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棍球运动的规律特征及我国中小学发展探讨

2013-08-15沈建梅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13期
关键词:曲棍球射门速度

沈建梅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曲棍球训练基地 江苏常州 213164)

曲棍球运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体育运动之一,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目前,曲棍球运动已经在国际上广为开展。现代曲棍球运动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1840年第一个曲棍球俱乐部在英国成立。目前,国际曲联已经有100个会员协会,曲棍球更是被列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之一。然而,我国的曲棍球运动起步时间比较晚,尽管进步很大,但是仍与其他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如何形成一个完善的曲棍球运动训练体系,并发挥学校在培养曲棍球后备人才方面的作用,从而提高我国曲棍球运动项目的水平,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1 概述

曲棍球,又称为草地曲棍球,它是指在规定的场地范围内,以控制空间为手段,控制球为焦点,利用曲棍在有效的区域内将球射入对方球门内的一项竞技体育项目。曲棍球运动是奥运会项目中历史最为悠久和光辉的比赛项目之一,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曲棍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远远比不上足球和篮球等球类项目。在我国曲棍球运动开始于1976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曲棍球运动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同足球、篮球等球类运动相比,我国的曲棍球运动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在战术、技巧、理论、培养体系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一步步的改进和发展。因此,研究曲棍球运动的规律特征,建立可靠的理论体系,从而提高我国的曲棍球运动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曲棍球运动的特点

曲棍球运动是一项11人参与的长达70min的比赛项目,它对运动员的体能、技术、灵活性、速度等都有严格的要求,极大地考验着运动员的综合能力。

2.1 良好的体能是参与比赛的基本条件

曲棍球运动一项极其消耗体力的运动,在长达70min的比赛时间内,曲棍球运动员的人均活动距离在8000m左右,对于运动员来讲,良好的体能是他们能够正常发挥实力的基础。而随着曲棍球运动的不断发展,现今的曲棍球比赛攻防节奏都有所加快,速度、力量、技术、心理等方面的对抗程度都在不断的提高,2010年部分比赛规则的改变(例如:绿牌由警告变为直接罚下2min)更是使得比赛的激烈程度进一步增加,这些因素都是对曲棍球运动员体能的极大考验。

2.2 速度是赢得比赛的保障

对速度有很高的要求是曲棍球与其他球类运动的一个共同点,无论是运动员的个人运动速度、反应速度,还是球队整体的攻防速度,都在很大方面影响比赛的结果。但是,由于曲棍球的球体是实心的,而且球体比较小,棍棒击球力度大。因此曲棍球的运动速度更快,对运动员的速度要求也更高。因此培养运动员快速的反应速度、移动速度、配合速度是曲棍球比赛取胜的重要保障。

2.3 频繁、持久的对抗性

曲棍球运动是一项持久性对抗的项目,在比赛过程中,双方的体力、速度、技术、心理、意识等都是对抗的组成部分,尽管曲棍球的比赛规定禁止身体直接对抗和球棍干扰,但在实际的比赛过程中,对抗依然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有利位置的占取还是控球权的争夺,运动员都会被卷入到激烈的对抗中,这些情况对运动员的意志和心理都是极大的考验。

2.4 技术是取胜的手段

曲棍球运动的技术主要有停球、运球、传球、放棍、射门等。要想赢得比赛的胜利,球员应该熟练的掌握曲棍球的各项技术,培养良好的手感和灵活性,这样才能使力量、速度、体能等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运动员运、控球技术的培养,将身体素质的训练与专项技术的训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训练的效率。

此外,曲棍球运动对运动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也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运动员要善于将身体、球棍和球三者进行灵活的处理。在得分手段的研究上,短角球攻防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环节,目前世界各国都将短角球列入重点研究范围之内。

3 曲棍球运动规律的认识

能否赢得曲棍球比赛的胜利,关键在于能否按照曲棍球运动的规律特征对运动员进行培训,从而更有效的发挥运动员的技能素质,提高训练的效率。曲棍球运动的规律可以从准确性、协调性、体能消耗、对抗性、团队意识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准确性是曲棍球运动的根本。曲棍球属于命中类项目,判断得分的依据是射门是否成功,运动员的力量、速度、技术等都是为射门得分做准备的。因此射门的准确性极其重要,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对射门的时机把握要准,同时要掌握在不同区域,从不同角度射门的技巧,增加比赛射门的成功率。

协调性是指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自身各部位之间灵活、协调的配合,无论是运球、控球,还是射门,都应该能用球棍将球加以良好的控制,它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身体灵活性,同时也要熟练的掌握各个动作的技巧。相比于个人的协调性,团队精神是指在曲棍球比赛过程中,球队应该有统一的思想、风格以及打法,队员之间要互相信任,配合默契,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出球队的整体实力,依靠团队的力量获得比赛的胜利。

曲棍球运动作为一项对抗激烈的项目,比赛负荷很大,因此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比较高,曲棍球比赛的人均活动距离为8000m左右,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有氧和无氧能力。激烈的对抗除了对体能有较高的要求之外,对运动员的意志、心理都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在曲棍球的比赛过程中,双方运动员在力量、速度、技术、战术等方面都会遭到对抗,因此,提高运动员的对抗能力也是曲棍球运动训练的一个关键部分。

4 曲棍球运动在我国中小学的发展

虽然我国的曲棍球运动水平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曲棍球运动的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在后备人才的培养方面。目前,我国曲棍球运动的后备人才主要在一些专门的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基地进行培养,训练淘汰率很高,严重影响了曲棍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应该在中小学大力推广和发展曲棍球运动,扩展曲棍球后备人才的来源。

由于曲棍球棍棒的长度相对小学生而言比较长。因此在小学中发展曲棍球运动时,应该以宣传、启蒙为主,利用曲棍球漫画、动画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于曲棍球的兴趣,并在体育课或者业余时间对有曲棍球运动天赋的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为他们以后学习曲棍球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扫帚、树干等物品模拟曲棍球的运动形式,增加学生的兴趣。

中学阶段的学生已经有良好的身体条件进行曲棍球训练,学校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来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对他们进行一些技术和战术训练。对于有曲棍球运动天赋的学生,可以派送到专门的训练基地进行培养训练。

目前,我国的很多学校都没有购置曲棍球的训练设施,因此在曲棍球运动的推广上难度颇大。要想在中小学发展曲棍球运动,首先,地方政府和学校领导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购置一定数量的曲棍球运动所需的基础设施,这样才能使学校的曲棍球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同时进行。其次,学校应该适时的邀请一些曲棍球专家到学校演讲,并培养一批理论、技术都过硬的体育教师,从而在学校形成良好的曲棍球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曲棍球的积极性。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曲棍球比赛,在竞争中检验学生的曲棍球运动技术与能力。

[1] 赵裕虎,徐勤儿.中国与荷兰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对比分析[J].琼州学院学报,2010.

[2] 李庆学,张淑芳,张立.中、荷奥运热身赛中国男子曲棍球队心率监控分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0.

[3] 翁海勤.中国曲棍球运动发展趋势[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

猜你喜欢

曲棍球射门速度
2020—2021赛季欧冠联赛切尔西队射门情况分析
行驶速度
女子曲棍球队运动损伤因素及体能训练干预
速度
小议青少年男子手球队中远距离射门能力训练
单排轮滑球亚洲强队比赛中射门技术运用研究
图侃天下
旋风小子(4)
草原文化高峰期问题研究
秒速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