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吐鲁番的月夜

2013-08-15沙坤

吐鲁番 2013年4期
关键词:葡萄沟吐鲁番月光

沙坤

周日的下午,吐鲁番突然刮起大风,正欲拉动窗帘防尘入侵,忽然看到阴霾的天空上,悬挂着一轮弯月,周围环绕着密云,而弯月风采依旧,全然不顾密云的侵袭,照常放射着迷人的光芒。这奇异的景象,就像一个情感的钩子,一下子勾起我在吐鲁番四十多年赏月的回忆。

人们常说,四季分明的地方才是好地方,虽说吐鲁番的春天和秋天日子短些,而悠长的夏天格外令人着迷,以至于广大的游客都冲着这个季节来吐鲁番观光。由此,我认为吐鲁番就是四季分明的地方。

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依我在吐鲁番盆地生活四十多年的时光里得出的不同感受,那便是吐鲁番的夏天时光最长,风光最美。吐鲁番四季的月夜,当然就属于夏天的最为美丽,最能动人。

我在乡村的瓜棚里欣赏过月光洒满瓜地,把满园的瓜秧染成墨绿色纯美的场景;我在坎儿井的小溪旁欣赏过月光沐浴流水,把满渠搅得银光闪闪动人的场景;我在戈壁的沙枣树下欣赏过月光亲吻大地,把整个盆地变成银色光海的壮观场景……然而,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在葡萄沟的夜晚欣赏月光透过藤蔓,把世界上最长的一沟葡萄园渲染成诗意的小夜曲那迷人的场景。那是怎样一个动人心魄的月夜啊!

当晚,我陪同湖南美术出版社的几位编辑,专程来到葡萄沟家访点宵夜。家的庭院,简直就是葡萄沟的缩影。一条流水潺潺的小溪,从院子里蜿蜒穿过。渠边挺立着高大的新疆杨,坡上坡下尽是葡萄架,两排高低不平的建筑错落有致,掩映在浓密的葡萄藤里。葡萄架下两排一色木制炕式餐桌井然有序,分布在缀满葡萄的棚架下。通道里,摆满无花果、石榴、月季、桑叶牡丹等各色盆栽花卉,与满园的葡萄一起,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阵阵幽香。

客人们在充满诗意的葡萄深宅大院里,在这弥漫着维吾尔族浓郁风情的仲夏之夜,自然会放下文人固有的那份矜持,品美葡萄、吃手抓肉、喝高度酒,谈天说地,东南西北,欢畅无比。我不胜酒力,喝了几杯之后,就让导游阿依古丽陪他们尽兴。我独自走出院子,沿着渠边幽静的小路,漫无目的地走着,这才发现幽深的葡萄架上,悬挂着一轮圆月。来的时候,谁也不会关心葡萄沟今夜会不会有月亮,更不会注意月亮是什么时候升起来的。此时,我也是意外发现,更衬托出了月夜一个“静”字。原来静也是一种享受,它可以让繁杂躁动的心渐渐地安宁下来,不再思想人世间复杂的是是非非。

月亮就这样与我同行,我走到哪里,它跟到哪里,无声无息的暗恋,坦然而执着,令我感动。月光如水,温柔地蔓延开来,葡萄沟整个世界仿佛沉浸在银色的月光中,把白天人声鼎沸的葡萄沟变成充满温馨静谧的月夜。我置身在这温柔恬静的月光之中,月光轻轻地落在了我的头上,调皮地洒满了我的衣服,轻柔地抚摸了我的身体,缕缕柔情温暖了我的心。我完全被笼罩在圣洁的气氛里,心灵也在这圣洁中实现了升华。

我不觉已来到通往山坡的路口,索性登上山坡,体验一回登高望月的情致。平时说吐鲁番神奇,总找些地理、气候特点来诠释,常说吐鲁番高温的威力大,大到火焰山脚下的沙子能烤熟鸡蛋;常说吐鲁番终年无雪少雨,缺水的盆地却盛产葡萄、哈密瓜等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物产……此刻,我站在葡萄沟岸边的土山上,瞧一瞧与之毗邻的一沟葡萄,突然感觉到吐鲁番之神奇,完全体现在自然世界的和谐上。库木塔格沙漠毗邻鄯善县城,却能历代友好相处;交河、高昌两座用生土夯造的故城,历经千年风雨而岿然不动;夏季摄氏温度居全国之冠,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个个如苏杭的美女后生;浩瀚无垠的戈壁、肆虐风物的大风,却能容得下一块完美的绿洲……

这突如其来的感受,越加坚定了我的想法:吐鲁番就是一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神奇之地。我怀揣着这样美好的愿望,一直走到山顶。山顶之处,其实就是火焰山的尾段。月光下的山体睡着了,就像山下葡萄沟的睡姿一样纯美。我的脚下是一座鬼斧神工的土山,在月光的洗涤下,一沟的葡萄把褐色的山体衬托得像一幅油画,色彩分明,情趣盎然。月光毫无保留的洒向山间,洒向沟壑,幽静的令人心驰神往。一阵轻风拂过,平静的葡萄沟掀起一道道浅淡的波浪,葡萄叶轻吻着葡萄藤,发出轻轻的拥抱声,在宁静的月夜中显得分外轻悠,一同沐浴在月光里的土山,偷偷地吐了吐舌头,露出了会意欢欣的笑容。

我不想再走了,折回头来到山坡的亭子间,坐在石凳上,抬头仰望湛蓝苍穹中的明月,我不知不觉中陶醉在温柔的月夜里,思想意识仿佛已融化在浩瀚的宇宙之中。沉思冥想之际,从朋友相聚的地方飘来了《阿依古丽》缠绵的歌声。在众多的新疆民歌中,《阿依古丽》是我的钟爱。我的朋友大都知道我喜欢这首歌,尤其是酒喝到酣畅时,就会情不自禁的引吭高歌,抒发情感。我心里明白这是我的客人在向我发出召唤。我恋恋不舍的走下了山坡。

四季中,吐鲁番夏天的夜空最美丽迷人,我始终这样认为。当晚霞收起最后一道光束,夜晚便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慢慢打开。湛蓝色的夜空就像美丽的月光湖,静谧、广阔、神秘。月亮的光辉无私的洒向绿洲大地,田野、村庄、树木,披着银色的薄纱,静静地睡着了。隐约的火焰山和着月光湖的鼾声静卧在月夜的怀抱里,做着甜美的梦。

每每此刻,我都会想起对月情有独钟、咏月如痴如醉的大师级诗人。“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这首著名的《月下独酌》,堪称是古代咏月的杰出代表作。诗人与月共饮,与影共舞,与月光、月影相约重逢的浪漫情感,不知感动了多少善男善女;白居易“月点波心一颗珠”、“新月一张弓”的奇特比喻,更是把人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世界;苏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突破时间的局限和空间的阻隔,让寄情明月共同的爱把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诗人借明月向正在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送去了一份美好的祝愿。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极具浪漫色彩,极易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能让人联想到初生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圆满的生活;一轮明月,能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这就是月亮给予人们的感觉,人们也就对月亮寄托了关于人类诸多的美好愿望和无限憧憬。

人赏月的收获,取决于自己的欣赏兴趣与能力。纵观古今咏月诗篇,灿若星河,然能让我为之倾倒的是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一生仅留下两首诗,而凭一首诗“孤篇盖全唐”者独张若虚也。

这首诗的篇名就令我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全诗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以月为主线,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从升起到高悬到西斜再到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融情于景,摄情入诗,相偕相融,勾勒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衬托出游子离愁的情怀。

古人咏月各有各的风格,诗化了的月亮,成就了许多千古绝唱。然而,它毕竟是李白的明月、白居易的明月、苏东坡的明月、张若虚的明月和所有咏月人的明月。

我面对广漠的夜空,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明月。在这样的思索过程中,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和生命的可贵。此生不论富贵贫贱,谁都不能长生不老,这是自然规律。就个体的人而言,生命实在是太短暂了,仿佛昙花一现。于是,我在告别吐鲁番夏天月夜的同时,就迫不及待的走进秋天的月夜。

秋天是一个浪漫的季节,一个收获的季节。由于吐鲁番的夏季时光过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于秋天的记忆远比夏天少得多。我自不例外,时常为此抱怨上天的不公,让吐鲁番的一年四季不能平均分配。也许,我读过许多悲秋诗作的原因,对于发生在秋天里缠绵的记忆格外珍惜。我不管吐鲁番中秋节后的季节是属于夏天或是秋季,选择了一个秋日的傍晚,爬到了单位登楼,想一睹秋阳落辉、秋月升天的景象。

八层楼顶不过是30 多米高,而我觉得离天幕很近。“夕阳无限好,就是近黄昏”,的确,落日的速度很快。我眼看着太阳静静地躺在西方地平线上、个头越来越大、颜色由深黄变成殷红、缓缓坠落、最后被密云吞噬的全过程。在太阳将下山的一刹那,西天边上的晚霞舞动起绚丽的纱巾,将大地镀上了一片金黄色的图案,晚风吹起,单位旁边麦西来甫广场上的一片片草儿摇响一支支黄昏的抒情曲,吐鲁番小城顷刻间进入童话般的世界,神秘而美丽。瞬间,我被眼前纯美的旋律震慑了,俘虏了,仿佛走进一首绚烂、肃穆、忧伤的乐曲里,感怀落日在云层、山巅中涅槃的壮烈。不曾想,太阳的告别仪式会如此隆重、优美、绚烂和盛大,整个过程瞬间完成,辉煌而壮丽。

月亮出场的仪式比太阳并不逊色,她悄悄从山的根处爬出来,像一个鹅黄色的灯笼,从东方天边挑起在天空,继而渐渐升高,鹅黄色灯笼渐渐变幻成白色的纱衣,娴静而安详,温柔而大方。她那银盘似的脸,透过树梢,留下祥和的笑容。

我置身顶楼,沐浴着清瘦的月光,想起心中搁浅了许久的情愫和掩藏了无数期待的情事,花开花谢,几度春秋,红尘来去,诗意流年,我在葡萄花即将落败的月夜里,邂逅了秋季的温暖。

在夜色完全笼罩大地的时候,我下楼悄悄来到麦西来甫广场的那片柳树林。这里没有了平日的喧嚣,四周的一切都被寂静所笼罩,只有天际上的月儿在云间穿行,皎洁的月光拂照着我的影子疏落在林间草地上。月儿款款行走,月影婆娑迷离。柳树深情的摇晃着优美的身姿,荷塘缀满银色的霞光。我置身其中,仿如走进瑶池仙境,轻飘欲飞,浪漫无垠,快乐无比。我悠然的伫立在柳树下,凝视着明月,弯腰拾起一块小石子,随意扔进荷塘,激起阵阵涟漪,很有节奏的向外围扩大着晕圈,荷叶之间相互碰撞,发出嬉戏喧哗的笑声,飘向了静谧的夜空。

吐鲁番秋夜的月色真美!简直就是一幅美妙动人的小夜曲!我荡漾在如此浪漫多情的夜色里,好想和梦中的你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我踏着温柔的月光,踩着落叶踱步,徘徊在幻想的境界里。淡淡的月光肆意的洒满一地,惊动了秋的季节,拨动了我的心弦,心之芳菲,在夜色中缓缓升腾。

这就是吐鲁番秋天的月夜:纯净、温暖、诗意般缠绵,小夜曲般美妙。

吐鲁番的冬天不太明显,天空依旧湛蓝,阳光依旧灿烂,唯一的区别便是冬季的月夜有些冷清。也是一个月到十五的晚上,我独自来到麦西来甫广场散步。不见了茂盛的荷花和那一湾纯净的湖水,只有落完叶子的柳树,寂寞孤独倔强的挺立在原地。虽说吐鲁番冬天不冷,但冬夜的气温也在零下十几度,凉风嗖嗖,不一会便有了寒颤。

原本不想在这寒冷的冬夜出门的,终归经不住冬天月夜的诱惑,既然来到室外广场,就硬撑着寒风的侵袭,看一看冬夜里的月亮。

我踩着一地枯叶,不时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在冬天的静夜里,显得格外清晰而富有节奏。偶或,身边走过几对卿卿我我的恋人,或相拥而行,或窃窃私语,或勾肩搭背,给这冷清的冬夜增添一丝温馨和柔情。

我喜欢静静地观赏掉了叶子的树林,喜欢静静地观赏麦西来甫广场草地上的亭台,喜欢静静地观赏凋零的荷塘,喜欢静静地观赏荷塘上造型独特的拱桥,喜欢静静地观赏水泥砌成的石凳,它们以银色的月光作背景,描绘了一幅淡雅清爽的水墨画,让人浮想联翩,让人沉思冷静。

今夜不巧,空中布满了阴霾,飘动的乌云,不时地遮挡了明月出没的线路,月亮时隐时现,偶尔露出些笑意。我抓紧这难得的机会,贪婪的遥看冷清的冬月。月光时有时无,地上斑驳阵阵,与昏黄的路灯融为一体,为寒冷的冬夜增添了一些暖意,我的思绪因此而展开。

四十多年前,也是这样一个冬夜,那时,家里没有电灯,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机,更没有电脑。唯一消闲的去处就是聚到村口的麦场上,玩些老鹰捉小鸡、捉迷藏的游戏,时常因为贪玩忘记了回家的时间,每次都要被大人们责骂。那时,我就钟情于月,多少个无聊的日子,只要有冬月相陪,也不觉得寂寞;多少个夜晚我都是在月光下度过的。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懂得了情感之后,对冬月开始有了一种寄托,对友情有了一种思念,对爱情有了一种渴望,对事物有了一种认识,对生命有了一种珍惜,对女孩有了一种眷恋;我多少个愿望都是在月夜里实现的。

再后来,开始有了同学,有了朋友,有了男性知己,有了异性知音,有了爱人,越发对冬月有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月有阴晴圆月,人有悲欢离合”、“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时成了我的最爱,常常挂在嘴边,停在心头,寄情于月;我多少个情思都是在月夜里构成的。

现在,大家都有了电视机、DVD 播放机,更有了电脑。业余生活大都与这些电子朋友,夕夕相伴,即使是月光皎洁的美丽夜晚,大都不愿意离开心爱的电子朋友,走出屋外,看一看风景,自然也包括我。什么事习以为常了,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引力。我经常做些检讨,每每夜晚出去不少,但大多都是参加应酬。待从酒桌上下来,头脑早就麻木了,误了许多赏月的情事。

反思过后,经常后悔。由此,写了这篇《吐鲁番的月夜》。我是喜欢夜晚的,尤其喜欢吐鲁番夜晚的星空。有道是“月是故乡明”,而吐鲁番的月亮更明。因为吐鲁番的月亮能沉淀白天的喧嚣与生命中的尘埃,使我的心像星空一样明净,我的情像月亮一样缠绵,我的人生像月亮一样美丽。

这就是吐鲁番的月夜:纯净、温暖、诗意般缠绵,小夜曲般美妙。

猜你喜欢

葡萄沟吐鲁番月光
《点·月光》
《葡萄沟》教学设计
月光下最透明的心灵
葡萄沟
月光花瓣
《葡萄沟》教学反思
我向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