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课堂』——壶关县开展『七个专题』培训农村『领头雁』
2013-08-15崔前军
■崔前军
别样的『课堂』
——壶关县开展『七个专题』培训农村『领头雁』
■崔前军
常言道,“群雁高飞头雁领”。在一个村、一个社区,支部书记和村委(社区)主任就是带领群雁高飞的“领头雁”。继2012年首次举办全县农村“领头雁”大规模培训班之后,2013年,壶关县委组织部再次联合县委党校、县民政局和县农委,创新开展了“七个专题”培训农村“领头雁”延伸班,受到了农村干部的一致称赞。
因人施教满足不同“领头雁”的营养需求
不同的“领头雁”,有不同的需求。有的缺“水”,有的缺“食”,有的需要静下来思考,还有的需要“辨别方向”。为了满足“领头雁”的不同需求,壶关县委组织部一改过去“求大、求全、求培训规模”的做法,在广泛征求农村“领头雁”意见的基础上,改办有特色的小班,把有相同需求的“领头雁”编入一个班授课。
把需要辨别方向的编入农村产业化专题班,把需要“补水补食”的编入进修班、提高班和强化班,把需要锻炼提高技能的编入旅游农家乐经营班和大学生村官进修提高班,真正做到“领头雁”缺什么补什么,想学什么报什么,喜欢什么学什么,让“领头雁”找到了自己村发展最需要也最能提高自己个人本领的培训课,同时避免了不问需求强行灌输,学的用的对接不上的现象。
从2月下旬开始,县委组织部先后举办了2个农业产业化专题班、1个新任村委主任进修班、1个红旗党支部提高班、1个安全稳定强化班,1个旅游农家乐经营专题班,1个大学生村官进修提高班,共培训农村“领头雁”777人。同时,13个乡镇党委也举办了26个农村“领头雁”延伸培训班,共培训农村干部、骨干党员3100多人。
参加第二期农业产业化培训班的百尺镇百佛图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女大学生村官秦江辉说,“‘一肩挑’压力大。以前不知怎么干,干什么,通过本次培训,我基本理清了今后的发展思路。回去以后,我一要建设干果核桃经济林园区;二要在网上找信息,试着开展‘水果玉米’种植项目;三要组织劳务输出、家政服务,争取帮助村里群众多渠道增收——对于我们大学生村官来说,这样的培训,多多益善!”
创新模式教学形式新颖效果好
一是“县级领导带头讲课”。2月28日,农业产业化班第一期开班之后,县委副书记、县长崔江华主讲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第一课。之后,县委书记李全心讲授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县三级干部会议精神,县委副书记马先明讲了“社会管理和安全稳定”课,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段尧刚主讲了“强化‘四自’能力,建设‘三型’基层党组织”专题。之后,采取录播的形式,为每期学员播放。
二是乡镇书记传授方法。13位乡镇党委书记不但在自己乡镇组织的农村“领头雁”培训中带头授课,而且根据县委组织部的安排,到县委党校为农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上课。每期培训班,县委组织部都请2个乡镇书记为农村支书、主任授课,全县13个乡镇党委书记轮番登台授课。他们围绕农村支、村“两委”工作职责、如何当好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如何搞好团结,特别是如何利用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开展工作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三是现场交流互动提高。在课程安排上,不但有现场讲解,而且有影象资料观看;不但学实用技术,而且有农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的现场交流。每期培训班,每个乡镇都选出两三位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进行现场交流,同时倡导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之间自由交流、学习。交流的内容就是自己工作中的做法、体会、感悟,既交流成功的经验,也交流失败的教训。
狠抓管理新任村委主任现场宣誓
尽管培训期数多、人数多、时间长,又适逢护林防火工作进入特险期,给培训组织选派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但是各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保证了每一个农村干部培训班按层次、按班次、按时间落实到人,支书、主任全都参加了县委组织部的集中培训,支、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骨干党员参加了乡镇的集中培训,保证了培训工作全覆盖。
为保证培训质量,规范培训过程,培训实行了严格管理,做到了七个统一:按乡镇统一报到、统一食宿、统一参加开班结业仪式、统一讨论、统一乘车参观、统一测评培训效果,并且由乡镇党委秘书统一带队,跟班学习。培训班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实行班主任跟班制和学员组长负责制。规范化的管理收到很好的成效,保证了培训班的质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新任村委主任进修班”开班仪式上,为了强化这些村委主任的角色意识、大局意识和服从意识,根据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段尧刚的提议,县委组织部首创了“新任村委主任开班宣誓”仪式,由班主任带领,119名新任村委主任进行了集体宣誓,增强了村委主任的责任意识。
注重效果培训课程设置乡土气息浓
按照山西省委、长治市委组织部安排,此次农村“领头雁”培训,乡镇党委负责培训支、村“两委”班子其他成员和骨干党员。为此,13个乡镇党委精心组织,按需培训,设置了培训学员喜闻乐见、乡土气息浓郁的课程,开设了26个培训班,培训了3100多名农村干部和骨干党员。
各乡镇党委所开设的培训课程,都是农村党员愿意学、接地气的课程。针对农村党员身无所长、致富能力不强的情况,各乡镇党委从农委、紫团生态农业公司,聘请了技术人员,专门开设了旱地西红柿种植技术、食用菌培养技术、畜禽养殖技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市场营销等特色课程;针对农村党员视野不开阔、致富信息不多的情况,各乡镇党委从县发改局、人社局、旅游中心和扶贫办聘请教师,传授相关信息,开拓致富门路;针对当前森林防火工作需要,从县林业局、消防部门聘请防火专家,进行技术传授。住建局讲授了城镇特色建设课程,纪检部门讲授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组织部门加强了党的方针政策和上层重大决策部署培训,就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要求。
教师的讲解,全都是用农民的话,说农村的事,培训效果比照本宣科更好。一是用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进行对比,让农村党员自己琢磨是非;二是用共知的人和共知的事,阐述道理,引起共鸣;三是用典型的人和典型的事,加以引导,引起深入思考;四是用外地的人和外地的事,“与本地的人、事类比,产生启发;五是用先进的人和先进的事,说明走在前头,能够更快发展”。通俗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恰当的引导,适度的点评,农村干部更愿意听,更愿意提问,更愿意讨论,培训效果更明显。
学后方知效果大。有的教师一下课,一些农村党员干部就发出邀请,请求授课教师在适当时间,到村里为所有党员干部、群众上一课。树掌镇神南村支部书记丁方方说:“这样好的课,我们村干部学了还不够,必须让所有党员和全村群众都听一听,都想一想今后该怎么发展。只有全村干部群众的‘电’都充足了,村民才能变成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加工能手、贩运能手,村民致富的脚步才会越走越快”。
(责编:郭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