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与“不争”: 开国第一将粟裕的智深勇沉
2013-08-15凌德政
凌德政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 安徽合肥 230031)
“争”与“不争”: 开国第一将粟裕的智深勇沉
凌德政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 安徽合肥 230031)
刘伯承同志曾评价粟裕说:粟裕同志智深勇沉,非常优秀,百战百胜,有古名将之风,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是中国的战略家。在此,笔者认为开国第一将粟裕的智深勇沉,不仅体现在他指挥的任何一次辉煌的战役都似“虎口拔牙”,非雄才大略者不敢为也,可谓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座丰碑;开国第一将粟裕的智深勇沉,也体现在他“争”与“不争”的审时度势。为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坚持真理,实事求是,胸怀全局,据理力争,尽显韬略智慧勇气;在个人名利面前,顾全大局,谦让不争,勇于放弃,敢当配角,功高不居,坦荡无私,留下二让司令一让元帅的佳话,更显勇谋气概伟人风范,可谓是党员干部高风亮节的又一座丰碑。
胸怀全局 勇于力争
“争”—— 斗胆直陈,扭转战局
1948年4月18日,鉴于外线战场形势,毛泽东在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召开了重要的军事会议。军事会议开了十天后,突然接到了粟裕从华东发来的一封电报,要求中央军委重新考虑三个月前电令他率一、四、六纵队渡江南进的指示,建议三个纵队暂不过江,留在中原打一场大仗。
面对这样一封“抗命”来电,毛泽东感到很震惊,因为这封大胆的来电,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否定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关于组建解放军第一野战兵团渡江南进的命令。
毛泽东立刻重新召集了周恩来、任弼时、朱德、陈毅、聂荣臻等人一起商讨此事。在房间里,毛泽东大口大口地吸着烟,对在座的人强调说,“三个月前,中央决定将华东野战军的一、四、六三个纵队调去黄河以北的濮阳地区休整,编成一个兵团,由粟裕担任司令员兼政委,渡江南进,开辟东南各省,继续开展战略进攻,吸引国民党军队回师江南,以便减轻刘邓大军在中原的压力。可粟裕,他来电不去江南,要留在中原,你们都怎么认识呀?”
周恩来对粟裕的来电也深感震动,但他此时却沉住气,冷静地说:“主席,先不要着急。我的意见是请粟裕立刻来河北,向主席当面汇报,讲清他的想法为好。”朱德也说:“可以叫他来一趟嘛!”
“那好!”毛泽东当机立断,“立刻发电报,今日是四月二十八日,请粟裕务必于五月五日以前赶到这里,向中央军委当面汇报他的设想!”
5月4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中央书记处的五大书记正在花山村开会,粟裕来了,他直抒己见。
粟裕认为,华野渡江南下,自然会给敌人造成相当大的威胁和牵制,但却未必能够达到吸引蒋介石部队南回的目的。相反,十万大军过江,势必会削弱解放军在中原战场上的力量,增加解放军在中原战场打歼灭战的困难,使解放军难以在短期内改变敌我双方的兵力对比,难以打掉敌人的优势,也难以在短期内进一步改善中原的战局。
粟裕之所以提出暂不过江,主要是想集中兵力在江北打几个大仗,尽量歼敌有生力量于长江以北。江北肃清后,再全力渡江作战。粟裕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着。他说得很激昂,讲话内容严谨、逻辑性强,简洁而明了。粟裕说完了,心绪不安地等候着毛泽东对自己的见解做出评判。毛泽东并没有表态,只是说:“今天就谈到这里吧!”
五大书记经过一整夜的研究,第二天,不仅完全接受了粟裕的建议,改变了原来马上渡江的计划,同时认为,在黄淮地区排开战场,打一场大的战役,粟裕是指挥这场战役的最好人选。中共中央决定,调华东野战军的陈毅到中原局、中原军区工作,由粟裕代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的职务。就有了后来扭转中原战局的豫东战役以及闻名中外的淮海战役。
“争”——一语惊人,化解阴谋
1975年,邓小平着手对部队的事情进行整顿。他和叶剑英在召开军委扩大会议之前,派担任解放军代表团团长的粟裕下部队做调查。粟裕决定先去华东,这是很有用意的。那时正是政治斗争激烈的时候,此时,王洪文、张春桥已在军队窃取高位。而上海又是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势力很猖獗的地区。
粟裕他们先到了南京军区驻皖部队和安徽省军区。那个时候,江青反革命集团所谓的“民兵指挥部”正是很热闹的时候。粟裕碰到的第一个事情就是怎么样对待这个十分尖锐敏感的问题。平时谨言慎行的他,也并不是总缄口不言,到了关键的时候,他还是会说出很与众不同的话,会做出与众不同的事情来。
会议室里,坐了不少的军政要员,他们是来参加全省地委书记会议的全体同志。他们自然想听听军委来的老将军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对“民兵指挥部”问题,当时就有不同的意见,不少部队的同志看到了军委的领导,就提出全国出现的“工人民兵指挥总部”和地方武装部门谁指挥谁的问题。
这个时候,粟裕开口说话了。他的声音并不很大,却很有力量。“这个问题值得研究。记得50年代,我当总参谋长时,亲耳听毛主席说过:鉴于苏联贝利亚事件的教训,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军队系统。现在既有人民武装部,又有民兵指挥部,很值得研究。”
他说出这话的时候,全场没有一点声音。这几句话真可谓振聋发聩。这是公开地否定“民兵指挥部”!
有人说粟裕是有矛又有盾——既引用了毛主席的话,谁也不好反对;又点出了贝利亚的名字,而贝利亚又是一个有野心,搞阴谋的人,这等于说,有人利用民兵问题在搞阴谋。
事后,果然有人将他的讲话密报了“上海帮”,但他们对毛主席的话也无可奈何。这时,人们才理解了粟裕的斗争艺术。
一说到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好像老同志都是反对他们的。其实不然,当时也有个别老同志在这个问题上看不清楚。在一次会上,一个老同志慷慨发言,批评别的老同志:“你们对无产阶级司令部的态度有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粟裕听说以后,笑笑说:“没有关系,他,我认识,我和他谈一谈。”
当天晚上,他把那个老同志叫了来,和他谈了很久。事后那个老同志说,多亏了粟裕找我谈了话,要不,我非在这个问题上跌跤不可。
粟裕回到北京,已经是6月初夏了。这次外出,他知道了不少情况。他给军委写了一份比较“堂皇”的书面报告。因为军委成员中还有王洪文、张春桥。他独自给叶剑英、邓小平两位军委副主席作了详细口头汇报。所谓口头汇报,就是不能给别人听的。内容自然是针对江青一伙的。
他说,他们(江青一伙)插手军队,搞第二武装,在安徽、江苏、山东等地搞“飞地”(即搞所谓农场、生产基地),要警惕他们搞“东南武装割据”。他还告诉两位老帅,那些人虽然想插手军队,但军队团以下是稳定的,他们的手也不是那么容易插进来的。但是部队确也有少数投机分子,跟“四人帮”很紧,还有一些同志是思想糊涂,以为“四人帮”就是正确路线,跟着他们跑……
粟裕告诉邓小平和叶剑英,有一些领导同志脑子不清醒,热衷拉山头搞派性,拉一些人,打一些人,搞得不好会把这一些人压到“四人帮”那边去。
在汇报过程中,邓小平和叶剑英都听得很认真,他们不时还问一些问题,而粟裕的回答令他们比较满意。在不久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上,两位军委领导的讲话中都引用了粟裕的一些观点和材料……
“争”——敢冒本位宗派主义之嫌,力保部队的传统作风和战斗力
日本投降后,中共中央决定实行由游击战到正规战的战略转变,并把建设强大的野战军作为实现这个转变的重要条件。同时,还把组建华中野战军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
对于实行这种转变,粟裕早有思想准备,而且在一年前的天目山战役中提前实现了。但是在新组建的华中军区实行这种转变,并非易事。
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使主力部队保持完整的建制和原有的坚强战斗力。
根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党中央决定从华中抽调新四军主力部队到山东和东北。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原来提出的方案,除第三师以完整的建制调到东北外,其余都是部分抽调。那样,无论是调到山东的部队还是留在华中的部队,大部分建制不完整。
粟裕认为,这样做不利于部队的建设和作战,应尽可能保留主力部队的建制,以保持部队的传统作风和战斗力。他多次向华东局和华中分局建议,未被采纳。为了革命事业和党的利益,粟裕“敢冒本位宗派主义之嫌”,于1945年10月27日直接向党中央发电报提出自己的建议:
中央:
此次华中北调部队,除三师保持整个建制外,其余各主力师均系分别抽调。似此,不同建制之部队今后须有较长期方可打通思想,但对目前战斗之协同配合不利,特别华中分局领导下之部队可能发生重大影响。此点虽曾向华中局及分局建议,未蒙采纳。但职对此问题尚不能完全理解。因职以为各师地区既留有地方兵团,虽将当地主力师调走,对坚持似无大影响。因此,职意应尽可能不过分破坏建制较为有利。敢冒本位宗派主义之嫌,特电告中央,尚盼指示。
粟裕
酉感
此电是和他第二次建议张鼎丞任华中军区司令员的电报同一天发出的。
10月29日,刘少奇为中共中央起草的电报,同时答复粟裕两份电报:“粟裕酉感两电均悉。其提议是有理由的”,“各师建制应尽可能不分割。请华中局考虑四旅调山东归罗(炳辉)韦(国清)纵队,二旅王必成(注:指王必成任司令员的第一纵队。这里沿用新四军第一师番号,那时王必成任第一师第二旅旅长。)留华中野战军”。党中央的电报肯定和采纳了粟裕的建议。
顾全大局 谦让不争
“不争”——一让华中军区司令员
1945年9月党中央制定出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确定“我党任务是夺取东北,巩固华北、华中”,为此在全国范围内调整战略布局和各大战略区领导机构及主要领导人,在原华中地区组建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党中央决定,由华中局提出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领导成员名单。据此,华中局提出华中分局和苏皖军区(后改称华中军区)组织方案,提议粟裕留在华中,苏皖军区由粟裕任司令员,并上报党中央。10月8日,中共中央电复华中局,同意粟裕任华中军区司令员。尔后又决定由刚从延安返回苏中的张鼎丞任副司令员。此时,粟裕刚到长江北岸,不知道上述决定。
10月上旬,粟裕率北撤部队到东台一带集结,接到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通知,要他到淮安参加华中局和华中军区的筹建。他到达淮安当看到中共中央任命他为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为副司令员的电报后,当即向华中局负责同志提出建议,请求任命张鼎丞为司令员,自己改任副司令员。
张鼎丞是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比粟裕年长9岁,曾领导闽西起义,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新四军组建初期,任第二支队司令员,粟为副司令员。粟裕一向视张鼎丞为兄长,对他十分敬重。粟裕认为,由张鼎丞为正,自己为副,更有利于工作和团结。
粟裕的建议没有得到华中局负责人的同意。回到住地,天色已晚,机要科送来向部队转发中共中央任命的电报。他接过来看罢叹口气说:“我已经提过意见了,张鼎丞是我的老上级,让他当我的副手,不利于工作,不利于团结。这份电报先不要发出去,我还要向中央提出我的意见。”说完便坐下来起草电报,陈述自己的建议和理由,第二天发给中共中央。
中央:
昨在华中局阅悉中央以职及张鼎丞同志分任正副司令之电示,不胜惶恐。以职之能力,实不能负起重任。而鼎丞同志不论在才德资各方面均远较职为高超;抗战以前,均为长辈;抗战初期,则曾为职之上级;近数年来,又复在中央领导之下,功绩卓著,且对于执行党的政策与掌握全局均远非职所能及。为此,曾再三请求华中局,以鼎丞同志任司令,职副之,未蒙允许。为孚众望以利今后工作起见,特再电呈,请求中央以鼎丞同志为司令。职当尽力协助,以完成党中央所给予之光荣任务。
粟裕
十月十五日
两百余字的电报,字里行间凝聚着一位共产党人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显示了无产阶级志士的博大胸襟和高尚情操。
粟裕这一建议,党中央当时未有采纳,仍坚持由粟裕任司令员。10月27日,华中局发出关于华中分局和苏皖军区组成的通知,根据中共中央批复,苏皖军区仍“以粟裕为司令,张鼎丞为副司令”。
当天夜晚,粟裕发出了请求改任副职的第二次建议电报,恳切陈述:“为慎重并更有利于今后工作起见,特再电呈,请求中央以鼎丞为司令,职当尽力协助,以完成中央所给予之光荣任务。”
党中央收到粟裕的电报,经过慎重研究,最后决定采纳粟裕的建议。认为粟裕的建议是有理由的,“中央同意以张鼎丞为华中军区(不称苏皖军区)司令,粟裕为副司令并兼华中野战军司令”。
当时华中军区的干部来自四面八方,但由于粟裕坚持“搞五湖四海”和任人唯贤的原则,处处以身作则,顺利地完成了组建任务。
“不争”——二让华东野战军司令员
1948年5月,粟裕到西柏坡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一、四、六三个纵队暂不下江南的问题。汇报结束后,中央决定,调华东野战军的陈毅到中原局、中原军区工作,由粟裕接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的职务。但这个消息让粟裕感到很意外,当即再三请求说,陈毅是华野众望所归的统帅,“华野离不开陈军长”。经他一再恳请,中央决定同意陈毅到中野工作,仍保留华野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不在位期间,由粟裕任华野代司令、代政委。
“不争”——功高不居,授衔让帅
1955年,粟裕被授予共和国大将军衔,位居十大将之首。此后几十年中,他的军衔问题,成为大家关心和议论的焦点。不少人认为,他应该评上元帅,粟裕是战功赫赫的军事家、战略家。他在人民战争的大舞台上演出了许多摧枯拉朽、威武雄壮、气吞山河的经典战役,如:他指挥的苏中战役(七战七捷)、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沙土集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上海战役以及他参与指挥的渡江战役、淮海战役等等。把蒋介石以及国民党的许多高级将领打疼了、打怕了。可以说到了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地步,没有任何敌人可以阻挡粟裕发起的攻势而逃脱被歼灭的命运,为不少中外志士仁人所折服,所倾倒。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更是赞不绝口。
资历、威望、战功,是当时授元帅、将军的主要依据。中央政治局考虑元帅、大将军衔时,毛泽东同大家想法一样,是要给粟裕授元帅衔的。据毛泽东身边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中央在中南海颐年堂,讨论解放军高级将领军衔问题,毛、刘、周、朱等参加了会议。在讨论到粟裕军衔问题时,毛泽东不仅要给粟裕授元帅衔,而且给予了粟裕极高的评价。毛泽东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呀?”周恩来说:“可是粟裕已经请求辞帅呢?”毛泽东又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授衔时,我们军队中有些人,打仗时连命都不要了,现在为了肩上一颗星,硬是要争一争、闹一闹,有什么意思!”朱德笑了说:“肩上少一颗豆,脸上无光么!同时当兵,谁也没有少打,回到家中老婆也要说哩!”刘少奇说:“要做思想工作,党在军队中的思想工作,这时候决不可以放松。”毛泽东还说:“难得粟裕!壮哉粟裕!竟三次辞帅,1945年让了华中军区司令员,1948年让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现在又让元帅衔,比起那些要跳楼的人,强千百倍么!”周恩来也说:“粟裕二让司令一让元帅,人才难得,大将还是要当的。”毛泽东补充说:“而且是第一大将。我们先这样定下来,十大将十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