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月亮意象与鲁迅内心世界

2013-08-15张丽娟宋喜坤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150025

名作欣赏 2013年12期
关键词:阿Q意象鲁迅

⊙张丽娟 宋喜坤[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 150025]

月亮,既是自然景观,也参与人的生活,成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浩繁的自然景物中,月亮格外引人注目,在漆黑的夜色里,没有人不渴望月亮的出现。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月亮是被摹写最多的意象之一,无论是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还是现代文学作品,月亮都是被摄取、被咏叹最多的意象,也是文人墨客的至爱。“中国月亮是民族感情的载体”①,中国文人在书写不尽的月亮情怀中构筑了一个永恒的情结,文人们在月亮意象中寄予了无限的情愁,月亮是他们内心世界里的一面镜子,照出了万种情思。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学术界开始重视对古典诗词中月亮意象的研究,人们在探求月亮意象的发展演变时,更期待透过月亮去解读作品的内涵,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在鲁迅作品中,月亮意象自从在《狂人日记》里出现后,它的内涵就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也同时给读者展示了鲁迅那独特的内心世界。

批判农民的落后意识和知识分子的腐朽思想是鲁迅小说的一个基本主题,在作品中鲁迅怀着对底层农民的大爱,对下层知识分子的愤恨,带着强烈的历史感和清醒的现代理性精神,以敏锐的社会洞察力来审视这个时代和民族。“对于鲁迅的研究就是对鲁迅的发现。”②鲁迅和他的作品是一本永远也解读不完的书,研究鲁迅作品中的月亮意象对于研究鲁迅的艺术创作和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月亮意象为人们扣开了鲁迅内心世界的大门。

一、愤懑的情绪与沉郁的心理

巴金曾有过这样一段话:“我的书桌上摆了一本《中流》,我读了信后,随手把这刊物翻开,我见到这样的一句话,我把它反复地念着:‘他的垂老不变的青年的热情,到死亡不屈的战士的精神,将和他的深湛的著作永留人间。’”③鲁迅是处在变革漩涡中一个独立不屈的战士形象,他的好斗和痛打落水狗的性格特征,使他对黑暗的中国充满了愤懑的情绪和沉郁的心理,这样的创作思想和心理反映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尤其是《奔月》。英雄羿一味的宽容、忍让、利他,却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无力回击,只能一筹莫展。正如作品中所写:“然而月亮不理他,他前进三步,月亮便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却照数前进了。”

月亮衬托出了英雄羿在被冷落中的愤懑,反映了人们在艰难苦闷的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寂寞的心理和内心对于人生渺茫的幸福的渴望与幻想,同时我们也感受到古代英雄羿的形象里所寄托的作者当时的沉郁的心理。1926年鲁迅创作《奔月》时,正值社会时局瞬息万变之际,新文化队伍分化,国民党在政治上迫害进步人士,周作人以德报怨致使兄弟失和,高长虹出于私利背信弃义恶意攻击,这些都深深刺痛了鲁迅那颗真诚、易感的心,加深了他的孤独、悲凉和愤懑。

鲁迅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在他备受压抑的心灵感受中,不仅仅是他个体生命的挣扎与呼救,而是熔铸了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鲁迅所体验的是也绝不仅仅是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遭受的磨难,而是经历着一条真正救国救民道路上的全部探索的辛酸与苦难。

二、深邃的思想与理想的追求

孙玉石认为,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他的“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创作动因,继承了历史上一切优秀文学传统拥有的“大爱与大憎结合的精神”,体现的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④鲁迅深入开掘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精神世界所表现的“大爱与大憎”,使我们看到他在深邃的思想与冷峻的思索里,怀有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与憧憬。

《白光》中的陈士成是一个“从昏睡到死灭”的旧知识分子。作品中这样写他得知自己第十六次名落孙山后回到自己房门口时的景色:“空中青碧到如一片海,略有些浮云,仿佛有谁将粉笔洗在笔洗里似的摇曳。月亮对着陈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来,当初也不过像是一面新磨的铁镜罢了。而这镜却诡秘的照透了陈士成的全身,就在他身上映出铁的月亮的影。”⑤

从这段描写中,不难看出作者猛烈地鞭挞了一个疯狂追求名利的卑劣者,连月亮都对他“注下寒冷的光波来”,“诡秘的照透”这个复古派在已没落了的科举时代所做的垂死挣扎,鲁迅把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深刻地展示出来。

鲁迅作品中蕴涵这种“大憎”的同时,他的心中仍不免怀有“大爱”。《故乡》中“海边碧绿的沙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作者给夜景赋予了这样绚丽的色彩,显然不是对童年故乡的客观描绘,而是在“没有一些活气”的现实里对美好生活有意的美化,以此来表达他对理想的追求。类似的描写还有《社戏》中“我”眼里优美恬静、质朴美丽的江南水乡。作者用诗化的语言勾画了“我”与伙伴乘船穿梭在“两岸碧绿的豆麦的田野”风光里,行进在朦胧的月色下,作者向往着那海市蜃楼似的戏台,月色下的江南美景令人沉醉,引人遐想。鲁迅在回忆童年美好生活时充满着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闪耀着对美好理想追求的光辉。

然而无论是《故乡》中的金色之月,还是《社戏》中的朦胧之月,都是作者从“记忆”中找出的意象,在表达对理想追求的同时,还反衬了现实的黑暗、无聊、昏昧,也更增添了哀怒交织的情感,使作品里所蕴涵的深邃的思想与理想的追求交融在一起。

三、写实的视角与象征的意蕴

传统象征中的那种失望、追忆、再失望、再追忆的抒情方式,已被鲁迅象征中的疯狂、荒诞、迫害、牺牲、悲凉、惊悸等复杂的现代情感表现所取代。⑥

写于1924年9月的《秋夜》就是这样一篇作品,此时正是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前夜。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结成了统一战线,并在广东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工农运动蓬勃发展,革命青年纷纷南下,北伐的准备正在完成。另一方面,广大的中原和北方,则仍然在帝国主义的走狗——各派军阀的统治下,鲁迅生活的北京,就是这个黑暗统治的中心。当时的鲁迅,虽还“没有指南针”,“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但他并没有停止战斗,而偏向这些“黑暗与虚无”“做绝望的抗战”。《秋夜》就是他当时与黑暗社会所做的抗争,是作者坚忍不拔的反抗精神的写实。在这幅秋夜的画面上,作者布下了两军对垒的战阵——两株枣树与夜的天空,他们的对立、较量与争斗,正是现实生活阶级关系的象征。作者始终把鄙夷、鞭挞的矛头指向象征反动统治者的天空,而把无限深情与赞美献给了顽强战斗的革命者——枣树,依附于天空并为其做帮凶的“窘得发白的月亮”是作者嘲笑的对象。秋夜是冷的,既是自然的冷,也是人心的冷,更是作者的所哀。月亮在鲁迅作品中第一次成了反面的角色,这在古典诗词作品中是很罕见的。

《故乡》中那“一轮金黄的圆月”被人们理解为美好生活的象征,是建立在作者对旧中国农村日益凋敝的写实基础上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秋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这阴森可怖的黑夜和死一般的寂静分明是旧中国黑暗社会的象征,也是第一个主动为革命牺牲的女革命党人秋瑾生活的社会的写实。

在面对残酷而可怕的现实时,鲁迅总是迎击黑暗,在与黑暗的斗争中体验孤独,从而得到人生最有意义的启示,那就是无论是否失败,首先要有战取光明的勇气。所以不管枣树面对与天空、月亮的斗争有多么艰难和残酷,枣树都是毫不犹豫地迎战,不管故乡有多让“我”失望,还是在“萧索的荒村”里勾画“金黄的圆月”,在面对现实中鲁迅总是用象征的意蕴给人以希望。

四、启蒙的思想与批判的现实

“鲁迅是伟大的启蒙者,他不停地向各种陈旧的传统做韧性的长期性尖锐的斗争”,“贬视庸俗,抨击传统,勇猛入世,呼唤超人”⑦,这就是鲁迅一生揭露和痛斥国民性麻木的思想武器,也是其一生为之呕心沥血的启蒙主义的要旨所在。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在曲折与艰难中行进,辛亥革命很快遭到失败,以鲁迅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国强必须民先强,提出“立人”为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立而后凡事举”,而“立人”的根本方法就是思想启蒙。

《阿Q正传》是启蒙主义思想的代表作,在传达启蒙思想的同时,也深刻地批判了现实。阿Q身上的所有弱点代表了当时国民的劣根性的总内容,作者在暴露的同时也隐含着深刻的批判,而且不单指的是阿Q,还有阿Q们。《阿Q正传》有这样一句描写:“这一夜没有月,未庄在黑暗里很寂静,寂静到像羲皇时候一般太平。”“羲皇时候”是人类的早期,是后人所向往的太平盛世、理想社会,是人类的黄金时代。然而阿Q就是在这表面太平的无月之夜走向了人生悲剧的尽头,“羲皇时候一般太平”分明是麻木的太平。这黑暗世界中如阿Q一样麻木的人,又有哪一个不会在这寂静太平的假象中走完被侮辱、被毒害、被杀戮的悲剧人生?这无月的黑夜,将一切黑暗笼罩在每一个人头上,并置以太平的欺瞒。于是栖身其中的人们只能被活活闷死在这无边的黑絮般的夜里。作者通过写没有月的未庄,更彻底地透视了人生世相,有力地鞭挞和揭露了国民的愚昧、麻木。毫无疑问鲁迅是一个伟大的启蒙者,“鲁迅本质上是一位伟大的社会批判者”⑧,在批判的过程中难免要展示中国人的种种丑陋,这种展示渗透了鲁迅的忧患意识和否定性价值观,也使读者在忧患和否定中获得启迪,这段无月的未庄之夜给人的艺术感染力也就在于此。

鲁迅的小说一直以先进的思想和深沉的用意吸引读者,其含蕴深厚、韵味悠然的月亮意象隐含了沉闷、污浊、悲凉、凄冷的社会里作者复杂的思想。狂人眼中的月亮表现鲁迅对封建社会吃人本质的厌恶,对残酷封建礼教的强烈憎恶;《社戏》中朦胧的月色与《故乡》中的圆月是作者用浪漫主义的方式表达对平静和谐的农村生活和质朴善良的人际关系的向往;阿Q即将走向刑场的无月之夜与华老栓取人血馒头的无月之夜,是静谧冷清的暗夜开始上演人间的悲剧的征兆。不难看出,作为自然景物的月亮与象征意蕴的结合,使得作品在叙事过程中隐含了深广的社会内容和思想,为读者提供了从中国乃至世界的广阔视野中去看待那个时代,去认识中国封建社会思想意识的一个视角,从这一点而言,鲁迅对月亮意象的描写已经超越了意象本身的象征意蕴,在有限的描写中把理性的内容容纳在表达感情的背后,给了读者一个无限广阔的思考空间。

① 田章夫:《中国月亮》,《诗刊》1992年第1期,第18页。

② 王得后:《对于鲁迅的发现和解读——和钱理群学兄讨论》,《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9期,第4—12页。

③ 巴金:《一点不能忘却的记忆》,《中流》1936年第3期,第11页。

④孙玉石:《尊重鲁迅作为文学家的思想家的独特性》,《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8期,第117页。

⑤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44页。

⑥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3—117页。

⑦ 刘锋杰、严云受:《鲁迅象征创作的意象资源及独创性》,《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9期,第69页。

⑧ 程光炜:《“想象”鲁迅——当代的鲁迅研究及其他》,《南方文坛》2003年第4期,第20页。

猜你喜欢

阿Q意象鲁迅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鲁迅,好可爱一爹
阿Q和老A
意象、形神
“阿Q断子绝孙”考
孔乙己
阿迅一族
阿Q森林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