态度迥异。《两交婚》中有言:“若男子装娇学媚,窃残桃之爱,下煎鱼之泣,则羞也。若涂脂入幕,傅粉窥邻,此又千古之风流佳话。”反映出作者对男子易装的态度是“风流佳话”。而《德·浦尔叟雅克先生》中,艾拉斯特与斯布里嘎尼是以喜剧的态度看待德·浦尔叟雅克先生的易装,从中反映了作者嘲讽的态度。
这些差别与当时的时代特征密切相关。
以《两交婚》为代表的清代才子佳人小说中,正面男性形象多少带有女人气,胆怯、退让和被动在小说中往往被作为男性的理想人格来宣扬,而那种保留了较多的男性天然本性的现象,在小说中通常作为反面人物处理。女性化容貌成了小说中正面年轻男性的共同特征,成为了最理想的男性形象;对情感的处理方式使他那种“深闺处女”的气质更加暴露无遗。这体现了雄性雌化的审美风气。在当时,这种带有性倒错意味的审美开始成为一种习惯,社会异装癖现象大量产生,小说中则体现为男扮女装情节泛滥。
男扮女装这类情节在清代小说高频率出现,当然有其复杂的历史原因,一方面,古代女性闭于深闺,可以造成爱情机遇的机会很少,这给言情小说的写作带来了很多困难,而乔装异性却可谓是给爱情场面的展开提供了一个出奇制胜的机会,虽然这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极小;另一方面,乔装异性可以加强故事的曲折性,产生戏剧性效果,不失为一种创作技巧上的窍门。这些情节在清代大规模出现,与当时被倒置的审美观密切相关。在风气强有力的感染下,个人品味很容易被公共的兴趣所替代,具有女性气质的男性广受欢迎。作者对男装的女性之“美”的赞赏,在这里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一种审美趣味上的癖好。男扮女装后,甘颐对辛小姐一见钟情而又坐怀不乱,但中国传统的情欲统一观念使他们没能发展为西方式的浪漫爱情故事,而是成了佳人重贞洁守身如玉、才子“不敢做名教罪人”的道学教条的演绎,小说作者设置这样的情节要强调的不是他们的感情有多么纯洁,而是展示他们多么重视礼教。他们爱伦常甚于爱美色,重廉耻过于重婚姻。
在《德·浦尔叟雅克先生》中,主人公男扮女装实为逃避莫须有的罪名,他所遭遇的一切只因他是一位外省贵族。外省是指巴黎以外的城市和乡村,巴黎始终是抱着居高临下的态度看待外省和外省人的。在莫里哀所处的路易十四时代,巴黎人口从20万增至50万,[7]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巴黎。与此同时,路易十四在政治上缩减外省自治权,勒布伦同吕里在歌剧方面利用其特权和特有的秉性气质,力排巴黎和外省的众多对手,以他们自身的力量促成了向心化。于是,外省在各方面受到限制,这些都助长了巴黎人的自傲心理,使他们更为排外。芭蕾舞喜剧《德·浦尔叟雅克先生》在嘲弄刺贵族无知,讽刺司法和医学的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外省人的卑微处境。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德·浦尔叟雅克先生不得不暂时放弃自身所拥有的财产地位,甚至出卖与生俱来的男性身份,还无以立足,不得不回归外省。
综上所述,《两交婚》反映出在清代,人们的意识观念发生改变,女性地位较之前有所提升,但仍处于被动和反向歧视地位,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变化,因而这种解放只是一种假象。而《德·浦尔叟雅克先生》则中的易性并没有直接反映出贵族妇女的情况,却展现了外省贵族在巴黎的惨淡生活。
[1]天藏花主人.两交婚[M].王多闻,校点.春风文艺出版社:2.
[2]天藏花主人.两交婚[M].王多闻,校点.春风文艺出版社:14.
[3]天藏花主人.两交婚[M].王多闻,校点.春风文艺出版社:34.
[4]天藏花主人.两交婚[M].王多闻,校点.春风文艺出版社:48.
[5][法]莫里哀.莫里哀喜剧 4[M].李健吾,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5:56.
[6]天藏花主人.两交婚[M].王多闻,校点.春风文艺出版社:47.
[7]阿兰·克鲁瓦,让·凯尼亚.法国文化史Ⅱ[M].傅绍梅,钱林森,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