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了体育教学效果──基础教育新体育课程改革十年回顾*
2013-08-15吴本连
吴本连 刘 杨 季 浏
(1.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2.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 20006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体育课程资源由于实现了由封闭向开放转变,丰富了体育教学方法和特色,从而也明显地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果。这可以从专家、教师们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及具体案例中得到很好地证明。
1 专家和一线教师们的反映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虽然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但是,实践效果还是明显的。季浏、汪晓赞[1]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体育教师都认为《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建议是可行的,实践效果也是显著的。
徐芹苹[2]通过实验研究,探索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山东省高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运动愉快感的影响。研究结果指出:只要合理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就能够对高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产生积极影响,能够增进其运动愉快感。
刘玮宏等[3]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4%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他们课程意识和专业能力的提高,80%的教师认为他们能胜任这一任务,20%教师基本胜任。这充分说明了,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效地提高了体育教师的开发能力和信心,在教学思想认识上、课程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改善,这必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该调查研究进一步表明,课程资源开发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运动乐趣的体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及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善等。其结果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这说明加强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有助于实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课程目标,而且也有利于丰富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推动了基础教育学校体育的发展。
季浏等[4]结合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影响。该实验共选取了全国若干省份的198个中小学共843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结果显示,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实践对于改进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健康意识和行为等都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
张振丰[5]运用访谈法等方法对体育课程资源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具有显著作用。不仅有利于转变学生的体育学习方式,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从而能够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上述调查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提高体育教师们的课程意识和专业能力,从而丰富了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了体育教学能力,并最终提高了体育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2 案例反映
体育课程改革之初,由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够,导致部分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困惑。北京市崇文区永生小学的体育教师王宝华曾经说,实行新的课程标准以来,自己曾经一度不知道体育课该怎么上。新标准不同于以前的教学大纲,只规定了课程目标,并不规定具体教学内容,教师的发挥空间很大,但是他由于以前习惯了按教材大纲上课,一时间有些不知该如何是好,后来在多方面的努力下,王宝华老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也越来越强。
王宝华老师参加了在2004年底进行的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看到了来自全国的30堂演示课,很多教师像王宝华一样,在开阔了眼界的同时,也学习了同行的经验,明确了课程改革的重点和方向,理解了课程资源开发的要点和技巧,更加坚定了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参加此次观摩活动的体育课突出了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组织教法的创新,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创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与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特别是小学参评课,能够紧密结合教师自己开发的内容资源进行创新性教学设计,比较重视运用情境教学、快乐教学、主题教学、体育游戏、情感分组、激励性评价、师生互动、合作讨论等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手段来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和激励,并愉快地投入学习和锻炼。上海一所小学的体育课,在整节课结束之前的放松阶段,教师运用了音乐冥想的方式,教师以诗性的语言将学生带到一个意识中的纯净世界,达到身心的放松。这种方式超越了传统体育课的内容,融合了跨学科的知识,科学地开发了体育课程资源。
王宝华老师的体育课也参加了展示获得特等奖!其体育课内容是短式网球教学。在以往的教学大纲中,短式网球不是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但它很有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中学习一种运动技能,深受孩子们喜爱。参与演示课的学生是当地的,从来没有接触过短式网球,王宝华也不熟悉他们,但通过丰富的课程内容和精彩的组织教学,很快就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和兴趣,达到了师生互动,只用一节课学生们就基本掌握了垫球和拍球技术,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对此,王宝华老师的收获是:无论什么课程资源,只要能够促进目标达成,教学方法得当,多考虑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就可以上好体育课,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其他案例还有许多,如刘舫在进行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时,发现麻阳民族中学把本民族(苗族)的乡土体育项目引入到学校中进行教学,并筛选出一些如“蹴球”、“打陀螺”、“射弩”、“秋千”、“押加”、“抢花炮”等项目,作为课程资源进行了开发,极大地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参与程度,达到了促进全体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目标,并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都得到显著增强。该校培养的学生多次代表麻阳苗族自治县、市、湖南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取得了喜人的成果。探索出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与体育教学新方法的有效结合并适合自身发展之路。该中学在2003年还成为湖南省怀化市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6]。
韩甲[7]将维吾尔族“麦西来甫——木卡姆”这一新疆舞融入现代健美操课程教学,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身体协调性,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创编能力,还有效地改善了学生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等心理健康症状,促进了学生参与组织管理、创新,学会沟通等等,提高了学生们的体育学习兴趣和健康素质,提升了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解力,提高了健美操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等等。因此,要把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作为一门课程加以开发并合理利用,纳入体育教学内容,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更应该根据自己的区域优势,挖掘当地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这样不仅能够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强化民族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而且还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一代积极投身于民族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与创新工作等等。
在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上,陈志文[8]对某县体育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该县体育教师们都十分重视体育器材的一物多用。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一种器材的2~3种功能的教师分别为56.7% ,发挥一种器材4种功能及以上的教师为43.3% ,这些器材集中为跳绳、羽毛球、小皮球、呼啦圈、橡皮筋、折垫等。另外,有92%以上的体育教师对现有运动项目分别作过修改内容、简化规则、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场地器材等,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由于该县体育教师充分发挥了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通过多种方式开发并利用体育课程资源,从而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学校体育器材不足的问题,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果。
实际上,在我国农村,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农村,由于条件的制约,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师资以及教材等现成的资源严重不足,导致体育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给各学校在教材选择上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因此,各农村基层学校完全可以从当地流行的,既符合本校办学条件,又顺应当地人文特征的民族、民俗和民间活动中挖掘并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以便在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上,不受或少受场地、器材和师资等条件的制约,积极开展体育教学工作,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季浏、汪晓赞[1]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福建厦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有效地拓展了体育教师的教学空间,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利用和体育设施的改造与创新。在辽宁大连的实验中,许多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尝到了甜头,利用学校原有的资源及教师和学生的智慧,创造、发明、改造了许多器材和教学方法,较好地为体育教育教学服务,提高了体育教学效果。
季浏[9]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的一篇论文对众多案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他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非常重视利用和开发多种课程资源。首先,在人力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在发挥体育教师的重要作用外,还要注意发挥班主任、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卫生保健医生和校医的作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活动。此外,还要发挥有体育特长学生的骨干作用,请他们示范、辅导等。在校外,还可利用与开发社会体育指导员、社区医生和家长等人力资源,请他们辅导、督促和帮助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活动。其次,在体育设施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方面,强调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射门等,并重视合理布局、使用和改造学校原有的场地器材,如降低篮球架、排球网的高度,以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活动的成功感和愉快感。第三,在课程内容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方面,强调要根据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加强对竞技化过强的运动项目进行改造,通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等手段开发出新的课程内容。同时,重视将新兴运动项目和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引入体育课堂的教学,以丰富教学内容。第四,在课外和校外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利用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要学生积极参与诸如课前、课间的体育活动、家庭和社区的体育活动以及校外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参加健康咨询活动等。第五,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让学生走出校门进行体育学习和活动,如春季可以开展登山、越野跑,利用森林或山地进行定向运动、登山运动等,以增加学生了解自然、接触自然的机会,培养学生适应自然的能力。最后,在体育与健康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方面,注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和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网络等)获得体育与健康的信息,使学生能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方法。
上述诸多案例及其分析从另外一个角度表明,课程改革以来,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加速了体育课程改革的进程,而且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果。
3 小结
在此轮体育课程改革之前,由于课程资源的相对封闭,体育课程被理解为仅仅是按课程表排的,在学校操场上的体育课,是一个限定在学校中和规定的小学40min(或者中学45min)内的封闭系统。对体育课程的这种理解,限制了我们对身边丰富的体育课程资源的关注和开发。如今,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逐渐打破了以往的封闭式的课程观,把体育课程看作是存在于校内外广大空间且不受小学40min(或者中学45min)限制的开放系统。
可见,课程改革的实践反映正如季浏[10]早在2001年所预测的那样: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让体育课走出学校运动场,与学生的课余活动、家庭和社区生活结合起来,是现代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周登嵩[11]也指出:在课程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发挥了教师的主动性,由原来的竞技化、成人化向生活化、娱乐化、实用化方向转变。周登嵩教授的这一观点也进一步证明的季浏教授的预测是准确的。这种新的体育课程观不仅有利于大家开拓眼界,而且有利于体育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的体育学习目标。
[1]季浏,汪晓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后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05):76-80.
[2]徐芹苹.利用与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对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的实验研究[D].导师:季浏:华东师范大学,2005
[3]刘玮宏,王虹,杨英等;地方小学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调查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0(09):82-85.
[4]季浏,汪晓赞,纪伟等;体育的校本课程对学生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06):85-91.
[5]张振丰;论新课程理念下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02):65-68.
[6]刘舫.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60
[7]韩甲,韩春英.新疆舞作为体育课程资源的实证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03):80-83.
[8]陈志文;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05):90-92.
[9]季浏.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解析[N]中国教育报,2006-01-13(005)
[10]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6
[11]周登嵩.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综览[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中国北京,2004
[12]黄平波.黔东南苗族“芦笙舞”做为体育课程资源的现实意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3):393-395.
[13]王静.为体育课改革找对策[N].中国体育报,2005-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