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多元文化背景下人际关系的维持基础

2013-08-13任满收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8期
关键词:供需平衡文化背景双向

□文/任满收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郑州)

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26回:“这日大家畅饮,正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不知不觉,喝了个酩酊大醉。”这里“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说的就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人际关系。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人际关系的定义与特征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人际关系指的是文化背景不同的情况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人际关系具有如下特征:

1、人际性:发生在两个以上人之间。

2、时间性:有的人际关系维持的长一些,有的短一些。

3、感情性:感情距离远近、深浅不同。

4、社会性:人际关系存在于社会大环境下,受社会环境的约束。有的人际关系能够为社会所接受,有的人际关系不能为社会所接受。

5、互动性:人际关系主体之间是需要有互动的。在互动过程中,有的表现积极主动,具有主动性;有的表现消极被动,具有被动性。具体表现主动还是被动受到关系主体的性格及主体对关系的重视程度的影响。

6、双向性:人际关系指向各位关系主体。任何主体的思想活动或行为如果只是一厢情愿,就形不成目标人际关系,只能划归个人的思想活动或另一种人际关系。

7、稳定性/脆弱性:有的人际关系比较稳定,如刎颈之交;有的人际关系比较脆弱,如酒肉朋友。

8、文化性:关系双方的文化背景不一样。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人际关系的分类

划分多元文化背景下人际关系的标准有维持时间、感情深浅、法律和血缘等。

根据人际关系维持的时间长短,可以分为长期关系、短期关系、无关系;根据感情深浅,可以将人际关系分为陌生人、点头之交、熟人、朋友、知己;根据法律,可以将人际关系分为合法关系(同学、同事、姻亲、亲戚、家人、配偶)和非法关系;根据血缘可以将亲戚与家人关系分为血亲(直系血亲、旁系血亲)和非血亲。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人际关系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文化相似性/共同语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共同文化特征的人容易聚到一起,这是因为有共同文化特征的人之间有共同的话题可聊,共同文化特征可以成为连接双方关系的稳固纽带。

2、互助性:关系主体之间如果能够互相帮助,也有利于双方关系的发展。

3、互补性:关系主体如果在性格或能力上能够互相弥补对方的缺点,也有利于双方关系的发展。

4、责任心:人际关系能否维持长久,还受到关系主体责任心的影响。责任心强的人会努力维持双方的关系,责任心差的人会随心所欲。

5、组织因素:组织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级别、部门隶属等方面。

6、法律因素:人际关系受到法律的制约。有的关系受法律的保护,有的关系则不受法律保护。

7、血缘因素:血缘因素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

8、技术因素:技术因素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结识的机会和方式以及沟通的方式和渠道。

四、多元文化背景下人际关系维持的基础

1、多元文化背景下维持人际关系的驱动力。多元文化背景下维持人际关系的驱动力需要根据管理学的期望理论进行分析。

Vroom认为,期望理论有三个要素:EP(Expentency)期望:我努力了,能不能实现所要求的业绩;PO(Instrumentality)期望:我实现相应的业绩后能不能得到许诺的回报;效价(Valence):许诺的回报能不能满足我的需求与想要。最终激励力Motivational Force(MF)=Expectancyx Instrumentalityx Valence。EP期望、PO期望和效价三个要素中,任何一个要素值为0,激励力值就为0。激励力要大到足以促使关系主体努力去维持双方的关系。

人际关系的维持即期望理论里的Performance(业绩)。所以,人际关系的维持在期望理论里是具有工具性的。双方经过努力能不能维持双方的关系,能不能让双方得到相应的回报,而双方对相应的回报对双方有没有足够的效价决定了双方是否愿意维持关系。

效价指的就是重要性。重要性分为主体甲所认知的主体乙对主体甲的重要性、主体甲所认知的主体甲在主体乙心中的重要性、主体乙所认知的主体甲对主体乙的重要性、主体乙所认知的主体乙在主体甲心中的重要性四种。如果关系主体都认为对方对自己来讲具有重要性,并且做到了良好的沟通,那么双方的关系就能维持下去。重要性的表达主要是通过语言和行为。单凭语言往往无法判断信息发出者的真实意图,所以需要“听其言,观其行”。而行为(事实上,语言表达过程与方式本身就是行为)由行为主体的态度决定,行为主体的态度由行为主体的价值观决定。而价值观,就是行为主体给事物赋予重要性的根本。

2、双向供需平衡及其实现条件——等效交换。北京大学陈正达教授认为维持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互惠平衡(能够互相满足对方的需求,你给我的是我想要的,我给你的是你想要的,你给我的和我给你的不一定一样)。

人际关系能否得以维持,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首先需要看关涉双方的需求与想要,双方需要有与对方维持关系的需求与想要,并且达到双向供需平衡,双方关系才能维持下去。双向供需平衡的条件是双方能够实现等效交换。

所谓双向供需平衡指的是:以甲方为供方,乙方为需方,供需双方实现供需平衡;反过来,以乙方为供方,甲方为需方,同时也能实现供需平衡。双方的供需内容可以不一致,量纲可以不同。在甲认为甲供>乙供,也就是甲认为自己得不偿失的时候,甲有减少供应提高索求的取向;在甲认为甲供<乙供,也就是甲认为赚了乙便宜的时候,甲有提高供应降低索取的趋向;在甲认为甲供=乙供的时候,也就是甲认为甲对得起乙、乙也对得起甲的时候,甲方供需平衡状态实现。在乙认为乙供>甲供,也就是乙认为自己得不偿失的时候,乙有减少供应提高索求的取向;在乙认为乙供<甲供,也就是乙认为赚了甲便宜的时候,乙有提高供应降低索取的趋向;在乙认为乙供=甲供的时候,也就是乙认为乙对得起甲、甲也对得起乙的时候,乙方供需平衡状态实现。在甲认为甲供=乙供,乙认为乙供=甲供,也就是甲认为甲对得起乙、乙也对得起甲,乙也认为乙对得起甲、甲也对得起乙的时候,双向供需平衡状态得以实现。如图1所示,O点即双向供需平衡点。(图1)

图1 双向供需平衡图

在图1中,O点左方刻画的是乙方溢效交换区,O点右方刻画的是甲方溢效交换区,O点即是双向供需平衡点,同时也是等效交换点。在乙方溢效交换区,乙有维持双方关系的欲望;在甲方溢效交换区,甲有维持双方关系的欲望;双方关系最终得以稳定维持的条件是等效交换。

五、多元文化背景下单方人际关系维持欲望的影响因素:对方的可替代性、对方与第三方的互补性、对方的成本弹性

1、对方的可替代性指的是对方的地位是否可以被第三方替代。对方的地位被第三方替代的可能性越大,对方的可替代性也就越大;对方的地位被第三方替代的可能性越小,对方的可替代性也就越小。

2、对方与第三方的互补性是指与对方与第三方是否有互补关系。如果与对方交往必须与第三方交往,对方与第三方就有互补关系;如果与对方交往不必与第三方交往,对方与第三方就没有互补关系。

3、对方的成本弹性指的是与对方建立关系或维持与对方的关系所需花费的成本的降低对与对方建立关系或维持与对方关系的需求的影响。如果与对方建立关系或维持与对方的关系所需花费的成本的降低对与对方建立关系或维持与对方的关系的需求的影响比较大,对方的成本弹性就比较大;如果与对方建立关系或维持与对方的关系所需花费的成本的降低对与对方建立关系或维持与对方的关系的需求的影响不大,对方的成本弹性就比较小。

六、多元文化背景下对方成本弹性的影响因素

1、对方是生活中必需的还是奢侈的。必需的人弹性小,奢侈的人弹性大。

2、对方可替代的人越多,性质越接近,弹性越大;反之则越小。如点头之交甲可被点头之交乙、点头之交丙、点头之交丁等替代。

3、维持与某人关系的支出在人们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大,弹性就大;比重小,弹性就小。

4、某人用途的广泛性。某人的用途越广泛,它的需求弹性越大,反之越小。

5、时间因素。同样的人,长期看弹性大,短期看弹性小。因为时间越长,人们越容易找到替代人员或调整自己的交往习惯。

[1]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http://baike.baidu.com/view/4107635.htm,2012.12.14.

[2] Business Management(5.1 Edition)[M].Victoria University,Australia,December,2011.

[3] 价 格 弹 性:http://baike.baidu.com/view/713123.htm,2012.12.14.

猜你喜欢

供需平衡文化背景双向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2015—2025年水果供需平衡表/万t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一种软开关的交错并联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
一种工作频率可变的双向DC-DC变换器
基于双向预测的图像去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