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东南部山杏种质资源的初步研究1)
2013-08-07李雪
李 雪
(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0)
山杏(Prunus sibirica Linn.)为小乔木,高2~5m;小枝淡红褐色或灰色,无毛;芽鳞边缘有疏柔毛。叶卵圆形或近圆形,叶缘有单锯齿,两面无毛;叶柄长2~3cm,无毛;托叶早落。花单生,近无梗,花径1.5~2cm;萼片长椭圆形,先端钝;花瓣白色或粉红色,倒卵形或近圆形;果肉薄,质干,成熟后开裂;核两侧扁,径1.2~1.5cm,扁圆形,先端圆形,基部不对称。花期5~6月;果熟期6~8月。
1 研究方法
1.1 山杏资源的调查方法与材料收集
本试验的地点选择在黑龙江省东南部,优树主要选择标准为果大、丰产和无病虫害,选择后采种并进行主要性状的测定。本次试验的具体地点为牡丹江市的北山、牡丹江的东村林场、牡丹江林科所青梅实验站、林口林业局的建堂经营所和西北楞林场、双鸭山林业局的青山林场、柴河林业局的向日林场、东京城林业局的江山娇林场、绥阳林业局的寒葱河林场,确定优树50株。于7月初采种并进行测量。
1.2 山杏种质资源的评价方法
调查山杏种子的生物学性状,主要测定内容包括山杏果核三径(横径、纵径、侧径)、种子重量以及病虫害等方面,根据性状的性质进行记载,然后进行评价。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山杏果实主要性状的测定
各产地所选优树的果实、果核重量性状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别。从表1中可以看出,寒葱河的果实鲜重最大,高达18.28g,建堂的最小,前者大约是后者的6倍。
表1 各优树果实、果核重量性状测定值
对各地山杏的果实重量进行方差分析见表2。结果表明,各产地的果实鲜重、核鲜重、核干重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表2 优树果实重量性状方差分析
对各地山杏的果实鲜重平均数进行差异比较(见表3)。果实鲜重方面,寒葱河和双鸭山与其他产地之间的差异显著,而建堂、东村、江山娇、西北楞、柴河之间差异不明显;杏核鲜重方面,寒葱河与青梅的差异不明显,而与其他产地的差异显著;核干重方面,青梅与北山之间差异不显著,而与其他产地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以北山、青梅为优、寒葱河、双鸭山次之,建堂和东村最差。
表3 优树果实鲜重多重比较
2.2 山杏杏核主要重量性状的测定
各产地所选优树的果核重量性状指标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从表4中可以看出,核鲜重的结果与果实鲜重基本相似。从核干重看,青梅的最大,建堂、东村的较小。
表4 各优树果核重量性状测定值
表5 优树杏核鲜重多重比较
表6 优树杏核干重多重比较
表5、表6对各地山杏核鲜重、核干重平均数进行差异比较,杏核鲜重方面,寒葱河与青梅的差异不明显,而与其他产地的差异显著;核干重方面青梅与北山之间差异不显著,而与其他产地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以北山、青梅为优,寒葱河、双鸭山次之,建堂和东村最差。
2.3 山杏杏核主要形态性状的测定
各地山杏的杏核性状指标见表7。杏核横径以双鸭山与青梅的最大,均为1.61cm,寒葱河的最小,仅为1.22cm;而对纵径和侧径来说,寒葱河反而最大,说明寒葱河的山杏杏核属于长椭圆形,纵横比较大,而双鸭山与青梅的纵横比较小,杏核趋于卵圆形。
表7 优树杏核性状测定值
表8 优树杏核性状方差分析
各地山杏的杏核性状方差分析见表8。结果表明,各产地杏核的横径、纵径、侧径之间的差异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各产地杏核性状的差异越大,说明在山杏资源中以杏核为目标进行选优的范围和可能性就越大。
表9 优树杏核横径多重比较
表10 优树杏核纵径多重比较
表11 优树杏核侧径多重比较
从表9、10、11分别对各地山杏的杏核纵径、横径、侧径的平均数进行差异比较。结果表明,在杏核横径方面,寒葱河与建堂、东村之间的差异不明显,而与柴河、西北楞、北山、江山娇、青梅、双鸭山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在杏核纵径与侧径方面,寒葱河与其他产地之间差异显著,双鸭山、青梅、北山、江山娇之间差异不明显。
3 小结
黑龙江省山杏资源丰富,我们主要对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的9个地点进行调查,根据选优的标准,确定了50株优树,并对优树采种测量,通过方差分析表明,种子三径和种子重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从杏核横径来看,双鸭山与青梅的最大,寒葱河的最小;对纵径和侧径来看,寒葱河的反而最大,这也从杏核形状上有所体现,寒葱河的山杏杏核属于长椭圆形,纵横比较大,双鸭山与青梅的纵横比较小,杏核趋于卵圆形。从核鲜重和核干重来看,青梅的最大,建堂、东村的较小。各产地的果实性状和杏核性状有所不同,存在较大差别。各产地的差异越大,说明在山杏资源选优的范围和可能性就越大。
[1]赵峰,张毅.中国仁用杏的生产概况及发展前景[J].北林果研究,2001(4):377-379.
[2]刘宁,刘威生.我国仁用杏主产区生产发展概述[J].北方果树,2004(增刊):48-49.
[3]刘宁,张加延.仁用杏新品系选育报告[J].北方果树,1999(2):9-10.
[4]贾永国.仁用杏优良品种及丰产栽培技术[J].河北果树,2004(4):23-25.
[5]曾烨,牟蕴慧.李、杏远缘杂交种的创造及其利用研究[J].北方园艺,2000(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