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提高高职学生的内在素质

2013-08-15刘民健

科技视界 2013年27期
关键词:消极素质高职

刘民健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213164)

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素质,使他们都成为合格的人才,是我们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必须考虑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对人才的重视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努力全方位提高高职学生的内在素质,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一般来说,在高职学生中可以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积极向上型:这类学生努力向上,进取心强,学习刻苦,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具有较好的自身素质;

(2)中间状态型:这类学生一般能遵守学生行为规范,但对自己缺乏高标准严要求,遇事不冒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

(3)消极后进型:这部分学生作风拖拉、学习懒散,经常出现违纪行为,甚至犯严重的错误,这类学生普遍存在自卑感,严重者还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起消极促退的作用。

为了把所有入学的高职学生都培养成为热爱党、 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我们必须因材施教,全方位提高各种类型学生的内在素质。 这种内在素质包含着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操作技能素质、社交及组织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要提高高职学生的素质, 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所谓“名师出高徒”,是指教师本身道德应该具备良好的素质,才能带出优秀的学生,每一位教师必须树立良好的正面形象,做到为人师表,我们必须排除社会上各种不良习气的影响,强化思想和业务上的自身建设,确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全面提高自己在各个方面的修养,为学生作好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譬如:你要求学生遵守纪律,你自己就得首先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你要求学生佩带胸卡,那你首先得自己佩带胸卡。 只有通过各个细微环节的言传身教,为学生作出良好的示范,不断完善自身的素质,才能同步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第一类,积极向上型的学生。由于这些学生素质较好,各方面都比较自觉,能较好地自我管理和约束自已。但是对这些学生,教师也不能放手不管。这里也存在着稳定和引导的问题。如果你放松,很可能会倒退。一是校内后进同学的影响;二是社会上一些不良习气的影响。如果你放任自流,他可能抵挡不住那些不良习气的影响,而向下滑坡。 另外,在这类学生中,很多学生都有学有余力,合理地引导和激发这些余力,进一步提高这些学生的内在素质,这正是需要我们去做的。我们应该为这些学生创造条件, 进一步让他们发挥自已的主观能动作用,譬如:组织他们参加各类学科的进修,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创造条件让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组织他们们帮助后进的同学,提高他们热爱集体的思想素质;开设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活动、组织学雷锋等先进人物,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使其的内在素质得到不断的升华。

第二类,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 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缺乏强烈的竟争意识,有些是由于智力、体力学习方法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竟争能力不够。 这就需要我们做过细的工作,从学习、思想、生活等各个方面处处关心、了解、帮助学生,了解他们的现状,了解他们的要求,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帮助他们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消极因素,激励他们确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增强竟争意识。 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提高他们各自的内在素质,成为积极向上的合格人才。

第三类,消极后进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首先要分析、了解其后进的原因,帮助他们克服自卑的心理和自暴自弃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造成学生后进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客观的原因,如智力较差、家庭不良习气的影响、交友不当、身体素质差等等;有些是主观上的原因,自我控制能力差、好逸恶劳、贪图亨受、心理素质不高、道德水平低下等等。对这类学生,我们也没有理由岐视他们,他们需要的是阳光和温暖。 教育者必须具备强烈的爱心,对他们一视同仁,倍加爱护,从生活、学习等方面处处关心他们、亲近他们、爱护他们,与他们同生活、共呼吸、讲心里话,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爱心,感受到集休的温暖,逐步消除消极、逆反、自卑的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奋斗目标。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地对这些学生循循善诱、严格要求,采取合理的方式和措施,不断提高他们的内在素质,大部分后进学生是可以转化过来的。

总之,在转化学生素质的同时,高职教师本身的素质也要在不断提高,这种不断的良性循环,将会使我们的教育事业更加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猜你喜欢

消极素质高职
从消极隐私保护到积极隐私保护:元宇宙中的隐私风险及其治理进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论消极治理与农民上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