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与学
2013-08-06张时春周煌
张时春 周煌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中学生对于《高等数学》的学习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协调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兴趣;思维;教学方法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 -0112-01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理工科专业必修的公共文化课,学好《高等数学》对夯实专业基础、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有重要辅助作用,而高等职业院校中学生对于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普遍不够牢固,对《高等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不高。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兴趣和关注,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架起一道教与学的桥梁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
本文将从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特色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门课程教与学的简单认识。
一、课程目标
高职院校中参与高数这门课程学习的学生涉及面非常广,包括会计、土木、模具、机电、汽修等专业,所以在课程目标设置上把握住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项服务
为专业服务,强调其对专业的服务和辅助功能,将专业课的教法、学法与公共课的教法和学法区分开来。
(二)两个原则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的方方面面都必须适应学生的现实情况;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而不是研究数学的专门人才,必须明确一个教和学的把握。
(三)三条标准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的采取多方面的手段和方法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有兴趣、学有基础、学有成效。
二、课程内容
(一)内容安排
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完成课程目标在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要精挑细选,在大方向上力求使其受益于各个专业。
第一部分:预备知识,对初等数学进行一个简单的复习与回顾,让学生顺利过渡到高等数学的学习中。第二部分:极限与连续,为导数学习作铺垫。极限是导数的前提,而导数是积分的进一步发展与连续。第三部分:导数及其应用。导数是微积分的前提,同时在经济领域中有较多的应用。第四部分:积分及其应用。四部分相互连续,知识点层层递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知识点的迁移与巩固。如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单纯的从知识点出发,只针对知识点而讲知识点的话,这无异于应试教育的延续,突出不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也吸引不了学生的关注。所以在每章的开始引入不同的数学事例,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绪;而《高等数学》的学习必须服务于专业的学习,所以对应每章均以与相应专业领域结合的具体应用结束,让学生意识到《高等数学》对其专业的辅助功能。并达到由此形成一个教——学——用的循环知识体系的目的。
(二)课时安排
根据各章节部分与专业的结合情况,将各个教学环节课时分配如下:
通过合理的课时安排与分配(主要强调讨论课的重要性),力求使学生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得到一个合理、平衡、均衡的发展。
三、课程实施
课程内容确定以后,怎样才能保证课程的实施?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生源广泛,学生学习基础不一致,或说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欠佳,组要表现在学习热情不高、学习基础不好、学习习惯不良三个方面。要改变现状,就要将接受性学习的方法与自主学习的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缓解学生“底基础”和学习内容“高难度”的矛盾,以形成良好的互动教学。
(二)创新思维教育
让学生学有兴趣,就要去除学生对数学的偏见,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是活生生的,可触摸的,而不是僵死的,解决的方法是将创新思维教育引入课堂。创新思维包括归纳思维、类比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数学与猜想。如果单独就这些思想去讲的话,很抽象,对学生而言没有什么意义,必须要将他们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这就要求教师站在数学的高度上,补充大量的数学历史实例,引起学生的关注;若仅仅是让学生有兴趣也使毫无意义的,兴趣必须与课程中德知识点相结合,使其对应与以上各种思维。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习的效果,一举两得。
(三)改良教学方式(教学四步曲)
低起点——降低目标难度,让学生在最近区域得到发展;小步子——调控教学难度,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勤练习——加大训练力度,加速知识的迁移;多直观——采用表格、总结、箭头、符号教学,直观易懂。
(四)教学方法(角色互换法)
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尝试,在角色互换的过程中,学生从个体分析到集体的合作讨论再到辨析提高再回归于个体,形成一个分析——讨论——辨析的循环思考模式,对学生日后生涯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五)教师水平提高(四个魅力)
要完成以上教学,达到四个层次上升华,使学生愿意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想上《高等数学》课,那么每个高数教师都必须不断的提高和完善自己。这里将其总结为增加四项魅力。
文化魅力——加强数学文化素养,增强自身数学内涵;知识魅力——巩固专业知识学习(自学,以教研室为单位相互学习,由学校外派学习),为学生解疑排惑;课堂魅力——活跃课堂组织教学,丰富语言表达;个性魅力——加强数学教师跨专业教育,解决数学教师知识结构单一,不能服务于学生专业建设和学习的问题。
四、课程评价
(一)学生的考核评价机制
考试(0.8)+平时(0.1)+加分(0.1)
这里特别说明这种加分机制,加分主要针对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课堂回答问题、角色互换时讲解知识情况等。这是对学生的一种督促,更是一种鼓励,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参与课堂教学。在以往的考评中,大部分学生都是有分可加的,这说明学生对这种加分机制是比较认可的,兴趣比较高,学习的效果也是比较好的。
(二)课程改革的思路
教材——结合我院实际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使其直接作用于各专业领域,而不是泛泛而教,千篇一律。师资——引起学院对《高等数学》这门课程的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结构,使其更专业化。
五、课程特色
创新教学模式——将创新思维教育放在首位,引入课堂教学;
改革教学方法——挑战传统教学方法,利用“角色互换法”教学;改良教学理念——将单一的数学知识的传授转向与专业知识结合的教育。
总之,在将《高等数学》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由以往呆板生硬的模式转变为生动、丰富和富有时代意义模式的道路上还需要继续不停的探讨和研究。在这条道路上,我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