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视角与文学文化研究”学术论坛综述
2013-08-15徐寅
近年来,文学文化领域的性别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为了进一步推进该领域的研究,南开大学文学院于2012年11月3日至4日在津主办了“性别视角与文学文化研究”学术论坛。本次论坛的中心议题围绕性别视角与文学文化研究的理论及实践展开。来自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现代文学馆等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三十多人参加研讨。论坛开幕式由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南开大学妇女与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乔以钢教授主持。她在致辞中概要介绍了多年来南开大学在性别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期待此次论坛简朴务实,讨论深入,保证学术含量。各位与会专家在论坛发言中,分别就性别研究理论的多元化建构、现当代文学文本的性别分析、性别视角下的政治与文化现象、多民族文学和跨文化中的女性书写等议题交流心得,展开讨论。
一 性别研究理论的反思与探询
在性别研究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摆脱“女性唯一”、“女性主义唯一”的倾向,建构多元化的理论框架,日益为当下的学科建设所关注。性别研究理论的多元化建构究竟从哪些方面入手?这一建构对于文学本体和文化发展有何现实意义?怎样看待其理论资源?对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发表了看法。
首先,不少学者认为,性别研究的理论维度还有待开掘。厦门大学中文系林丹娅教授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后,受世界女性主义思潮与社会性别研究方法在各个学科中渗透的影响,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也蔚为可观,代表性成果显示出研究者鲜明的女性主义批评特色。同时又颇有意味的是,如同在文学语言的研究中缺失性别分析的理论维度与批评视角一样,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缺失的是对文学语言的批评实践。她呼吁研究者聚焦这一缺失,加强对文学语言的性别研究。湖南师范大学赵树勤教授配合短片播放,揭示了当前性别研究与生态问题的密切关联。赵教授以中国作家黄宗英、叶广岑等人的创作为实例,提出女性与自然存在的相通性,将生态研究视角引入性别研究的具体领域。针对赵树勤教授的理论思考,北京语言大学的李玲教授和厦门大学的王宇教授分别就女性主义理论是不是借助隐喻模式来达到女性与生态的同构,以及生态女性主义会不会导致本质主义的出现等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疑问和关切。在这个问题上,上海大学闵冬潮教授强调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她认为,借助性别分析,可以探讨城市规划、生态等各方面的问题,女性主义研究视野的拓展,有助于促进思考。
其次,对性别研究理论及其与现实的生活关系进行反思。南开大学周志强教授针对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女性主义”话语展开分析。他首先辨析了中国女性主义话语的三种言说语境,即学术生产语境、社会活动语境和日常生活语境;继而从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女性主义”所面临的困境入手,指出女性主义本身有被“去政治化”和被娱乐媒体“奇观化”的可能;进而揭示了在体制性语境中,娱乐媒体所塑造的所谓“女性主义”是永远不能捕捉和实现的形象,它实际上成为娱乐媒体营销的特殊符号,即一种被消费的对象。周志强教授认为,这恰恰是女性主义或者说性别研究遗忘了政治化斗争,过分重视欲望、自我幻象的表达所导致的分裂。围绕日常生活语境中的“女性主义”这一话题,林丹娅教授认为,热播琼瑶剧中的主题思想,作者本身可能是没有把握的,而其中女权主义话语的植入,更多的是对女性主义的曲解,这些曲解又潜移默化地进入到日常生活领域。因此,理论真正介入生活其实存在难度。王宇教授结合当前的“车模热”现象,补充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周志强教授所提出的消费语境应该是一种权力无限往复的过程,消费与被消费其实是一种权力的协商。周志强教授就此进一步展开观点,认为冲突论、互动论、结构论甚至权力协商,其实是一种“遗忘政治”的形态。洛阳师范学院的张凌江教授则指出,女性的被消费并不应归于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这方面的误解是由于对女性主义的理解存在隔膜。
上海大学闵冬潮教授所做的关于“90年代之后的男女平等与性别公正问题”的发言,对性别研究理论转向进行了深入思考。她侧重从男女平等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遭遇的挑战入手,讨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妇女主体多元化与阶层分化的问题。杭州师范大学王侃教授则带来了对性别研究理论在文本创作层面的反思。他认为,当下中国的女性主义理论以及经由当下女作家通过文学写作所表达的性别话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局限和缺失。王侃教授认为,女性主义的理论方向当是经由对“性别结构”的批判进入对社会和文化结构的批判;女性主义理论话语体系应将批判的锋芒投向“现代性”的总体性结构。作为性别写作,“人类性”和“未来性”应该成为重要的思考层面。
二 中国现当代文学文本的性别分析
性别分析作为文学文本解读的维度之一,已经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期刊研究与文本解读,成为本次论坛从性别视角出发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现象进行剖析的重要着眼点。中国现代文学馆刘慧英研究员从初期《妇女杂志》入手,重新梳理和阐释了自“五四”以来对《妇女杂志》及其主编王蕴章的评价;在建构妇女文化史的同时,关注对女性文化做出贡献的男性。她总结晚清民初女性杂志创办的两种主要观念,说明《妇女杂志》的创刊背景、风格及作用,并探讨了王蕴章其人对该杂志的贡献。她指出,《妇女杂志》作为一种早期的女性刊物,承载着女性媒体的职能。围绕这一话题,南开大学文学院陈宁副教授就女性媒体的受众效果以及知识分子眼中女性媒体究竟如何定位,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来自长春师范学院的刘钊教授则以《女子世界》期刊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中刊载的小说创作,归纳出以“男女平权”为核心的性别乌托邦的话语表述,进而反观女性文学形象所担负的启蒙性社会责任。结合这一发言,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曹霞副教授提出了自己关注的问题:妇女命运究竟要不要和国家命运相联系?二者在多大程度上发生了关联?她认为,从晚清到近代直至现代,女性解放的倡导者们往往是将女性命运与家国命运联系在一起,而忽略了女性作为本体本身所具有的诉求。刘钊教授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从问题起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方向。
部分学者选取经典作家的经典文本,从具体创作出发,在性别视角下进行分析。北京语言大学李玲教授重新阐释了丁玲《在医院中》和《杜晚香》的文本主体。通过具体分析,总结了丁玲创作执著探问主体内在精神的思想走向。厦门大学的王宇教授继之谈到孙犁的乡村女性叙事。她认为孙犁作品以性别视角介入乡村女性叙事,其实是一种借助想象乡村女性来想象乡村的方式。她呼吁大家关注孙犁作品中不曾明白说出的内容,即所谓“空白之处”。南开大学刘堃博士从文学本体出发,结合“娜拉”与“芸娘”两个女性形象的文学翻译及其传播,讨论现代性的想象机制,分析了20世纪前半期中国的文化语境对翻译行为的影响与“再翻译”,以及女性形象背后的文化理念与策略。
北京师范大学杨联芬教授对现代文学史上颇受关注的“贤妻良母论”进行研究。在对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对新文化运动中爱伦凯的“母性论”在传播中“丢失”以及遭到激进主义者批判的命运进行追问,比较了爱伦凯和冰心的女性观,并联系“贤妻良母论”的现代命运,揭示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女性主义理论发展的激进态势。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宋声泉在论坛讨论环节提出了面对晚清与民初的巨大社会变动,“贤妻良母”在常态中是否并未发生改变的疑问;博士后李净昉指出,“五四”时期对爱伦凯“恋爱自由”主张的讨论多于“母性论”,这一时期激进思潮占上风,其原因值得深思。杨联芬教授认为,革命文化、激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对家庭和人际关系的改变是不容忽略的,而激进思潮占主流可能是传承中所延续下来的。
三 性别视角下政治与文化现象的考察
在运用性别视角的同时,从文学出发,进而引入对政治与文化的想象,使得本次论坛没有仅仅停留在文学文本和理论层面,而是颇为贴近现实生活。上海社科院陈惠芬研究员关于男性形象革命的社会学层面的思考,考察了中国男性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剪辫易服”。随后,陈惠芬研究员又提出了对“摩登女性”的思考。应该从怎样的角度去看待这一问题?她的研究引起了大家对“易服”现象的讨论。针对这一问题,陈惠芬研究员提出,女性形象的变化,一定程度上是自发产生的,而男性形象则往往与政令性的要求相关。这一点从民国所颁布的第一条服饰法对男性形象的规定即可看出。她指出,在象征系统里,男性是作为主体存在的,社会男性的改变意味着政府的成功,女性的社会地位则不那么重要。同样涉及服饰的政治、文化价值思考,陕西师范大学屈雅君教授做了关于中华嫁衣文化的调查分析。她以丰富的图片,将中华嫁衣与日本、韩国的服饰文化进行比照,对服饰文化主流化的诸种表现形式进行探讨,进而探讨了中国女装经典化的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旗袍的争论。她还指出,无论中国还是日、韩,在秀自己的民族服装时,都是女人在秀,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
上海大学董丽敏教授以20世纪80年代的妇女研究为基础,思考“性别如何政治”这个问题。她从当下的妇联机构和民间、学院派如何建构性别研究的主体性问题深入思考,提出妇女在性别主体意义上的解放并不是真正的妇女解放运动的全部,要将其放到阶级、族群和国家的层面中去获得最终解放。周志强教授就董丽敏教授关于妇联机构职能的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瑞金苏维埃共和国时期,根据地的男丁缺乏,迫切需要妇女联合会这一组织的成立。通过妇女合作,来解决当时男丁当兵后农业生产力匮乏的问题。在当时,妇女没有被作为“性别”来对待,而是“去性别”的;也就是说,早期妇联活动恰恰是“去政治化”的活动。南开大学林晨副教授对政治化涵义的词汇本身进行了解构。杨联芬教授谈到自己在使用“妇女”、“女性”这些词汇时所引发的焦虑。从“妇女”一词的政治性内涵所发生的变化来看,“五四”时期它是高校女生所喊出的口号,现如今却被女性普遍诟病。上海大学闵冬潮教授对男女平等、性别公正进行了讨论,进而提出对“平等”、“不平等”和“差异”之间相互关系的辨析。她所关注的恰恰是性别问题与社会分层和社会分化的向度。林晨针对闵教授的发言,补充说明平等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而对待女性的态度应该成为衡量一个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尺。他进一步指出,女性与其他弱势群体需要共同面对很多问题。针对性别平等与公正问题,刘堃提出性别平等被视为人类解放的一个环节,而如今我们面临如何将这一平等向前推动的问题。屈雅君教授提问:女性问题到底值不值得被抽象出来?当社会在向前推进时,性别问题所体现出的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如何?她认为,当下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人的问题,女人的问题,这所有的问题或许可以在理论上追求统一性,但现实层面很多经验的东西会不断出现,去推翻理论。因而,进行性别研究要有宏观视野,需要不断将性别视角带入政治、文化、生活的各层面去思考。
四 多民族、跨文化交流中女性创作的探讨
关注多民族文学和跨文化交流中的性别问题,是本次会议的又一议题。黑龙江社会科学院郭淑梅研究员以赫哲族“伊玛堪说唱”为考察对象,探讨这一独具北方民族渔猎文化色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传递出的人类童年单纯、神秘的原始思维,展示了部落联盟时期父权制的建立和母权制的式微。她所研究的关于伊玛堪女萨满的“人鹰互变”模式,强调女性身兼两种形象,更愿意充当拯救者的身份和功能,对于女萨满文化的研究颇具探索价值。王侃教授针对她的发言提出,是否存在特定地域文化对萨满教特质产生影响的问题。郭淑梅研究员认为,民族文化本身必然受其地域性的影响,这在汉文化中也普遍存在;同时她进一步指出,文化的传承有其谱系性,而文化空间的缩小会导致谱系的断裂,女萨满文化就可能面临灭绝。南开大学蒙古族博士生包天花提出了自己对满蒙文化差异的看法,认为在蒙古族文化认同中女性其实更接近于“神”。新疆昌吉学院王志萍教授就少数民族文学性别书写的价值和意义展开讨论。她认为,少数民族文学的性别书写以异于主流文学的创作主体、话语体系、性别及性别关系书写对象,标示出独特的创作价值,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探讨解决两性矛盾、构建和谐关系的启示。对于郭淑梅研究员提到的民族文化受地域性影响,不能简单地以汉族地域文化特征去衡量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心理的观点,王志萍教授从另一角度做了补充,提出民族地域文化中的社会评价体系也不同于主流文化,不能简单地拿男性菲勒斯中心主义来界定少数民族的性别书写。从相关研究成果及其所引发的讨论可以看出,多民族文学是一块有待开采的富矿,其中的女性书写以往很容易被研究者忽略。如何建立多民族文学史观,将少数民族的女性文学或性别书写逐步纳入主流文学的研究视阈,值得关注。
广西民族大学黄晓娟教授结合其多年从事壮、越民族文化研究的经历和感受,对中越女性文学、文化进行比较,探讨了不同国度、不同时空的女性共通的情感体悟和独特的主体意识,指出两国的现代女性都在书写中继承和改写着传统的女性文化。黄晓娟教授的性别研究不仅涉及国内少数民族文学,而且从跨国文化交流的角度,探索了处于双重边缘位置的女作家的写作状态,思考中越女作家如何与其他民族的文学进行平等对话。这一问题的讨论,显示了将国内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置于更大文化空间中的开阔视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王红旗主任长期关注海外中国女作家的创作,她在发言中探讨了海外女作家在异域文化语境中的身份危机、生存艰难与心灵困惑,提出在立足人文关怀的基础上,应努力实现多重跨越。
会议最后阶段,乔以钢教授报告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性别视角下的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进展情况,介绍了部分研究成果。女性文学资深评论家盛英老师发表了会议感言。贵州师范大学林树明教授为论坛做学术总结。他将这次会议的内容归纳为文本细读、社会性别文化的讨论和学科建设等几个方面,在梳理和总结与会学者发言的同时,提出了对文学领域性别研究未来发展的几点看法。他认为,应当注重文学本体的研究,同时拓展研究视野。这次会议中出现的对多民族性别文化的审美观照,跨民族、跨国界的性别研究即为很有意义的研究空间。作为男性学者,他还特别呼吁大家关注文学中的男性话语、男性主体,而不是局限于女性自身的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