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改革研究综述

2013-08-15

黑龙江史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土地农民农村

李 雷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对土地改革的研究,较早期的有孟南的《中国土地改革问题》(新民主主义出版社1949年出版)、胡伊默的《土地改革论》(中华大学经济学会1949年版)等。另外还有在土地改革完成后,各个地区集中报道的土地改革的伟大成就及经验,集中展示了乡村社会的变化情况。比较重要的有: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1950年编辑出版的《土改后的农村新景象》,中南人民出版社1951年编辑出版的《土地改革后的中南农村》,十月出版社1951年编辑出版的《土改后的农村》,中南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1951年编辑出版的《土地改革中文献与经验汇编》,广东省人民土地改革委员会1951年编辑出版的《土地改革工作经验汇编》,中南区土地改革委员会1953年编辑出版的《中南土地改革的伟大胜利》,湖北人民出版社1954年编辑出版的《中南土地改革的伟大胜利》等。这些著作和报道一方面是宣传党的土地政策,另一方面是从理论上来论证土地改革的合理性,还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同时也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但其依据的经济调查和统计数据多少带有一定的可信度,为我们研究土地改革的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土地制度的变动及由此带来的中国农村社会的巨大变革,土地改革运动史逐渐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相继出现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如张永泉和赵泉均合著的《中国土地革命史》、董志凯的《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陈荷夫的《土地与农民:中国土地革命的法律与政治》、赵效民主编的《中国土地改革史(1921—1949)》、成汉昌的《20世纪前半期中国土地制度与土地改革》、杜润生的《中国的土地改革》等。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土地改革运动的政策及意义的评价上,但侧重点多少也有些不同,如成汉昌的《20世纪前半期中国土地制度与土地改革》不仅考察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阶段土地改革政策的制定、发展和演变,还着重分析了中国国民党的土地政策在大陆的成败得失以及中间势力对土地政策的主张等。陈荷夫在《土地与农民:中国土地革命的法律与政治》一文中认为土地改革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法律和政治问题,作者主要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阶段有关土地改革的政策与法律在贯彻执行中的经验教训和它的规律性,着重从法律的角度论述土地与农民的问题。赵效民主编的《中国土地改革史(1921—1949)》认为,土地制度改革的实质就是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规律的要求,而研究土改的任务,就在于探讨中国土地关系变革的历史背景、历史过程、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因此,土地史是中国新民主主义史和中国现代经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特地强调,要把土改史写成经济史,就是要把其从革命史、党史和农民运动史中划分出来,作为专门的经济史来研究。虽然如此,赵效民先生的这部作品还是没能脱离革命史的范畴,甚至我们可以把该书看成是对土地改革加以革命化解释的代表作之一,这些著作的主要特点就是有意无意的忽视土改运动中的偏差和消极影响,主要以地权分配不均、地主富农对农民的阶级剥削、农民自身对土改的渴望和寻求自身的解放等话语来论述土地改革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另外在著作的结构上主要是宏观性的论述,对土改运动在乡村社会生活等领域产生的影响以及微观机制缺乏细致的探究。

进入21世纪以后,一部分青年学者摆脱了革命话语的既有模式,开始结合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方法对土地改革进行研究,产生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作品,如复旦大学姜义华教授主编的革命与乡村系列丛书,该套丛书是姜义华教授的几位弟子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其中涉及到土地改革的著作主要有三部:王友明的《解放区土地改革研究:1941~1948—以山东吕南县为个案》、黄荣华的《农村地权研究:1949~1983—以湖北省新洲县为个案》、陈益元的《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7—以湖南省醴陵县为个案》。除此之外,还有张学强的《乡村变迁与农民记忆:山东老区吕南县土地改革研究(1941~1951)》、张一平的《地权变动与社会重构:苏南土地改革研究(1949—1952)》、莫宏伟的《新区农村的土地改革》、王瑞芳的《土地制度与中国乡村社会变革—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土改运动为中心的考察》。其中张一平和王瑞芳的著作可以说是近几年来土改研究领域的力作,前者是以苏南为例,从微观的角度来论述土地改革对农村社会的影响,并涉及到了包括国家基层政权建设的方方面面,作者深入到了乡村社会内部去观察土地改革的主角—农民,并且试图从土地改革的过程中理解这个群体的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从整篇文章来看,作者的解析也是非常成功的。后者重点考察了土地制度的变动过程中乡村各阶级、各阶层民众的基本状况,以及土地制度变动对乡村社会的深远影响,如乡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农村生产力状况及其变化,乡村政治权利下移与基层组织的重建,农村产生方式的变革,农民日常生活方式的变化,乡村日常习俗的变化,农村新型社会风尚的形成,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民在大变革中的社会心态和精神状态等。

从1960年代起,一些海外学者开始关注中共领导的土地改革运动,这些对土地改革最早开展研究的学者是曾访问过农村根据地或在当地生活过的新闻记者和观察家,所以重点是研究老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如韩丁、柯鲁克夫妇、杰克·贝尔登等,他们通过记述亲身见闻,主要是以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土地改革与中国共产党如何赢得农民,奠定胜利基础之间的关系,并对土改给予高度评价,代表作有韩丁的《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杰克·贝尔登的《中国震撼世界》、柯鲁克夫妇的《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另外涉及到老解放区土改的著作还有弗里曼、毕克伟、塞尔登的《中国的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等。对于新中国建立后新区土改运动给予较多注意者,当数帕金斯的《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莫里斯·迈斯纳的《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费正清等人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白瑞琪的《反潮流的中国》一书中也部分涉及到了建国后土地改革的内容。

西方学者在这些著作中重点分析和考察了土地改革运动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影响,通过对土地制度变动后乡村社会情况的观察和分析,试图弄清楚这一运动在乡村社会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实际意义。如韩丁、柯鲁克夫妇通过对一个村庄土改的论述,充分肯定了土地改革在当时背景下的政治变革意义;杰克·贝尔登对土改的经济意义提出了质疑,认为“分配土地本身并不能再中国产生健全的农业经济。它既不能创造出工业化所需的资金,也无法消除过剩的农村人口对土地的压力。”[1]费正清在评价土地改革的成就时也认为“土地改革对生产力的贡献酒精有多大,这个问题仍可以争论。”[2]白瑞琪却认为“中国的土地改革并没有引发一场生产危机,而这永远是土地改革可能经历的最大危险。相反,中国的土地改革实际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恢复”。[3]海外学者从社会学角度,特别是通过对中国村庄长期的田野调查,对土改前后中国乡村社会政治秩序和机构的变动作了细致的描述。但其不足之处也是非常明显的,例如他们对土改运动后中国乡村社会的真实情况认识模糊,夸大土地改革经济的局限性,对土地改革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趋向估计不足,仅仅看到了乡村社会变革中政治结构和社会秩序层面,忽视了土改运动对旧社会秩序和旧生活习俗变革影响的层面,更对农民内心深处所发生的剧烈变动有所忽视等等。

1990年代以后,中国的社会学界对乡村社会变迁史的研究也日趋深入,其中的代表作有王晓毅的《血缘与地缘》、周晓虹的《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张静的《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温铁军的《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于建嵘的《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吴毅的《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井村的表达》、吴淼的《决裂—新农村的国家建构:江汉平原中兴镇的实践表达(1949—1978)》、彭正德的《生存政治:国家整合中的农民认同》等著作,也对土改运动与乡村社会变迁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土地改革运动的研究无论是专著还是论文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究范围和深度不断拓展,方法日趋多样,观点也日益多元。尤其是在土改微观史方面,更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对档案资料利用的不够充分,研究者的目光大多集中在江苏、广东、山东等个别地区。为了进一步深化研究,今后应进一步整理和利用档案资料,深化对各个区域的土改研究,加强多学科方法的交叉研究,使这段历史的复杂性能更加客观的反映出来。

[1]杰克·贝尔登.中国震撼世界.北京出版社,1980:614.

[2]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84.

[3]白瑞琪.反潮流的中国.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68.

猜你喜欢

土地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耕牛和农民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我爱这土地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新农村 新一辈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