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约翰王》中的哀痛式疯癫

2013-08-15天津武娟玲高红樱

名作欣赏 2013年4期
关键词:谵妄王位莎翁

/ 天津_武娟玲 高红樱

莎士比亚剧作中演出最少的一部剧本《约翰王》(《莎士比亚全集(四)》,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09—300页。下文凡引自本书者,仅注明页码),近年来受到许多西方评论家的关注。该剧叙述了历史上最不成功、最不受欢迎的约翰王一生的主要经历,如他与法国王室为争夺英国王位而进行的两次战争,他对王位合法继承人亚瑟的迫害,对教会的掠夺,以及与罗马教廷的冲突等。剧中,约翰王最终与法王达成卑鄙协议从而僭越亚瑟的王位,这激怒了亚瑟的母亲康斯丹丝(下文简称“康”)。在她的请求下,法王只好再次宣战,却以失败告终,约翰王绑架亚瑟并致其意外死亡,康最后也惨死于荒野之中。康遭到法王的背弃,在其爱子被俘之时,她所倾诉的怨愤和悲哀使人不由得对她产生同情,她近乎绝望的哀号催人泪下。剧中人物形象鲜明,约翰的卑怯、自私,法王的伪善,路易的奸诈,庶子的忠诚坦率等都通过他们自己的行为表露无遗。

评论家们认为该剧太重历史事件而缺乏审美乐趣,他们着重研究伊丽莎白时期的政治对莎翁历史描述的影响;母亲在该剧中的突出作用也引起不少评论家的关注。剧中寡妇母亲康的悲痛更引起评论者的强烈反响,有的认为她悲痛情绪的展现骇人听闻,有的认为她的悲痛言过其实。在这些评论里,男性批评家们惊人一致地认为康悲痛“过度”。

实际上,剧中康的精神状态从最初的悲痛,进一步恶化为丧失理智的疯癫,最终她竟惨死荒野。康“以悲痛主导了舞台的整个局面”,她的悲痛在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母性谵妄的语言包含了疯癫似是而非的真理,体现了女性潜在的反抗力量,暗示“这种力量”可以巩固亚瑟的地位并且确立他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它透析出早期现代英国对悲恸寡妇及正义的焦虑。

莎翁剧中的康斯丹丝

《约翰王》改编自戏剧《麻烦的统治者》,这两部戏剧对康的描写存在巨大差异。在莎剧中,康的作用较之于后者有巨大发展。莎翁的《约翰王》较后者共少了三百六十三行,康的剧情就比后者多出一百六十八行,而且半数以上都增加在她最后的悲痛场面。两部戏剧均描写康是一位野心勃勃的寡妇,她迫切需要对篡夺王位的约翰王进行复仇。在后者中,亚瑟的合法继承权尚未确定,而在《约翰王》中,亚瑟则毫无疑问地成为王位合法继承人。这也给康的义愤附加了道德的砝码。马克·赫伯里指责康为“母亲的歇斯底里”,他谴责康结束自己的生命是自私的:“(她的)死亡掩盖了她的名字,真是令人古怪的自私,我们好奇她死于悲痛仅仅是因为亚瑟还是因为亚瑟没能继承到王位。”①正如诸多男性评论家一样,赫伯里的阐释是对剧本的误读,这种误读代表了早期现代英国对服丧寡妇深刻的焦虑。《约翰王》中,当亚瑟的王位越来越不稳固,康的悲伤就愈激烈,在最后一场,她的悲痛则控制了整个场景。而在《麻烦的统治者》中,“两个词汇就能代表康的痛苦”。对悲痛的拓展显示出莎翁对悲痛女性潜在力量的探究。莎剧中,这位母亲站到舞台的中央,她的悲痛和她儿子的悲剧命运紧密相连,暗示了康和亚瑟作为早期母子关系的映照。在这种关系中,一位寡妇通过悲痛诉说了儿子的不幸遭遇。对康悲痛的强调也是莎翁对英国传统仪式继承的体现。正如早期英国改革中的圣母,康站在生存和死亡之间不稳定的边界线上,这个世界已经不再倾听她的哭喊。

追溯文艺复兴时期戏剧中哀痛的社会习俗,悲痛女性经常背负恼人的文化礼仪,这些礼仪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文化特征。这种习俗起源于中世纪戏剧,女性的悲痛要经历几个周期,每一次痛哭的周期都有着相当的意义。莎翁对康悲痛的塑造正是这种周期的再现。莎翁笔下的康在分崩离析的英国社会中寻找她的合理性,同时她的悲痛代表了16世纪晚期寡妇女性的悲恸模式。无论从结构上还是诗性上,莎翁对康悲痛的描写都回应了中世纪圣母悲痛的模式。她的悲痛历程经历了悲痛——疯癫——死亡的阶段。

悲痛历程

该剧开始于狮心王理查德死于战争中,根据英国的长子继承权,理查德的哥哥吉弗雷和康的儿子亚瑟应该继承王位。理查德的弟弟约翰在其母亲艾莉诺支持下伪造遗嘱并宣布自己为英国国王。康只好请求法国国王腓力普帮助亚瑟继承王位。约翰王率先招募了一支军队驻扎在法国海岸。法国军队与约翰王的军队对峙并且准备开战。战争开始,使者却又传来新的消息,法王腓力普的儿子迎娶约翰的侄女,通过联姻达成卑鄙的和平,从而篡夺了亚瑟的王位继承权。正如剧中福康勃立琪所说,这是一场“以卑鄙结束的和平”。庶子感慨:“疯狂的世界!疯狂的王国!疯狂的和解!”(第241页)这场和解也使康遭遇了第一重悲痛。

实际上,亚瑟的父亲吉弗雷和法王腓力普关系非常要好,当吉弗雷去世时,腓力普都想跳进朋友的坟墓中和他一起埋葬。鉴于保护孤儿寡母的骑士精神,康非常确定腓力普会支持自己。亚瑟在父亲去世时出生,即复活节的第二天,取名亚瑟,正如凯尔特人祖先亚瑟一样,他被寄予厚望成为拯救英国的弥赛亚。对于年轻的亚瑟来说,达成人民和他母亲寄予他的厚望非常困难,同时,作为亚瑟的母亲,孩子便是她的替身,是第二自我。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到,“通过孩子,母亲能得到男人从女人身上想得到的东西:他者。”②亚瑟既是母亲的猎物又是替身,当他的王位被僭越,母亲也就失去了自我。

《约翰王》中,观众比寡妇母亲更早得知亚瑟的被捕。当腓力普背叛亚瑟,改变立场,决定了白兰绮和路易婚约的时候,康是不在场的。她在法王的帐篷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悲伤而且激动”(第243页)。她拒绝安慰,渴求一死。她开始哭诉,反复强调她悲伤的权利,她的愤慨质疑了男性安慰者们的神学观点,悲痛是这位母亲能做到的唯一也是全部。

法王和约翰王想竭力阻止康极度悲痛的哭诉。此刻,两个最有权势的男性掌权者以牺牲剧中最为弱势的人物,一个寡妇及其儿子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他们形成的新联盟使他们感觉稳固如山。然而,他们却担心这个寡妇对这场卑鄙联姻的反应。出于对她的悲痛的妥协,他们同意通过政治让步来安慰她。这是二对一,是强对弱,是男性对女性,是政治军事强权与寡妇母亲之间的对话。男性们担心她的哭诉,因为这是母亲唯一的反抗方式,这使得男性们感到被动。约翰王试图以赐予土地来满足康的欲望,借此平息她的怒气使她闭上嘴巴。但他所赐予的土地,如同腓力普的背叛一样是缺乏安全感的:他被迫这么做,不是出于正义,而是政治的需要。康没有军队的支持,没有政治地位,为什么使她沉默又如此重要呢?

约翰王透露了答案,康将不会满足于任何条件,除非她的儿子获得继承权。当他说到“意志”和“叫嚣”时,他不情愿地承认她的悲痛是难以攻破的,是强大的。正如剧本所揭示的,康的悲痛就是她意志的尺度,她的悲痛是无法安慰的,过度与不合适说明她的“意志”是无法也不能被衡量的。在这里,“意志”有三层含义:第一,暗示人的欲望,包括人的愿望;第二,意志还表示女性是需要男性来填满的;最后,“意志”同时还指遗嘱,表明亚瑟是合法的王位继承人。这三种解释的结合便是康的意志。她坚定地相信她的儿子应该并且最合适得到王位。她的意志此刻转化为悲痛,因为她无法逃脱苦难命运的悲剧结局,她只能以悲痛来唤醒剧中的其他人物,甚至包括观众和读者的正义感。“我要让我的悲哀骄傲起来!”“因为我的悲哀是如此沉重,除了坚实的大地以外,什么也不能把它们载负起来。我在这儿和悲伤坐在一起,叫国王们来向它敬礼吧。”(第244页)由此她也进入了悲痛的第二阶段:谵妄型疯癫阶段。

怀特认为强烈的情绪能引起疯癫,因为情绪既是灵魂的冲击,又是神经的震颤:“可怕而意外的场面、极度悲痛、大发脾气、恐怖以及其他效果强烈的感情,常常会引起突然而强烈的神经症状。”③严格地说,疯癫便由此开始。虽然疯癫存在于心象之中,专注于心象,但是疯癫并不完全是想象,而是构成一种内涵模糊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一种信仰行为、一种肯定和否定行为及一种论述话语。这种话语在逻辑上拥有坚定的自信,它在紧密相连的判断和推理中展开,它是一种活跃的理性。这种话语即为谵妄的语言,因为在其明显的谵妄下面有一种秘密谵妄的秩序,在这种谵妄中包含着疯癫的似是而非的真理。詹姆斯也明确主张,“凡是做出任何有悖理性和传统的、过分或错误的有意行为的病人”均处于谵妄状态,例如“滔滔不绝地讲话等”④。

当康开始诅咒:“无论什么事情,凡是在这一天开始的,都要得到不幸的结果,就是真理也会变成空虚的欺诳。”她情绪失控地大喊:“诸天的神明啊,惩罚这些背信的国王们。”“不要让这亵渎神明的日子在和平中安然度过……听我!啊!听我!”(第245—246页)这里便是她疯癫的开始,她呼吁人们相信一个寡妇的眼泪。她的谵妄唤醒了主教潘道尔夫,唤醒了神的惩罚,他将约翰王逐出教会。在这里,悲剧人物发现了一种阴沉的永恒真理,她成为现实存在最深刻的揭示;作为真理的持有者,她比其他人更能介入现实存在,因为她“当着无情的太阳喊出黑夜的全部秘密”。而谵妄者则完全脱离现实存在,既然她用白昼的幻觉反映出黑夜的非存在物,那么她怎么可能不被排斥在现实存在之外呢?

当约翰王被逐出教会,她又喊道:“让我陪着罗马发出我的诅咒,让我的诅咒也成为合法吧。”(第248页)她的谵妄此刻主导了整个舞台。由于复杂的政治和历史原因,到底谁能获得王位使得剧中存在更为复杂和强势的争斗。约翰王也表明,不是在他和亚瑟之间,而是康和剧中每个人争夺王位。国王们很快发现他们根本不能阻止康的悲痛。她的哭诉再次点燃英法两国之间的战争,强化了罗马教皇对约翰王的憎恨。同时,这场哭诉也导致亚瑟被关押。

当康知道亚瑟即将死去,她意识到再也无法与儿子相见。悲痛便成为她的遗产,母亲的悲痛成为戏剧的中心。男性安慰者和批评者们不断试图安抚并使其消音。然而,悲痛的母亲在极度绝望中出场,她“精神恍惚,头发垂到了耳际”,看起来像“一个灵魂的坟墓”。法王请康同他一起离开,并请求她“忍耐,好夫人,温柔的康斯丹丝”。她却继续留在原地,不接受安慰,并且希望一死。“死、死。啊!和蔼可爱的死。”(第257页) 这一举动引起法王的同情,但是却换来潘道尔夫的批评,他告诉康说:“夫人,你的话全然是疯狂,不是悲哀。”康正好听到,她大声说:“我没有疯。我扯下的这绺头发是我的!”接着强调:“我没有疯;我巴不得祈祷上苍,让我真的疯了。”“我没有疯,每一次灾祸的不同的痛苦,我都感觉得太清楚、太清楚了。”(第258页)这种谵妄的语言是疯癫的结构方式,也是疯癫的根本真理。它所体现的是某种无限重复的话语在肉体的积淀。

她的谵妄持续深入,绝望撕裂了她:“我的名字是康斯丹丝;我是吉弗雷的妻子;小亚瑟是我的儿子,他已经失去了。”康详细论述了她的头发和她儿子关押之间的关系。“当我扯去它们的束缚的时候,我曾经高声呼喊:‘啊!但愿我这一双手也能救出我的儿子,正像它们使这些头发得到自由一样!’可是现在我却妒恨它们的自由,我要把它们重新束缚起来,因为我那可怜的孩子是一个囚人。”(第259页)肉体及她头发的受难,表明了她的灵魂及它所感受的心象在这里都不过是谵妄语言句法中的层阶。头发的束缚与散开则是莎翁时代女性疯癫最具有代表性的语言符号之一。

法王谴责她:“你喜欢悲哀,就像喜欢你的儿子一样。”潘道尔夫也说:“你把悲哀过分重视了。”康反驳道:“悲哀代替了不在我眼前的我的孩子的地位……我是有理由喜欢悲哀的。”(第259页)对于康来说,她的儿子和她的悲痛是无法分开的。她的悲伤滋养着她,因为这就是她能为他做的全部。她扯着自己的头发哭诉:“我不愿梳理我头上的乱发,因为我的脑海里是这样的混杂。主啊!我的孩子,我的亚瑟,我的可爱的儿!我的生命,我的欢乐,我的粮食,我的整个的世界!”(第260页)谵妄在这里到达巅峰,因为当谵妄达到僵直程度时便再也说不出别的,仅仅重复一个早已陈腐可笑的真理,并把疯癫的这种基本要素当成一种结局表达出来。疯癫的主体也消逝于舞台的中央。

悲伤是一种致命的痛苦,康却据传因此死亡。“生命的结束使生命摆脱了疯癫,但是疯癫仍将超越死亡而取得胜利。”康处于剧中的两个极端之间:死亡和疯癫。一个使者报告给约翰王:“我还听人说:康斯丹丝夫人就是在太后去世的三天以前发疯而死;可是这是我偶然听到的流言,不知道是真是假。”(第272页)

她已经不仅仅是悲痛,也不是疯癫的谵妄,而是无望、绝望,生命之光已然暗淡。“疯癫是受难的一种形式,在某种意义上是临终前的最后形式。”对于康,世间已没有希望,死后也没有希望。她已经无能为力,一旦约翰王宣布了亚瑟的死期,即使当他们在天堂相遇康也将不会认识亚瑟,因为痛苦使她如魔鬼一样空无,康说道:“我再也不会认识他,所以我永远、永远不能再看见我的可爱的亚瑟了!”

波伏娃写道:“儿子可以成为男人中的领袖……通过他,母亲将拥有世界——唯一的条件是她拥有自己的儿子。”没有了儿子,作为母亲,她便无法实现她的现实命运。这种寻求死亡的疯癫也被称为死亡的极型谵妄,母亲诅咒并拒绝自己身体的存在,消声的母亲成为质疑和瓦解男性世界最完美的肖像。

康的死亡在两个层面上表明了她的弱势:一方面,她的死不是发生在舞台上;另一方面,传递信息的使者并没有亲眼目睹她的死亡,相反,他只是听到流言。康的死亡留给观众的是不确定,但人们却无法驱逐掉她的鬼魅。疯癫消失之时才能最充分地展现自己缺席的真理。只有在语言归于沉寂、谵妄本身受到阻遏、人心最终被吞噬的那一瞬间,疯癫才最终走向了沉寂。“因为疯癫不可能走得更远了。在通过其本质性的谵妄说出了自身的真理之后,它只能在第三个黑夜中崩溃了,这是个无人能从中返回的黑夜,是一个不断吞噬的黑夜。”⑤

康激情的悲痛曾被解释成过度的、不一致的、冗长的,然而她的悲痛是必需的,是痛快的;她的悲痛惊天动地,不仅质疑了男性的权威,召唤了被撕毁的社会秩序,而且体现了早期现代英国对悲痛寡妇与正义的焦虑。正如剧中世界一样,莎翁在康斯丹丝的悲痛中揭示了一个有创伤的大千世界。

① Rosemary Woolf. The English Mystery Play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2. p265.

②〔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81页。

③④〔法〕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81—82页,第105页。

⑤ Philip Fisher. The Vehement Passions.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2. p38.

猜你喜欢

谵妄王位莎翁
老年谵妄患者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国内外亚谵妄研究的范围综述
解析几何试题精选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莎翁故居梦游记
“谵妄便是清醒者之梦”①——后人类时代的谵妄电影(delirium cinema)指南(上)
识别“痴呆叠加谵妄”,避免照护者的梦魇
英国争论孩子要不要读莎士比亚
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