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体育教学法在普通高校慢速垒球教学中运用研究*
2013-08-15唐花明
唐花明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研室,广西 桂林 54100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据近年调查得出来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不断下降,最主要根本的原因就是学校体育不到位,国务院先后颁布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等我国十八大报告强调,体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深化体育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1 慢速垒球教学的特点
慢速垒球是一种大众化的休闲活动,是一种简单、易学、好玩的“特殊”垒球运动,它在保留棒垒精髓的基础上,使参与运动这项运动的人都能打到球,人人有球接,不像棒球和快速垒球强调投手的威力,慢速垒球的投手任务只是投好球给击球员击打,因为球速慢又好打,所以比赛场面激烈,趣味性强,无论男女老少,不管是在单位或学校,只要有空间,都可以从事这种既安全又有趣的垒球运动,因此,慢速垒球很适合普通高校作为体育课形式开展。除此之外慢速垒球在国外及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深受人们喜欢,根据美国的百科辞典所记载,在美国垒球选手与球迷人数超过一亿两千万。
2 快乐体育的含义
1979年,“快乐体育”一词首先在日本全国学校体育研究协议会上出现,20世纪90年代该理念传入我国并运用到了教学中,这一理念对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快乐体育”是指学生在心境自然、开朗的环境下,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自觉而快乐地进行体育课的学习与锻炼,也是指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需要出发,从感情入手,对学生进行全人格教育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使师生在融洽、合作的氛围中进行教学,教师乐教,学生乐学。[1]
3 快乐体育教学法对体育教师具有促进作用
由于快乐体育教学法就是让学生体会到上体育课的乐趣,即感到快乐的同时又掌握了体育技战术同时还增强了体质,克服了上体育课的心理恐惧,提高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练了使学生的意志品质。所以体育教师在每次上课之前都要精心准备,选择能让学生产生快乐的教学内容。对教材结构特点进行分析,经过自己的精心设计与策划,简化分解指导教学,并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利用最简捷的教学环节来完成教学目标,启发诱导学生主动学习,减少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被动状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比较、多分析,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提高创新能力,并学会相互合作,取长补短使自己的动作日趋完善。
4 快乐体育教学法的课堂效果
4.1 学生的兴趣意识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2]。只要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地、执着地去钻研学习。在快乐体育教学法教学中,由于教师把学生当成了参赛选手,充分发挥他们在认识过程中主体作用。教师利用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创造欲望,都想成为己方取胜的功臣这种心理,把认识的对象和任务从学生的间接需要变成了直接需要,形成了强烈的内部动机。这种从心灵深处涌现出的强烈的探求欲望和自我成就感,是激发兴趣的最根本的源泉。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精神生活才会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为学好垒球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使兴趣发挥了作为学好一切课程的原动力。
4.2 学生竞争性意识
所谓竞争是个体或群体为了取得利益而与对方争胜的行为。快乐体育教学法是以竞赛为手段,注重激发个体的竞争意识,培养个体的竞争能力的一种方法。这种以竞赛为手段的教学法能较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进取拼搏精神,能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不断培养心理承受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竞争意识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在比赛中使学生体验比赛带来真正的乐趣。要利用学生对教学比赛的热情,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积极性,通过教学比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4.3 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师要强调一个人的力是有限的,团结才能发挥最大威力,要让学生明白一根筷子很容易本折断的道理,他与大家合作,总比一个人单干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今世界科技越来越发达,分支科学越来越繁多,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任何一项事业要成功的话,它往往涉及到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多种人员的分工的付出,学会合作尤有必要。快乐体育教学法由于采取分组比赛,比赛必须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一次成功的上垒、一记漂亮的安打、和一个接杀、一个封杀、一个触杀都能给学带来愉快的体验,学生为了在比赛中获得更多的快乐,体会比赛的乐趣,就会主动进行基本技术的练习,并在比赛中运用其所学技术。因此,要想求胜,组内成员之间的合作必不可少。这种方法使组内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学风,使每个同学都敢想敢说,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能帮助学困生释疑解惑 ,达到实现问题共解,过程共同经历,结果共同分享的合作目标。
4.4 的学生之间融洽的关系
快乐体育教学法在垒球教学中使学生之间都要存在双向信息交流,建立和谐的关系。学生相互间的赞许和承认,体验到、成功和快乐,重新认识自己在体育方面的潜能。作为教师首先必须抛弃旧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其次要对学生充满爱心,教师的爱一旦浸入学生的心灵,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不仅会使学生萌生出善良崇高的情感,而且还能点燃起他们智慧的火花。一个高素质的教师应学会向学生学习,尊重学生的求异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真正的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和谐共处,情理交融,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4.5 从被动学习培养成主动学习
快乐体育教学的模式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张由注人式的模仿教学转向启发式创造教学,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在教学中要掌握学生的个性,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对水平较高的学生应当给予更高的要求,而对待较差的学生,要多给予鼓励、辅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与进取心。在教学比赛中,注意合理搭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权利,让每个同学都有上场锻炼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且注重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在垒球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参与到学生的比赛中去,并且在学生每传出一次好球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肯定。反之,对学生错误动作或失误,更要去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其不会丧失信心,逐步培养并提高学生对垒球的兴趣。
结束语: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就是教学课堂的改革,首先要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体育教师要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其次要从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出发,改变学生学习观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最后要要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在教学中要掌握学生的个性,因人而异,做到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
[1]祁龙祥,樊晨.快乐体育在中学篮球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12):109-111.
[2]郭宇.快乐体育教学法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9):50-51.
[3]常军谈.快乐教学法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J].长治学院学报2006(10):83-85.
[4]李朝彬.影响慢速垒球运动在我国高校开展和推广的几个因素[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7):30-31.
[5]郭炎林.慢速垒球运动在高校开展的可行性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25(6):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