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以实心行实政”
2013-08-15刘建明
文|刘建明
清人高廷瑤《宦游纪略》中记有这样一则问答:巡抚钱培山向高廷瑤问:“官如何才为爱百姓?”高廷瑤说:“必有一副爱之之心,必有一副爱之之力,无此心则抚摩噢咻(指抚慰病痛者之声或延伸指关心百姓疾苦)无非沽名市惠(捞取实惠),是假之也,何有于民?有此心而才具精神不足赴所欲为(指躬行实践),亦徒虚此爱耳。故真爱百姓者,以实心行实政,废一不可也。”
在高廷瑤看来,一个官员真爱百姓,既要有爱之心、爱之力、爱之能,更须用自己的才干聚精会神地“赴所欲为”,把想干的事办实、办好、办出成效来,否则就是假爱、虚爱百姓。也就是说,如果官员心里根本没有百姓,其所作所为不过是沽名钓誉;如果有爱民之心却没有为百姓办事的才能和精力,那也只是假爱、虚爱而已。所以“实心”和“实政”,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实心是行实政的重要前提,离开实心,也就谈不上实政;实政是实心的具体体现,光有实心而不行实政,那么,所“行”的充其量是“虚政”“假政”。
领导干部要做到“以实心行实政”,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强化爱民意识,常修为政之德。德是立身之本,为政之要,做人就要讲道德,为官就要讲官德。领导干部作为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理应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正做到把群众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增进与群众的深厚感情,与群众打成一片,切实把工作做到他们心坎之上,赢得群众的良好口碑。二是要强化为民意识,多办利民之事。利民,就是要时刻注意为百姓兴利除弊,多为百姓办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多做打基础、管长远、惠民生的工作。群众最反感的是只说空话、不办实事,只图虚名、不练实功,唱功好、做功差,光做秀、不干事的“空把式”“假把式”。因此,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宗旨,尽职尽责,敢于叫响“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的口号,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时刻把群众的利益得失放在枕边,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为群众真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坚决不搞那些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努力以实干作风和实在效果取信于民。三是要强化学习意识,提升能力素质。领导干部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领头羊,其素质高低、能力强弱,直接影响决策水平,关乎发展成效,因此,领导干部要想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增强为民服务本领,就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使命,虚心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真正把学习的收获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推动工作的举措和提升工作的本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履行新使命、开创新局面,从而才能更好地为群众谋利益,真正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