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工作的思路创新研究
2013-08-15燕玉霞
燕玉霞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旧观念更替、东西方文化交融等问题不断突出,人们的思想、生活、学习等水平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变。其中大学生是思维最为活跃、接受新生事物最为迅速的群体,其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会有更深的时代烙印,呈现出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高校在规划发展过程中,必须将思政工作纳入其中,与时俱进,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建立并完善长效思政管理体制,合理构建组织,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公平性、创新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时代眼光来审视和分析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把握规律性,注重改革创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一、高校学生存在的问题
作为高等学校教育者应该认识到,很多大学生思想与情感尚不成熟,理想、信念等深层次问题并没有从根本解决。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把握好学生成长规律,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极其复杂的影响,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问题。二是网络时代的高速信息传播,给大学生学习和获得信息开辟了新的渠道,为他们的交往提供了方便、快捷、高效的工具。但网络传播的不良信息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 造成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偏离。西方资产阶级的腐朽文化在网络广泛传播, 很多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网络内容, 腐蚀大学生的思想。三是当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使得其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无忧无虑,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要求独立自我解决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呼声和愿望伴随着年龄的成长不断凸显,有很强的优越感,自我动手能力比较弱,依赖他人的思想比较严重,遇到一点困难就沮丧消沉,抗压能力不强。从小生活的优越环境,导致他们缺乏人际交往训练,以自我为中心,与人沟通障碍等。
二、传统的思政工作存在的不足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目前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应试教育”并没有真正转向“素质教育”,也并没有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定位上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所内涵的人的价值,造成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多方面的偏差和失误。一是重视学生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而忽视人的主体发展价值。重规范轻人格,仍然是刻板的灌输、管理和训练,强制学生服从的“美德”式教育。二是重形式轻实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创新载体,总是把学生当作加工和制作的对象,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单纯通过讲课程、组织活动等形式开展教学却很少针对学生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用教条式的方法教育学生,不仅思政教育收效甚微,还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三是思政教育在教育坏境上,脱离于其他的教学环节而单独存在,缺乏全方位、全程、全员参与育人教育的定位。且现在的“两课”教育教学内容老化,教学手段陈旧,学生参与度不高,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三、创新高校学生思政工作
1.转变观念,强化服务
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思政工作者多以管束、制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政工作教育,而在新形势下,这种“我说你听”,“我教你做”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育需求。要注重教育方法由灌输式向渗透式转变,师生关系由凌驾至平等的转变,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双向式交流和讨论,转变学生工作者的思想观念,把服务育人真正落到实处。
2.构建全方位思政工作格局
高校要将大学生思政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要地位。要形成全校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以此促进高校思政工作发展的完善性、战略性,建立并完善长效思政管理体制,合理构建组织,做到经费有保障、管理有保障,切实将高校思政工作落到实处,营造良好的思政工作氛围,提高思政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另外,构建科学的思政工作评价体系,提高思政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对于高校思政工作来说,不仅需要党委负责,行政领导也要负责,高校的各个部门,无论是党政还是院系、学工会等,在各个环节渗透思政工作,提高工作的渗透力与实效性。特别是学工部门要协调好其他各部门工作,加强大学生思政工作队伍的凝聚力,逐步达到点线面结合,构建全方位工作格局。
在完善的思政工作网络体系下,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提高价值判断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内化力。
3.实行多元化的思政工作形式
利用互联网手段,拓宽载体。若想提高思政工作的实效性,应该注重“以人为本”、坚持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保持思政工作的先进性、时代性。注重摆脱传统思政工作的枯燥说教方式,为学生提供服务,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研究新时期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文化需求,掌握思想活动新动向、新特点,真正知道学生想什么、难什么、需要什么,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在开展思政工作过程中,必须拓宽思路,引进新观念、新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受教育者、征服受教育者。例如,在计算机与网络时代,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各种各样的思想文化信息从四面八方而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面对这样的情况,思政工作要研究新形势、新情况,以便提出新对策,有的放矢地创新工作内容。另外,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给哲学概念创新提出了必然要求,各种思潮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利用网络资源,可上传高校名师和学者专家的思政理论课讲稿,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通过开展网络思政活动,调研学生思想信息,掌握一手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思政工作;充分利用校园论坛、BBS 等大学生乐于交流的“网上阵地”,有指导性地开展一些讨论, 引导学生用科学、唯物的观点进行分析。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观点,并针对他人的观点开展讨论, 通过这种双向互动式的思想交流, 使学生摒除思想上的尘垢, 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
教育形式的创新发展。陈旧的教育方式导致学生吸收效果不高,可以通过专题教育、座谈会、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思政教学工作,把抽象的思想教育与具体的思想政治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寓教于乐,使得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接受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在学生中开展典型教育,把学生党员、优秀学生干部等先进思政人员作为榜样教育,把优秀学生事迹、材料等进行分享,对于优秀学生有针对性的给与奖励与宣传。
4.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工作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思政工作者迫切需要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提上议事日程。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正在成为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载体,一方面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能为思政教育提供必要的心理基础;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又具有心理优化的功能。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更清晰地分析学生的心理特质,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所在,因材施教,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运行。
[1]董富华.我国高校教学工作与思政工作一体化问题的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3) .
[2]高贺.从思政工作的角度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及实践探索[J].考试周刊,2008,(24) .
[3]魏元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工作方法的创新[J].管理观察,2010,(4).
[4]李慧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文汇,2010,(22).
[5]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