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断面隧道内轮廓比较分析
2013-08-07徐辉
徐 辉
(大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大连 116011)
1 工程概况
大东山隧道为分离式双洞双向8车道隧道,西线起止点桩号为K06+890~K08+003.785,全长1 113.785 m,隧道内纵坡为0.50%和2.89%,最大覆土厚度134.7m;东线隧道起止点桩号为K06+894~K08+004.300,全长 1 110.3 m,纵坡为 0.5%和2.89%,最大覆土厚度155 m。
经现场勘察,拟建隧道场地内主要分布有第四系坡积含碎石粉质黏土,震旦系长岭子组页岩、震旦系长岭子组石英砂岩,青白口系石英砂岩夹页岩。拟建扩建隧址区发现断层4条,均为北东向。受区域内构造断裂影响,该工程场区附近岩体节理裂隙发育,断层附近表现尤为明显。本次测绘测得主要节理4组,节理多闭合~微张状,节理面多无充填,少数铁锰质或钙质充填。
2 内轮廓设计图[1]
根据道路等级要求,该隧道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100 km/h,隧道建筑限界:0.75 m(检修道)+0.5 m(路缘带)+2×3.5 m(机动车道)+2×3.75 m(机动车道)+1.0 m(路缘带)+0.75 m(检修道)=17.50m;隧道净高5.0m。根据以上建筑限界,拟定了两种内轮廓形式,分别见图1、图2和表1。
3 有限元分析模型[2]
为从整体上把握不同内轮廓在各设计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变形以及内力分布情况,利用Midas GTS及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分别利用地层结构法及荷载结构法进行建模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以求获得优选方案。每个方案两种算法,计算条件及荷载选取都相同。
图1 内轮廓形式方案一
图2 内轮廓形式方案二
表1 内轮廓参数表
3.1 荷载结构法模型计算
对隧道主体结构利用常用方法是取一段单位长度标准段,利用二维杆系模型计算。上部覆土荷载为100 kN/m,周围约束采用只受压的弹簧,弹簧抗力系数采用Ⅴ围岩弹性抗力系数100 MPa/m进行单元换算,侧压力系数取0.5。衬砌厚度30 cm,两个方案具体计算结构图3、图4所示,计算结果汇总见表2。
图3 方案一弯矩、轴力图
图4 方案二弯矩、轴力图
表2 荷载结构法计算结果汇总表
3.2 地层结构法模型计算
地层结构法建模,采用Ⅳ级围岩作为分析对象,计算顶部取至拱顶20 m。边界条件:模型边界约束为位移约束,底部垂直向约束,左右两侧为垂直隧道轴线的水平向约束,上表面取水平表面。初始条件:以自重产生应力场为初始应力场。计算采用平面简化计算,岩体采用莫尔-库仑屈服准则模型。支护条件采用初期支护30 cm厚C25喷射混凝土作为初期支护。开挖方法采用上下台阶法进行模拟,具体围岩参数及初期支护参数见表3、表4。
表3 围岩力学参数表
表4 初期支护参数表
经过计算,得出围岩最大主应力及最小主应力云图及拱顶下沉量,见表5、图5。
表5 地层结构法计算结果汇总表
3.3 结果对比分析
通过以上方案参数及计算结果汇总可知,方案一开挖宽度、高度及面积均大于方案二,工程量大于方案二;在浅埋地段,采用荷载结构法进行计算时,初期支护拱顶弯矩方案一要小于方案二,拱肩及拱脚弯矩方案一均大于方案二,初期支护变形量方案一要小于方案二;深埋隧道围岩受力分析计算结果显示,方案一围岩受状况要好于方案二围岩受力状况。尤其在拱腰处,方案二承受压应力明显大于方案二。
4 结语
图5 地层结构法计算结果图
根据详细计算及分析并参考以往工程经验,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供参考:(1)扁平比大的隧道,拱顶受力较好,且拱顶沉降量相对较小;(2)扁平比小的隧道,拱腰和拱脚初期支护受力较好,但围岩受力在该处不好,拱顶下沉量相对较大;(3)大扁平比隧道由于断面面积较大,会相应增加工程造价及工期,相对不经济,小扁平比隧道相反;(4)根据工程的特点及围岩条件,合理确定隧道内轮廓的扁平比是隧道设计的关键。
[1]JTG D70—200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S].
[2]关宝树.隧道力学概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