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健美操教育融入“文化育人”理念的思考

2013-08-15赵红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4期
关键词:文化育人育人理念

赵红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2)

当今,高等体育教育文化建设和教育滞后,阻碍其未来发展和软实力建设。著名教育家陈希先生针对国内体育异化现象,倡导国家体育要“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就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的思想文化。高校健美操教育的本质和内涵是什么,这一直是健美操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当前研究健美操操作层面的人比较多,而深层次审视和探索其文化内涵和育人价值的人比较匮乏,大多数人重视的是健美操教育的健身娱乐方面内容,不太重视健美操教育更深层次的内涵,即通过文化来进行育人的思想,从而导致目前大学生文化匮乏的现象,这对健美操教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深入审视和探索健美操教育的价值理性,对增加具有文化和育人附加值的健美操教育,促进大学体育教育发展和人的全面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校“文化育人”教育的背景

1.1 提倡“文化育人”理念是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

当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其实质就是把培养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为高校发展的重点,文化部李洪峰在中央党校以“大国的文化崛起”为题,论述了文化是国家的命脉,面对激烈的竞争,谁不认识文化的价值,谁不重视文化建设,谁将犯历史性的错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体育教育一直在探索、改革和发展,但长期以来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滞后,导致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缓慢,体育教育异化现象出现,这些问题与国内高校体育教育多年缺少以人为本的思想文化有关。因此,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要充分发挥体育文化知识的教育功能,通过体育项目的育人载体,传承人类文明,传承体育文化、提升育人价值水准,促进高校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文化育人”是培育人本位的高校体育思想文化和实践文化育人,增强高校体育教育的软实力,实现高校体育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健美操教育融入文化育人理念,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健美操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2 “文化育人”是高校健美操教育的本质所在

课程的文化传承使命是被赋予教育文化复制的功能。传承的意图在于“掌握”,而不是文化的“生成”。它使教育只停留于浅层次的认知阶段。文化与育人的结合的教育理念,是符合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基本思想。因为文化育人的健美操教育观是与当今高等体育教育的改革是一致的。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就是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紧密结合,创造更富有人性的教育。可见高校健美操教育的主旋律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措施是健美操与文化及育人的结合。将文化育人作为健美操教育的本质,既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思想,又适应了当今人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健美操教育过程中,单纯的技术教学很难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要,是为了“物”而不是为了“人”。文化育人是培育人本位的高校体育思想文化和实践文化育人,增强高校体育教育的软实力,实现高校体育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将文化与育人进行整合融入到健美操教育发展中,并作为健美操教育的本质是符合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

2 高校健美操教育融入“文化育人”理念的主要内容

2.1 教师思想转变

高校健美操教育融入“文化育人”的理念,就是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在健美操理论、实践方面均把文化内涵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健美操教育文化育人理念是依据健美操具有文化和教育属性提出的。哲学界认为人具有“种生命”和“类生命”,健美操教育要利用“类生命”充分开发人的“种生命”,健美操教育的思想既是其文化的“核心”,又是其行动的“指南”。高校健美操教育欲求发展,教师必须要滤清其思想发展的脉路,不断创新思想内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高校健美操教育融入“文化育人”理念,对提高高校健美操教师素质,提升健美操教育发展的质量,占领大学体育发展的高地,追求“神圣”具有重要意义。

2.2 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高校健美操教育融入“文化育人”理念对健美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健美操技术过硬,同时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扎实的文化底蕴。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提高,多看一些文化方面的书籍,多了解体育文化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2.3 构建“文化育人”理念下高校健美操教育新体系

2.3.1 构建“文化育人”理念下高校健美操教育思想体系

构建“文化育人”理念下高校健美操教育新体系,旨在培养具有文化内涵的优秀健美操人才。高校健美操教育不仅要使人“成人”,更要使其“成才”和“成功”。实践证明,“文化育人”是“成人”的教育,健美操教育是“成才”的教育,二者结合才是“成功”的教育。在健美操教育过程中,“成人”是根本;“成才”是关键;“成功”是目标。未来的健美操教育将以科学的工具理性沉淀文化的价值理性,以文化理念升华科学的追求,只有将“文化育人”由内在的契合走向全面而深入的整合,教育才是完美的。过去,高校健美操教育其核心是研究如何去提高学生的体能、技能、成绩以及健身娱乐价值等物化层面的内容,即研究健美操教育的“物道”,这固然是重要的,但忽略了“物道”的“内涵”,既健美操育人的价值理性,从而导致目前的健美操教学与社会实践存在重健身娱乐,轻文化育人,重肢体动作,轻思想内涵的现象,进而促使其面临“异化”的挑战,这对于健美操教育未来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未来的高校健美操教育发展中将专业技术由传统的“健美操教学”变为“健美操教育”,教学内容由“技能传习”变为“文化传承”,以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这是健美操教育与“文化育人”的结合,是高校健美操教育培养方法的改革,对提高健美操教育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2.3.2 构建高校健美操教育融入“文化育人”理念的实践内容体系

当前,国内高校研究健美操实践内容重点研究的是健美操健身与竞技的特点、规律和功能等,而对健美操项目“文化育人”的特点、规律研究很少,这是导致国内高校健美操教育实践教学内容基本都是知识、技术技能方面的内容比较多,对健美操文化方面研究和实践的较少,未来研究高校健美操教育,要在“文化育人”的思想引领下,探索健美操教育的规律和动作,激发学生参与健美操运动的兴趣和乐趣以及提升人灵魂境界的终极关怀,要加强健美操的竞技性、健身性、育人性、产业性的传承,培养学生做人、运动、创业的技能,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为其学会生存做准备。它对于抵制只重视技术、成绩胜于重视人的灵魂的异化现象,培养“公民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健美操教育的价值理性揭示的是健美的心境,超越的理想的普世理性,是培育人类“体育大爱”的理性。

高校健美操教育与“文化育人”融合好似一对孪生姐妹,缺一不可。其中健美操揭示的是动作与技能,即身体运动规律和锻炼效果等方面的内容,是健美操实践教育内容的基本要求。“文化育人”理念是通过传承健美操文化,提高健美操教育水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文化能改变学生的内涵和情感,从而使他们在学习健美操过程中激发思想情感,挖掘其内涵,提高理解音乐的能力,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动作和作品。高校健美操教育融入“文化育人”理念的实践内容体系主要包括育人与动作、育人与音乐、育人与创编育人与放松、育人与评价。在高校健美操教育整个过程中均融入了“文化育人”内容,使学生不仅掌握健美操的技术技能,同时对健美操文化和育人有更深刻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具有世界视野的身体、心理和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健美操人才。

3 结语

转变教育观念。构建“文化育人”理念是高校健美操教育发展的又一重要思考,是高校健美操教育的原动力,是评判高校健美操教育文化渗透好坏的第一价值标准,是高校健美操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构建“文化育人”体系。确立了“文化育人”理念的高校健美操教育新体系,使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这是培养优秀健美操人才的重要举措。内容创新,重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高校健美操教育实践内容新体系,是践行高校健美操文化的着力点,培育高素质健美操人才,实现高校健美操教育培养目标的根本。

[1] 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2).

[2] 宋继新.文化兴体:建设体育强国的抉择[J].2010(2).

[3] 孙延.健美操与人文精神相融合教学模式的探讨[J].高校讲台,2007(6).

[4] 姜秀芝,王盛国.论健美操教与学的文化创新[J].体育学刊,2006(7).

[5] 薛继升,王红岩.高等体育院校人文与科学融合和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5).

[6] 宋丽媛,王铁成,宋莉娟.篮球文化建设与教育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2).

[7] 赵红.健美操教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1).

[8] 林锋.论高校体育文化的素质教育价值[J].体育科学研究,2010(1).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育人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