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传统到现代:二战后泰国与缅甸国家发展道路比较研究

2013-08-13王玉娟夏玉清

学术探索 2013年5期
关键词:缅甸比较泰国

王玉娟 夏玉清

摘要:泰国与缅甸在历史和民族发展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二战后两国都面临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但发展道路却发生极大的变化。比较泰缅两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精英政治思维的选择、传统政治象征的作用、阶级结构的分析,可看出在战后传统与现代承接的问题上泰国比较好地找到其发展的平衡点与衔接点,而缅甸还处于动荡与摸索之中。

关键词:泰国;缅甸;国家发展道路;比较

中图分类号:D5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5-0015-05

二战后西方国家形式上结束了对其殖民地的直接统治,亚洲众多新兴独立国家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但各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亦有失败的教训。泰国与缅甸都是东南亚历史悠久的国家,两国都继承了丰富的历史遗产。比较泰国与缅甸不同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既要从两囯二战后历史发展的内外因素来思考,同时又要考虑到历史发展与现实状况的纵向和横向联系。本文主要探讨二战后泰缅两国在传统与现代这个问题的抉择上的不同选择,以及对两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影响。

一、 泰缅两国政治精英思维的比较

政治思维作为构建政治制度的指导方针,在影响政治发展道路和进程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政治转型研究途径,强调政治过程及精英的开端与选择,以及从威权统治迈向自由主义式民主的缘由”[1](P16)社会转型时期,作为引领国家发展航向的政治精英在选择国家发展道路时做出的不同判断,无疑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国家发展。

(一)泰国政治精英对国家发展方向上的理解

泰国政治精英在接受西方教育与制度中逐渐在意识上产生了对泰国国家发展道路的思索,认为国家发展的民主化是大势所趋,并最终付诸于实践。而这种变化对泰国国家政治发展道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就意味着“泰国政治从权力取得与运作的非规范性向规范性演进的路径”。[2]

众所周知,泰国是个政变频繁的国家。1932年政变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军人走上国家政治生活的舞台。比里·帕侬荣上台后的第一份公告中宣称,“前政府无法解决人民粮食问题,且放纵贪污舞弊,施政腐败,乃不得不夺取政权,重新组阁。”[3]但在其背后所折射出的问题关键仍是泰国应该选择怎样的国家道路问题。1948年披文上台后在国内政策上推行“新民主”试验:起草了泰国历史上第一部政党法,降低选民的年龄与文化程度要求,规定国家主要领导人由选举产生,仿效英国和美国,在泰国开辟和建立了许多的“海德公园”自由论坛和国家市政厅,让民众在这些场所自由地发表意见,明确提出要限制军人和警察干政。透过这些带有西方民主性质的政策,可以看到西方民主知识对泰国政治精英的深刻影响。

其次,在对外政策上,披文审时度势地积极与美国的东南亚政策相靠拢,接受美国在亚洲事务上所秉持的方针。固然其对外政策有冷战历史背景的因素,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国内资本主义民主力量的发展在外交政策上的反映。从当时的国际背景来看,由于中国革命成功和东南亚各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使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感到极大的担忧。披文为首的泰国政府采取了支持美国对共产主义的态度。在接受美国的亚洲政策的同时,也实际上接受了美国战后对泰国的政策,即“美国对泰国实行全面的渗透与干预,并通过经济与军事援助以求稳定社会秩序,达到维护资本主义的目的”[4]。然而,对外政策的发展最终还是归结到国内政策上。披文在1955年4月到6月期间出访了美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家,而这次出访是推进披文在国内推行“民主”试验的重要因素,并且在“民主”试验中,当民众真的被动员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政治诉求时,披文就再一次用武力平息了。[5](P78)尽管如此,泰国的民主化道路已经不可阻挡了。

简言之,泰国精英分子在外交政策上促进了泰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朝着完善的方向发展。因此可以说二战后泰国虽然军人政权重返政治统治的核心,但是由于在国内民主政治发展与东南亚形势的交融和作用之下,精英分子对资本主义民主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自然在泰国国家政策上都体现出了强烈的民主化趋势。尽管说泰国精英政治分子对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是有其重要作用的,但这也是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因为西方民主与泰国政治传统专制性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当西方民主的理性经验真正在泰国扎下根,那么泰国国家发展的民主化道路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稳定的现代化道路,才不会出现国家政变的频繁和不稳定。从这点上来说,泰国精英分子显然做得还不够。

(二)缅甸政治精英在国家发展道路上的抉择

缅甸与泰国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在战后两国都深受英美的影响。但是在对国家发展道路问题上,两国的政治精英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从而也导致了两国在二战后走向的不同。

20世纪初,许多缅甸精英开始受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其最早关于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文章是发表在《京城》杂志上的《共产主义是什么?》和《社会主义是何种主义?》两篇文章。1927年9月7日,基阿在《班督拉》杂志上发表了《苏联的发展》一文,介绍了苏联如何打击豪强和帮助其他国家民族解放斗争的情况。大约在1930年以后,德钦登貌等留学英国的缅甸知识分子与英国共产党建立了联系,德钦登貌第一个将8卷本的《列宁文选》带回了缅甸,这部文选后来在缅甸的进步青年中广为流传。根据德钦丁邮寄回国的英国共产党的书籍和报刊,“我缅人协会”在《我缅人新闻》(1931年12月创刊)上不断发表关于社会主义的文章。[6]但是,从这些论著来看,缅甸国家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在对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上是存在根本缺陷的。马克思主义对当时处在殖民压迫且又信仰佛教的缅甸人来说是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其吸引力仅局限于对西方物质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批判上,而不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说,缅甸国家精英从其本土的佛教思想以及当时缅甸所处的压迫地位出发,来挖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性作用,并未真正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本身的题中之义。而这种理解的歪曲也必然导致缅甸在以后的国家发展道路上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反反复复。其中吴努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就是个典型。他曾写过“我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7]但吴努一贯坚决反对共产主义,他认为“共产主义是违背神灵旨意的”,发表了诸如“佛祖的教诲远比卡尔·马克思的革命教导更能治疗狂乱的缅甸社会”,“缅甸人能从佛祖那里学到的东西多于从卡尔·马克思那里学到的东西”等言论”。[8](P196)显然,缅甸国家政治精英思想上的认识是有其脆弱性的。

由此可以说泰国与缅甸在二战后不同的国家发展道路是与两国政治精英对国家发展道路的不同认识密切相关的,并且从中不难发现:泰国受制于本身的政治体制传统,对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认识虽有进步发展,但是显然其认识的局限性所导致的最为明显的弊病就是泰国政局的不稳定;而从缅甸政治精英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来看,由于在二战后所面临的民族独立任务的客观环境使得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发生了极大的偏差。因此,独立后的缅甸无论在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上都是以一种举棋不定的动乱形式出现。总而言之,两国政治精英在国家从传统到现代转变过程中接受不同政治思想,所导致后果是有其相似性的,即都使得两国政治有不稳定的因素存在,只是这种危害性程度不同而已。

二、泰缅两国传统政治象征的比较

泰缅两国在战后发展道路的差异,实质上是两国政局发展稳定性的差异。分析的角度也就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第一,泰国与缅甸,哪个国家的传统政治力量更加强大,才足以保持国家政局的平衡和稳定;第二,泰国与缅甸,哪个国家的现代化已经能够主导国家发展的全局;第三,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泰国与缅甸,谁找到了平衡点,从而能够保障其稳定。二战后两国都是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时期,因此,传统政治象征是分析这个问题的着眼点所在。

二战后,尽管泰国政局一再更变,但是从东南亚整个区域来看,泰国政局还是相对稳定的,从表象上显示泰国已经步入现代化发展的正常轨道了。但是,王室亲王依旧保持着原有的社会声望,并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尽管国王在君主立宪制度下没有任何的政治或者行政权力,但他在政治危机时期所起的作用却是决定性的。泰国人民认为国王是神圣的,并把他当作精神领袖和国家团结的象征……正因为如此,国王仍然凌驾于所有互相对抗的政治集团之上。得到君主政体的支持仍然是政治合法化所必不可少的。没有国王的准许,任何政治领导人或政权,甚至是民选政府,也不可能具有真正的合法地位。[9]由此可看出国王对泰国政治生活的稳定有序依旧是那么重要。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这种“传统的惯性是另一个稳定因素”。[10](P752)。传统政治象征的存在是泰国国家发展道路相对稳定发展的基础性因素。

泰国传统政治象征的潜在力量在于:一方面,它可以使军人专政在某种程度上留有一定的政治间隙,这是泰国民主化发展道路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以国王为代表的传统政治象征同时对激进民主派起到了抑制作用,泰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不能偏离或忽略传统政治象征或势力的存在。传统政治象征的存在总是能够在泰国国家发展道路出现争执的时候体现出其至关重要的仲裁角色。如泰国君主立宪以来,发生了多次政变,也颁布了多部宪法,但是最终都没有演变成严重的政治冲突事件。泰国仍然在其制度上保证了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循序渐进和有条不紊,究其原因在于传统政治象征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及在军队与泰国激进民主力量之间形成一种制约和妥协,保证了泰国国家发展道路的循序渐进和有条不紊。

与泰国形成鲜明对比,缅甸的传统政治象征则走向了没落,这也足以成为战后缅甸历史演绎的根源和起点。二战后,面对如何维持政府权力的问题,缅甸领导人出现了不同的尝试。以吴努为例,“吴努在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内部维持其领导地位,靠的是同缅甸人民建立亲密的关系,他既作为佛教的赞助人和虔诚的佛教徒,又与群众一起对民间传统和民间传说持有共同看法……1962年强行实施军管,作为维护民族团结的唯一的表面上似乎可行的手段。”[10](P754)实际上传统政治象征的没落是缅甸战后政治发展的困惑所在。他们作为上层领导人既不是建立在传统所赋予的基础上也不是建立在经济实力的基础上。从零开始建构社会结构(包括上层统治和基层治理的建设),显然不仅需要漫长的时间克服原有社会结构的破碎,同时需要政治领导人极大的智慧。可以说缅甸在战后国内出现矛盾重重的政局,从根本上说是与传统政治象征在缅甸的衰落有极大的关联的。追究其没落的原因,则又与缅甸独立前的历史紧密联系。

战前英国对缅甸的殖民统治所造成的一系列结果之一就是:社会传统政治象征在缅甸的没落。英国对缅甸的殖民统治是作为那个更大的印度帝国的延伸而加以发展的,这种“殖民地的殖民地”的地位在近代世界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在英帝国的殖民体系中是被极大边缘化的。英国允许移居缅甸的印度人参与对缅甸的殖民统治,印度人组成的军队镇压缅甸人对殖民统治的反抗。[11]经过殖民统治之后的缅甸也就呈现出这样的境况:社会结构遭到极大的破坏,然而对新的社会秩序的建设却是相当有限,这使得缅甸在把传统抛弃的同时,又没有进入到现代化的门槛里。英—印统治实际上是破坏了缅甸原有的社会结构,取而代之的不是西方代议制政体的引入,而是引进了效率极为低下的“印度类型的行政管理体制”。

英国在缅甸采取“分而治之”的统治政策,以地域为划分依据,把缅甸分为两种类型而分别加以统治:一是缅甸中心区,主要包括缅甸王朝曾经直接控制的地区,采取直接统治;一是缅甸少数民族山区和掸邦地区,采取间接统治的方法,以控制当地的头人的方法而实现自己的统治。[12]这样使缅甸各民族没有机会建立一个具有归属感和联系感的“想像中的共同体”。[13]缅甸原有的自治统治不复存在,不仅造成了地区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同时还有民族之间关系的紧张,英国对缅甸的统治方式与效果使缅甸政治社会的稳定发展也就无从谈起。“英国处理缅甸最大的错误,是把这个国家附属于印度帝国。看到有印度政府组织和实行征服的每一阶段,那是很自然要做的事。然而不可避免的后果是缅甸政府依据印度模子的标准化。在马来西亚避免了这种错误,乃英国在该地推进的行动是在海峡殖民地转移到殖民部之后……”[14](P837)传统政治象征在战后缅甸不见踪影了,从而没有任何力量能够保障缅甸国内政局的和平和稳定。

综上所述,泰国与缅甸在传统政治象征的保持上差别是相当大的。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两国在战前历史是否遭遇外国干预以及干预的不同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经过比较可知:泰国自1932年建立君主立宪制以来,传统政治象征的制衡作用保障其国家发展道路的稳定和发展,它的存在既避免了泰国沦为独裁政权,同时也使得民主可持续发展;缅甸则是经英—印殖民统治之后,在社会结构遭到破坏、民族矛盾激化等方面的影响下,缅甸社会的传统政治象征被唾弃,战后缅甸难以在短时间内重建原有的社会秩序或是新的社会秩序。可以说,泰国在传统和现代、专制与民主之间较好地找到一个衔接点,而缅甸丢失了传统却找不到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出路,这是泰国比缅甸在发展中略胜一筹的关键因素。进一步来讲,泰国与缅甸能否解决好传统与现代这个历史难题将决定两国今后在现代化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

三、 泰缅两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比较

社会结构,是构成社会的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按照一定的秩序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网络。[15](P284)社会结构与民主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社会结构变迁对民主化的影响有时比经济因素更加直接,关键点在于各国中产阶级的发展状况上。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有利于把国家的现代化引向民主道路,而中产阶级发展不足或发展滞后则会在现代化过程中把国家推向其他道路。 现代化的发展往往导致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这也会给民主化带来诸多影响。阶级结构作为社会结构的宏观表述,对于历史进程横断面的分析是有裨益的。它从历史的正面反映了历史演绎进程的力量和成分。所以,对于两国在国家发展道路上的比较,阶级结构分析可以从总体上把握其差异的原因所在。尽管这种阶级结构的差异只是诸多社会构成差异在政治或经济上差异的某种表现。透过泰缅两国阶级结构分析,则可以看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作用的不同,从而挖掘泰缅两国发展道路的不同,这是两者差别最大的根源所在。

泰国是个资本主义国家,因此讨论泰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必须根据泰国社会阶级结构研究其原因所在。泰国从1932年6月军事政变后确立君主立宪制,但泰国社会结构依旧是以小农占主导地位,而这也是导致泰国军人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但是二战后,泰国社会结构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才足以使得泰国民主化道路得以向前发展?尼·瓦·烈勃里科娃在《泰国现代史纲》中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在粉碎了法西斯国家之后加强起来的东方各国人民民族解放斗争导致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东南亚各国民族解放斗争的发展引起了暹罗阶级力量的急剧分化。[16](P166) “这一事态的发展总有一天会向泰国提供一个真正民主政体所需要的文职领导……然而传统权力象征的持续生命力显然为开辟一条发展的路径提供了时间”。[10](P753) 随着形势的发展,战后泰国政府逐渐开放了言论等多项民主权利,这也就造就了一个具有发言权、受过教育的中产阶级。泰国之所以能够保持其稳定秩序同中产阶级为代表的民主因素的日益成长密切相关,这是泰国民主政治的强大推动力。由于阶级力量的变化,泰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任务也被提上了日程,战后历届政府的改革或是多次的政变都是围绕着这个历史任务展开的。这恰恰反映了泰国政治版图的发展变化,它反映了“工商企业集团的逐渐崛起,成为泰国化解军人政治、促进改治发展的动力”。[17]工商业集团作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已经从原来的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中脱离,成为了战后主导泰国政治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尽管以国王为代表的旧政治势力还掌握着泰国的国家政权。

二战后泰国阶级结构的演变决定了泰国政治发展的特点,在威权体制上也表现出了“威权为体,民主为用”的转型特征,这符合阶级力量对比的实际情况。正如一些学者所言泰国政治正经历“由一种政治形态到另一种政治形态的质的飞跃过程”[18]。泰国现存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力量对比,对于泰国民主化道路发展起着制约与促进的双重作用:一方面,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的农民阶级对于秩序的推崇往往会把军人政治引入国家政治生活,对泰国民主政治发展显然有不利的一面;另一方面,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产阶级的力量也随之不断增强,对于现代民主的概念与应用的要求也越来越急切,这就给现有泰国政体造成了强大的压力,迫使其做出民主化改革。显然,这是代表着泰国国家发展道路的方向。

缅甸在战后阶级力量的情况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战后缅甸虽然从日本的溃败中再次获得了民族的独立,但是“缅甸也是东南亚国家中第一个被战前的帝国主义重新占领的国家”,[19]缅甸国家的民族独立任务还没有完成。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谈判和妥协之后,缅甸最终获得了国家的独立。但缅甸仍是亚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不成熟的生产关系产生了不成熟的阶级关系,社会主要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很软弱,阶级内部分裂不断,致使其力量非常弱小。缅甸是个多民族国家,英殖民政府分而治之的民族政策使缅甸在独立后仍面临复杂的民族矛盾。缅北少数民族武装如克钦独立军、克伦民族联盟等长期与军政府对峙。民族矛盾的对立在国家独立之后由于国家政策的错误不断激化,政府军与反政府的民族游击队不断交恶,缅甸始终没有解决好国内民族矛盾的问题,国家长期动荡不安。缅甸以昂山素季为代表的民主力量遭到压制,资产阶级政党无法解决民族问题,无力维护民族团结和全国统一,军队则在镇压少数民族分裂和反抗活动中成为唯一有能力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势力。在缅甸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发展非常落后的社会里,军队是唯一有组织、有政治目标和最有力量的政治集团。[19](P610)因此,二战后缅甸始终没有能够形成一股强大的中产阶级力量,对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进行引导,对现行的军政府统治形成一种制约。

由上可知:二战后泰国与缅甸两国在阶级结构上显然是差异很大的,泰国的社会分层结构已经具备了现代社会结构的基本雏形,反观缅甸,基本上还是没有进入工业社会,还是个传统的农业社会。综合两者的比较,还是归结为传统与现代的问题,泰国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显示出比缅甸更具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军队在缅甸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领导者的角色。这种独裁性质的军人专政显然是跟现存的缅甸国家经济和社会结构密切结合的,才使其长期得以存在。

[参考文献][1]大卫·波特.最新民主化的历程[M].王谦,译.台湾: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3.

[2]王子昌.再论泰国的社会结构变化、精英选择和政治发展[J].东南亚研究,2004,(3).

[3]瑜伽.暹罗为什么再政变[J].南洋杂志.第二卷第一期.

[4]Cf. Han ten Brummelhuis and Jeremy H .Kemp. Strategies and Structures in Thai Society, Anthropological Sociolog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1984,pp32.

[5]任一雄.东亚模式中的威权政治:泰国个案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李晨阳.独立前缅甸民族主义精英对国家发展道路的探索[J].南洋问题研究,2006(4).

[7]赵维扬.吴努简介[J].东南亚资料,1982(3).

[8]约翰·F.卡迪.战后东南亚史[M].姚楠,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9]凯文,休伊森.泰国君主政体与民主化[J].潘少红,译.南洋资料译丛,2002(2).

[10]约翰·F.卡迪.东南亚历史的发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11]Nalini Ranjan Chakrararti.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an immigrant community[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1:96.

[12]Robert H. Taylor. The State in Burma[M]. C. Hurst Company. London: Orient Longman Limited, 1987:79.

[13]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M]. London:Verso,1993.

[14]D. G. E. Hall.东南亚史[M].张奕善,译.台湾:国立编译馆,1982.

[15]陆学艺.社会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

[16]尼·瓦·烈勃里科娃.泰国现代史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

[17]王子昌.泰国政治发展的社会学分析——结构变化、精英选择与政治发展[J].东南亚研究,2002,(5).

[18]任一雄.泰国威权政治的前景[J].国际论坛,2002(2).

[19]I.B.Q.瓦西里耶夫.缅甸史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责任编辑:左安嵩〕

猜你喜欢

缅甸比较泰国
缅甸琥珀中首次发现虾类化石
缅甸希望20年内赶上新加坡
新年游泰国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去泰国啦
我的泰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