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重庆市鹅公岩立交的选型

2013-08-07辉,杨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3年10期
关键词:匝道大桥边坡

田 辉,杨 斌

(重庆市设计院,重庆市 400015)

0 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交通问题也日益突出,为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立交桥的设置也渐为普遍。立交作为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主要道路相互交叉时起快捷交通转换作用,并具有空间多层结构形态和立体交通转移功能的专用设施。

在城市已建成区的复杂条件下,如何从城市动态发展的角度,通过对建设条件的调研,结合城市规划、交通功能、节约用地、减少拆迁以及桥下空间利用等因素的分析研究,经过多方案比较,确定出合理的立交布局和型式,对指导后续阶段的设计工作有关键的作用。

1 概述

鹅公岩立交是嘉华大桥南延伸段与鹅公岩大桥西引桥及规划轨道环线相交形成的节点,是快速路四纵线与四横线的交叉点,同时又处于城市的几何中心;往东通过鹅公岩大桥可到达南岸区,向西通过腾龙大道与成渝高速相接,南连直港大道和长江二桥,向北通过嘉华大桥联系江北区和渝北区,交通地位非常重要,见图1。

图1 鹅公岩立交地理位置图

鹅公岩立交的地形十分复杂,北面地形较低,南面地形较高,东侧临江,西侧靠近鹅公岩大桥西桥头广场。由于鹅公岩立交在城市路网中的重要作用,规划鹅公岩立交是一座高标准、全互通的立交。

经过多轮的方案比选和论证,鹅公岩立交最终采用双喇叭形组合立交的紧凑型式。嘉华大桥南延伸段与鹅公岩大桥的西引道的4个左转和4个右转方向分别通过8条定向匝道相连。为了尽可能减少立交占地,保障行车舒适性,整个立交的布局呈类圆形,见图2。

图2 鹅公岩立交布局

2 立交选型考虑因素分析

2.1 立交布置利用地形

通过对现状地形的踏勘和三维分析,鹅公岩立交工程沿线地貌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沿线地面高程在194~252 m之间,地形相对高差15~58 m,在立交西南侧地形相对较高,见图3。在考虑立交布局的时候,将立交主体布置在地势相对较高的西南侧,与鹅公岩大桥西引桥的接线匝道布置在地势相对较低的北侧。采用这种布置可以普遍降低桥梁墩高,一部分匝道采用路堤加挡墙的形式,减少桥梁的布置范围,节约工程造价;同时可以利用路堤形成的边坡及桥梁桥下的空间,为立交范围内的桥下空间开发、景观打造奠定基础。

2.2 立交布置协调轨道交通

根据轨道环线的最新资料,鹅公岩大桥两侧人行道将作为轨道环线的走廊,在确保两个工程都可行的原则下,设计者对立交型式和轨道的建设条件做了多方案的组合研究,并与轨道及规划主管部门进行多次方案的探讨和论证,最终形成一致意见。立交设计采用对立交布线最不利的条件进行控制,即轨道环线沿鹅公岩大桥两侧人行道布置,在经过鹅公岩大桥西侧锚碇后开始降坡,并在西引桥桥台附近完全钻入地下。轨道与立交的相互关系见图4。

图3 鹅公岩立交沿线地面高程示意图

图4 轨道与立交相互关系示意图

在轨道环线标高完全进入桥下空间后再从桥面上分出匝道,避免了与轨道环线的平面及竖向高程冲突,立交匝道在西引桥分合流位置以及在西引桥桥台处位于轨道之上,在其余与轨道相交位置均位于轨道之下,道路设计标高与轨道梁底之间满足净高要求。

2.3 立交布置与土地利用

在鹅公岩立交的选型上,一是考虑立交位于建成区,立交的占地规模不宜过大,应尽可能地节约城市建设用地;二是考虑服务于周边的城市用地,立交的修建应能带动周边地块的开发建设。

在立交设计中,在满足规范要求和保障行车安全、舒适的前提下,整个立交的布局呈类圆形,各条匝道都尽量在外圆范围内布置。经测算,该立交比原控制性方案节约了一半左右的占地面积。

立交的南侧原来为建设厂区用地,随着该区域“退二进三”的产业调整,该区域已调整为以华润24城、万象城为代表的大型居住、商业、文化、体育用地,见图5。在进行立交设计时充分考虑与周边地块的衔接,在交通上预留了进出该片区的通道接口,为城市土地利用提供高效的交通支持。在边坡设计上也需要综合考虑地块开发的实际情况,结合建筑方案合理进行边坡设计。在方案设计时,主线道路标高与开发地块场平标高并不完全持平,而是考虑保留3~4 m的自然边坡,并采用多种绿化植物搭配的方式对边坡进行柔化处理,采用这种边坡方式,一是尊重了该片区的自然地貌,体现了重庆山地城市的特有风味;二是对行车噪声有一定的隔绝作用,减少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在实际运行中,这一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图5 立交布置与土地利用示意图

2.4 立交桥下的空间利用

鹅公岩立交匝道围合区域形成了一个斜坡状空间,见图6。

设计考虑以西侧崖壁的洞室以及崖壁下的围合空间为中心,以现有自然山体及崖壁为背景,充分利用历史文化遗存,打造重庆独特的山城休闲空间,并达到以下目的:

(1)建立完善的山地步行系统,使各公共区域具有完整的可达性;

(2)接驳不同标高的城市用地与滨江路沿线的各功能区域;

(3)优美地展现重庆独特的山城特征;

(4)立交桥空间与步行交通及公共活动空间的融合;

(5)为未来城市空间综合利用预留条件。

图6 鹅公岩立交匝道围合区域示意图

3 结语

地形高差大,用地条件苛刻是山地城市的特色。在鹅公岩大桥西桥头这种特殊的地形条件下修建大型互通立交,其建设条件、设计难度以及设计考虑的因素与平原城市立交设计有很多不同。鹅公岩立交的设计使我们更加认识到既要重点考虑有效分流交通,与周围自然环境相结合,又要从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克服山地城市的大高差、协调轨道交通走廊、充分利用桥下空间、配置较好的绿化以及完善的人行设施等多方面来研究紧凑型立交布局和型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鹅公岩立交的建成通车,为在城市建成区复杂条件下紧凑型立交的选型提供了实例。

猜你喜欢

匝道大桥边坡
山东首套ETC匝道准自由流预交易系统正式运行
陡帮强化开采边坡立体式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一图看懂藏木大桥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控制系统研究
二维极限平衡法在高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数鸭子
上天入地——港珠澳大桥
浅谈匝道ETC自由流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的治理与加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