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西部高校体育创意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13-08-15朱晓红

体育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人才思维体育

朱晓红

(湖南省吉首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体育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体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巨大产业,他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的一项大产业,就在于发展过程中充满创意的智慧,每一项运动的推广与发展都需要睿智的构思,创意的精妙,这种构思得益于体育创意人才群体的突出贡献。全球体育创意产业的快速崛起,带来了体育创意人才的普遍短缺。高校在我国科教创新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摇篮。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全面创新的时代,努力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造就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目前高等教育肩负的一大历史使命。湖南西部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对西部高校进行体育创意人才的培养路径研究,一方面,可满足湖南西部体育创意人才的内需,加快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对于今后高校在体育创意人才方面的培养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1 创意与体育创意人才的内涵

“创意”即创造新意,是对事物新颖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意造。在我国,创意一词早就出现过,如:汉.王充《论衡·超奇》:“孔子得史记以作《春秋》,及其立义创意,褒贬赏诛,不复因史记者,眇思自出於胸中也。”郭沫若《鼎》:“文学家在自己的作品的创意和风格上,应该充分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在古代,创意含义层面较为单薄,而在当今社会,创意是指通过一定的思维构思、实践操作或其他手段方式,创造出让人新奇、震撼、惊人的有创造性的成果。创意概念有多层含义,即有创意思维活动,也有创造性的过程及成果。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有不同的创意含义。

创意人才是指掌握较高水平的知识和创新能力,能够运用自己的创作技能和手段,把特有的表达内容和信息转换为新的创意产品或服务,并且能够推动该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流通和经营的人才 。体育创意人才,是对体育相关知识进行改造创新的群体,他是一个具有多环节的链接体,包括各个阶层层面。文化经济学家理查德.弗罗里达认为,社会已分化成4个主要的职业群体:农业阶层、工业阶层、服务业阶层和创意阶层。 在创意阶层中,除了一个“创意核心”即开拓新领域、提供新思路、完成新作品的领导者,还包括“更广泛的群体结构,比如:体育创意构思层人才、体育创意策划设计层人才,体育创意设计制作层人才等。目前,在体育领域,对创意人才的需求,与近年来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密不可分。体育创意产业是时下引人瞩目的朝阳产业,当前全球体育产业的年产值高达4000多亿美元 。体育创意产业之所以能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主要在于体育创意人才的创意构造带来的经济效益。

2 湖南西部高校体育创意人才培养优势

2.1 良好政策帮扶优势

高校的教育离不开政府帮助与支持,湖南西部属于西部大开发的范畴,在开发西部地区的宏伟战略中,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扶持西部地区人才引进与教育培训。主要体现在: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优先安排建设项目;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教育部特设立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在湖南西部还设立民族体育研究基地。另外,国家政府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情况,还建立健全了一系列人才中心职能部门,负责人才的培养、交流、信息库的建立、人才素质的测评、人才市场的建设、就业等,为西部地区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提供便利。国家配备如此多政策的扶持,为湖南西部高校体育创意人才的培养树立了坚实的后盾。

2.2 西部地理文化资源特色优势

创意需要有丰厚的知识源泉来酿造。在创意人才的培养中不能只局限于教材知识的照本宣科,需要融入更多外来有特色的知识体来匹配,让学生建立更多的知识储备。湖南西部是一个少数民族区域,这里有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传承,这里丛山峻林,山势奇特,民族众多,各种文化奇孕而生,每一种文化体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长期生活习俗的贯通也夹载着民族文化的共同体。外来者对于这些文化的展现都感到神秘和新奇。将这些特色文化融入到高校课堂中,通过教师进行启发思维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配合社会实践调查学习。将这些特色文化耕入学生大脑知识库,合适时对其文化进行创新与臆造,这有利于体育创意人才知识的积累和创意思维的开发。

2.3 西部高校培养体育创意人才的平台优势

高等教育在我国科教创新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摇篮。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全面创新的时代,努力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造就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目前高等教育肩负的一大历史使命。湖南西部属于少数民族地区,这里拥有2所综合性大学,具备50年以上的办学历史,有体育学一级学科授予权和体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3个基地(国家民族体育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湘西跆拳道柔道训练基地)。高校有优秀的教学科研团队,良好的教学实践环境,先进的教学科研设备与手段,为体育创意人才的培养与输送提供了平台。

3 西部高校体育创意人才培养实施路径

3.1 夯实的专业知识是体育创意人才的发展基础

体育创意需要人才对知识的创新研究,创新是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体育文化资源,是将体育文化应对社会发展的拓展和挖掘。这种体育文化资源的创造需要体育人才本身具备夯实的文化底蕴做根基。目前,不少高校对体育人才的培养处于盲区,急功近利注重短期效应,忽视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样,虽然在表面上学生能从事相关社会工作,但是基础差,知识的应变能力相对较弱,无法创造性的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在接受美国《科学》杂志主编布鲁斯·爱伯茨专访时提到,必须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学科基础知识是科学研究的动力和源泉,大力避免因急功近利而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技能外,还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结构和丰富的知识体系配套,才能适应当今社会人才需求的发展。

3.2 课程设置应符合社会体育创意人才发展需求

课程设置是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最为基础性的工作,它的合理化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社会在发展,人们对体育知识的需求不单只求于过去的身体运动,对于视觉体育、消费体育、娱乐体育等方面的要求也在快速提升。通过创意体育的相关知识寻求发展,这是目前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方向。调查发现,不少高校为迎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都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探讨,方案的确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最后的实施又要几年,这样的效率,影响到许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学习。长期以来,高校的教学内容处于“滞后”、教学方法存在“保教”的缺陷,课程的形式更赶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出现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作为高校管理者或是高教人员,应采取相应措施,对教学内容进行修订,积极进行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的改革,采用适合体育创意人才培养的讲授、讨论、启发式、引导式、调研等教学方式,培养更多杰出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体育创意人才,填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3.3 培养具有创意引导的教师教学团队

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课堂教学是最有效获取知识的途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的创意执教能力,直接影响学生个性思维的创造发展。学生体育创意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个老师能造就的,它需要知识体系方方面面的创新引导,这就需要学校拥有强大的体育创意引导的教师教学团队。教学团队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各专业具有不同背景的教师有机的联系起来,有利于多元化创新思维的教学研究。目前,各大高校都在创建高水平教学团队中,高学历、高学术的人才不少,但匮乏教育专业性训练人才,这严重影响高校体育教育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创意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中,要注重高学历和高教学能力人才的合理搭配,确立创意性教育教学目标,选拔和培养团队带头人,培养团队成员创意教学能力的反思和互助意识,构建培养创意体育人才教学实践教师教学团队。

3.4 加强多元化创意思维开发的体育课堂教学

多元化是指手段的多样性,创意思维就是用新颖独特的思维活动,获得对事物或是问题新的解释,从而得到意想不到的思维成果。多元化创意思维开发的体育课堂教学,是需要教师针对每堂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智慧酝酿,以多种创新的、开发式思维巧妙的设计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内容形式要有特色,转换要有创意,教学方法要引人入胜,采用视屏、图解、身体示范等意想不到的多种教学手段,随时吸引着学生的眼球和思维,引导学生去发现与探索相关知识的潜在能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思维创造。对于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主动积极的,而不是以往“灌输式”的教学形式和被动的学习。创意性课堂教学,是目前教育领域里推崇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高校教师要加强各类相关知识的学习,勇于探讨探索多元化创意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3.5 进行多学科多形式校园创意文化的交流

校园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校园文化则是伴随这小社会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这是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群体文化的交流与学习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它包括学生的文化观念,思维、行为特征和方式的交流;各学科学生课余活动中的文化交流活动,如:舞蹈社,书画社,体育舞蹈社、体育绘画社、诗社等社团活动;学校或其他机构在校园里举办的活动交流,如:知识抢答赛、舞蹈大赛、辩论赛、学科知识展示赛、各种形式的晚会等。学校这种群体文化,时刻伴随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周边的情景生活和文化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隐性知识的形成。隐形知识一旦形成是很难移植的。创意来源于不同的思维方式的交流与碰撞,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授是有一定限度的,而创意能力的培养需要注入新鲜血液,需要保持创造、创新的能力。大学生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平台,对创意文化进行学习、观摩、交流,通过多学科多形式的不断交流与合作,学生的隐形知识才能更为丰富多彩,才能为培养创意人才提供灵感素材的知识积累。

3.6 开设适应社会需求的实践教学,加大社会实践学习和锻炼的平台

高等学府在培养体育创意人才过程中,必须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知识和加深理解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据调查,社会对于体育策划、社会体育、体育运筹、体育创意等方面人才的需求呈增长趋势。根据社会需求,学校体育应采取有关措施,

多开设一些有特色的,能启发学生创意思维的,以理论联系实践为主的体育实践教学,比如:体育知识的欣赏,体育知识的观摩、体育展示策划、体育竞赛表演等等。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锻炼的时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践教学不能简单局限在学校的学习,需要学生真正参与到社会实际工作岗位中,从社会实践中学习新知识,发现新问题,提升思维意识,这样才能让学生感悟社会发展的形式。学校应树立开放办学的理念,加大与相关机构或是校企的合作,给学生提供多样的社会实践锻炼的平台,让学生及时掌握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是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学习的重要环节。

[1]蒋三庚.王晓红.张杰.创意经济概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247.

[2]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 北京体育创意产业研究[J].北京:北京社会科学,2007.04.

[3]谢翔.高师创新型体育人才的培养[J].广州:体育学刊,2001.03.

[4]严德一.胡本东.戴瑞磊.小康社会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问题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01.

[5]赵莉.贺艳.企业培养开发创意人才的途径探讨[J].北京社会科学 ,2011.04.

[6]向勇.张相林.文化创意人才现状与开发对策[J].中国人才, 2008.01.

[7]朱澍清.对高职创意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 ,2010(12).

[8]范 林.高校创意人才培养探析[J].贺州学院学报 ,2011.08.

猜你喜欢

人才思维体育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人才云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2016体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