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周易》的天人合一观念及其美学意义

2013-08-15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24

名作欣赏 2013年24期
关键词:周易天地万物

⊙张 鹤[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北京 100024]

作 者:张 鹤,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

《周易》本经简称《易经》,原为卜筮之书,大约成书于殷周之际,旧传为周文王所作,意在用卦爻辞指示人事吉凶,也反映出上古社会的多种情况。①作为卜筮之书,《周易》表明了上古先民从对宇宙天象、自然景物的感悟出发,联系人们的生产生活,进一步去认识事物,预测未来的行为,这种关于天、地、人相互关系的认识,形成了《周易》爻辞和文字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及其反映出的美学意义。

一、《周易》的“天人合一”观念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周易》也体现出深刻的“天人合一”观念。如《序卦传》所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可见万物来源于天地,人又来源于万物,天地是一切生命的来源,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理应是浑融一体的。还有以乾卦的六条爻辞来展示龙的成长过程:初九为“潜龙勿用”(九是阳爻的表现,初九就是乾卦的第一个爻),比喻完善自身,等待时机;九二为“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意在小心谨慎,见机而行;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处于中间阶段,所以要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免犯错误;九四“或跃在渊,无咎”暗示养精蓄锐,随时进退,免犯过错;九五为“飞龙在天”,有志者事竟成,到达至尊之位;上九是“亢龙有悔”,即说胜利之后冒进忘形就是失败的开始。六条爻辞明写自然界中“龙”的成长阶段,又暗示着人的生命活动应遵循的规则,这种隐含的意义也说明了人和自然的生命过程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说卦》中更详细地说道:“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八个卦位对应的是人类社会关系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人伦关系。而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事物,这表现了人类、人伦、自然、天地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乾·文言》中亦有体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即是说,“不论人的生命活动,还是人的伦理道德、政治举措、农事劳作,举凡人的一切活动都应合乎自然”。刁生虎在《〈周易〉天人合一思维及其美学意义》中不仅强调了人道需要效法自然,也提到了人在自然面前并不是完全被动无为的,“相反,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与自然相协调,完成自然化育万物的使命,此即所谓‘天地设位,圣人成能’”(《系辞下》)。并据此举例《泰卦·象传》:“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财”通“裁”,“辅相”即遵循固有的规律加以辅助,此句意为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界的变化进行辅助或调整,以成就天地化育之功。③由此可见,《周易》的“天人合一”观念一方面要求人类要尊重自然、天地的客观规律,与自然相协调,另一方面也要发挥主动能动性,“制而用之谓之法”(《系辞》)。这 种辩证的思维模式在当时可谓是难能可贵的。

《周易》“天人合一”的观念在先秦诸子中也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孔子、孟子站在伦理道德的立场,强调人性和天道的统一;荀子进一步将君子治国、人性修养与天人合一联系在一起,即“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臣、父子、兄弟、父母、始则终,终则始,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夫是之为大本”(《荀子·王制》);老子以自然为万物的本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庄子更是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明确了“天人合一”的观念,主张天与人的和谐统一。无怪乎《周易》是唯一为儒家与道家共同尊奉的书。及至西汉董仲舒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西晋张载的“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至明,故天人合一”(《正蒙·乾称》)等,“天人合一”的观念已经渗入到各家各派,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特定的文化心理模式,并深刻影响着知识阶层的文艺创作。

二、“天人合一”观念的美学意义

伴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艺术创造和审美现象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中国古典美学便立足于中国古代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文学、绘画、音乐等各门艺术巨大的美学魅力。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是华夏美学和艺术创造中广泛而长久流行的观念,这正是自《周易》经董仲舒所不断发展的儒家美学的根本原理,也是几千年来中国历代艺术家所遵循的美学原则。”《周易》“天人合一”观念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思想基础,有着巨大的美学意义。《乾卦》“乾始能化美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指出“天”的生长本性成就万物却不言说自己,正说明了美学概念中“阳刚”之美的伟大意义④,这也是“天人合一”观念于美学方面的一种展现。

“中国古代审美讲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统一,讲心物相协、情理调和、抒发与摹写、表现与再现的统一,均与《周易》所建立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密切相关。”中国文学创作中的意境理论便典型地体现出了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统一。王国维说意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以我观物”,是诗人带着强烈的感情去观照外物,描写的自然景物浸染着诗人浓重的感情色彩,此即“有我之境”。“以物观物”,是诗人带着淡泊虚静的态度去观照外物,被景物所吸引,于是主体似乎消融于客体之间,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之境,此即“无我之境”。可见,不论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都是心与物、人与自然、情与景的融汇。欧阳修、秦观、陶渊明、元好问等人的诗词描绘的正是这种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状态。

历代画论也有类似看法。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曰:“古之善画者,大都以造物为师,天之所生,即吾之所画。”(《郑板桥集·补遗》)真正的画家是能将自然万物逼真摹写出来的。恽格《画跋》所云:“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桩,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能言,人能言之。”将人的情感变化和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对应起来,这就是中国古代审美中的抒发与摹写,表现与再现,也体现出“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绘画精神。

音乐方面,《礼记·乐记》和荀子《乐论》都讲求“乐者,天地之和也”。即音乐要使身心、人际和天人的和谐。正如《尚书·尧典》所说:“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音乐创作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天人合一”,心物相协。

此外,古代神话依据自然现象和人体特征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典型形象,如风神飞廉、火神祝融、盘古诞生;古典园林的曲径通幽、叠山理水,追求的是人对自然的依恋,人工宇宙(建筑)与自然宇宙相同构的“宇宙意识”⑤;书法艺术中的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等等,无一不蕴含着深厚的“天人合一”观念。各门类的艺术创作与“天人合一”观念的密切融合,也使这些艺术创作具有了美的本质,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周易》一书中不仅“天人合一”的观念具有深厚的美学意义,其“阴阳”、“刚柔”、“修辞立诚”等命题,“观物取象”的意象理论等,都有着深刻的哲学意义和美学思维,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讨的。

① 参见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先秦两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页。

② 参见毛宣国:《〈周易〉与中国古典美学》,《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第14页。

③ 参见刁生虎:《〈周易〉天人合一思维及其美学意义》,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4年第1期,第34页。

④ 参见李泽厚:《华夏美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78—79页。

⑤ 参见王振复:《中国建筑的文化历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1]韩林德.易传与中国美学[J].孔子研究,1986(12).

[2]王国维.人间词话[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周易天地万物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甜甜的“蝴蝶茧”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会员天地
交友天地
会员天地
《百年易学文献菁华集成》(一)目录(周易经传研究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