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缺省的英译看中华文化传播——以《中国的好女人们》英译本为例
2013-08-15缪建维
缪建维
《中国的好女人们》是旅英华裔作家薛欣然的畅销书,其英文版译者在翻译其中的文化缺省时采取了多种处理方法,总体上体现归化倾向。中国文学的英译应坚持“异化”原则,但在处理具体翻译问题时,还应灵活处理,以免太过于强调“异化”导致译文晦涩难懂,读者失去阅读兴趣,反倒不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
概 述
纪实小说《中国的好女人们》被译成27种语言出版,荣登多个畅销书榜。英文版译者埃斯特·泰德斯利除了翻译《中国的好女人们》外,还翻译了薛欣然的《天葬》、《筷子姑娘》等多部作品,于丹的《〈论语〉心得》也由她所译,均得到了作者和市场的认可。
汉学家葛浩文曾说过,美国人对讽刺的、批评政府的、唱反调的作品特别感兴趣。西方读者在选择英译中国作品时多少带着这样的期待。本书选材涉及“文化大革命”这一敏感话题,满足西方读者的猎奇心理。那么,除了选材原因外,翻译环节是否为译作的推广起到了作用?本文拟对译者在面对“文化缺省”时采取的翻译策略进行审视,以期通过个案研究管中窥豹,对从中透析出的翻译规律和倾向作一些思索。
文化缺省
文化缺省,即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就翻译来说,同一作品的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面对原文中的文化缺省时,译文读者缺乏应有的认知图式,无法对文本获得连贯的理解。
文化缺省的存在要求译者了解两种文化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重构源语文字中被缺省的文化含义,帮助他们消除阅读中出现的意义空缺,同时将语言中包含的民族文化展示给译文读者,达到文化传递的目的。
《中国的好女人们》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其中有很多对中国人不言而喻的东西对英语国家的读者来说是完全陌生的。
文本缺省的处理方法
译者在处理本书中的文化缺省时采取了多种翻译方法,具体如下:
1.释义:译者处理本书中的文化缺省时多采取此法。释义指直接解释原语词句在上下文中的意义。这种方法便于译文读者获得对译文的连贯理解。但由于译者时常用无文化色彩的语言替代原文中比喻和联想,生动性和形象感大大削弱,文化信息也未得到传递。虽然简练,却索然无味。例如:
例1:因为是“大资本家的女儿”,母亲也很快被收审,不准回家,我和弟弟被安置在“牛鬼蛇神子女之家”。
...My brother and I were moved to living quarters for children whose parents were in prison.
“牛鬼蛇神”,原是佛教用语,说的是阴间鬼卒、神人等,在“文化大革命”中,它成了所有被打倒的无辜受害者的统称。在原文中,作者使用这一词语,是建立在中文读者多数都对这一历史称谓有所了解的基础之上的,译者将原文中的“牛鬼蛇神子女之家”译为“living quarters for children whose parents were in prison”,译文读者的意义真空得以消除,语义连贯性得到了保证,但其背后的深刻历史背景却并未得到传递。
2.删除:译者将原文中可能影响语篇连贯的文化缺省删去,这样可以使译文处于较好的连贯状态。然而,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这种方法剥夺了译文读者了解原文所包含文化信息的权利,也削弱了原作品的艺术性。例如:
例2:“他们唯一的儿子叫王国维,据说是为纪念清末民初那个投江自杀的学者王国维而起的这个名。”
王国维是中国的国学大师,据传他“为中国传统文化而甘自赴水”。原文提到他有其特殊的文化传递的用意,然而这一良苦用心由于译者的“删除”之策而枉费了。当然这一文化信息由于其复杂性无法在文内得以传达,但译者完全可以通过脚注的形式对其补偿。
3.替换:此种译法用目标语读者所熟知的表达方式来取代源语中陌生费解的表达方式。此种译法可以消除意义真空,然而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看,牺牲了源语文化,抹杀了文化差异,甚至会造成文化误解。
例3:放下电话,王月想起了一句话:“天诛地灭”。
As she put the phone down,she thought,“God will punish them.”
宗教文化是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子类别。中国人信奉“玉帝”、“老天爷”等,而西方人多信奉基督教。从弥补语义缺省,达成语义连贯的角度来讲,将“天诛地灭”译成“God will punish them”便于译文读者理解,但是会误导读者,使他们认为中国人也信仰上帝,妨碍他们对中国核心文化的理解。
4.直译:即按字面照译原文,对于原文中的文化缺省不作任何交代,这样的后果可能是影响了读者的理解,或者是妨碍了文化的传递,或两者兼而有之。例如:
例4:清末民初的老朽辜鸿铭“一个男人配四个老婆如同一只茶壶配四只茶杯最为合理”的论调是中国男人们最为崇尚的‘国粹’,现代男人还想多要一只杯子装钱!
That old man GuHongming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said that...
辜鸿铭学贯中西,是中国文化的坚定捍卫者,甚至到了偏执的地步。因此,“清末明初的老朽辜鸿铭”所蕴含的文化意蕴绝不是简简单单地用“That old man GuHongming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就可表达的。即使从读者理解的角度来讲,读者也存在一定的意义真空,不明白作者为什么单单要提到这个“old man”。
例5:他告诉我要想真正救出那位小姑娘得找当地的乡政府,他说有些农村是“天高皇帝远”的失控区。
“In the country side,”he said,‘the heaven sare high and the em peror is far away.”
“天高皇帝远”是中文中流传甚广的民间口语,译者采取简单的直译,容易让读者产生误解“在当今的中国还有皇帝”。
如果在翻译中仅进行语言表层的转换,则会“虽译犹不译”,无助于读者的理解,更无从传递文化信息。
5.直译加文内注释:这种方法是指译者在对原文相关内容直译之后,再加以文内注释对文化缺省进行补偿。既能够保证语义连贯,又能较好地传递文化信息。本书中也不乏这样的成功译例,如:
例6:那时国民党没能利用好中国的发展形势,最糟糕的是失去了中国农民的支持,所以很快蒋介石的几百万被英美武装了的军队便被毛泽东打到了台湾。
...This was adisaster,for the peasant’s constituted over 98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Despite being supplied with arms by Britainand the UnitedStates...
英国是工业社会,而中国是农业社会,因此,农民在中国的重要性是英国人所不熟知的,英文读者想必难以理解国民党为什么失去了农民的支持,就失去了天下。译者在翻译时,考虑到中国的这一特殊国情,补充了相应的文化信息。
译者的翻译策略的分析
以上多数译例显示,译者意识到了文化缺省的存在,并采取了补偿策略。采取得比较多的是“释义”法。但这样的归化策略掩盖了文化差异,也牺牲了原文的艺术性。
译者将文本的流畅性和读者理解的便捷性作为首要考虑。即使是以上提到的几个成功的文内注释的例子,译者也是着眼于便于读者理解。译者在文中频繁地将文化信息省去不译和从未采用文外注释以免分散读者注意力,更是有力的佐证。
翻译策略“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文化态度的选择,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制约。或隐或显,有意无意,译者总是在某种文化意识的牵引下选择策略、运笔译作”。尽管本书译者对中国有着友好的感情,但从民族心理上来说,她的西方人的心理定位对其归化策略有着导向作用;赞助人的力量也会影响译者的策略,此本译作出自英国的出版社,其宗旨不可能是传递中国文化。尽管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提高,但对于英美等所谓“强势文化”来说,中国文化依然是“弱势文化”,市场要求译者采取“归化”的策略也是意料之中了。
当然,《中国的好女人》此书的英译仅是个例,不足以反映中国文学作品英译的全貌,然而对于目前的现状至少是可以提供一点儿启发的。
中国文学作品英译的出路
从传播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应当高举“异化”的大旗。
“异化”策略有其必要性。韦努蒂将“异化”策略可以成为抵抗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这种侵略的有效手段,“异化的翻译抑制民族中心主义对原文的篡改,在当今的世界形势下,尤其需要这种策略上的文化干预”。采取“异化”翻译,能够保留中国文化的独立性,将中国文化植入译语文化当中,让译语读者逐渐理解和接受。
“异化”策略有其可行性。当今世界,各民族的包容心越来越强,读者渴望了解异质文化。接受理论表明,在阅读过程中,译文读者对译文并非被动接受,而是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他发现没有接触过的异域文化因素时,会主动根据上下文、阅读经验、语境及有关注释等,主动接受这一事实,进而扩大期待视野。译者应相信读者有这样的能力去理解异质文化。
然而,“异化”作为文化传递的一种有效手段,其在实践中推广绝非一日可以实现。“在文化全球化的情势下,异质文化的输入和异化翻译只能以原质文化的接受,原质文化群体的接受认知,符合原质文化的认知、思维、审美和语理、语性为前提下进行”。如果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尤其是文化信息密集的文学作品时,不顾读者的接受度,过分拘泥于源语的字面意义,使译文生硬拗口,可能会吓跑一些读者,文化传递就成为一句空话了。
因此,在现阶段,在坚持“异化”翻译的大原则的前提下也应有所变通。如果原文中文化缺省过多,想要用“异化”手段加以补偿,构建语义连贯,同时又要兼顾文化传递,可能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作者优先传达那些重要的核心的文化信息。
杨宪益夫妇所译《红楼梦》被译界奉为传递中国文化的典范,但在海外却少有人问津。《中国的好女人们》英文版总体采用了“归化”的策略,从文化传递的角度来看是不宜提倡,但在海外的接受度很高,在某些文化信息未能得到传达的同时多少还是实现了一些文化渗透。这也正从另一方面证实,传递中国文化,如果时机尚未成熟,那走一些“曲线救国”之路也未尝不可。
中国文化传递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急不得,认准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假以时日,终会有所收获。
[1]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J].外国语,1997,(6):55-60.
[2]薛欣然.中国的好女人们[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3]Tyldesley Esthertrans.The Good Women of China:Hidden Voices[M].VintageU.K.Random House,2002.
[4]邢力.对《红楼梦》杨宪益译本异化策略的文化思索[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00-105.
[5]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192.
[6]包通法.文化全球化及“异化”翻译的范式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1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