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创建三维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①
2013-08-15张雪莹
张雪莹
(大连民族学院 辽宁 大连 116600)
2001年6月8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实现由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教材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由于我国体育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受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多以掌握竞技运动能力为主,趋向专业性强、灵活性差、知识面窄、缺乏对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培养高素质、多知识、能力强的创新人才,需要创建新型的综合多维教学模式。本课题将合作学习模式、发现式教学模式、成功式教学模式同时引入健美操教学中,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多种教学模式交叉应用的新型三维教学模式,同时,辅以实验验证,以实现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的创新,为我国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进一步推广开展新型教学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三维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有关健美操教学、三维教学模式方面的文献资料,并对所搜集的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学习。
1.2.2 专家访谈法
对于普通高校健美操三维教学模式的创建,教学三个维度的确认,以及实验的实施方案和操作流程咨询了有关高校体育教学研究方面的专家。
1.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社会学调查问卷的设计原理和要求设计调查问卷,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精神进行了调查统计,共计发放问卷121份,回收问卷121份,有效问卷114份,问卷的回收率为100%,问卷的有效率为94.21%。
1.2.4 实验法
实验对像选自大连民族学院2011、2012级健美操选项课学生,选取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纪律情况等方面都比较相近的健美操选项课平行班A、B、C、D四个班,并随机认定A班(26人)、D班(35人)为实验班,B班(26人)、C班(34人)为对照班。实验时间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进行,为期一年。对实验班采用“三维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发现式教学模式—成功式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班仍采用传统的竞争激励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程序均为:前测—授课—后测。前测和后测安排在教学实验开始前和结束后两天内进行,以防止时间过长而造成实验的内部效度降低。
1.2.5 数理统计法
对实验的结果运用SPSS 18.0软件进行了统计对比分析,以验证实验班和对照班教学效果是否存在差异性。运用Excel 2003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实验前后的非智力因素进行了统计。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三维教学模式简介
本研究设定的三维教学模式为“合作—发现式—成功式”教学模式,具体如下:(1)合作教学模式。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按学习水平、能力、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分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考核小组成绩,在教学中通过促进师生充分交流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情知交融、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目的有效教学模式;(2)发现式教学模式。发现式体育教学模式是指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获取新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体验,掌握学习和思考方法为主要目标,主要遵循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认知的规律来考虑的教学过程;(3)成功式教学模式。成功式体育教学模式是运用运动的手段和组织措施,使每一个学生树立个体目标,通过适宜的评价发放和自身的努力,体验到运动成功感,达到自身满意效果的一种体育教学形式。
2.2 三个维度的实施
体育教学模式的形成由“教学过程结构+教学方法类型”框架组成,合作学习、发现式、成功式教学模式都具有不同的教学过程,本研究将合作学习、发现式、成功式三种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综合应用于健美操教学的认知、创新和评价过程之中,构建出新型的三维健美操教学模式的程序流程,具体如下:(1)合作学习模式:教师提出要求→小群体组成→小群体学习→小群体内互动(群体间互动)→群体解散;(2)发现式教学模式:了解学习的课题→制定假设→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发展与总结;(3)成功式教学模式:教学诊断→设立自我目标→完成自我目标→超越自我目标→体验成功。
2.3 实验的变量控制
自变量:合作学习小组、发现式学习小组、成功式学习小组;因变量:学生的认知因素变化、身体素质变化、体育锻炼意识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变化(主要是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个性和创造力、团队精神)。
2.4 实验的测试指标
(1)教学内容:健美操基本步伐、基本动作、健美操大众等级套路,创编健身健美操套路;(2)测试材料。认知的前测和后测:健美操理论知识;身体素质测试指标: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m、800m;技术水平考核项目:健美操大众等级套路、自编健身健美操;非智力因素前测和后测:任课教师和参与专家设计,编制非智力因素问卷调查表,用于调查学生实验前后的变化,内容有体育锻炼意识、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的调查。
2.5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健美操情况的差异性比较
实验实施之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健美操健美操理论知识、身体素质指标(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m、800m)、技术水平考核项目(健美操大众等级套路、自编健身健美操)、非智力因素(体育锻炼意识、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精神)情况进行了差异性比较,以上各项指标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健美操情况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6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健美操情况的差异性比较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健美操理论知识方面表现为显著性差异(0.01
0.05),肺活量、50m、800m三项身体素质指标中50m指标表现为显著性差异(0.01
0.05),自编健身健美操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非智力因素中的体育锻炼意识、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均表现为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以上各项指标的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健美操情况优于对照班,三维教学模式在改善学生的健美操理论知识、肺活量、50m、800m、自编健身健美操技能、体育锻炼意识、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精神方面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教学效果较好,在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实施是切实可行的。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健美操健美操理论知识、身体素质指标、技术水平考核项目、非智力因素指标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三维教学模式在改善学生的健美操理论知识、肺活量、50m、800m、自编健身健美操技能、体育锻炼意识、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精神方面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教学效果较好,在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实施是切实可行的。
3.2 建议
(1)在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引入“合作—发现—成功”三维教学模式。
(2)“合作—发现—成功”三维教学模式作为一个较为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对于合作学习、发现学习和成功式学习模式在当前健美操教学中都是应用的较为普及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是,如何把三者有效结合起来,在普通高校未来健美操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和应用还需要加强对普通高校健美操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1]王淑英,范红哲,刘志红.在高校体育专业健美操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4).
[2]钟利.探究式健美操教学的实验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