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
2013-08-15卞学霞
卞学霞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菏泽办事处,山东 菏泽 274000)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是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保证。因此,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坚持精细化管理,强化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充分发挥审计监督服务职能,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
1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概念
加强审计监督是规范内部管理、揭露和防范各类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益和发展质量的需要,在完善内部控制、堵塞管理漏洞、规范经营行为、帮助领导决策等方面发挥了特有的重要作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就是由审计人员按照审计方案要求,本着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原则,根据审计质量标准,使各项审计管理工作和审计业务工作按预定目标和在规定程序中运作,以便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审计工作质量直接决定着审计监督和评价作用的发挥程度。审计质量控制对于防范审计风险,保证审计工作效果,促进审计人员提高业务能力,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职能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审计质量控制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保证。通过加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可以控制一些影响审计项目质量提高的不良因素的发生或形成;对一些已发生或形成的,通过审计质量控制工作也可以及早发现,并加以控制和消除,从而达到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目的。其次,审计质量控制是提升审计效能的需要。通过加强质量控制,可以准确、真实地反映被审计单位在内部控制、风险防范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效防范各类风险隐患,遏制违规行为,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质量和效益,促进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开展审计检查的目的和作用。最后,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今天,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而发展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又必须不断提高其质量,加强其质量控制,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
2 完善制度建设,提高规范化水平
没有完善的审计制度和规范的审计行为就无法保证审计质量。因此,要严格落实各项审计制度,明确审计人员责任。一要严格落实质量承诺制度。每次检查,派出机构都要与审计组长及每名审计人员签订检查质量承诺书,审计人员承诺对所检查的事项承担责任。对于在检查过程中不尽职、不尽责的检查人员,按承诺的有关规定追究其检查责任。二要认真落实审计复核制度。要求现场检查组长高度重视审计底稿和事实确认书的复查审核,避免问题不清不透和检查事项遗漏,并对问题失实承担责任。三要划清责任,做到方案明确,分工到位。实施方案要对审计的业务范围、起止时间、抽查业务量、检查方法等进行明确细化,避免人为因素。审计人员明确分工并书面记录存档备查,审计过程中,根据各自分工,严格按照审计方案操作。四要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做到定性准确、如实反映。
3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审计队伍素质
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基本保证。要有高质量的审计就必须有高质量的审计人才。作为承担内部业务监管和风险防范的审计人员,工作性质要求审计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应查出而查不出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应揭示而揭示不出风险就是最大的失职”的观念,始终保持高超的专业技能和高度的职业敏锐力,发现疑点、遇到问题,必须具备“火眼金睛”,掌握各项检查方法与技巧,明察秋毫、查清查透、追根溯源,在洞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各审计组织应建立严格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制定个性化的学习和培训计划,用新的方式、新的观念全方位地培养内部审计人员,不仅培养审计人员丰富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检查方法和审计技巧,而且要培养敏锐的洞察力、良好的沟通交流技能、综合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保证审计人员随时掌握与更新履行其职责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从而提升审计工作质量。
4 突出审计重点,做好审前准备工作
审计工作是各单位自我监督、主动防范、堵塞漏洞、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如果立项不准确,方案思路不清晰,重点不突出,就无法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能及时有效采取相应措施。因此,要重视审前准备工作,围绕审计目标细化做实审计方案,确保重点突出、方法得当。一是突出审计为业务发展服务的理念,抓好重点审计项目的实施。审计部门严格审计流程,从审计计划、项目立项、方案制定、审计实施以及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报告等环节严格管理,确保审计工作质量。二是坚持风险导向,突出审计重点。要根据各单位内控制度执行情况和风险水平,将内部控制和案件风险作为重要审计内容,密切关注高风险问题,切实加大对高风险网点、高风险业务、高风险环节、高风险岗位的审计力度、频度和深度,切实防范化解风险。三是编制好审计方案。审计方案是用于指导整个项目审计的指导性文件,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中起着“龙头”作用。审计实施方案要对审计的业务范围、起止时间、抽查业务量、检查方法等最大限度地明确细化,增强可操作性,避免人为因素,做到目标明确、内容详细。
5 加强审计实施管理,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全员、全过程的管理活动,要求审计实施中的每个环节、每个人、每项工作必须为其他人员的工作质量提供保障,而不是孤立的。在实施审计中,应重点把握关键环节,改进工作方法,搜集可靠证据,力求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把问题查深查透,降低审计风险。为从流程、内容上全面规范审计检查操作,减少内外部因素对审计工作质量的影响,降低审计风险,确保审计项目质量,要创新审计项目全流程管理方式,拉长管理线条,对审计项目从审前方案制定、审中质量控制、审后考核评比三个环节入手,进行全面管理,以促进审计项目质量的提高。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是加强现场审计质量控制。一要规范好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查出问题的所有相关事项及审计人员专业判断等审计证据的载体,是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规范化的审计工作底稿是控制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手段,是审计质量控制的源头。工作底稿要做到逐事逐项编写、一事一稿,记录清晰、完整,描述清楚。二要认真落实审计项目负责人制度。组织实施审计项目负责人管理制度,规定每个审计项目均要确定一名审计项目负责人,在审计派出机构负责人和审计组长的领导下,负责从项目立项、制定方案、现场实施到问题整改、责任追究、项目终结等审计工作全过程,并对审计项目质量负直接责任。三要加强实施中的指导和监督。审计实施过程实际上是收集整理审计证据的过程。审计证据的充分性、适当性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实质和核心,不同的审计证据可以实现不同的审计目标。因此,在审计实施中,要加强指导,促使审计人员以最经济、最合理的审计程序获取支持审计结论的审计证据。四要撰写高质量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一方面反映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综合分析和深层次的剖析,从制度上和政策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为高层管理者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为经营管理部门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即内部审计报告的内容要充分体现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增值。因此,加强对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实事求是地反映事实真相,客观公正地做出审计评价,切实可行地提出审计建议,对于促进依法审计,提高审计质量,实现审计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