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高校武术社团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3-09-11

体育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社团武术武汉

陈 鹏

(盐城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1 引言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高校高度重视武术在高校中的价值研究,并将武术作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发现,武术在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艰苦朴素、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武术在高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已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和保证。然而,仅仅是课堂教学并不能满足广大学生对武术的向往和追求,于是伴随着教育环境的改变和学生主观方面的要求,武术社团应运而生,这使得热爱和喜欢武术的学生能够相聚在一起共同学习。武术社团已经成为学生获得武术知识、技术的重要渠道,并在丰富学生视野,提高技术水平,扩大学生之间的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取分层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遵从样本具有代表性,学校发展悠久,规模较大的原则直接进行抽取。抽取对象分为四层:一本院校有武汉大学等5个;二本院校有湖北中医药大学等5个;独立学院和高职高专院校10个。以上这些学校分布在武汉市各个区域,通过对上述学校的调查,将能够反映出武汉高校武术社团的开展现状,并以此提出合理的建议与对策。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分别以“高校学生社团”、“ 高校体育社团”和“高校武术社团”作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并查阅了武汉体育学院和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两个图书馆有关高校武术社团的书籍,并对大量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分析,这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采取分层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武汉市20所高校武术社团负责人、学员以及专家学者进行问卷调查。

2.2.3 专家访谈法

直接到相关部门进行访问,以了解社团的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对此提出对策。

2.2.4 数理统计分析法

根据论文要求把可以用来分析的资料来源列出,用与本论文有关的资料来源引导和寻找与本研究相关的其它资料,结合SPSS12.0和EXCEL数据软件做出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相关概念

武汉高校武术社团是高校武术社团的地位概念,在高校,武术社团是学生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武汉高校武术社团也是学生依据某种兴趣爱好自愿组成,并按照一定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其本质涵义是一样的。因此,现对武汉高校武术社团的概念界定如下:在武汉高校校园里,学生在课余时间为实现各自意愿,自愿组成、开发、管理,由校团委或学生处实施监督、管理、领导,并按照一定章程,构成以武术锻炼和交流为目的的一种非盈利性、互益性、相聚性学生组织。

3.2 武汉高校武术社团开展现状

3.2.1 武汉高校武术社团基本情况

3.2.1.1 社团成立时间

从图3-1调查现状来看总体上呈上升的“阶梯型”,中间保持着平稳的趋势。从 1977年中国高考制度的恢复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以及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等都为人民在追求物质文化生活、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感以及增强体质方面发生了重要作用。可想而知,这对高校武术社团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气息,并对社团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1989年我国受政治风波的影响,使得这一时期的高校武术社团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从社团的发展历程看来,综合目前社团成立的时间可知,武汉高校武术社团处于发展中的低谷期,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

图1 武汉市20所高校武术社团成立时间及其频数分析图

3.2.1.2 社团组织机构现状

如图2调查数据分析可知:社团在设置组织机构方面整体上呈现出下坡的“波浪形”,即宣传部占到 75%,其次是外联部,占到65%,再次就是财务部,占到60%。从中可以看出,监察部在设置上较欠缺,只占到30%。在调查走访中发现:目前只有55%的社团设置了相关部门。

图2 武汉市20所高校武术社团组织机构调查分析图

3.2.1.3 社团招收学员的要求

由图3可知:目前社团在招收学员过程中没有一个明确的宗旨和合理的方案。社团根据学员兴趣程度进行招新的情况如下:排在第一位的是对学员招收没有要求,占到50%,排在第二位的是对武术感兴趣,占到25%,排在第三位的是有一定武术基础,占到15%等。以上可以看出:只要有人报社团就可以给予接收,没有考虑到社团的生存质量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社团为了扩大规模以增加生源为目的,哪怕是校外人员也是可以招收的。这种现象的出现,将会使社团的生存产生大大的折扣。

图3 武汉市20所高校武术社团招收学员情况调查分析图

3.2.1.4 社团经费来源和运作情况

从图3-4调查现状来看,总体上形成一个“阶梯型”,即最高处是学员上交的会费,占到30%;其次是校学生会所提供款项,占到20%;再次是学校团委所拨款项和校体育教研室资助,各占到15%。据调查可知,无论从社团负责人还是从学员方便来看,目前对活动经费运作情况其不充实度均排在第一位,分别占到35%和34%。综合以上调查分析可知:目前武汉高校武术社团在经费来源和运作方面出现了很大制约性,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阻碍。

图4 武汉市20所高校武术社团经费来源情况调查分析图

3.2.1.5 社团成员

据调查可知:目前社团负责人来源主要集中在民主选举产生这一块,占到35%,对于学校体育主管部门制定而产生的负责人却位居最后,只占到 5%;社团教练员来源大多是有武术功底,技术好的学生来任教,占到35%,且经济报酬大多是由社团的会费所提供,占到40%;在调查走访中得知:院团委和学校体育教研室指派的教师在社团开展的时候大多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只是挂名而已;社团学员在性别差异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之间的比例在3比1左右,男生明显多于女生,且在习练时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占到36.48%。

3.2.2 武汉高校武术社团教学现状

3.2.2.1 教学硬件设施

据调查可知:社长和学员对场地设施其满意度几乎相等,社长和学员选择不满意的均排在第一位,各占40%;器材方面各占到45%、58%;社团活动场所60%是在学校操场上,对于学校提供体育场所只占到5%;所用器材50%是向校体育教研室所借。综合以上调查分析可知:目前社团在场地和器材方面都存在着缺陷,这与本校经济实力有关,也与校方领导的重视程度或支持力度不够有关。因此,如何解决好上述事项已成为当务之急。

3.2.2.2 教学活动时间和频率

据调查可知:目前高校武术社团活动频率大多集中在每天下午的课外活动中,占到60%。由表1调查数据分析表明:高校武术社团在活动时间上也有所不同,其中活动一个小时的占到15%,活动1.5个小时的占到50%,活动两个小时的占到25%,活动2个小时以上的占到10%。综合以上调查分析可知:不管在活动的安排上,还是在时间的调控上,其活动的时间和频率都比较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规律,安排具有合理化。

表1 武汉市20所高校武术社团活动时间调查分析表

3.2.3 武汉高校武术社团管理制度

据调查可知:武汉高校武术社团在社团宗旨、工作目标、财务制度方面都占到17.10%以上,在这方面做得相对较好。但从实施开展来看,职责分工只占到5.26%,检查力度和奖罚制度各占到9.21%,实施过程和解决问题各占到10.52%。在调查走访中得知:社团定期会议制度不明确,存在随机性。在内部干部任免方面大多有社团负责人直接指认,缺乏民主选举或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据调查可知:高校武术社团没有规章制度的占60%,制定部分规章制度的占30%,有规章制度的占10%。在调查中发现,口头或约定成俗的制度占到35%。综合以上调查分析可知:高校武术社团在职责分工、检查机制、奖罚制度、解决问题、实施过程方面都存在着缺陷,尤其是定期会议制度和内部干部任免方面做得不到位;另外,社团在规章管理制度方面较松散,状态较混乱,没有建立起合理的规章制度。因此,建立健全相应的督导机制和激励措施,完善社团的管理体制,对于调动广大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乃至社团的生存和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2.4 武汉高校武术社团开展现状

针对武汉高校武术社团开展现状提出以下对策:完善武术社团管理机制,健全武术社团规章制度;拓宽武术社团经费来源渠道;健全武术社团激励机制;加强武术社团师资力量配置;完善武术社团组织机构和内部领导机构配置;改变武术教学内容单一的练习形式,使其向“趣味性”转变。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武汉高校武术社团成立的数量在时间上呈“阶梯型”,符合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社团组织机构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70%的社团无监察部,60%的无办公室,25%的无宣传部;招新形式多样化,25%的社团要求会员对武术感兴趣,15%的要求有一定武术基础,50%的没有要求;65%的社团经费可以满足,仍有35%的社团经费缺乏;会员性别比例失调,男生占绝大多数,女生很少。

4.1.2 武汉高校武术社团活动场所不理想和器材缺失,其不满意度均超过40%;社团活动时间50%的是1.5个小时,25%的是两个小时;活动频率 60%的是在每天下午的课外活动中,25%的是在周末双休日,从社团活动的时间和频率来看,符合大学生的作息规律。

4.1.3 武汉高校武术社团管理制度情况如下:没有规章制度的占60%,有部分规章制度的占30%,规章制度较为完善的占10%。在走访中得知,口头或约定成俗的制度占35%。管理体制不健全:有职责分工的占 5.26%,有奖罚制度的占9.21%等,这种情况使得社团的各项活动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

4.2 建议

4.2.1 建议学校主管部门对高校武术社团进行监督管理和实施政策上的援助。扩宽资金引进渠道。第一,学校要加大对高校武术社团资金的投入;第二,高校武术社团要形成“以武养武”的格局,在校园里靠有偿和无偿服务来拉取赞助,营造自身“造血”功能;第三,鼓励高校武术社团走出校园,为企业做宣传、表演等,实行以内向外发展,走一条社会化、商业化之路来争取资金的融入;第四,高校武术社团要利用在市场化中的中介作用与高校体育的缺位相结合,找出其间的切入点,为实现武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金的融入打下基础。

4.2.2 增强高校武术社团师资配备,并改变内容单一、枯燥乏味以武术套路为主要练习的教学模式。通过调查掌握学员所倾向的项目,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在运行中推行武术段位制考评,期间可适当穿插一些武术散打实战技击方面的练习,以提高学员的习武兴趣。

[1]范思进等.对太原市高校武术社团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09,1(5):6-8.

[2]赵武.江苏省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0(5):97-100.

[3]苗钟立,刘宝禄.兰州市高校武术社团的现况分析与发展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6,3(9):27-29.

[4]陈秋月.福建省普通高校学生武术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其和谐管理对策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5]胡茂辉.湖南高校武术社团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5,24(5):114-115.

猜你喜欢

社团武术武汉
缤纷社团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