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50年来莱州湾西—南部淤泥质海岸地貌演变研究
2013-08-14李蒙蒙王庆张安定刘亚龙王琳夏英晓
李蒙蒙,王庆,张安定,刘亚龙,王琳,夏英晓
(1.鲁东大学海岸研究所,山东 烟台 264025;2.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青岛266100;3. 烟台市国土资源局牟平分局,山东 烟台 264025)
海岸带作为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地带,是地球上人口、城市和工业最集中的地区,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突出地位和作用。据统计,全球约有超过60%的人口和经济活动中在沿海岸带不到100 km区域之中,而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基本都位于东部沿海地带,这里集中了全国约70%的大城市,人口密度大、经济活动频繁(吴传均等,2002;恽才兴等,2002)。同时,海岸带也是介于陆、海两大生态系统间的生态环境脆弱带(李凡,1996;吴志峰等,1999),最近数十年来强烈的人类活动导致海岸带地区出现了严峻的环境、生态问题(李彬等,1979;黄海军等,2004)。
莱州湾西-南部位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交汇部位,发育有典型的淤泥质海岸(图1)。沿岸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密集,海洋经济发达。近几十年来,随着沿岸人类活动的影响日益加剧,以及其西岸黄河口频繁迁移和黄河入海水沙量的不断变化,在全球海平面不断上升背景下,该区海岸地貌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许多学者对莱州湾西、南海岸地貌演变进行了研究。研究重点多侧重于黄河三角洲岸线变迁、地貌冲淤及其与黄河口演变关系,以及废弃河口亚三角洲的地貌演变等(庞家珍,1979;Li et al,1998a,1998b,2000;Chu et al,2006;Wang et al,2006,2007;Ma etal,2010;Cuietal,2011;Qiao etal,2011)。还有学者对莱州湾南部海岸湿地的演变、海岸侵蚀和海水入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丰爱平等,2006a,2006b;吴珊珊等,2009;孙云华等,2011)。但是,还少有作者对最近50年来整个莱州湾西-南部海岸,尤其是对莱州湾西岸与南岸之间地貌演变的时空关系进行关注和探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最近50年来莱州湾西-南部淤泥质海岸地貌的演变进行系统研究,尤其是注重探讨了莱州湾西、南海岸在地貌上的时空演变及其联系。
1 区域背景
图1 莱州湾海陆分布和岸线轮廓图
莱州湾位于渤海南部、山东半岛与华北平原之间,是公元1855年黄河自南黄海改入渤海后,由现代黄河三角洲将古渤海湾南部分隔而形成的弱潮海湾 (中国海湾志编委会,1993;Wang et al,2007)。莱州湾西-南部海岸(刁口-虎头崖)系由莱州湾西岸和南岸组成的统一体(图1),西岸是莱州湾主要泥沙输入源—黄河口暨黄河三角洲之所在,南岸系莱州湾南部湾顶岸段,属渤海坳陷区,新生代以间歇性坳陷为主;与东岸为山东半岛西北部古泻湖—沙坝体系基础上形成的沙质海岸不同(庄振业等;1983;中国海湾志编委会,1993),莱州湾西、南海岸均为沿新构造沉降的堆积平原发育的,其独具特色的温带淤泥质海岸是渤海西南部淤泥质海岸的重要组成部分。
莱州湾是中国入海河流最多、接纳陆地入海泥沙量最大的海湾(中国海湾志编委会,1993)。除黄河外,莱州湾其他主要的入海河流还包括有:小岛河、小清河、淄脉沟、弥河、虞河、潍河、胶莱河等,多于莱州湾西—南岸入海(图1)。这些陆地入海泥沙是莱州湾沉积物的最主要来源。其中,黄河是莱州湾最主要的泥沙供应者,年均入海泥沙量12亿吨,占总入海泥沙量的99.75%(中国海湾志编委会,1993;庞家珍,1979)。由于大量泥沙被源源不断地输送至黄河河口地区,使河口处于不断淤积—延伸—改道的演变过程中。近50年来,黄河下游河道发生了多次迁移,导致其河口及泥沙入海位置也发生了多次转变。1947年,黄河于莱州湾西海岸甜水沟处入海,大量泥沙在河口处淤积形成了河口沙嘴,后因河口废弃而被改造为突出海岸的岬角;1953年,黄河向北改道神仙沟流路,在该流路共行水11年;1964年,黄河继续向北改道钓口河道行水;1976年,黄河人工改道清水沟入海,而后于1996年在清水沟沙嘴北侧清8断面人工出汊入海至今(图1)。
2 数据源和研究方法
2.1 数据源
文章所用主要数据源包括海图和遥感影像。其中,海图包括莱州湾1958年测1∶15万、1984年测1∶15万和2002年测1∶15万海图。研究区范围较大,不同岸段潮位变化不同步,但是限于目前的潮位校正技术,还无法将潮位统一校正到最低潮位。因此,文章通过对多幅研究区低潮位时刻的遥感影像的筛选比对,选取了西岸与南岸交界部位处于最低潮位并且成像清晰的4幅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分别为1976年06月02日的landsat2MSS影像(空间分辨率 80 m)、1984年06月 07日的landsat4MSS影像(空间分辨率80m)、2002年09月29日和2009年11月03日的landsatETM+影像(多光谱波段空间分辨率30m,全色波段分辨率15m)。
2.2 研究方法
首先,在ENVI4.6软件支持下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图像融合、海图的数字化和校正以及投影坐标系统的转换等。其中,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以获取的已经精矫正的1984年遥感影像为参考,采用二次多项式模式,有效控制点的个数均大于25个,并尽可能均匀分布;图像融合处理主要针对ETM+影像,将彩色合成影像与高分辨率全色波段(空间分辨率为15m)进行HSV变换;海图经扫描数字化后得到RGB格式的图像,将其椭球体和基准面设置为bejing54,并根据大地坐标系的公里网格的选取约28个控制点;为了便于数据叠加分析,在Arcgis9.0软件支持下,将处理后的遥感影像和海图统一转换到莫卡托投影(UTM,Zone 50),椭球体和基准面均为WGS84;通过掩膜处理,在遥感影像上裁切出研究区范围,该范围为北纬 37.01°-38.03°、东经118.82°-119.78°(图 1实线框所示)。
其次,综合考虑研究区陆地地貌、海岸地貌特征和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等因素,将该地区地貌划分为自然地貌和人工地貌两大类:人工地貌包括盐田和养殖池,自然地貌又包括堆积平原、潮间滩涂、水面(含水下岸坡)三部分。在堆积平原中,考虑到莱州湾平原地貌的特殊性,文章将面积广阔并且集中分布在莱州湾西岸的黄河三角洲平原单独作为一种地貌类型划分出来,与分布在莱州湾南岸湾顶部分的冲积平原、冲海积平原、海积平原并列。鉴于淤泥质海岸潮滩地貌从陆地向海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中国海岸带地貌编写组,1996),综合考虑其沉积特征、动力条件、地形特征以及生物分布等要素,通过遥感影像上不同的地貌解译标志,将研究区潮间滩涂进一步细分为高潮滩、中潮滩和低潮滩(表1)。
研究区海岸线即多年大潮平均高潮线两侧地面含水量差异较大,组成物质成分、形态也不同,在多波段融合彩色影像(MSS432、ETM743)上的色彩特征信息差异鲜明,本文采用目视解译方法对岸线及两侧地貌进行提取。其中,自然岸线遵守平均高潮线原则,人工岸线(主要为人工养殖场和盐田)则选取其向海侧外沿做为标准。为了确保信息的空间位置和属性的准确性,在解译过程中和解译完成后利用GPS进行野外定位调查取证,在此基础上对室内判读结果的进行了修正。此外,在Arcgis9.0和ENVI4.6软件支持下,还对三期海图的0、5、10m等深线和水深点进行了提取,并将得到的水深数据经网格化生成各年份DEM,然后将不同年份DEM相叠加,得到不同年份间的水深变化及冲於变化。
表2 莱州湾西-南部海岸地貌类型及其遥感解译标志
表2 莱州湾西-南部海岸地貌类型及其遥感解译标志
3 结果和讨论
3.1 海岸线演变
从1958年到2009年,莱州湾西-南部海岸线演变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以青坨子为界,莱州湾西岸和南岸海岸线空间演变差异明显:主要表现为其海岸线变化时间不同步、空间变化幅度差距较大、海岸线演变形态不同等(图2-a)。
莱州湾西岸的海岸线变化受到黄河口演变的显著影响,变化幅度较大(图2-a)。从1958年到1984年,原海岸线最凹处大幅度向海淤进,并逐渐向前突出于莱州湾中;从1984年到2002年,巨大的河口沙嘴逐渐形成,并且逐渐向右偏转发育,海岸线随之变化;从2002年到2009年,河口沙嘴处发生明显的侵蚀后退,而同期沙嘴两侧南北向岸线则基本固定不变。
图2 1958-2009年莱州湾西南部海岸线和等深线演变
莱州湾南岸海岸线的变化幅度远小于西岸,其迁移方向也显著不同于西岸,而且岸线变化与西岸也不同(图2-a)。从1958年到1984年,南岸海岸线变迁总体上表现为向陆侵蚀后退。研究表明,该时期海岸蚀退的主要原因是南岸入海河流小清河、淄脉河、弥河、虞河、潍河和胶莱河等河流输沙量的急剧减少所致(丰爱平等,2006a)。从1984年到2002年,南岸人类对海岸的改造利用活动加剧,主要表现在大量挖造盐田、养殖池和修坝、防潮固滩等方面,又导致南部海岸线整体向海推移。
3.2 等深线的演变
从1958年到2009年,以青坨子为界,莱州湾西岸和南岸等深线的演变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图2-b)。西岸0、5、10m等深线变化显著,其等深线的演变基本随着黄河口的改变而同步变迁,黄河口即时入海河口随着泥沙的淤积,等深线不断向海扩张;废弃河口处则遭受冲刷侵蚀,等深线后退。但是,不同时期由于泥沙供应以及海洋水动力的不同,等深线迁移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而此段时间内,莱州湾南岸0、5、10m等深线的演变基本保持稳定状态,与莱州湾西岸等深线的变迁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3.3 不同地貌类型的面积及其变化
莱州湾西-南部海岸各地貌类型的面积变化具有显著的阶段性。平原面积变化整体为先增加后减少,从1976年到1984年总面积增加了164.16 km2,而后由1984年的1 950.65 km2减少到2009年的1 449.03 km2,共减少501.62 km2。其中,海积平原和冲海积平原面积总体为减少趋势,1984-2002年减少幅度均最大,近期(2002-2009年)海积平原面积略有增加;冲积平原先小幅度增加后减少,1984-2002年减少幅度最大;黄河三角洲平原面积在1958-1984年增加252.48 km2,在1984-2009年减少172.09 km2(表2和图3)。
潮滩总面积先为基本稳定而后大幅度减少:1976年潮滩总面积为1 523.4 km2,1984年潮滩总面积为1 542.08 km2,1976-1984年间仅增加了18.68 km2。但是,1976年时高潮滩和低潮滩的面积显著大于中潮滩,而1984年时中潮滩的面积增加并超过高潮滩、低潮滩。这表明,此段时间内虽然潮滩总面积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但是其高、中、低潮滩的面积构成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从1984年到2009,潮滩面积由1 542.08 km2减少到2009年的1041.71 km2,共减少500.37 km2。其中,高潮滩面积下降趋势明显,共减少419.70 km2,中潮滩面积波动明显,分别在1984年和2002年达到最大和最小值,低潮滩面积总体波动较小,分别在1984和2002年达到最小和最大值,中、低潮滩互成共轭变化(表2和图3)。
盐田和养殖池面积增加趋势显著,其面积分别增加了851.81 km2和334.76 km2。其中,1976年盐田和养殖池面积的总面积有126.01 km2,到1984年其总面积仅增加了99.69 km2;从1984年到2002年,其总面积增长幅度高达836.08 km2,年增长速率为46.45 km2/a;从2002-2009年,盐田和养殖池面积增加趋势有明显减缓趋势(表2和图3)。
总体上看,从1976年到1984年,人类对莱州湾海岸的开发利用强度较低,研究区堆积平原的总面积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原因主要归结为:从1976年6月份开始,黄河从神仙沟河道迁移至清水沟(图1)处入海,导致大量泥沙淤积在清水沟口(黄河口)及附近海岸,进而引起此处黄河三角洲平原面积的大量增加;从1984年到2009年,研究区堆积平原和潮滩地貌面积减小趋势显著,而在此段时间内,盐田和养殖池面积则大量增加,表明此段时间内人类活动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莱州湾西-南部海岸地貌演变。
表2 1976-2009年莱州湾西-南部海岸地貌类型面积
图3 1976-2009年莱州湾西南部海岸地貌类型面积
3.4 地貌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演变
1976年,黄河三角洲平原集中分布在莱州湾西海岸地区,此时黄河三角洲平原地貌被人类改造的迹象极少,潮滩地貌总体呈带状分布,宽度在10 km左右,其中,中、低潮滩较发育;青坨子逆时针到虎头崖的莱州湾南岸湾顶区域地貌类型由岸到海依次为冲积平原、冲海积平原、海积平原以及潮间滩涂。南岸潮滩宽度为15 km左右,其中高潮滩和低潮滩分布较为广阔。此时,海湾湾顶沿岸平原上已有少量的盐田分布,集中分布在小清河南侧地区(图4-a)。
从1976年到1984年,莱州湾西岸黄河入海口处平原和潮滩地貌向海大幅度推移增加,部分处出现低潮滩转换为水面的现象;莱州湾南岸部分地区低潮滩被水面替代,潮滩出现蚀退趋势。盐田在原有规模上有扩张趋势。除此之外,莱州湾西-南部海岸地貌类型分布变动不甚明显(图4-a、b)。
从1984年到2002年,人类活动对海湾地貌影响加剧,莱州湾西-南部海岸地貌类型分布发生了较大改变。此段时间,西岸黄河口附近平原和潮滩地貌进一步向海处扩张,黄河三角洲平原上出现大面积的盐田和养殖池,主要集中分布在黄河口沙嘴两侧的沿岸区域;莱州湾南岸大面积的高潮滩、冲积平原、海积平原和冲海积平原被人类开垦成盐田和养殖池,成条带状均匀分布在沿岸地区(图4-b、c)。
从2002年到2009年,除部分地区盐田和养殖池出现废弃外,莱州湾西-南部海岸地貌类型分布变化不甚明显。其中,西岸的人工地貌有扩展趋势,黄河现入海口处潮滩增加;南岸的人工地貌破碎度减少,并且已经基本覆盖了高潮滩、海积平原和冲海积平原,有向中潮滩扩张的趋势。此外,由于防潮固滩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南岸部分地区的低潮滩也向海处扩张(图4-c、d)。
表3 1976-1984年莱州湾西-南部海岸地貌类型面积转移矩阵(km2)
3.5 地貌类型的空间转换
从1976年到1984年,莱州湾西-南海岸地貌类型转换主要发生在平原与潮滩之间、潮滩与水面之间,而且西岸和南岸的转换趋势和数量有显著差异(表3)。西岸潮滩和黄河三角洲平原之间的净转移量为203.4 km2,方向为潮滩向平原转入;南岸潮滩和堆积平原(含海积平原、冲海积平原、冲积平原)之间净转移量为6.28 km2,方向为平原向潮滩转入。潮滩和水面之间净转移量为232.53 km2,方向为水面向潮滩转入。与此同时,南岸堆积平原和盐田之间也发生了较大规模的转换,其中盐田净增加66.12 km2。此外,还有高、低潮滩向中潮滩的净转入。
从1984年到2002年,莱州湾西-南海岸地貌类型转换主要发生在平原与潮滩、潮滩与水面之间以及平原、潮滩分别向盐田、养殖池转移(表4)。西岸黄河三角洲平原与潮滩之间净转移量为100.33 km2,方向为潮滩转向平原;南岸堆积平原(海积平原、冲海积平原、冲积平原)与潮滩之间的净转移量为67.05km2,方向为潮滩转向平原。比较而言,西岸黄河三角洲平原向海方向的扩张速度减小,南岸则相反。
从1984年到2002年,莱州湾西-南海岸的潮滩与水面之间的净转移量为94.91 km2,方向为水面转向潮滩,整体来说,年均净转移量比1976-1984年明显减少。与此同时,大面积平原、潮滩转为盐田和养殖池。其中,平原向盐田、养殖池的净转移量分别为446.15 km2、111.68 km2,潮滩向盐田、养殖池的净转移量分别为113.57 km2、180.89 km2。此外,潮滩内部主要表现为中潮滩转向高潮滩、低潮滩的转移。
图4 1976、1984、2002、2009年莱州湾西-南部海岸地貌类型空间分布
从2002年到2009年,莱州湾西-南海岸地貌类型转移主要发生在潮滩与水面、平原/潮滩与盐田/养殖池之间,以及盐田和养殖池之间的转换和潮滩内部的转换(表5)。其中,潮滩与水面之间的转换总量虽然很大,但是净转移量仅为8.66 km2,方向为潮滩转向水面,表明此阶段潮滩的侵蚀区与淤积区面积基本相当。潮滩向盐田、养殖池的净转入量分别为82.1 km2、10.66 km2。平原向盐田、养殖池的净转移量分别为87.75 km2、69.77 km2,在南岸平原主要转向盐田,西岸平原则主要转向养殖池。潮滩内部调整的整体趋势表现为高潮滩、低潮滩向中潮滩的转移。
表4 1984年-2002年莱州湾西-南部海岸地貌类型面积转移矩阵(km2)
表5 2002-2009年莱州湾西-南部海岸地貌类型面积转移矩阵(km2)
图5 莱州湾西南部1958-2002年海岸横剖面变化
3.6 地貌冲於状态演变
3.6.1 海岸横剖面
最近50年来,莱州湾西-南部海岸不同岸段的海岸横剖面及其变化趋势有显著差异。
剖面a、b位于莱州湾西岸黄河口沙嘴的北侧(图1)。1958、1984、2002各年海岸剖面均为凹形剖面,剖面的下部由陆向海均趋于稳定,存在明显的闭合深度。总体上看,两个剖面变化均呈淤积趋势。其中,1958-1984年淤积幅度均较大,1984-2002年间剖面均无明显冲於变化。各剖面的闭合深度均为15m左右,闭合位置距岸线的距离约为40 km (图 5-a、b)。
剖面c、d位于莱州湾西岸黄河口沙嘴的南侧(图1)。1958年时,两海岸剖面均为凹形剖面。到1984年时,两剖面均转变为上凸下凹的复合剖面。到2002年时,剖面c因大幅度的海岸淤积而转为凸型剖面;剖面d(青坨子处)因近岸侵蚀、离岸淤积而转为上凹下凸的复合剖面,但是整体变化幅度比剖面c小。剖面c、d的闭合深度均为10m左右,闭合位置相对于剖面1、2有向海推移的趋势(图 5-c、d)。
剖面e、f、g位于莱州湾南岸岸段(图1)。三剖面均为近似平直形的海岸剖面,各年份间无明显的冲淤变化,其闭合深度均为12m左右(图5-e、f、g)。
3.6.2 地貌冲於分布
整体来看,从1958年到2002年,淤积海域淤积集中在以海岸岬角(老黄河口处)为圆心的弧形带内,淤积体的宽度约为40 km,淤积体最大厚度为14.81m。其中,淤积厚度较大的区域集中在近岸20 km范围内,此范围向南延伸至青坨子附近海域,向东延伸至经度119°18′处海域。自此范围向外,淤积程度迅速减小。可见,黄河入海泥沙多沉积在以西岸老黄河口岬角为中心的弧形海域内,只有少量向周围海域扩散。此外,以老黄河口岬角为中心,南、北两侧各有一个大致对称的淤积中心。
分阶段来看,无论是1958-1984年,还是1984-2002年,淤积厚度最大的区域范围均沿该时期的莱州湾西岸突出部分呈弧形分布。其中,1958-1984年(主要是1976-1984年)的弧形淤积带偏于老黄河口岬角北侧,淤积厚度相对较小,最大淤积厚度为14.19m(图6-b);1984-2002年的弧形淤积带偏于黄河口沙嘴南侧,淤积范围较前期明显扩张,但最大淤积深度只有12.61m(图6-c)。这表明,从1976年到2002年,黄河口沙嘴的逐渐向南偏转导致黄河入海泥沙的淤积部位也相应向南偏转,但一直局限在青坨子以北海域。
图6 不同年份间莱州湾西南部海域的冲淤变化
3.7 讨论
同许多大河口—三角洲及其附近海岸一样,莱州湾西-南部海岸地貌演变受到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首先,由于莱州湾西-南部沿岸处于沉降的新构造背景,加之巨厚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自然压实导致的地面沉降,有研究表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年沉降量约3mm(肖笃宁等,2003;中国科学院地质部,1994),这使莱州湾西-南部海岸相对海面上升速率远大于全球海面。其次,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沿岸潮滩、平原、海域被大面积改造为盐田和养殖池。此外,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黄河入海泥沙量呈阶梯状减少(Wang etal,2011)。这些都极大程度上影响了莱州湾西-南部海岸地貌形态的演变。但是,最近50年来,青坨子两侧的海岸地貌演变差异始终存在。
关于莱州湾西、南海岸的具体界定,前人相关的研究多将小清河作为其分界线(丰爱平等,2006a)。本文通过对最近50年来莱州湾西-南部岸线及海岸地貌演变研究结果,认为在50年的时间尺度上,将青坨子作为莱州湾西岸和南岸地貌的分界线来进一步探讨莱州湾西-南部海岸地貌演变更具有科学性。
以青坨子为界,莱州湾西岸、南岸的海岸线和等深线演变存在明显差异(图2),西岸的海岸线、等深线变化与黄河河口—三角洲变迁基本正相关,变化幅度也较大;而南岸的变化幅度不但远小于西岸,而且其变迁过程与黄河口—三角洲演变过程也不同步。
以青坨子为界,莱州湾西岸、南岸地貌演变过程、转化方向和速率均显著不同。西岸受黄河河口—三角洲的形成和演变的控制,地貌变迁显著,既存在水面向滩涂、再向三角洲平原的快速转换,也存在潮滩向海面的转换,甚至潮滩的消失殆尽;而南岸系莱州湾水动力较弱的湾顶区,沉积物来源较少,海岸地貌变化则相对稳定许多(表2-5;图3-4)。
以青坨子界,莱州湾西、南海岸水下岸坡的冲於状态演变也存在显著差异(图5-6)。在西岸存在显著的淤积,其范围和程度随黄河口演变而有变化,而南岸冲淤则不明显。从横剖面演变看,西岸以凹形—凹形、凹形—凸形、凹(复合)形—复合形剖面间的转变为主,随时间的变化其冲淤变化显著;南岸的剖面均接近平直剖面,随时间的变化其冲淤变化不明显。但是,无论是南岸还是西岸,其海岸横剖面的闭合深度均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表明黄河入海泥沙的沉降范围在不同时期存在清楚的边界。
以上结果表明,黄河入海泥沙在莱州湾的扩散具有一定局限性,大量的黄河入海泥沙沉积在以莱州湾西岸岬角/沙嘴为中心的弧形海域内,只有少量向周围海域扩散。导致莱州湾西岸和南岸地貌差异的主要因素,除西岸和南岸自然环境条件的区域差异外,还与莱州湾西部、南部海域之间的海洋沉积动力过程有关,主要是潮流锋面、余流等控制了黄河入海泥沙自海湾西岸向南岸的迁移,使大量泥沙沉积在莱州湾西部近岸海域。国内外许多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Bi et al,2010;Qiao et al,2008;Lietal,2001)。
4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最近50年来,以青坨子为界,莱州湾西、南海岸在地貌演变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体表现在:两者海岸线和等深线演变差异巨大;两者海岸地貌类型分布不一致、演变趋势、速度和幅度不同,两者水下地貌冲於差距悬殊。总体言之,以青坨子为界的莱州湾西、南海岸地貌演变的差异性是莱州湾西-南部海岸地貌变化的突出特征和总体趋势。受其控制,不仅莱州湾南岸地貌演变与同期西岸黄河口—三角洲地貌的剧烈变迁基本无关,而且黄河入海水沙减少乃至断流对南岸地貌冲淤状态也未有显著影响。
导致莱州湾西岸和南岸地貌演变差异的主要因素,除两海岸自然环境条件的区域差异外,还与莱州湾西部、南部海域之间的海洋沉积动力过程有关,也即特殊的沉积动力条件使黄河泥沙无法大量运送并沉积到南岸海域。关于莱州湾西、南海岸地貌差异性演变的沉积动力作用,作者拟在其它文章进行专门探讨,在此处不做详细研究。
BiNSH,Yang ZSH,Wang H,etal,2010.Sedimentdispersion pattern off the present Huang he (Yellow River)subdelta And its dynamic mechanism duringnormal river discharge period.Estuarine,Coastal and ShelfScience,86(3):352-362.
Chu ZX,Sun XG,ZhaiSK,etal,2006.Changingpattern of accretion/erosion of the modern Yellow River (Huanghe)subaerial delta,China:Based on remote sensing images.Marine Geology,227(1-2):13-30.
CuiB L,LiX Y,2011.Coastline changeof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and its response to the sedimentand runoff(1976-2005).Geomorphol-ogy,127(1-2):32-40.
LiGX,Tang ZSH,Zhuang K,et al,2001.Sedimentation in the shear front off the Yellow Rivermouth.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21(6-7):607-625.
LiGX,WeiH L,SYue,etal,1998.Sediment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partⅡ.Suspended sediment dispersaland deposition on the subaqueousdelta.Marine Geology,149(1-4):113-131.
LiGX,WeiH L,YHan,etal,1998.Sediment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part I.Flow and suspended sedimentstructure in the upper distributary and theestuary.MarineGeology,149(1-4):93-111.
LiG.X,Zhuang K l,Wei H,2000.Sediment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Part III.Seabed erosion and diapirism in the abandoned subaqueousdelta lobe.Marine Geology,168(1-4):129-144.
Ma Y,Li G,2010.Evolution history and trend of themodern Huanghe River Delta.ActaOceanol.Sin,29(2):40-52.
Qiao LL,Bao XW,Wu DX,etal,2008.Numerical study of generation of the tidalshear front off the Yellow Rivermouth.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28(14):1782-1790.
Qiao S,ShiX,Saito Y,etal,2011.Sedimentary records of natural and artificial Huanghe (Yellow River)channel shifts during the Holocene in the southern BohaiSea.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31(13):1336-1342.
Wang H J,Yang ZSH,LiG,etal,2006.Wave climatemodelingon the abandoned Huanghe (Yellow River)Delta lobe and related deltaic erosion.JournalofCoastalResearch,22(4):906-918.
Wang H,Saito Y,Zhang Y,et al,2011.Recent changes of sediment flux to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from major rivers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Earth-ScienceReviews,108(1-2):80-100.
WangH,Yang Z,LiY,etal,2007.Dispersal pattern of suspended sediment in the shear frontal zone off the Huanghe(Yellow River)mouth.Continental ShelfResearch,27(6):854-871.
丰爱平,谷东起,夏东兴,等,2006.莱州湾南岸海水入侵发展动态和原因.海岸工程,25(3):8-13.
丰爱平,夏东兴,谷东起,等,2006.莱州湾南岸海岸侵蚀过程与原因研究.海洋科学进展,4(1):84-90.
韩美,赵明华,1999.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河道及其与海(咸)水入侵关系研究.自然灾害学报,8(2):75-80.
黄海军,樊辉,2004.1976年黄河改道以来三角洲近岸区变化遥感监测.海洋与湖沼,35(4):307-314.
李彬,王鹏涛,赵静雅,等,1979.人类活动对黄河三角洲环境的影响及对策.人民黄河,(3):30-42.
李成治,1989.莱州湾海岸带遥感图象的地貌解译研究.海洋科学,(2):17-23.
李凡,1996.海岸带陆海交互作用(LOICZ)研究及我们的策略.地球科学进展,11(1):19-23.
庞家珍,1979.黄河河口演变I:近代历史变迁.海洋与湖沼,10(2):136-141.
孙云华,张安定,王庆,2011.基于RS和GIS的近30年来人类活动影响下莱州湾东南岸海岸湿地演变.海洋通报,30(1):66-72.
王守春,1998.历史时期莱州湾沿海平原湖沼的演变.地理研究,17(4):423-428.
吴传钧,蔡清泉,1993.中国海岸带土地利用.北京:海洋出版社,31-34.
吴珊珊,张祖陆,陈敏,等,2009.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变化及其原因分析.湿地科学,7(4):374-377.
吴志峰,胡伟平,1999.海岸带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地球科学进展,18(4):346-351.
肖笃宁,韩慕康,李晓文,等,2003.环渤海海平面上升与三角洲湿地保护.第四纪研究,23(3):237-246.
恽才兴,蒋兴伟,2002.海岸带可持续发展与综合管理.北京:海洋出版 社,1-10.
中国海岸带地貌编写组,1996.中国海岸带地貌.海洋出版社,35-102.
中国海湾志编委会,1993.中国海湾志:(第三分册),海洋出版社,1-81.
中国科学院地质部,1994.海平面上升对中国三角洲地区的影响及对策.科学出版社,1-32.
庄振业,林振宏,李从先,等,1983.山东半岛西北部的全新世古海岸线.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3(3):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