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问”在何方
2013-08-14徐勋贵
徐勋贵
曾经对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做过一份《关于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调查报告》,笔者竟发现有57%的学生反映,不少教师在课堂上总喜欢提出“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判断式的问题,而且一堂课多则几十个问题,少则十几个问题。另有35%的学生反映,有的老师喜欢想到什么就问什么,随处提问,脚踩西瓜皮,一路问到底。这种漫无目的的提问往往与教学目标无关,甚至是脱离语文课堂教学,根本无益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因此,教师若能在动态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找准最佳的“设问点”,择时择机在无疑处、生成处、矛盾处、深疑处、动情处等处设疑,变换提问的方式,定能使课堂呈现出“一石激起千层浪,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局面,令学生入情入境、欲罢不能。
一、生成处“捉问”,收获精彩
在目前的地方课堂中,有的教师忽视了始料未及的“弦外之音”,将教案进行到底,与可遇不可求的教育资源擦肩而过。其实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课堂的变化具有不可预定性,其随机性造就了许许多多的生成性资源,需要教师凭借教学智慧及时捕捉这些一闪而过的资源,巧妙设问,方能收获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精彩。
如在《桥》一课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体会老父亲的高尚品质的时候做了如下处理:
师:你觉得这位父亲怎么样?
生:我觉得很伟大。
生:我觉得很不平凡。
生:我觉得他很无私。
师不住地点头微笑。
生(皱着眉头):我觉得这是一位狠心的父亲。
教师听完后一愣,整个教室一片沉默,显然这个问题是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可这个教师马上又开始追问学生。
师:为什么说他狠心呢?
生:他让其他群众走在前面,自己孩子留在最后。
师:孩子,老父亲在最后关头,又是怎样做的?他把生的希望留给谁?
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错了,这是一位更伟大的父亲!
通过及时生成,教师及时追问,让学生理解得更加透彻。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将这些偶发事件视之为课堂的“最大干扰”,面对这些“偶发动态资源”,换一种视角,把它作为资源加以利用,让课堂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二、矛盾处“傻问”,激活思维
“傻问”即教师故作不明白,而将问题留给学生去思考。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傻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1.教材自身的矛盾
教材中有时会出现词语和词语、句子和句子相矛盾的问题,并不是教材真的有问题,而是教材背后隐藏的深层含义。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又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有这样的一个句子:“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着。”提问:“这句话中描写老奶奶神情的词语是什么?” 然后老师又故意问:“这两个词语是反义词,用在这里不矛盾吗?这不就成了病句吗?”让学生通过积极思维悟出“焦急”是盼望早点见到灵车;“耐心”表明老奶奶一定要看到灵车的心情。这两者的结合更真切地表达出了老奶奶对周总理的真挚的爱戴之情。
2.与学生生活的矛盾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联系生活实际,可有的课文中,某些词句的描写会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矛盾,此时可以抓住这个矛盾,提出针对性的问题,从而提炼文章的深层含义。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课文出现“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孩子可以拿它来当摇篮。”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拖鞋怎么可能当摇篮?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从而衬托出小女孩的鞋子之大,更推出孩子的可怜,这还是比较基础的地方。课文中还有这样一处写到:“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提出这样一个带有矛盾性的问题,可引起前面的几段文章,有利于教师教学课文,也有利于学生深化思维去解开这个矛盾,提炼出文章的主旨,让学生在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深入钻研课本,理解文字的内涵,也可以让学生养成自觉发现文章中的矛盾,自己去解答的习惯。
三、无疑处“反问”,引人深思
著名评论家孙绍振先生在他的《名作细读》中说:“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要在学生忽略掉的,以为是不言而喻甚至是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而且揪住不放,把问题提出来,把逻辑空白揭示出来。”教师不仅要在重点、难点处设疑,更要善于在看似简单没有问题的地方找出问题来,因为此时学生往往因粗心大意或未发现问题而表现出漫不经心,思维处于“低谷”状态。这时教师应投石击水巧妙设疑,再次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促进他们进一步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无路可寻时,教师适时启发、点拨、因势利导,可起到绝处逢生,“吹皱一池春水”的功效。
如在《草船借箭》一文教学中,课文结尾处,周瑜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这句话看上去很好理解,就是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但是教师此时若驻足细节,紧接着反问学生:“从周瑜这一感叹中,你体会到了周瑜此时此刻有哪些复杂的心理活动?”有的学生说,哪知他这一声“叹息”中的无奈呀:计谋失算,心情沮丧;有的说,后悔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有的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呀,事已至此,我不得不佩服;有的说,哼,我不会就此罢休的……如此让学生体会到周瑜的心里可能会再生害人之念,这里的品味猜度,更突显了他心胸狭窄,妒贤嫉能的性格特点。周瑜这个人物的形象也逐渐清晰、真实可信,而这些猜度将会在学生的课外名著阅读中再次得到验证。
所以,在语文课堂中即便是无疑的地方也要设疑,有些知识貌似无疑,但却蕴涵着智力因素。教师要从中深入挖掘在学生看来并不是问题的问题,激发其疑问,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就像投石击水,在学生思维的海洋里,激起层层涟漪。
四、深疑处“追问”,化难为易
追问就是在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之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继续提问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是“对话式”教学的一种存在形式,追问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且追问内容的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也促使学生的思维向广阔性和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发展。对课文的深疑处追问,自然无需多说。文章的难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文字类的,常常需要疏解性提问来解决问题;一是课文理解类的,需要有的放矢,巧设问点,通过答问和归纳来解决问题。
如《穷人》一文中,桑娜家怎样“温暖而舒适”,为什么会这样?作者是如何叙写的?这是一个难点。针对这一难点,可引导学生通过对“温暖而舒适”的分析探究,进而理解桑娜的“勤劳能干”和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及感情表达的真实。同样在这篇课文中,对“自作自受”一词的理解又是一个难点,教师可抓住这一词语提问:“自作自受”本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作”什么而又“受”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既然如此,桑娜为什么还要这样做?由此引导学生从“自作自受”一词看桑娜家庭生活的艰辛及其收养孩子的坚决,进而理解女主人公心地的善良、美好、圣洁。
美国一位教育家说得好:“教师效率的高低,很大一部分可以从他课堂上所提问题的性质和提问的方法上考查出来。”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了打造有效、高效的语文课堂,为师者要把“问什么、为何问、何处问、怎样问”作为一门艺术去不断钻研,不仅要找准提问的落脚点,还要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呈现问题,让问题如石头般砸在水面上,不仅荡起涟漪,还惊起“鱼儿”跳出水面,从而使问题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的“催化剂”。
(作者单位:浙江省常山县同弓小学 )
责编/张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