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史志编研工作实践探析
2013-08-15孙丽
孙 丽
(大庆油田档案馆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大庆油田史志编研工作自1982年开始起步,秉承为油田改革发展服务的工作理念,以“梳理并珍存油田历史积淀,传承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弘扬企业特色文化”为己任,较好地履行了油田史志编研工作“存史、资政、教化”的职能,发挥了史志工作在油田高产稳产以及创造大庆辉煌的服务与保障作用。史志编研工作的成效,受到了黑龙江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有关部门的表彰和有关领导表扬。2010年获得全国“先进集体”“称号。
一、领导重视,纳入工作重要日程
油田历届领导和各级干部,深明史志工作功在当代、惠及后世的特殊作用,自觉把史志编研工作摆上工作的重要议程,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发挥史志编研部门在记录大庆辉煌业绩中的不可替代作用。上世纪80年代首轮修志开始,油田就成立了党政主管领导挂帅、机关各处长参加的编委会,下设史志办,抽调专门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行使业务管理和指导职能。油田年鉴工作也一样,不论领导机构怎么变化,所编辑出版的《大庆油田年鉴》总是有专门的编委会和编辑部,给以足够的重视、支持,史志工作管理日常化、制度化,计划任务下达明确,对基层单位和机关处室检查指导及时,保证了史志编研工作在全油田的扎实推进。在领导的重视下,史志编研工作不但高水平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还呈现出繁荣景象.
二、体制机构常设,运行机制较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大庆油田经历了1993年、1996年、1999年、2008年4次大规模机构调整变革,而史志编研部门却保持了应有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多年来,油田史志编研部门有专门的机构设置,人员有固定的编制,工作有严格的岗位规范,史志机构稳定、人员稳定、费用保证。油田上下一直活跃着一支由在职工作者与老专家、老领导、老文秘相结合的史志队伍,形成了主要领导挂帅、专家领衔、主管部门负责、史志办协调组织运作、相关部门鼎力支持,众手成志的运行机制,使史志编研工作推进起来得心应手。同时,与其它部门一样,史志部门设有专用办公场所及其电脑等所需专门设备,及时拨付相关费用,科学组织,合理运转,为史志编研工作顺利开展、取得成效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史志编研活动有计划,重点突出
一是突出常规性与长远性。史志编研工作坚持必须做的一定做好,面对油田未来发展的一定负责做好。自首部志编纂完成后,为保存和锻炼修志队伍、为续志积累资料,史志办全体人员开始编纂《大庆石油管理局年鉴》,至今累计编纂油田年鉴39部,史志年鉴工作形成了常流水、不断线的格局。二是突出适应性。根据修志工作需要,对年鉴的框架结构不断调整完善,对内容也不断丰富。自2000年以来,大庆油田着手对《大庆油田年鉴》进行大刀阔斧改版,使之从内容到形式上与志书对接,既为年鉴,又同时具有“年志”的双重功能,从而更好地发挥了油田史志信息主渠道作用,把史志编研工作常规化落到实处。三是突出专题性。为从多方面积累修志资料,坚持分阶段编纂《大庆油田大事记》、《大庆油田组织机构沿革》,协调指导相关部门编纂勘探、开发、钻井等专业年鉴,并调动起所属各单位及基层单位进行编史修志。开展专题编研活动,丰富了史志编研工作的内容,使史志编研工作成为油田核心信息与权威信息的聚集地与集大成者。
四、史志编研工作者岗位奉献,不辱使命
油田每一项史志编研成果,都渗透着史志编写人员的心血和汗水。大庆油田的史志编写人员,对企业历史高度负责,甘于奉献,埋头苦干,在他们身上很好地体现出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大庆优良传统。他们抢救性挖掘整理历史文献,默默的搞好各种史料的整理和收藏,热情的伏案写作,紧张投入到各种史籍的编写修改之中,起早贪晚,夜以继日,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编研任务。2004年,大庆油田建立了方志馆(档案编研库),一次性征集收藏油田开发建设45年来的形成的以志、史、鉴为主的档案编研成果800多件,还规定所属各单位必须在每年3月底前将上一年度所编志书、年鉴以及其他较具存史价值的档案编研成果,送交档案编研库收藏。目前,油田方志馆(档案编研库)馆藏达1700多册,成为大庆油田的史志编研信息库。
大庆油田史志编研工作的蓬勃开展,为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推进油田企业文化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每逢油田庆典、纪念等重大活动,修史续志已成为油田各单位首选的必备项目,回顾并珍存历史,展示企业形象。特别是油田史志编研办公室组织编纂的史籍和资料,成为油田权威性百科资料,以及传承大庆油田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油田各级领导、专业人士和各有关部门必备的资料性工具书,也是油田开展历史和传统教育不可替代的教科书,成为外界了解大庆油田的重要信息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