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体育教学发展走向的探讨分析①
2013-08-15郭海玲
郭海玲
(洛阳师范学院公共体育教研部 河南洛阳 471022)
1 大学体育教学目标和使命
现阶段在素质教育的指引下,在终身体育、全民健身的思想普及下,大学体育教学的目标非常明确,即首先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增进其身心健康,同时提升体育学科的发展水平,培养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终身体育的习惯,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并且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广泛实施,营造优秀的体育文化和竞技氛围。
在大学生体育事故频发的今天,提高学生体质,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已经成了高校刻不容缓的任务。多次全国性学生体质检测的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多年来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在耐力、心率、速度等身体素质方面均有所下降,但肥胖超重和视力问题却呈现出增高的趋势,并向着低龄化发展。所以青少年体质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国家发展和民族兴旺的战略性问题,大学体育教育要肩负起更大的使命和责任。所以大学体育的首要目标和直接使命是增强大学生体质,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后才是建设体育学科,发展竞技体育,通过大学体育教学发现体育人才,培养体育人才,建设具有专业性的高素质的体育竞技队伍。远期目标和核心的使命则是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大学青年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经常参与锻炼良好习惯和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从而推广到全民运动和阳光体育的建设,普及热爱运动、定期锻炼、终身体育的生活理念,达到改善全民身体素质的目的。
要实现并完成体育教育的真正目标和使命,大学体育教学面临着改革和创新发展,现在教学模式的已经逐渐从旧有的僵硬体制中走出,实现了学生的自由选修和配合学分完成课程的方式,但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方面仍有需要改进和发展的空间,未来大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应该立足于其目标和使命,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模式和先进的技术、方法等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达到真正的锻炼效果,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长期并终身坚持体育运动的良好生活习惯。
2 现今大学体育的教学模式
现在的大学体育教学已经进入到了学生选修和学分制度相结合的发展阶段,既能用规定完成的总学分来引导和把握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又能给予学生适当的弹性,实现学生自由选课、择时、择师的自主学习。
2.1 课时安排
许多高校对体育教学的安排通常是分为两个阶段,一、二年级为必修体育自选课程;三、四年级是自由选修体育课程,也可以不选修。在第一阶段时,保证每周有两个课时的体育教学,一般一学期至少保证30课时的体育锻炼。这样的安排给与了学生极大的自主性,保证了高年级实习和找工作的闲暇时间,又能强制督促学生在入学后保持基本体育锻炼。
2.2 课程内容
现在高校已经开展了多种体育项目供学生自主选修,从大类来说,有球类、舞蹈、武术以及新加的定向越野;从小类来看,相比以前传统的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又引进了垒球、网球等新潮体育项目的教学,舞蹈也分为拉丁舞系、健美操、扇子舞等,武术既有代表传统文化的太极,又有易上手的散打。同时临近夏天时会增加游泳课程。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吸引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满足学生增长的多层次的需要。同时在教学内容上采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专业运动项目训练是最主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占小部分,同时日常身体素质锻炼也占一定比例。
2.3 学分与考核
采取学分制,能把握学生学习的大致方向,并且保证学生完成学业。对于体育教学,则是对应课时分配学分,同时通过选修和学分完成制,给学生选择体育教学的主动权。在考核方面,根据教学内容划分考核重点,有所选体育项目的训练效果考核,适当的相应理论知识考试、身体素质检测指标和日常普通运动形式的考查等。充分考虑到理论与实践的联合培养,有助于提醒学生注重身体素质的提高和日常的运动锻炼。
3 大学体育教学面临的问题
3.1 教学目的不明确
从自由选修和学分制度中,可以看出高校对体育教育仍停留在以教为主导,以强制性学习为基础的阶段。只是把体育当作一门课程看待,沿用的是老的教学方案,教学内容上也没有体现出大学的特色,有的课程安排也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需要。缺乏明确的教学目的和使命,不能实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终身体育的兴趣和习惯。
3.2 竞技体育发展慢
对体育课程的重视不够,有时只是进行简单的跑步和准备活动,很少普及有效的体育理论知识,教授实用的体育技能,使得体育课氛围散漫纪律松懈,学生不重视也不参加,很难选拔出优秀的体育竞技人才。同时对竞技体育的重视不够,没有恰当的选拔机制,也没有举办相应的竞技比赛进行宣传、筛选以及提高学生兴趣。使大学体育不能担起竞技体育的重担,不能激发学生的竞技热情和激情,也不能选拔优秀的运动人才。
3.3 教学资源用具少
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和手段单一,利用的教学资源少。当进行理论讲解时,主要是引导看书背知识;当进行实战讲解时,则是示范和训练。这样教学缺乏活力和吸引力,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教学用具的缺乏降低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度,不能保证学生锻炼的充足时间和运动量,同时也影响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
3.4 改革创新力度小
满意于现在大学体育教学的模式和现状,不重视大学体育的长远发展,改革力度小,创新思维弱,不能满足人们对大学体育教学的更高要求,也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现今高校体育教学采用自由选课制度和学分完成制度,仍处于发展改善阶段,不能当做最后的模式而停滞不前,不能闭门造车不去了解国外大学体育建设与发展,从而看不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影响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和对教育目标的实现。
4 国外大学体育教学的状况
在国外一些高校,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设置或放弃必修体育课程,而且对于体育教学是开发式课堂,主要是健身类课程,有些课程面向的人群不仅仅是大学生,还有与大学关系密切的人群,同时对多数大学体育课程要收取相应教学服务费用。可以看出国外的大学体育教学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特别是步入21世纪,世界各高校都在减少大学体育必修课程,因为在1962年国际大学体育联盟就提出反对大学开设体育必修课,理由有(1)是中小学己经进行了充分的体育教学,大学应该强调与应用和实践;(2)大学是传授知识和研究应用的场所,是高等学校而不是初级知识教授的地方;(3)在体育教学上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或成果,不适用于作为大学专业课程。所以取消必修课的强制性,转为新型的辅助课形式是大学体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5 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
5.1 俱乐部模式的简介
大学体育俱乐部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以此代替大学体育课程,承担体育教学的任务和使命。俱乐部的词典解释为:进行社会、政治、文艺及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的团体和场所。大学体育俱乐部就是把俱乐部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内容安排等引入大学体育教学中,实现大学体育教学的重大转变,改变强制的必修课形式,同时教学对象面向在校大学生和教职工,提供更为开放和宽松的氛围和场所,在校园内外进行较为自由的各项体育锻炼、运动比赛、日常健身、体育娱乐以及体育文化交流等。这样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对运动的兴趣和热爱,根据学生需要开设更丰富多样的运动形式和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运动,以实现大学体育教学的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和培养终身体育的使命。
5.2 改善设施提供器械
要实行大学体育俱乐部模式,首先要提供配备完善设施的活动场所,充足的运动器械和教学用具,这保障体育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所以学校要重视对硬件设施的购买与维护,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场馆设施,同时要配备好齐全的专业器械或用具,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为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后勤保障。
5.3 部门构建与管理方式
大学的体育俱乐部由各类单项俱乐部组成,然后是各级管理人员主要由学生自愿担任,类似于社团形式,然后是外聘的教练员以及优秀学员担任的助教人员,下面则是各俱乐部会员。大学体育俱乐部的要实现学生自主形式应该参考学生会以及大学社团的管理模式,整个大学体育俱乐部建立成联盟形式,实行主席负责制,由学生担任主席和主席团负责人,教师作为辅助和引导者,整个联盟可以下设各个职能机构如办公室、财务部、后勤部、策划部等,然后另一方面又包括了所有登记注册各项具体运动的单项俱乐部。俱乐部各个负责人员均从各个俱乐部的会员中选拔,参与整个俱乐部的管理和运作,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能培养领导能力。
5.4 推行教员会员制度
对于非管理人员的俱乐部成员则采取会员制度,须办理相应的俱乐部凭证,以此可参加相应俱乐部的活动。这样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尊重其自主性。同时要制定出相应的会员管理制度,明确会员在俱乐部内的权利和义务,比如对项目训练、比赛活动、文化交流的参与度规定和要求,适当约束会员的行为又保障其接受训练、享受运动的合理要求,维护体育俱乐部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对于高级会员还要求参加严格的训练和竞赛,并且参与到俱乐部管理,训练计划的制定中,同时加强与教练员和管理层的交流合作。而对外聘教练员,必须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能力和体育执教资格,同时要保持在俱乐部工作的时间,要有专业服务意识,为学生的提供安全合理训练的保障和技术支持。
5.5 活动安排与奖惩制
俱乐部的活动安排要适当,既要有日常的训练,又要有竞技和娱乐型的活动安排,这样一方面保证学生的日常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增强体育魅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比如定期举行俱乐部联谊增进友谊和交流,或者划定一个月为体育文化月,举行各类体育项目的竞技比赛和汇演,让学生和教员充分融入到自主锻炼积极参与体育的氛围中。在俱乐部管理中还要注重对教练员、助教人员以及会员奖惩制度。对于优秀的、积极参与的、有明显进步的会员要及时进行嘉奖,同时对教练员和会员之间进行双向的评价方式,更为公正公开地评判每个成员的学习和教授。提高俱乐部整体的凝聚力,加强成员间交流和沟通,创造更好的体育氛围,以实现对终身体育的培养和全民运动的推广。
[1]沈雪.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目标、趋向与实践路径[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1(4).
[2]张瑞林.新时期综合性大学体育发展面临的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6).
[3]隋晓航.中美两国大学体育管理机构设置比较[J].体育学刊,2007(7).
[4]吴国清.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