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板栗栽培管理技术
2013-08-15刘泽文
刘泽文
(贵州省仁怀市三合镇林业站,贵州 仁怀564500)
1 引言
板栗属落叶乔木,是木本粮食树种之一,寿命长,有“铁杆庄稼”之称。板栗的适应性很强,抗旱耐寒,也较耐瘠薄,在丘陵、山区、荒坡、沙滩均可栽植,适用于大面积种植。板栗是我国重要的干果和木本粮食树种,根深叶茂,不仅能为农民增收,而且能够调节气候,沃化表土,改善生态环境,这些年板栗种植在仁怀县得到了大力发展。本文就板栗栽培管理技术发表一点浅见,以为林业科技工作者和广大栗农提供参考。
2 育苗地的选择与整地
2.1 育苗地选择
选种是关键,应选择栗果均匀,大小在140~160粒/kg的种子;板栗播种育苗成本高,如个体农户经济条件差,可选用板栗加工点上不合格的虫眼栗作种籽,选择单粒重7g以上,去除霉烂栗、顶部胚受损的栗。种栗只要胚完整,即使果肉部分被虫蛀,仍可正常发芽,经调查出苗率可达80%以上。
2.2 整地播种
栗树适宜在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因此,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壤土。切忌在土壤粘重,低洼易涝或盐碱地上育苗,苗圃应结合深翻施足底肥,整地,作平畦播种。
板栗播种春,秋均可,但为了减少鸟兽危害,保证出苗整齐,一般多在春季3月上旬至4月上旬播种。播种前将种子进行挑选,把霉烂,破伤,干瘪和病虫栗除去。当地温达到10℃时播种,一般常用开沟点播法,行距30cm,株距,种子横放,覆土。播种圃度墒一定要好,出苗前不过分干旱,一般不灌水,以免土壤板结和降低地温,影响出苗。
3 栽培技术
3.1 选用良种壮苗
仁怀市经过30多年的栗树研究工作,已取得了许多的科研成果,在选育新品种方面已选育出很多优良品种,其中主要的优良品种有:“安栗一号”、“安栗二号”、“金丰”等。这些优良品种的共同特点是:抗虫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等。
3.1.1 安栗一号
该品种树冠自然园头型,枝条分生角度较小,结果枝较长,结果枝率85%。芽体近三角形,顶端尖锐,总苞重87g,刺束中密、斜生。每个总苍内平均有坚果2.67粒,种皮浅棕褐色,油光发亮、色泽美观、内壁有灰白茸毛,最大单果重12.6g,86.2粒/kg,果肉淡黄色,香味浓,种皮易剥离,出籽率45.2%。该品种具有早产、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大砧嫁接4年亩产可达200kg以上。适宜于海拔1200m以下地区栽培。
3.1.2 安栗二号
该品种树冠自然开心形,树姿极开张,芽体近似锥形,刺束稀,短而硬,每总苞内有坚果2.72粒。种皮深褐色,光滑无毛、色泽美观,平均单果重9.3g,出籽率45.7%。该品种具有成熟早、稳产、高产、抗逆性强、耐脊薄等特点。在栽培上应加强水肥管理,山地建园密度应控制在56~74株左右,适宜于海拔1200m以上地区栽培。
3.1.3 金丰
幼树生长势较旺,树姿直立,树体紧凑。出实率38%~42%,单果重8g左右,每500g有55粒。中果型,味香甜,品质佳。早实丰产,成熟期9月中下旬,耐贮藏。但大量结果后,如肥水跟不上,树势易衰弱。
3.2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基本措施.平地按照株行距3m×3m,每亩种植75株。坡地按照株行距3m×2.5m,每亩种植89株,计划密植栗园每亩可栽111株,以后逐步进行隔行隔株间伐。
4 管理技术
4.1 整形修剪
常采用自然开心形,无中心干,主枝3~4个,每个主枝上各配2~4个侧枝,构成不平的半圆形树冠。修剪上,生长期健壮、发育良好的枝梢一般保留,过多过密时可适当疏除、回缩衰弱的结果母枝,促进下位枝转化为结果母枝。生长势弱的结果母枝,应剪去附近的细弱枝,促使母枝转强。幼树的徒长枝要及早除,成年树或衰弱树的徒长枝,应通过早摘心,冬季短截调整方位和分枝角度,使其转化为枝组结果和重新形成骨架枝干代替衰弱枝组。
4.2 施肥与灌水
4.2.1 施肥技术
(1)基肥。在10月中旬或板栗采收后施有机肥,施肥量密植结果园每亩2m3,可采用条状沟施、环状沟施,也可采用全园撒施在树下,结合松土翻入地下。开沟宽40cm,深60cm。
(2)追肥。追肥采用的是速效性肥料,在生长期使用。山地没有水浇条件的以雨季(7月中旬~8月中旬)结合扩埯压肥进行追肥,以氮肥为主,每株2kg左右,施肥深度20~40cm。如有条件最好使用板栗专用肥。有水浇条件的板栗园追肥可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在新梢开始生长期,也是雌花分化期,以氮肥为主,可增加雌花量和促进枝叶生长;第二次在果实膨大期,追施复合肥或板栗专用肥,可使果实饱满,增加产量。施肥后必须结合灌水。施肥量要根据密度、产量的不同来确定,一般第一次每亩施尿素20kg,第二次每亩施复合肥40kg。
(3)叶面喷肥。5月下旬、6月中旬各喷一次0.3%的尿素;8月中旬、8月下旬各喷一次5000倍的灭菌肥或腐殖酸高效喷淋肥;板栗采收后在喷一次0.3%的尿素。
4.2.2 灌水技术
板栗虽较耐旱,但也必须适时、适量灌水才能高产稳产。板栗的主要需水期是在萌动期、新梢生长期、果实膨大期和采后至封冻前。
4.3 防治病虫害
板栗生产中常发生栗苗立枯病、栗果炭疽病、干腐病、属鳞翅目刺蛾等危害。这些害虫有的为害幼芽嫩梢,有的为害枝条树干,特别是有的还为害栗苞果肉,不仅可削弱前中期生长势,而且还可造成产量和食用品质下降。因此,应及时进行有效防治,下面介绍这几种主要害虫的形态识别、发生特点和农药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4.3.1 栗苗立枯病
幼苗出土后,根茎部尚未木质化以前,在根茎地表处出现褐色凹陷长形病斑,病皮呈黑褐色,病部以下根部正常,地上部叶片失水萎蔫,后期枯萎,病株直立。防治方法:及时加强松土,增加土壤透气性,不要过量施用氮肥,田内发现初发病苗时,用绿亨一号3000倍液灌根。
4.3.2 栗果炭疽病
主要表现为初期栗蓬表刺有部分褐色干枯,剥开栗蓬有褐色至深褐色组织坏死。后期整个栗蓬干枯脱落。
防治方法:可用果康宝1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喷雾防治。
4.3.3 干腐病
此病从定植至10年生的幼树易发生,开始在基部结合处发病,初期为铜红色,后渐转黑褐色,病部发展至环绕主干一周时幼树死亡,绕侧干一周时侧干枯死。
防治方法:用果康宝或9281兑水10倍液涂抹病部,在生长季节不须刮皮。用果康宝100倍液喷雾防治。
4.3.4 属鳞翅目刺蛾
属鳞翅目刺蛾科(Limacodidae),又称毛辣虫,主要为害各种果树及林木花卉。常见种类有黄刺蛾(Cnidocampaflavescena(Walker)),褐刺蛾(Setorapostornata(Hampson))和扁刺蛾(Thoseasinensis(Walker))。
防治方法:人工捕杀幼虫,低龄幼虫群栖为害时,摘除虫叶;冬春结合修剪,去除虫茧。在幼龄幼虫期选用50%辛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1000~2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7.5%鱼藤精800倍液,10%二氯苯醚菊酯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20%杀灭菊酯乳油8000倍液进行防治。7月份为幼虫为害盛期用杀虫双乳剂5倍液或50%杀螟松乳剂20倍液涂干,然后用塑料布包扎好。
4.3.5 栗瘤蜂
栗瘤蜂又名栗瘿蜂,属膜翅目,瘿蜂科,主要为害栗芽。在日本为毁灭性害虫。我国栗产区均有发生。成虫体长3cm左右,全体黑褐色,有金属光泽,翅透明。卵椭圆形,乳白色,一端有丝状卵柄。幼虫乳白色,近老熟时黄褐色。
防治方法:①冬季修剪时,剪除树冠内的细弱枝,消灭芽内幼虫。②选育抗(耐)虫品种。③6月中旬成虫羽化产卵期用20%乐果2500~3000倍液等喷杀。
5 采收与贮藏
板栗采收的适期,应以总苞由绿色转黄或黄褐色,并有30%~40%的总苞顶端微呈十字开裂时采收为宜。采收以晴天进行为好。采收方法有两种:拾落果和打总苞,最好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较早熟的采用拾自然落果采收,余下不多的果实就一次打落采收。采下的栗球在室内平铺堆放,待栗球自然开裂即可取出坚果。
5.1 砂藏法
在阴凉的室内地面上,铺一层高梁杆或稻草,然后铺约2寸厚细砂,其上堆放栗果,或以一份栗果二份砂混合堆放,或栗和砂交互层放,每层1~2寸厚,最后覆砂2寸,上面用稻草覆盖,总高度约1m,每隔20~30d翻动检查一次。砂以手捏成团放下即散为宜。
5.2 薄膜帐、袋贮藏法
经发汗与散热的栗果,用500倍的50%甲基托布津溶液浸果10min,凉干后装帐(袋)贮藏,先每袋不超过50个。袋两侧各打上直径2mm的小洞,以利通风透气。在气温高时要勤翻检。
[1]余加跃.板栗栽培管理[J].中国林业,2008(20):59.
[2]张荣妹.板栗栽培管理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6(5):110~111.
[3]李国春.板栗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