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德教育在药理学教学中的渗透

2013-08-06赵有亮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渗透

赵有亮

【摘要】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是国家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热切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近年来,从“三鹿奶粉”事件,到“地沟油”、“铬超标胶囊”等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除了反映出我国食品药品行业监管力度不足之外,也暴露出食品药品行业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我校作为培养药学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开展专业教育的同时,药德教育也是重要的内容。药理教研室结合现实需要,将药德教育有效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利益观,推动药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药德教育;药理学教学;渗透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 -0113-01

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美誉。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境外势力、经济利益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食品药品行业安全问题形势严峻,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愈加突显。据统计,近年来发生的药害事件70%以上是以经济利益优先为根本原因,20%以上事件是由于责任意识淡漠所导致。医药行业价值观的普遍偏失或错位,使诚信意识、责任意识、规范意识、安全意识缺失或缺位,行业自律水平低下,漠视生命形成习惯,唯利是图形成风气,行业价值观的纠正、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刻不容缓。我校是药学人才培养重要基地,从源头上预防药害事件是学校重要责任。药理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教学规律,把德育渗透到药理学的教学过程各环节,将合理用药与职业道德有机结合起来,倡导学生从事药学工作中要以德为先,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一、药德的内涵

药德是药事道德的简称, 是指药学工作者在思想、情操和言行、举止等方面应该自觉遵守的准则[1]。它可以调整服务人员和药学人员之间、药学人员之间、药学人员和整个社会之间的关系,它也是一般社会道德的一部分,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药学领域的表现。“仁爱济世、清廉守正、精修慎用、勤勉谦和”是我国传统药德的核心内容,也是传统医药价值观的高度提炼。其中,重义轻利、珍爱生命是其医药价值观的核心。在新世纪新阶段,面临新的形式以及新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提出了新的药德教育体系,将药德教育全面渗透专业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果,确保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二、加强药德教育的意义

合格的药学工作者不仅要精通药学知识以及药学技能,还要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情操。只有这样,才可承担起治病救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任。药德教育是当今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是促进药学科技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保证,药德教育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促进学生思想情操的转变和升华

药理学教学中融入药德教育,使学生深刻理解和领会“大医精诚、励志笃行”校训精神的时代要求和药德、师德的传统内涵和时代精髓,强化价值导向,树立诚信意识、责任意识,自觉养成讲道德、重修养、尚清廉、促和谐的良好风气。

(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药学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和提升药学工作者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形成和发扬良好的药学道德风尚, 从而促进药学工作者思想、业务素质的提高[2]”。学生时代形成的知识经验和道德素养是以后工作生涯的基础,因此,在学生时代就应该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社会主义的道德品质,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提升医药工作质量

具备良好医德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一般都能保证药品的质量安全,做到质量第一。药德教育还可以使医药人员提高对自身职业的理解,可以提高他们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热爱,从而在工作中可以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对患者充满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义务感,进而时医药工作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

三、药德教育在药理学课程中渗透的体现

(一)从绪论教学开始渗透

绪论作为药理学课程的根基,是课程教学的起始部分,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药师”角色意识不强,对“药德”的深刻含义和要求知之甚少。为了增强学生的药德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在讲授药理学课程绪论部分开始,就有意拓充药学人员的职业道德内容,强调药品的特殊性,药品与毒品没有本质的差别,如果剂量过大药品也可转化为毒品,可以伤害人类健康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倡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扎实掌握药理学理论基础和应用技能,培养严谨认真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规范自己言行,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健全自己的人格,在实践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

(二)在合理用药中的渗透

药物作为战胜病魔的有力武器,随着医药学的迅速发展,药物的更新速度迅猛,药品市场琳琅满目。面对同样的疾病,可选用的药物有数种或更多,而如何选药则既取决于医药人员的专业水平、价值观念、道德良心及对患者情感。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少数医药人员受到经济利益驱动,不顾合理选药原则,不顾患者健康需要和经济承受能力,而肆虐的选用新药贵药。针对目前医药行业存在的不正之风,启发学生换位思考,培养学生“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本精神,强调选药坚持“安全、有效、经济”原则,掌握正确选择药物和给药的方法,避免滥用药物,坚决抵制不正之风,讲良心,重感情,真心实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三)在药物不良反应中的渗透

药物是一把双刃剑,若科学用药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但若滥用药物则可产生广泛的不良反应。在讲解糖皮质激素、氯霉素等药物时,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药物的作用特色,认识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关系,用药时要根据病情的需要,充分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权衡利弊做出选择。针对老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要充分考虑不良反应的危害和后果,避免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四)在实训教学中的渗透

药学是实践性和科学性融为一体的高、精、尖科学,对药学人才的素质要求甚高。药学是充满人道的科学实践,在药学实践发展的过程中,药学人员是否具有“仁爱”精神是检验其思想品质的试金石[3]。药理学实训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技能操作、处方分析、医患角色扮演和用药推荐等项目。在基本技能操作内容中,主要选用实验动物(家兔、鼠、蛙)等作为实验对象,验证药物的作用或不良反应等,在实验中大力倡导学生“真爱生命、尊重动物”意识,尽量减轻对实验动物伤害,减少实验动物的耗费。在分析处方合理性、用药推荐时,除考虑药物有效性外,还要注重经济性,尽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在医患角色扮演时,换位思考,充分体会医患的心理感受,注重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总之,药德教育在药学专业学生成长和成才过程中,在药学人才的综合素质形成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药学专业所有院校,应将药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作为学生思想道德考核和专业考核重要内容,并着重在教学方法和途径上进行改革创新,将典型案例列入教材的内容,贯穿于教学的各个方面,结合学校的特色,理论联系实际,从而真正实现高等教育药学人才培养目标,推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刘绍贵.药德教育与人才培养[J].湖南中医药导报,1996, 2(4)

[2] 张鸣皋,夏霖.药德学与药科生德育教育[J].医学与哲学,1992,4

[3] 赵迎欢.育药学人才药德先行[J].医学教育探索,2005,4(5)

猜你喜欢

渗透
幼儿园课程渗透美术内容的教学策略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例谈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