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探究活动课的教学实践

2013-08-14陈世栋

考试·教研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反思变化形式

陈世栋

【摘要】历史探究活动课遵循“以活动促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创新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其主要活动形式有历史讨论会或辩论会、小论文写作、网页或课件制作,历史手抄报比赛、自编历史教材和调查访谈等形式。活动课的实践带来了师生关系,学生协作精神、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评价等方面的新变化。活动课的本质是体验与理解,其最终走向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认同与内化。

【关键词】历史探究活动课 特点 形式 变化 反思

新课程高中历史教材增加了探究活动课,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它遵循“以活动促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以课堂为基本阵地,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基本特征,让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实践,引导学生在历史活动中体验,在历史活动中发展。笔者根据自己对新课程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初步尝试和积极反思。

1 历史探究活动课的主要特点

历史探究活动课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能力,发展个性特长,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有:

1.1 开放性

很多探究活动课都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的特点。如经济全球化是在当今政治经济领域争论颇多的问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讨论”就是通过让学生辩论增加学生的思辨性和对问题看法的开放性。对活动课探究的结果允许答案开放、允许有多种解释出现,即只要言之有理有据就可以。

1.2 自主性

历史活动探究课必须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作为活动主体的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制定活动计划、确定活动形式、选择活动伙伴、组织活动开展、参与活动过程、显示和评价活动成果等,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新教学理念。

1.3 创新性

探究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展开,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在做一做、考察、收集资料、开展辩论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历史,发展实践能力。创设由学生“构建而非复制”的活动情境,尽量安排一些学生能够自由参与探究和创新的活动空间与内容,赋予学生创新的责任,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1.4 互动性

新课标下的历史课堂除了完成历史知识的传授,还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协作。这方面的要求可以在活动探究课互动中逐步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可以是师生互动,也可以是生生互动。在分工中协作,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实现对历史问题的释疑和解决。互动探究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讲求团结和协作。

2 历史探究活动课的主要活动形式

2.1 历史讨论会或辩论会

主题辩论会是在对有关历史知识学习、掌握的基础上,围绕一个“辩题”,由主持人、评委、观点对立的双方和观众(全班同学)参加的一种历史学习与探究活动。通过辩论,可以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历史,提高搜集信息、口头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将已掌握的历史知识用辩论的形式再加以拓展、深化,需要详实的资料和详尽的准备,需要敏锐的洞察和敏捷的反应。历史主题的辩论会既需要辩手紧扣题意、针锋相对、力陈己见,又需要大家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发挥各自的作用,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如人教版必修(一)中的《1913年的一份问卷测验谈起——历史问卷分析研讨会》、必修(二)中的《关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讨论》、必修(三)《科举制度的利与弊》等,都是很好的辩题。

2.2 历史小论文

中外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重大的历史事件,都可以通过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尝试用类似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收集资料,并运用历史资料,分析问题,史论结合,作出合乎逻辑的解释。当学生能自主参与探索创新时,他们才能学得有趣、有效。如人教版必修(三)《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历史小论文》。

2.3 历史网页或课件制作

因特网以它独有的魅力吸引着大众,特别是年轻的学生。如在人教版必修(三)《走进历史文化名人——与历史文化名人的对话》教学中,就可以通过制作历史网页的形式来完成。通过活动,学生不但了解了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和人格魅力,也将学习的信息技术学科内容和历史学科学习实现了有机融合。

2.4 自编历史剧

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三)《走进历史文化名人——与历史文化名人的对话》一课中,我鼓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文成公主人藏》的历史短剧。首先根据教学内容,把历史短剧分成四部:“少年文成公主”、“吐蕃使者求婚”、“文成公主西行”、“文成公主在西藏”。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每组负责一部,由小组长具体负责,布置学生去搜集有关历史资料的搜集。任务布置后,全班同学开始收集、整理资料、编写剧本,熟悉和排练剧本。通过这样的活动形式,将书本“死”的历史知识变为“活”的实践演出,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历史知识和迁移历史知识的能力,同时也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潜能的机会。

2.5 历史图片、历史手抄报比赛和参观文物展览

如人教版必修(二)《中国民生百年变迁——历史展览》和《图说中国经济发展》的教学。在中国百年历史的发展中(20世纪初一21世纪初),民生的变迁涉及诸多领域,教材中提供了多个领域及多个生活侧面的思考,如交通、器物、习俗、环境、服饰、住房、饮食、通讯、娱乐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在此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本地区、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选题进行筛选和改造。举行“主题论坛”,题目可定为:百年民生与现代文明。活动形式可以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模拟展览公司的承展规划人,写出本次历史展览会的具体方案。然后搜集有关材料或进行访谈调查,将整理好的有关资料、图片参加“中国民生百年变迁”历史展览会。又如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活动中,我布置以“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发展历程”为主题的历史手抄报比赛活动。学生搜集整理的历史手抄报设计新颖、图文并茂。通过做手抄报,培养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搜集、整理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和审美的能力。

2.6 自编历史教材

如在人教版必修(一)《多民族凝聚的中华民族——尝试自编教材》的探究活动课中,我让学生围绕主题,自行选定范围、确定题目,自行搜集素材,自行编辑制作,自行出版成果进行展览展开活动,教师只起指导的作用。第一环节,选定题目。学生选择自己有兴趣的内容,就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民族融合、民族关系、民族状况等各方面,或择其中一二,或进行全面论述。第二环节,搜集素材。学生根据所定题目,进行图书、图片等检索,获取相关素材。教师在这一环节起着指导作用,教授检索素材和获取素材的方法。第三环节,编辑制作自编教材。学生根据所搜集的素材,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进行编辑制作,成为图文并茂的文本或演示软件。教师在这一环节也只是起着指导作用,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理论来分析问题和使用计算机软件来排版编辑。第四环节,成果展览。自编教材装订成册,用塑胶文件套装好,摆放在教室的图书架上,长期保存供参观阅读和教学使用;演示软件装入计算机供演示和使用。这样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学生掌握了正确搜集整理、分析归纳材料、形成观点、阐述问题等历史方法,形成思维能力。

2.7 历史问卷调查、调查访谈等

如人教版必修(二)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对社区居民生活方式变迁的调查》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家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主题,通过多种方式展示家乡的变化。学生通过网上查找,社会调查、查阅书籍和报刊、访问身边朋友或亲人去了解家乡在改革开放前后情况的变化,如交通的变化、人们服饰的变化、居住条件的变化、人们收入的变化、旅游业的发展等。后来在展示活动成果时,形成成果有小论文、短剧和小品等,活动形式丰富多样,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改革开放后家乡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了同学们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3 历史探究活动课实践中的新变化

3.1 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师生关系,增进了师生情感

探究活动课,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和自主实践。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在活动课准备阶段,师生之间建立了平等、和谐、民主、互动的关系,在学生汇报活动成果时,师生共同融进了特定的历史情境中,一同感动、一同欢乐,师生之间的感情加深了。

3.2 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

探究活动课,使教师从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转变到教学活动的设计、指导、组织、帮助和鼓励上来。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到主动的活动学习中来。这种动脑、动口、动手的学习活动,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最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3 学会与他人合作,增强了责任感,培养了协作精神

探究活动课往往以小组的形式组织活动,这就需要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取长补短,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因此,同学们在完成活动内容的同时,不断体验着与他人合作、共同进步带来的快乐,增强了小组成员的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

3.4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和发展

在探究活动课的开展过程中,学生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老师。教师只有更新观念,认识到指导学生活动的过程就是共同学习和交流的过程,才能不断地充实自己,使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和发展。

3.5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全面和客观

新课改强调对学生评价的多样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注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探究活动课给老师评价学生创设了一个新的平台,站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可以看到学生活动的状态,包括学习兴趣、参与态度、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从而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评价学生。

4 历史活动探究课教学实践的反思

4.1 活动探究课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

要不断学习课改理论,在思想上始终与课改理念保持一致。如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不要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等显性的东西得到了怎样的发展,更应该关注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如学生的意志力是否得到锻炼,自信心是否得到培养,求知欲是否得到激发,体验是否得到实现,因为历史探究不等于历史学科研究。

4.2 要善于指导和激励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活动探究课中,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处理、发言、小论文的撰写,一方面给予适当的指导,另一方面要鼓励、激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允许发表不同意见,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探究热情,千万不要斥责、讽刺和挖苦学生,要为学生营造宽松探究学习环境。

4.3 进行活动探究课教学,必须利用课外的教育资源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弥补文本资料不足的缺陷。只要细心、留心,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都有可能成为我们教学的资源库。如在组织教学“贵姓何来——中国诸姓的来历”与“设计2008年奥运圣火传递路线”两课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就能获得必要的、翔实的资料。合理利用校内的图书馆、因特网,校外的博物馆、历史遗址、名人故居等,让学生去阅读历史、感受历史、探究历史,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情趣。

4.4 更新评价方式,建立起全方位、多元、开放的学生与课堂评价体系

要把学生的课前准备、课中的行为表现、课后的总结反思、课堂内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变化、学习中的资料成果积累以及特长才艺养成与展示做为考查评价内容。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中,要把学生成长档案袋的建立、课堂内外的跟踪评价、活动成果的汇集与学生实践探究能力的发展作为教学工作评价的一部分。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活动探究课主要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在于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一种学习、做人的快乐。从这个意义上说,活动课的本质是体验与理解,其最终走向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认同与内化。因此,升华的过程就是再生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是历史活动探究课的终极目标。

猜你喜欢

反思变化形式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这五年的变化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喜看猴年新变化
变化休想逃过我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