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对背”与“面对面”:两种审稿模式比较
2013-08-15喻世华
◎ 喻世华
(作者系江苏科技大学副教授、《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副主编、副编审)
审稿是把住论文学术质量最为关键的一环。对审稿问题展开研究的论文可以说汗牛充栋。至于对审稿模式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而且大多集中在对科技期刊的审稿模式研究上②。审稿模式的选择,反映了编辑、作者与审稿专家三方的关系,同时也反映了编辑部的价值取向,实在有认真研究的必要。
一、两种审稿模式:“背对背”与“面对面”
审稿模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所谓“背对背”,这是绝大多数编辑部采用的审稿模式,也就是所谓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即采用必要的方法,强行隔断作者与审稿专家的联系,比如外稿内审、内稿外审,将作者信息去掉,有似于古代的糊名制度和现代的高考阅卷制度,目的是避免作者与审稿专家相互了解。一种是所谓“面对面”,即“六公开”,这种审稿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为审稿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不仅对审稿人公开作者的信息,而且面对作者公开审稿人的信息;不仅审稿信息面对编委会、主编公开,而且重点内容等面向读者公开;不仅公开发表论文的相关审稿信息,而且公开未能发表的论文的相关审稿信息。③
“背对背”与“面对面”审稿模式各有利弊。“背对背”审稿模式存在诸多好处。比如,编辑操作简便而规范,可以避免作者与审稿专家因为人情关系而出具不太客观的评判意见,还可以避免作者因为负面评判意见与审稿专家的矛盾等。但不可避免地存在问题,比如难以保证责任编辑准确选择审稿专家,不能确定专家是否认真、准确地提出了评审意见等。“面对面”审稿模式的好处是:“六公开”有利于作者与审稿专家交流,有利于读者在评判论文本身质量高低同时也评价审稿人的水准等。但同样不可避免地存在问题,比如,如何避免作者通过各种关系与审稿专家进行利益输送,如何避免作者因为评判意见的公开而与审稿专家产生矛盾等。既然两种审稿模式各有利弊,为什么多数编辑部采用“背对背”审稿模式,而不采用“面对面”审稿模式,其实牵涉到两个问题,一是审稿模式存在机制的差异,二是实际操作的问题。
二、两种审稿模式的存在机制比较
从存在机制分析,“背对背”审稿模式为绝大多数编辑部采用,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第一,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契合。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人情文化,为了避免人情稿件、关系稿件,隔断作者与审稿专家的直接联系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背对背”审稿模式大行其道也就顺理成章。
第二,它与编辑、作者、审稿专家三方的博弈有关。在这一博弈关系中,采用“背对背”审稿模式,编辑处于强势、支配地位,作者处于弱势、被动地位,审稿专家则处于咨询、顾问地位。这是建立在编辑主导下的由编辑掌握流程实施的一种审稿模式,成为编辑、编辑部首选也就不奇怪了。
第三,它与现行的职称、学位评价制度有关。在现行的职称、学位评价制度下,论文发表关系到作者的职称、学位,关系到作者的实际利益。因此,为了发表文章,有的作者不惜拉关系、走后门,甚至不惜出高额版面费用,而文章发表与否往往取决于审稿专家出具的评判意见。如果作者与审稿专家直接接触,审稿专家能否打破情面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或者因为坚持原则与作者直接发生矛盾,都是编辑部、编辑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以上因素,决定了“背对背”审稿模式的生存理据和广泛采用的必然性。
“面对面”审稿模式实现了作者、编辑、审稿人三方之间相互的信息公开,是一种更有吸引力的尝试。
其一,更符合现代价值理念。公开、透明是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期刊数字化时代,学术论文借助各类数据库得到了空前广泛的传播,论文已经成为公共产品,质量将接受同行、社会相当严格甚至苛刻的检验。即使不公开审稿信息,论文的质量同样难逃公众评价。公开相关信息,增加透明度,有利于防止编辑腐败。④
其二,可以避免编辑进行暗箱操作。“背对背”审稿模式中编辑的强势地位使其很容易进行“暗箱操作”。公开相关信息,编辑独大的状态将被彻底颠覆,暗箱操作的空间将被大大压缩。
其三,增加相关人员的责任感。将作者、审稿人、编委会、主编等相关人员的作为放在阳光下,对其会产生强大的压力。“率意而发”“苟且点评”的现象将得到有效遏止。
以上因素,决定了“面对面”审稿模式从理论上说更符合时代发展趋势。
三、两种审稿模式的操作方式比较
“面对面”审稿模式从理论上说更符合时代发展趋势,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举步维艰;“背对背”审稿模式虽然存在诸多问题,却在现实中风行。个中原因除了理据问题外,更重要的在于操作方式。
“背对背”审稿模式操作起来简单易行。编辑根据作者来稿进行学术不端检测后,提出相应修改意见,在基本认可的情况下就可以选择审稿专家;然后将审稿专家意见反馈给作者修改;尔后将其修改稿件提供给编辑委员会有关人员复审;最后主编定稿。这种“三审一定”制度执行起来简单而规范,编辑享有巨大权利却不必承担太多责任,这是其风行,甚至尽管存在诸多问题却一直未被真正撼动的真正原因。
“面对面”审稿模式操作起来存在相当大的技术难度,体现在:第一,审稿人与作者相互公开信息,在中国特殊的国情和文化传统中,是难以避免人情稿现象的,甚至会造成相互之间的矛盾,审稿人很可能拒绝审稿;第二,审稿信息面向读者公开,这对作者和审稿人构成了更为严峻的挑战,特别是负面评判意见,作者和审稿人恐难以接受公开信息可能造成的后果;第三,不仅公开发表论文的相关审稿信息,而且公开未能发表的论文相关审稿信息,这也同样会造成审稿人、编辑部人员处理问题的难度。因此,“面对面”审稿模式由于其操作难度大,造成它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却难以在实践中被广泛采用。
四、两种审稿模式的平衡
在“背对背”与“面对面”两种审稿模式中寻找到一种平衡点,取其利,去其弊,是值得编辑,特别是学术期刊编辑认真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将两种模式结合起来,在理想模式与实际操作中寻找结合点:在作者本位与编辑本位之间,在现代公开性与传统回避原则之间,在编辑、审稿专家、作者、编委会成员、主编这些当事人之间,寻找到妥善的解决办法。
第一,应该正确处理作者本位与编辑本位之间的关系。编辑在选择审稿专家时,可以适当征求作者的意见,在作者提供的众多审稿专家中进行选择,这既可以避免编辑选择审稿专家的盲目性、主观性,也可以避免作者点名审稿专家可能造成的人情因素干扰。这样做,编辑和作者之间是一种协同关系,而不是支配和被支配关系,由此编辑和作者可以建立比较良性的互动关系。
第二,应该妥善处理公开性与回避原则之间的关系。编辑应将审稿专家的意见及时反馈给作者,但不应该将审稿专家的信息透露给作者。在编辑、审稿专家、作者三者关系中,编辑要起到“防火墙”的作用,审稿专家与作者通过编辑进行沟通,以此避免不必要的人事纠纷。这种介于“背对背”与“面对面”之间的操作,是中国文化、学术环境与现代趋势妥协的产物。
第三,应该切实提高编辑的素质。编辑如果没有较高的业务素养,将无法对作者稿件作出初步评审,也无法选择到真正合适的专家;编辑如果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无论是“背对背”,还是“面对面”,作为实际操作者,编辑都可能利用“近水楼台”的便利条件为自己谋取私利。因此,切实提高编辑的业务素养和品质素养,是保证审稿质量的关键。
第四,应该精选审稿专家,逐步建立、完善审稿专家库。无论是哪种审稿模式,审稿专家在稿件录用与否上都起着关键、核心的作用。因此选择、确定审稿专家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通过作者推荐、专家推荐、编辑委员推荐、主编推荐等方式,逐步建立起审稿专家档案库。编辑部应该在审稿过程中,对审稿专家的业务水平、敬业精神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定期进行筛选,建立起对作者、对学术真正负责的审稿专家库。
第五,应该对现行的学位制度、评审制度进行深入改革。如果不改变现行的学位制度、评审制度,就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作者发表论文的功利性目的追求,作者在与编辑、审稿专家的博弈中,就一定会利用各种机会试图改变游戏规则。只有改变用论文发表数量、级别进行学术水平评价的体制,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作者发表论文是出于对学术的敬畏和兴趣,而不是为了实际的利益,这样作者发表论文的动机才能真正回归学术本位。
第六,编辑委员会委员、主编对于稿件负有最终裁判权。这需要各个编辑部的编辑委员、主编必须是名副其实的学术专家,有很高的学术鉴别能力,并具有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公正无私等品质,特别是应具有对社会和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学术论文是关系社会发展、国家声誉的公众产品,绝不能玩忽职守,更不能公器私用。
总之,采用何种审稿模式,其实牵涉到多种因素,究竟哪种审稿模式更为适宜,与各个编辑部面对的具体情况有关。因此,“背对背”与“面对面”审稿模式,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
注释:
① 在“中国知网”的“主题”栏输入“审稿”二字,共出现10 469条相关信息,可见关注者之多(“中国知网”2012-6-12)。
② 在“中国知网”的“主题”栏输入“审稿模式”二字,只出现了42条相关信息,可见关注者相对较少(“中国知网”2012-6-12)。
③ 孙显军,冯斌.关于学术期刊“面对面”审稿模式的设想[J] .中国出版,2010(12):22-23.
④ 喻世华.论期刊数字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06-109.
[1] 周志新.科技期刊建立在线投稿与审稿系统的目的与原则[J].编辑学报,2005(1):54-55.
[2] 骆满生,王亨君,袁晓萍.科技期刊组稿与审稿在因特网上的实现[J].编辑学报,2001(2):105-106.
[3] 宋双明,刘阳娥.对现行审稿模式的思考与建议[J].编辑学报,2003(5):359-360.
[4] 朱大明.论双向匿名审稿制的合理性及其心理作用[J].中国出版,2007(10):34-35.
[5] 高崇友.试论高校学报审稿制度[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S1):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