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百姓话才能要回『马』

2013-08-15崔耕和

月读 2013年9期
关键词:马夫子贡农夫

□ 崔耕和

孔子周游列国时,有一次其所乘之马挣脱缰绳跑了,啃了路旁的庄稼。这块田地的农夫很生气,扣了马不还。弟子子贡自告奋勇去处理,他对农夫说尽好话也没要回马,悻悻而归。孔子又派他的马夫去处理。结果,马夫同农夫拉了一会儿家常,最后竟把马给牵回来了。

子贡作为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论口才、协调能力,与那个不知名的马夫相较当然有云泥之别,可在要马这件事上,却实实在在地输给了马夫。个中原因一想就很明了,子贡应对王侯贵族的“之乎者也”,村野农人自然听不懂,即便听懂也不会入心。而马夫的话则不然,他说的是老百姓的话,朴素、自然、明白,生动形象,能说到点子上,当然能取得共识。

由此看来,能熟练运用群众语言,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能力。所谓群众语言,简言之就是通俗易懂、贴近民心、符合民意的语言。与群众语言相对的,是大话、空话、套话。曾听一位农民朋友说,现在有的干部轻易不会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拉家常,与群众交流习惯打“官腔”、说套话。他们很少下基层,靠电话和会议抓工作,不知道群众喜怒哀乐,很少与群众有共同语言,讲起话来让人厌烦。不会说“百姓话”,不会与群众交流,这样的做法肯定会使群众工作大打折扣。

群众工作的实践一再证明:只有正确运用群众语言,才能架起与群众交流的桥梁,找到与群众交流的共同点,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一般来说,因职业、年龄、知识层次、社会地位等方面各不相同,群众的想法和要求也各有差异。因此,与群众交流、对话必须分清对象、讲究艺术,否则,话不投机半句多,做好群众工作也只能是空对空、走过场。尤其在当前全党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自觉反省:自己与群众交往时有没有居高临下、口大气粗?有没有掌握与群众交流的艺术从而获得群众的心声?有没有能力灵活运用群众语言开展工作化解矛盾?

学习群众语言并不难,关键是要对群众有真情。只有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当亲人,才会重视、接受群众的语言。疏远群众,自以为高明,就听不进群众意见,更谈不上学习运用群众语言。只有提高运用群众语言的基本素质,丢下“官腔”说群众语言,才会在内心深处亲近群众,才会同群众打成一片。群众语言来自群众,来自基层和实践。要学会讲群众语言,就必须到基层和实践中去学习。只要去掉架子、低下身子,深入群众中间,与老百姓聊家常、话里短,就一定能够听到、学会群众的鲜活语言。在宣讲政策时,要用喜闻乐见的语言,把要说的同群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政策讲得透彻,让群众听得明白。在访贫问苦时,要用家长里短式的语言,实实在在地帮助困难群众解难题。在化解矛盾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群众服“理”不服人,认“理”不认官。在化解群众矛盾纠纷时,要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把一般的道德原则、普遍的是非标准、当地的民风民俗有机地结合起来,靠“情”解心结,用“理”化矛盾,多一些推心置腹,多一些和风细雨,真正用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解释法律条文,鼓励群众按程序反映情况、表达诉求,促进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我们党执政的基础来自人民,植根于群众。以真心对待群众,促进作风转变,就要坚持群众路线,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经常思考“我是谁,为了谁”,时刻以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带着深厚的感情做群众工作,想基层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决不能把学习群众语言停留在口头上。要坚持民生为重,用“心”来纯洁自身作风,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负其责。否则,就会像子贡那样,该要回的“马”也要不回来。

猜你喜欢

马夫子贡农夫
子贡如何花钱
出丑获赞
出丑获赞
躺在树下的农夫
不知不识
农夫和蛇
Being Humble Enough to Consult One’s Inferiors不耻下问
遗失的斧头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徐悲鸿向马夫赠“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