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寓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生活指导研究

2013-08-15王云梅

科技视界 2013年6期
关键词:公寓大学生生活

王云梅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0 引言

生活指导是高校为了大学生健康自律地成长而进行的有组织的活动和服务,以促进学生成长为目的,统筹师资、经费、场地、信息等各种资源,对学生在生活领域的活动给予发展性的指导。体现“教育、引导和服务”三位一体的理念。

作为大学生第一社会,第二课堂的学生公寓,不仅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休息的重要场所,而且成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文明道德教育、优良习惯养成、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第三课堂。有效的公寓生活指导与管理为高等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基础,对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积极的作用。

1 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现状

现代意义上的学生指导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各国,经过100余年的发展,它已成为和教学、管理并重的现代学校三大职能之一。最初主要涉及职业指导和心理辅导等,现已扩展到学生生活、学业等多方面。各国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1)美国:指导内容广泛,强调服务,学习指导: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建议、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环境等。就业指导:让学生了解有关职业的知识,对学生进行职业兴趣测定与职业适应程度判定等并辅助学生治疗心理疾病和矫正不良行为习惯。(2)法国:重点指导学生升留级及如何择业,主要涉及学业、就业、生活、心理辅导等工作。其指导的重点主要是学生的升留级以及未来职业的选择。(3)日本: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包括学业指导、个人适应指导、职业指导、社会性指导等。主要让青年学生明确学生在学校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应有哪些表现,指导学生进行择友,同他人合作以及协调各方面关系、形成正确的社会习惯及礼仪行为,培养自治行为及规范的服务行为等。(4)在韩国,为提高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除了正规教育外,也结合其它活动及实践,使正规教育课程中产生的各种压力可以通过社团活动来解除,学生社团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社团内容的丰富性,注重生活指导,注重与社会的接轨,适合大学生追求自由,张扬个性的特点。为学生生活带来很大的帮助。

在我国实施大学生生活指导的教育形式;主要是课程教育、隐形教育、心理咨询、社会实践等,将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学习、择业、交友等实际工作中进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两课”向青年学生进行思想、伦理、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正面灌输教育。隐形教育是表示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中无意地获得经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重点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92.3%的高校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长效性。本课题将生活指导融入公寓文化建设中,以公寓文化为教育载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怀。生活指导通过指导、引导使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掌握自已对待社会、人生的态度,确立自已的生活目标,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未来。

2 生活指导融入公寓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已教育自已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自已的人。以公寓文化为教育载体,有效的生活指导与管理对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积极的作用。

2.1 生活指导引入公寓文化建化中是为了学生健康自律地成长而进行的有组织的活动和服务,是针对大学生生活中到的各类问题包括学习问题、交往问题、择业问题、青春期健康等。从人性的观点出发,关心爱护学生,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同情心及意志力,增强学生的受挫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2 生活指导引入公寓文化建化中目标是通过实现公寓文化的环境育人的渗透性功能、教育导向功能、吸引学生自觉融入公寓生活。 引领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大二是学生稳定阶段,引导他们进入学习主轨道,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大三准备就业要求学生能够理智地对待各种问题有较好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清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2.3 公寓文化是一种校内文化与社会文化互相碰撞,交互发展而产生的特殊文化,是青年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精神家园。把生活指导融入公寓文化建设之中,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思想、完善学生的品质、提升学生的素质。

3 生活指导融入公寓文化建设中的内容

生活指导引入公寓文化建化中,能够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实现学校学生工作从学习到生活的有机衔接。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行为素质教育,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入挖掘公寓文化的深刻内涵,作为课堂教育的扩展和延伸。充分优化公寓文化建设的组成元素是至关重要的。

3.1 生活指导融入公寓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功能。从学生实际关心的问题为切入点,更加细化、更加具体、更具层次性,更加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大学生中不同群体,尊重个体,增强工作实效性,强调学生个体,注重身心协调发展。提高心理素质。“心理”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为了更好的了解同学们,更好的深入同学们的心里,我院在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方面充分发挥朋辈互助交流的特点,开发朋辈辅导团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主题活动,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雅戈尔商学院社区三自委员会心理部在每幢楼的大厅设立了心理信箱。

在这里,你们可以放心的把自己的心事诉说,出谋划策的点子会消除你们心中的疑虑,让你们在大学的生活中得到更多的温暖。特别是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同学,碰到心理波动或障碍时,羞于到咨询室与老师直接面对交流。开设此信箱,就显得更具有针对性、实施性。

心理信箱,逐渐成为同学们一个抒发情感的平台,同时是向学生介绍生理知识的“教育台”;化解学生思想矛盾的“保健台”;融洽师生关系的“缓冲站”;激励学生进取的“加油站”;调解学生家庭矛盾的“中转站”。

3.2 生活指导融入公寓文化建设中,利用公寓文化的影响面广、持久性强、吸引力强等特点。在大学开放兼容得文化氛围中,学生可以在各类知识性和娱乐性的活动中充分地发现独特的个性、丰富的情感、特殊的情趣味、多样的兴趣。有效地挖掘潜能,展示才能,增强主体意识和自我认知。

俗话说:“走什么路,唱什么歌”。人生活在什么环境,这个环境的基本要素造就了人的思维,人的思维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为培养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增强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学院开展寝室美化设计暨“特色寝室”创建活动。机电与轨道交通学院借此契机,进行寝室美化大赛。简单的一副列车图将机电与轨道交通学院的各个专业凸显的淋漓尽致。图中的列车从远处驶来,这是一个机电与轨道交通兴起的时代。包括轨道、列车、通信在内的机电特色专业,无不体现城轨班、应用电子班等各个班级的发展方向。同学们纷纷表示,这辆列车不仅装饰了死板的空墙,而且令他们眼前一亮,尤其是每次回到寝室都会有回家的感觉。

3.3 生活指导融入公寓文化建设中,本着为学生排忧解难,帮助学生在学校顺利学习、快乐生活、自信就业的服务宗旨。在职场竞争日益高涨的情况下,学生不仅需要毕业前的就业指导,更需要得到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通过对大学生职业趋向和就业状况的调研,把握社会的人才需求,企业发展动态。开展学术咨询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职场零距离、摸拟招聘会、行业走访、就业导航月等活动。让毕业生充分了解相关就业政策并对其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素质评估。

我院招生就业处和各二级分院分别请到了相关专家解读就业政策,企业家到学院演讲、举办了就业与创业之旅论坛等各类讲座,共13场。学院还集中开展了“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活动以“扬帆起航 成就人生”为主题,在全校范围内积极营造、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整体氛围,受到了毕业生的欢迎。

3.4 生活指导进入公寓文化建设中体现了“教育、引导、服务”三位一体的理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充分把握好“三贴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始终为学生服务。

中国食品博览会已在浙江宁波连续成功举办七届。为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与实践操作技能,使学生能充分掌握展览工艺的制作施工和展馆现场的操作流程。结合展示工程技术的教程,艺术与设计分院组织展示班学生到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参加“宁波第七届食博会”。并进行一周的实训实习。

通过此次实训周,同学们开拓了视野,锻炼了了个人能力,把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他们从中学会操作,真切体会到了展示设计理论与知识的价值,极大的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4 生活指导融入公寓文化建设中的策略

美国当代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认为:管理是设计维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即定目标。我们服务的对象是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正处在生命最美丽光鲜的时期,也是他们思想最活跃,情感最丰富,心态最复杂的时期。在这个由学校向社会过渡的特殊时期,学生既要学好书本知识,又要培养和锻炼社会生存本领与技能。在思想观念、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都逐渐走向成熟。学校有责任在思想理念、行为活动上对学生适当加以规范和正确引导,帮助他们设计好未来之路。

4.1 制度健全,设施完备

工作制度完善是有效实施生活指导的基础,树立“以服务为基础、以管理为手段、以育人为目的新思路。倡导“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宗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制定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依、违章必纠。我院是把管理制度汇编成册,新生入学时人手一册。并把学生在公寓的行为表现列入综合素质考核内容,督促学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4.2 引导性与自主性相结合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公寓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其成长来进行。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唯一性和独特性,充分尊重他们的价值和尊严。发挥其积极和主动性。大力提倡师生互动交流,学生在空暇时间都喜欢活跃在虚拟网之中,微博、QQ、人人网经常留下他们的足迹。在微博上与学生进行互听,在人人网上与学生互发状态。以学生喜欢的网络语言与他们聊天。深入学生,真心关爱学生。

同时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拓展高水平、富有实质性的教育项目。要让学生参与管理,明确并认同管理方式及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作用。调动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使学生在自我管理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有效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到公寓文化建设中去。

4.3 注重全员参与,扩大对外交流

高等教育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一方面要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也要形成全员育人、全员自育的内在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不仅仅是教师、行政干部、辅导员甚至学校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能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我院从2011级新生开始,以寝室为单位,实行新生导师制,对每一位学生建立信息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倡导和加强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手段。导师制的推行,得到了师生共同的支持和欢迎,提高了新生对学院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充分发挥校网的主导功能,链接校内外专家的心理健康博客、就业指导博客、创业指导博客和学者名人的生活博客等吸引师生的点击率。

4.4 提高认识、加强管理,推进公寓精神文化建设

被誉为管理之父的奥地利管理大师,皮得·德鲁克认为:管理是把一群乌合之众变成一个有效率、有目的、有生产力的特殊过程。这就要求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科学管理,提升公寓文化品位,陶冶学生情操,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安全知识讲座、演讲比赛、报告会等形式。充分利用网络、板报等载体,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公寓文化建设,使学生之间增进交流和影响,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丰富大学生公寓文化的内涵。繁荣学生的文化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 结语

公寓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交往的重要场所。虽是方寸之地,却是大学生思想最活跃、言行表现最真实的场所。也是他们人格完善与气质修炼的重要舞台。是陶冶情操、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在大学这个关键时刻,大学生亟需全方位的个人成长引导,消除不利的影响。以实现大学和社会两个人生阶段的良性对接和平稳过度。

生活指导融入公寓文化建设中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实现高校的最终目标。引导他们制约不合理的欲望与冲动,学会对自已的言行与选择负责,进而对他人负责、对家庭和社会负责。是从他律到自律的关键过程。从各高校的办学特色与传统出发,结合学生特点,构建起中国大学特色的生活指导工作体系。是当前亟待探索的重要课题,也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

[1]王志军.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理论的困惑与对策[J].高校思想政治工作,2012(2):36-37.

[2]刘化成.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4(12):61-63.

[3]吕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其对策[J].广西教育,2008(12);34-36.

[4]毛大龙,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69-73.

[5]黄立鹏.高职院校育人模式与学生工作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6:191-192.

[6]唐晓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秘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37-38.

[7]陈敏,等.浙江省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9:27.

[8]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6:25.

猜你喜欢

公寓大学生生活
前滩禧悦公寓
共享公寓
末日公寓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数字公寓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