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莉妹妹》中的爱情观

2013-08-15邹艳菁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名作欣赏 2013年9期
关键词:嘉莉爱情观妹妹

⊙邹艳菁[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作 者:邹艳菁,硕士,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研究、英美文学。

一、引 言

《嘉莉妹妹》(以下简称《嘉》)是现实主义大师西奥多·德莱塞的第一部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以非常细腻的笔法,对生活现实进行细节描摹,表达自己对于人性、道德和资本主义世界现状的独到见解。德莱赛深受达尔文主义的影响,他的著作强调人的动物性,人类的行动受欲望和冲动驱使,同时也主张“适者生存”的观点,把人分成强弱,整个世界就是一座丛林,弱肉强食(张合珍,1990)。《嘉》发表于1900年,当时的美国经济已经在全世界名列前茅,但同时也开始暴露出物质发展背后的精神匮乏。小说深刻揭示了美国社会的虚伪性,指出所谓“美国梦”已经由原来的清教徒理想诸如“机会均等”“勤劳致富”和“社会流动”等信念开始发生转变,变得以纵情享乐和放纵挥霍的消费主义为目标,使整个社会物欲横流(黄开红,2006;车俊思、程力,2011)。因此,《嘉》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态度,这也是为什么小说一出版就引发了巨大争议的原因之一。另外,除了小说的社会批判性评析和艺术特色研究,关于《嘉》的批评还表现在嘉莉妹妹的欲望与追求以及其中的女权主义思想(比如:王钢华,2002)、道德观(比如:虞建华,1986)等等。

由此可见,《嘉》的主题并非讨论男女情感,因此很少有评论者论及该小说的爱情观。从德莱塞的创作意图和小说内容本身来看,爱情确实不是《嘉》的主要话题。小说中,虽然嘉莉妹妹经历过几位男性,但基本上没有发展到真正的爱情关系程度,最多算是同居或者是婚姻关系。即使硬将这些两性关系理解为爱情,也可能只算做是“畸形”的爱情关系(参见:张帆,2008)。

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嘉》中完全没有透露出作者的爱情观。虽然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在讲述爱情,但爱情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它是任何关于生活的描述都无法回避的主题。人们对于人生和社会的观念必然会表现在他们对于爱情的态度上,而对于爱情的态度也必然体现出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事实上,作者在小说中经常有意无意地评说着嘉莉与杜洛埃或赫斯渥之间的关系,这些点评直接或者间接地反映作者无意传递出来的爱情观。同时,小说反映出来的爱情观也必然与小说以及作者的整体思想相统一的。本文将根据嘉莉与三个男性之间的交往情况和她表现出来的相应态度来考察作者试图通过《嘉》所体现出来的爱情观及其与小说整体思想的内在关联。

二、委身杜洛埃:不同欲望的结合

杜洛埃是嘉莉去芝加哥途中认识的一位推销员,也是她生命中第一位异性男友。当嘉莉妹妹带着梦想从乡下前往大都市时,杜洛埃无疑代表着她对现代化都市的初次印象。嘉莉妹妹对于杜洛埃的喜欢其实是因为她被充满物质诱惑的大都市所吸引。她第一眼看到杜洛埃的时候,主要印象是他的一身打扮,那完全是他所代表的那类人的打扮。他描绘着城里的一切,把嘉莉给吸引住了,这既让她平生了不少感慨,也让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从他描绘的物质世界里,她还是看到了希望之光”(西奥多·德莱塞,2001,第1章。以下关于该小说的引文都出自此译本,不再另注)。当杜洛埃拿出钱包的时候,里面有一卷钞票,加上他“发光的皮鞋,漂亮的新西装和他行事那种气派”,所有这一切外在的物质包装,“为她隐隐约约地描绘出一个以他为中心的花花世界她不由得对他想做的一切抱着好感”。因此,嘉莉对杜洛埃有好感,但这种好感是建立在她的物质欲望之上的。

那么,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嘉莉在杜洛埃心目中又是处于什么地位呢?杜洛埃主要是被嘉莉的外貌所吸引,另外,正如作者在小说中所说的一样,杜洛埃这类人的天性就是如此,“这种人从穿着打扮到一举一动都旨在博取年轻心软的姑娘好感”。因此,可以说,嘉莉妹妹不过就是杜洛埃众多猎物中的一位。由于经验、物质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嘉莉很容易就被杜洛埃猎获。德莱塞并不认为他们这样属于爱情类小说中的“一见钟情”,因为在嘉莉妹妹与杜洛埃交换地址后,他在小说中写道:“一直到他从她口里掏出了她的地址才明白过来,自己已经输了一着,而他却赢了一局。”从这种输和赢的说法,作者明确告诉我们,他们之间是赤裸裸的猎物与捕猎者之间的关系。

到了姐姐家后,对比姐夫家的寒酸,嘉莉难免会想到杜洛埃光鲜的形象。她外出寻找工作,也不时在脑海中闪现杜洛埃,并在找到工作后与他通信。当失去工作,必须第二次求职时,她感到无依无靠,非常艰难。正在这时,嘉莉在街上再次偶遇杜洛埃。杜洛埃请她吃饭,甚至还送她现钞。嘉莉觉得杜洛埃的出现好像是“一个强有力的胳膊”,“帮她把一切麻烦赶跑”。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嘉莉与杜洛埃同居了,那么他们各自心里的想法又是什么呢?杜洛埃觉得很高兴,小说中写道,“我这次的胜利真是妙不可言啊”,而对于嘉莉来说,则“感到悲哀和担忧”,内心在思索,“我失去的是什么?”德莱塞认为,不能简单地用道德来评判他们的行为,这也许就是整个社会运行的法则,其中的任何人都无法逃脱被欲望驱使着前行。他们因为各自的欲望结合在一起的,杜洛埃为了嘉莉的身体,而嘉莉则为了杜洛埃给予的物质满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两个人从偶遇到结合,看似偶然,其实蕴藏着必然。即使嘉莉没有遇到杜洛埃,也许就会有另一个男人出现;同理,杜洛埃也会找别的女人。他们两人不过是代表人性中两种不同的欲望罢了。这样看来,他们两人的关系根本就不能算做爱情,至少小说的作者是不同意的。杜洛埃一直拖着不愿意和嘉莉结婚,表明他并不爱她;直到后来,嘉莉上台表演后,打动了他,他才觉得自己真的爱上她了。小说还指出,嘉莉也不爱杜洛埃,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她与赫斯渥之间的关系。

三、私会赫斯渥:在欲望中无法自主

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凭着本能,嘉莉马上就发现赫斯渥在各方面都比杜洛埃优秀,善于恭维,很讨女人喜欢,即使在穿着方面也比杜洛埃高雅和得体。而赫斯渥在事业方面正处于辉煌期间,各方面关系也正顺利,婚姻是凑合着过的状态,夫妻之间“已经谈不上爱情了”,属于“同床异梦”。随着夫妻感情的消失,赫斯渥对于嘉莉的兴趣却日益增加。他开始背着杜洛埃私会嘉莉妹妹,“他对她的兴趣简直可以说是神魂颠倒,并非是单纯的性欲”。他完全被嘉莉迷倒了,为了把她弄到手,他决定向她表达出自己的心声。面对他的表白,嘉莉不知所措,但是确实被他所表现出来的真诚感动了。当嘉莉回到家里,她的“身心都极为振奋”,她是为“他们相互之间的爱情欢欣鼓舞”。

可这完全是嘉莉单方面的天真想法,她不知道赫斯渥有自己的家庭,更不清楚自己其实更多只是迷恋于赫斯渥优雅外表下的高档物质生活。对赫斯渥来说,他那时“只想寻欢作乐,并没有打算负什么责任”。可是,嘉莉对于结婚成家的执著却也使赫斯渥无法轻易得手。随着嘉莉日渐成熟美丽,赫斯渥越来越觉得,“得到她的爱是件多么美妙的事,即使为此陷入纠葛中去也值得”。

如果说一开始两个男人都只是被嘉莉的外貌所吸引的话,那么当她初次登台、崭露头角的时候,他们在精神上也彻底被她迷倒了。两人都开始觉得自己已经爱上嘉莉妹妹了。这原本似乎是赫斯渥与嘉莉两情相悦的开端,然而,他们之间充满欺骗和物欲的感情是难以长久的,很快就面临着像美丽的肥皂泡破灭一样的结局。

当面对两个男人发起的炽烈追求,嘉莉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脆弱和单纯,开始更清楚地思考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关系。虽然她不爱杜洛埃,可是她觉得他有恩于自己。她觉得自己更倾心赫斯渥,可是,正如德莱塞在小说中指出的那样,“也许我们可以说嘉莉以为自己爱上了他,实际上她并没有”。她只不过是作为女人,容易动感情罢了。就在这个时候,嘉莉突然得知赫斯渥已有家室,她便彻底地失望了。

面对来自妻子的压力,加之对嘉莉越来越强烈的渴望,赫斯渥携公款骗嘉莉一同潜逃至纽约,两人在那边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可惜好景不长,几年之后,赫斯渥的事业遭遇挫折,从此一蹶不振,嘉莉无法忍受随之而来的艰难生活,弃他而去,随后便得到幸运垂青,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演艺明星。

在小说中,这两位主要角色之间究竟是什么感情关系呢?也许赫斯渥是爱过嘉莉的,但嘉莉却不太可能真正爱过赫斯渥。她一半是出于同情,或者说是由于性格里的温顺而跟了赫斯渥,但最根本的原因却是赫斯渥曾经有能力给予她物质上的满足。这种满足是人性的基本欲望。当赫斯渥没有这些物质条件时,嘉莉发现他再也没有以前有吸引力了,甚至还觉得他非常讨厌,是个累赘,最终离开了他。但是,这里要指出的是,作者并非批判嘉莉妹妹,其本意是批判社会,个体只是整个历史洪流中无法自主的浮萍,嘉莉的行为也是身不由己。

四、结 语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嘉》中并没有出现理想的爱情关系。嘉莉与两个男人的关系都只不过是在不同欲望的驱使下得以发展的,他们两人最终也只是她人生中的一段插曲。从小说的主旨来看,作者的本意并不在批判任何个体行为,也没有指责他们三个人谁是谁非。小说的立意更加深远,它试图通过对这些不同关系的详细描写来揭示一个基本的道理,人都是由欲望驱使着行动的,个体基本上无法左右自己的行为。

在这样的总体思想框架之中,我们会发现,小说似乎告诉我们,在现实的社会中,理想的爱情是几乎是可望而不可即。这里不能不提到艾姆,他在小说中出现的次数很少,但对嘉莉的影响却极大,她觉得“他看上去比赫斯渥明智,比杜洛埃稳健、聪明”。在嘉莉心中,艾姆如同一位精神导师,他与这个金钱至上、消费享乐的社会格格不入。我们不难明白,小说在暗示,理想爱情是不可能在纯粹的物质关系中找到的,它必须有精神的依托,与此相对应,人类的根本出路也必须要从摆脱欲望的束缚开始。

[1]车俊思,程力.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论德莱塞笔下“美国梦”的嬗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120-123.

[2]黄开红.社会转型期的“美国梦”——试论嘉莉妹妹的道德倾向[J].外国文学研究,2006,(03):143-148.

[3]王钢华.嘉莉妹妹的欲望和驱动力[J].外国文学研究,2002,(03):89-93,172.

[4]西奥多·德莱塞.嘉莉妹妹[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1.

[5]虞建华.从《嘉莉妹妹》看德莱塞机械论哲学及道德观[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03):75-80.

[6]张帆.《嘉莉妹妹》中的畸形爱情[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09):193-194.

[7]张合珍.评德莱塞的道德观——兼论美国文学中关于人性的思考[J].外国文学研究,1990,(01):56-63.

猜你喜欢

嘉莉爱情观妹妹
《嘉莉妹妹》中的成长主题探究
从《寡妇春怨》与《孤雁儿》对比中看中西爱情观
我的妹妹不爱我
从《嘉莉妹妹》看女性的成长历程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Sonnet 116
我做好了和你共度一生的准备
我的妹妹 等
带妹妹
嘉莉妹妹的荣与欲
嘉莉与珍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