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学原理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2013-08-15

科技视界 2013年11期
关键词:大学物理心理学实验教学

陈 舒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工程学院,湖北 襄阳 441000)

0 引言

物理实验作为一门基础课,在职业技术院校内普遍得不到重视,实验课很多是讲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学生按部就班模仿一遍,测出实验数据和完成实验报告[1]。对于职业技术院校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课时分配、教学内容和实验考核的改革,已有较多的研究讨论[2-3]。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教师如何在课堂短暂的讲解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引起学生对科学探索的欲望,除了理论讲解要规范,操作设计要严格有序外,更应学会并应用心理学原理,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教师提供多种角度和技巧,有效的提高教学中师生互动。过去一年实际教学中学习并应用心理学原理,大大提高我校学生对物理实验课的兴趣和创新欲望,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1 运用华生行为学习理论,提高学生兴趣

华生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学习得来的,包括人的异常行为、神经症病人的症状也都是习得的针对这个基本原理,可以通过适当情景的设置来培养学生对课堂学习愉悦情绪的条件反射。实验教学跟课堂教学有很多不同,实验室里人数比较少,环境相对新鲜,学生心理普遍较上课堂教学要轻松,而且实验教师和学生是面对面,不同于课堂上讲台上的居高临下,平等的交流和表达,从心理学上这是达成积极心理响应的有利条件,实验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4],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并实践“情景教学法”。

1.1 关心尊重学生,建立师生信任

归根结底,教学过程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而交流的基础必须建立较为亲近的人格信任。物理实验面对的一般是新生,教师不能在刚上课就直接讲解实验要求和内容,这样会拉开学生和实验老师的距离,应该首先跟学生主动热情的介绍自己和研究方向,询问学生的基本状况。

1.2 采取丰富、多层次的教学形式

脑科学研究表明,健康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到促进作用,“情景教学法”的目标,就是创立轻松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的气氛,人脑的功能左大脑掌管逻辑理性,右大脑负责情感直觉想象力和创造力,实验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机械重复与操作,基本上都是调动无情感的左大脑,要实现“情景教学法”的目标,必须在实验课堂上刺激右半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才能挖掘大脑工作潜力。

2 “建构主义心理学”的教学实践

建构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 世纪80年代,被视为“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该理论认为知识是由人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与一般人们所认为的“外部输入——内部生成”模式相反,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从外部输入到人的心灵的,而是在人与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从人的心灵内部建立起来的。

如今国内盛行着只传授成熟知识的“学院式”教学模式,忽略了这些知识被探知的艰难过程[6],尤其物理实验,一个非常注重过去经验知识的课程,物理实验教学,不是教会学生做实验,而是教学生先通过思考利用已有的知识思考而后扩展延伸到新领域,然后教师顺水推舟介绍一些基本操作方法和原理,这就是“建构主义”的基本思路。

很多学生在脑中的已有知识,比如光的反射折射衍射,已经形成了中学课本上的图像,入射光、出射光、法线、入射角、出射角都只是在书上用图像表现过,真实生活中的光学现象无处不在但都未深思过,在分光计实验中,学生虽然对光很熟悉,一旦询问如何测量时,就只停留在课本上,实际生活中的光学现象是没有那些抽象箭头、法线的,那么如何测量这些物理量,这时候顺理成章的引入分光计,使大家能够有愿望去学会测量一种熟知物理量方法,以及分光计对入射光出射光角度的测量原理。

3 “心理学中的人本主义理论”的实践

马斯洛Maslow(美国)是人本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类的各种需要是有层次的,而且是彼此关联的:要产生进一步的心理动机,必须在教育中加强“成就感”,使学习变得有意义。

中国盛行的“学院式”教学模式,题海战术以考试升学筛选为目标的教育,教材上严谨的讲述和习题答案的标准性,使学生丧失了对新思想探索的信心,尤其是物理太过抽象,以至于形成了学生分数不错但是回到书本之外的世界,却对生活各种技术设备背后的物理规律一无所知,这种课本与生活的割裂,导致了学生觉得学习跟提高自身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无关,学了跟没学一样,这种挫败感导致了学生认为学习是无意义的不值得的,无成就感,不会激发内在动机。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提出并实践“有意义学习”,让物理实验课真正成为有效提高他们认识真实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应用技术的场所,紧密联系生活。

3.1 紧密联系生活,削弱“不值得效应”

心理学中有个很重要的效应,叫做“不值得效应”,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即使做了,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和成就感。这正是学生不积极表现的重要心理基础,而征对这种理念,必须让课堂讲述要适当的延伸并紧密联系实际,而且尽量的生动易懂,能让学生在很短时间内迅速提高物理规律应用的认识。

3.2 介绍物理学史,打破物理学家“神化”现象

很多科学学者在很年轻的时候,差不多二十多岁,很多也不具备科研环境和教育背景,就有了很大的成就,比如爱因斯坦,在26 岁时作为一名公务员期间,1905年一年写了震惊世界的五篇论文;比如玻尔提出原子模型也才20 多岁,跟学生年纪差不了多少;法拉第,自学成才的著名科学家,生于萨里郡纽因顿一个贫苦铁匠家庭,只上过小学等。在上物理实验课时,适当的用简要通俗的语言讲述这些科学家的真实生平,尤其是青年时代之前的,将这些科学家描述成为活生生的平常人,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无比的勤奋的思考习惯,对学生的触动是比较大的。

4 小结

心理学是心理过程和心理现象的基本规律,而大学物理实验是发现验证和利用客观物质世界运动规律的课程,这两个范畴的基本规律如何贴切和谐的结合,要依靠实验教师大量的学习思考和实践。职业技术院校教师尤其应该学习并尊重这些规律,才能真正引起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才能真正做到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提高,真正为国家培养出合格而且富有创新精神的职业技术人才。

[1]李泽涛.师范类非物理专业物理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初探[J].大学物理,2008,12(27):53-55.

[2]熊永红.工科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物理实验,2005,25(2):28-30.

[3]房文静,刘冰.大学物理实验成绩的模糊评价[J].物理实验,2007,27(10):21-23.

[4]王新年,乔卫东,晏克俊.用教育心理学方法做好启发式实验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8):89-92.

[5]孙志雄.物理实验教学的教育心理学视角[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12):79-83.

[6]刘发兴.大学物理教学法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2):40-42.

[7]侯建平,李恩普.大学物理实验的双任务教学方法初探[J].物理实验,2004,24(9):31-33.

猜你喜欢

大学物理心理学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衔接教育的探讨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物理教学中需要做到十个“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