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办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3-08-15李净昉
2013年1月3日至5日,由南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南开大学文学院、南开大学跨文化交流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广东省中山市文联等单位承办的“买办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在天津隆重召开。来自中国香港、广东、上海、北京、天津及澳大利亚等地的五十多位专家、学者及香山买办的部分后人齐聚南开大学,交流和分享研究成果。开幕式由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沈立岩主持。南开大学副校长朱光磊、天津市原副市长王述祖、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院长梁元生、广东省中山市社科联主席胡波在开幕式上致辞,表达了深化合作交流的愿望。来自不同地域、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在大会和分组讨论中,集中探讨了买办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天津、香港、广东、上海等地的地域文化与买办文化形成发展的关系,买办群体的身份转换与社会形象建构等重要议题,视野开阔,进一步拓展了跨文化、跨学科、跨地域的对话与交流。在梁元生院长主持的闭幕式上,胡波教授、侯杰教授和郑翼之的后代郑灏先生发言,充分肯定这次研讨会的圆满成功,认为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一 跨文化呈现
买办在近代中国的出现及其经历,原本就是中外文化碰撞、交融的结果,具有跨文化的性质。因此,在跨文化视阈中重新阐释买办这一特殊群体,才有可能还原其价值和意义。此次研讨会上,不论是个案研究,还是整体探讨,都从不同方面努力阐明近代买办所具有的亦中亦西的文化特征,深入挖掘其在跨文化背景下的生存处境与策略。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黎志刚教授集中阐述了香山籍买办和中西商业文化交流的关系。轮船招商局是中国近代第一家华资公司,但在经营上与传统中国企业有所不同。在创办初期,招商局商董及经营者建立了一系列西式的集资、管理、会计和商务考察制度,并引进了现代科技和船务知识。在新体制、新技术、新知识的引进中,香山籍买办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唐廷枢、徐润、郑观应等香山籍买办不但较长时期担任洋行买办,更有开阔的国际视野。他们都在上海、天津、香港等地生活过,也曾到其他国家做过考察。与洋商的多年交往以及在国内参与各类工商业团体和社会公益慈善活动的经历,为其管理新式企业积累了经验,也使他们在与外商企业竞争时具有明显优势。
长年研究华人家族企业的专家、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郑宏泰研究员的发言,以在近代中国历史舞台上风光一时的徐润、郑观应、何东三大买办家族为例,深入探讨买办个人信任机制的建立,及其抉择背后的利害得失,反思诚信在现今商业世界的作用和价值。郑教授指出,19世纪初,大批洋商涌入中国,以求发财致富。在华洋贸易中担当中间人角色的买办,成为双方接触交往的关键连结。买办通常凭借个人能力和由血缘、乡缘、保证金等要素所构成的保荐制度,来获得个人信任。而在法律制度尚未健全的社会中,买办要通过这种个人信任机制获取回报,也往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
广东省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虞天识副主席结合郑观应的个案研究提出,作为买办的郑观应对中国传统教育模式有深刻反思,他借鉴古今中外教育的经验教训,批判了传统儒学教育的各种弊端,要求从根本上改革传统的儒学教育,创立颇具中国近代特色的教育思想,促进了中国从传统儒学教育向近代新式教育的转化;郑观应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启迪作用。
买办在中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引起关注。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萧锦华先生从孔祥熙的家世信仰、求学经历、美国教育改革及中国政局变化等方面,分析其教育事业及思想发展。在他的研究中,孔祥熙因应革命建国、抗日救国的需要,基于儒家思想和基督信仰,吸收美国进步教育思想,以教育改革社会为职志,在中国推行从本乡到全国的现代化教育,兼重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融贯中西学术,推广实用知识。其包容变通、公私并行、面向社会的全方位教育思想,反映了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多样性、互动性及多变性。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与会学者关注买办日常生活中之中西杂糅特色,指出他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体现出穿梭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心理和志趣。中山市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黄健敏主任以近代著名买办徐润为例,对其在上海、香山及港澳之“家”进行集中考察,兼及建筑与家庭生活,研究角度颇为新颖。他指出,徐润的上海之家——敬德堂(又名愚园),既是其家庭主要的生活场所,也是其与中外绅商饮宴酬酢的重要空间,处处可见近代上海豪富买办的家居生活细节及品位。从建筑、装修到交际、学业以至饮食,都带有主人自如游走于中西文化之间的风范。然而,上海之家虽然豪华,但在香山买办心中终究只是“寄庐”,婚娶、寿庆、丧葬、祭祖的家族事务都要回乡举行。因此,徐润费心经营着故乡香山之家——愚园(竹石山房)。愚园兼具江南和岭南园林风格,亦有玻璃楼之类的西洋建筑,从其内部构造与功能看来,包括祠堂、书馆、花园乃至寿壤,实是一座综合性的建筑群。不仅如此,北岭愚园的公共性和纪念性更强。但徐润的亲属长年居住的却不是这里,而是近在咫尺的澳门。香山买办的上海、香山和港澳之家的营造,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近代上海、香山和港澳各自的经济、文化特色及其联系;但更要注意的是香山买办的自主选择的决定性作用。
上海社会科学院熊月之教授从宏观角度思考和分析了活跃在近代中国社会上的买办群体与中国文化自为等问题。他在发言中指出,作为亦中亦西的文化混合体,买办处于中西文化交流的前沿与漩涡之中,既有浑浑噩噩的文化自在状态,也有清醒理性的文化创新实践,是整个近代中国文化自为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南开大学侯杰教授与研究生刘文慧联合提交的论文,首次引入“海洋中国”这一研究视角,考察香山买办这一特殊群体在中西文化冲突、交流所引发的社会转型中的身分转换。他们提出,在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下,敢为天下先的香山买办借中国沿海口岸开放之机,以海洋中国为网络,由南向北移动,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益与慈善等活动,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一股新生力量,并率先进行了社会角色的转换。他们中的佼佼者成为近代中国开通风气的先行者、社会思想革新的引导者和早期工业化的奠基人,成为传统中国走向现代的桥梁,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本文以传统方法制作的虾油为主要原料,制作了一种新型复合调味品——虾油调味汁。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该产品的最佳配方为:虾油50%、食盐2%、味精10%、酵母抽提物0.5%、变性淀粉1%、黄原胶0.2%、干贝素0.05%、白砂糖8%、焦糖色素0.5%、麦芽糊精8%、水19.75%。经实验证明该虾油调味汁可直接使用,烹饪时无需添加其他调味料即可达到很好的食用效果,使用量为4%~5%。且该产品外观较好,粘稠度适宜,流动性好,品尝具有典型的虾油特征风味和滋味。该产品使用便捷、口感特色突出,可填补此类产品的市场空白,为家庭和餐饮行业开拓了一条新思路。
在发言中,侯教授着重指出,适当引入“海洋中国”的研究视角,可以使研究者从新的角度,借助“海洋中国”这一具有网络化特征的理论框架,将买办在近代广州、上海、天津、香港、澳门等因对外开放而兴起的沿海通商口岸城市的活动视为一个互联、互通的整体脉络,有助于阐明买办在中西文化碰撞、交流、融合的历史过程中,在东南沿海区域吐故纳新,实现社会身份转变的史实。
透过跨文化研究,可看出买办在沟通中西商业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积极参与旨在推动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教育、慈善等方面变革的活动,成为中西文化的双向传播者。今后如能对买办如何向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等问题做深入探讨,当可更全面揭示买办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特殊作用。
二 跨地域交流
假如以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为主题绘制一幅地图,就不难发现,天津很早就在这幅地图上占据了重要位置。正因为近代天津具有不可替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所以聚集了一批通晓中西贸易规则和文化习俗的买办人士。其中,既有来自广东、上海、宁波等不同地域的洋行买办,也有在本地入行起家者。无论是按照祖籍地来说,还是以寓居地而论,买办在中西文化交流中都共同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著名买办郑观应、徐润、唐廷枢及其家族就曾长期寓居津门,并在这里发展壮大,不断创造事业的辉煌。然而,以往学术界对于买办在天津的状况及其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扮演的角色,缺乏较深入的探讨。此次研讨会不但为来自不同地域的从事买办研究的学者们搭建起新的交流平台,也为他们发表与天津有关的诸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研究成果创造了重要的契机。
梁元生教授在题为“坐‘红烟囱’和‘蓝烟囱’来津的两位广东买办:梁炎卿(1852—1938)及郑翼之(1861—1921)”的发言中,以开阔的学术视野阐释了梁炎卿和郑翼之的家庭出身、地域背景、双语文化、洋行经验及其买办职业与营商致富的关系。梁炎卿和郑翼之不仅跻身天津四大买办之列,也成为津门广帮之首,累积财富数千万。他们作为中介人,在对外贸易方面举足轻重;作为投资者和推动者,又与中国近代铁路、轮船、开矿、银行和金融企业的现代化息息相关,贡献良多。梁教授的发言图文并茂,凸显了近代天津与上海、香港、澳门、广东等沿海城市和地区的密切联系,视角颇为独特。
天津市河西区政协文史委员会张绍祖副主任考察了作为天津四大买办之一的郑翼之的生命历史。他认为,作为天津广东帮的中心人物,郑翼之努力实践了兄长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的“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等主张,积极从事商贸活动,并参与广东会馆的创建及其他文化教育事业,推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他充分肯定了郑翼之及郑宗荫、郑慈荫父子在客观上对近代天津工商业发展和城市现代化所起的促进作用。
唐廷枢既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洋行买办,又是洋务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同时对创办近代民族企业、推动民族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在天津的近二十年时光,成为民革天津市委员会调研处葛培林先生关注的焦点。葛先生通过探讨唐廷枢与天津的关系,系统揭示了唐廷枢受李鸿章的委派在天津参与创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铁路等洋务事业的功绩。他还考察了唐廷枢参与创办天津气灯公司、天津自来火公司的史实,阐明昔日买办为促进中国民族企业的振兴所付出的极大努力。
南开大学研究生赵天鹭不仅注意到唐廷枢一生中具有洋行买办、清朝官僚与民族企业家三重身份,而且探究了他如何实现多重身份的转换等问题。赵天鹭依据大量原始史料,肯定了唐廷枢将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和技术设备引入洋务企业及自办企业,加强管理,改善经营,扩大资本等做法,揭示了他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所做的贡献。
南开大学博士后李净昉以近代天津的移民文化为切入点,着重探讨了买办在移居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形态。她从宁波籍买办与香山籍买办在天津的形成与发展、多重社会身份的建构和生活方式的转化等方面展开探讨,阐明近代买办群体既继承了同乡扶助的中国传统商帮文化,又不断汲取并传播西方经营文化;既保留买办的独特地位,又主动向官僚、民族资本家转化;既从事工商活动,又通过出版书籍、创办报刊、开办新学等活动积极参与知识生产、传播,引领社会文明。
天津社会科学院张利民研究员从宏观角度考察了买办在天津的形成、发展及其变异。他认为,与上海、广东等地的买办相比,天津买办的政治性较强。这不仅可以使外商获得巨大利益,也为买办走上仕途创造了条件。遗憾的是,对于具有鲜明特征的买办群体,天津所留存的回忆录和文学作品的相关描述却较少,这与民众对买办的淡漠情绪有关。明朝以来,天津作为北京的门户,具有军事防御功能。而在近代,天津却在抵御外来侵略的过程中频频受挫,对依附于洋商的买办衍生出一种情绪,民众曾将买办等做“洋事”者称为“洋奴”。类似资料缺乏等问题,同样存在于天津研究的其他方面。要想走出困境,开拓新的议题,深化认识,跨地域交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上海社会科学院葛涛副研究员聚焦于以往很少为学者关注的上海唱片业中的买办议题,凸显其对现代城市文化的贡献。他的论文指出,20世纪初,欧美各大唱片公司试图开拓远东市场(包括中国、日本、朝鲜),中国唱片业最初的买办群体即于此背景下诞生。而上海作为中国最初引入唱片的口岸及首次灌录唱片之地,拥有相对集中的买办群体。这些唱片买办主要负责两项业务:一是为母公司在华的唱片录音工作做好前期准备;二是负责母公司所制唱片在本地的销售。上海的唱片买办往往不仅代理唱片单项业务,且对相关诸项业务采取多项经营的方式。这一研究反映出上海国际化背景为买办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利的支撑,使其在接触和学习西方文化时占得先机,集聚力量。今后,若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入探究买办在推动民族唱片业发展过程中的所做所为,当更具挑战性,也更有创新价值。
身为中国人,四海为家的买办对家乡、故园有着很深的感情,有些人甚至须臾不能忘怀。来自中山的胡波教授特别关注著名香山买办郑观应笔墨之间所书写和流露出来的对家乡、故园的眷恋之情。郑观应一生不论身在何处,始终与故乡的亲朋好友保持着广泛而密切的往来,在诗文书信中更是难以掩饰对香山的热爱之情。他笔下既有对广东社会丑恶现象的揭露和批判,又有对岭南地域文化的肯定和称赞;既有对官场黑暗和商场诡诈的愤怒和抨击,又有对乡规民约和人文精神的认同和褒扬;既有对广东民间社会活动和地方经济事务的关注和参与,又有对乡亲生活的关爱和对社会文明进步的期待。对郑观应而言,香山始终是令他魂牵梦绕的地方。他所留下的关于香山的文字是其乡土情结的真实体现,也是那个时代的历史记忆。胡教授从“乡情”这一角度入手,深化了买办与其原生地文化联系的研究。
三 跨学科对话
以往关于近代中国买办的研究多集中在史学界,而此次研讨会实现了文学、史学、传播学、社会学跨学科的交流与对话,议题之广引人瞩目。其中,文艺作品所呈现和塑造的买办形象,首次成为饶有学术意味和理论价值的议题,有效拓展了研究空间。与会学者一方面借助不同文本分析买办形象的形成与转变,另一方面深入揭示了作者的创作思想、时代语境等对买办形象塑造的影响。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子夜》和《围城》是生动刻画近代中国买办的两部重要作品。南开大学文学院耿传明教授深入分析了茅盾和钱钟书的创作思想及其塑造的买办形象。茅盾的《子夜》是现代文学史上唯一以买办资产阶级作为反面主人公的长篇小说。作品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与买办资产阶级代表赵伯韬的冲突为主线,力图揭示出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子夜》着重表现买办在政治上的反动性和道德上的堕落性。钱钟书在《围城》中对买办张先生的描写,则是对买办在文化趣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上的伧俗、鄙陋、崇洋媚外、实用主义的嘲讽,反映的是知识精英阶层对洋场买办的嘲讽和鄙夷。耿教授的发言引起与会者的兴趣和思考。
而上溯至晚清,可以发现,小说、回忆录、报纸等不同文本所呈现的买办形象较为丰富立体,反映了更加多元的历史观。广东省中山市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漆德红指出,晚清小说对买办的主要来源皆有描述,对不同出身者通过多种途径成为买办的描绘尤为形象具体,如花钱买职位、外国人“慕名”邀请、社会底层人物偶然受外商赏识而当上买办、世袭买办等。在她看来,晚清小说的描写亦涉及成为买办的基本素质、买办的社会地位等,既流露出时人对买办较高经济地位的欣羡,也表达了对一些买办为富不仁及其种种恶劣行径的不齿。回忆录中亦有对买办的类似叙述。而晚清民国时期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报刊媒体(如《申报》),也刊登过诋毁和攻击香山买办的文字。
与文字描述相比,照片以无声语言讲述了买办在近代中国的存在,再现了其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生活方式。清末民初,照相在中国社会逐渐流行,成为时尚。许多社会名流喜欢拍照留作纪念,而买办作为社会富裕阶层中的一族,更是乐此不疲。通过分析著名买办徐润、郑观应、莫仕扬、容闳等人的照片,漆德红指出,买办对中国传统文化或西方文化的喜好,往往从其身着的服饰显现出来。她说,在分析和解读照片中,拍摄时间和地点、人物的年龄和身份、摄影师等因素也应该考虑,以尽量减少和避免对图像的误读误解。
此次会议为不同学科之间学者的交流对话提供了平台。南开大学刘堃博士对翻译小说的分析解读颇有新意。她指出,晚清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创作主体所经历的异域空间与经由翻译而再度重生的异域经验,往往在共时文本的互文关系中发生联结,并进行空间与主体意识的再生产。博士生王小蕾借助“影视史学”的理论方法开展研究,集中分析了曾念平2003年执导的电视剧《买办之家》中的买办形象,该剧透过电视屏幕再现一个近代买办家庭的兴衰起落,诠释了买办群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命运。这一研究关注创作者有关买办的历史认识及其来源,如何围绕买办的生活制造戏剧冲突、构建买办形象,相比于其他再现买办历史的文本、影视作品有哪些优势与不足等。对于青年学者的大胆尝试,与会者普遍给予肯定和好评。
不同学科的学者从各自角度对买办形象展开的讨论,涉及买办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南开大学林晨副教授阐述了晚清时期中国文学对“洋人”和“西学”形象的书写姿态的嬗变,并就现代作家在特定创作理念影响下创作的买办人物形象是否符合历史真实提出质疑。一些与会者就此发表不同意见。南开大学侯杰教授指出,文学作品具有读者广泛、情节生动的特点,拍成电影后发挥了意识形态宣传作用,长期以来人们对买办的某些认知往往来自这类文艺作品。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并非基于历史事实而是源于文学想象的买办形象,后来演变为人们的集体记忆。这一问题引起与会学者的热烈讨论。
通过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之间的对话,有关近代中国买办研究的视野更为开阔,给人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