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州市南江滨东大道设计要点探讨

2013-08-06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3年8期
关键词:江滨防洪堤滨江

张 建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福州 350003)

0 前言

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均需以人为本,一切要以提高居住于该城市的居民的生活质量为目标,江滨路不仅是城市交通的组成部分,它还集市政管网、防洪建设、城市设计、休闲活动、园林绿化、环境保护、人文景观等功能为一体,由道路的单交通功能需求逐步向综合性功能需求转变。本文以福州市南江滨东大道工程为例,以期通过分析路与城、堤、水、园的关系对江滨路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1 福州市南江滨东大道规划定位

福州市南江滨东大道位于福州市马尾新城三江口南台岛东部片区(见图1)。目前该片区现状为城郊型村落,尚未开发,根据规划,该片区将作为马尾新城的中央服务区,主要以行政办公、商务商贸、文化娱乐为主。根据《三江口南台岛东部片区控规》的定位:南江滨东大道是一条兼顾交通疏解与形象展示功能的福州市重点地段景观性主干道。为达到规划目标,笔者认为南江滨东大道的设计需处理好五个方面内容,详见“设计要点”。

2 设计要点

2.1 符合城市交通规划要求,提供大容量、便捷交通

南江滨东大道作为城市主干路,其车道规模、沿线交叉口间距、行人过街设施等均需满足主干道设计标准。

为加强城区与滨水空间的联系,目前国内众多城市将原先道路等级较高、路幅较宽、绿化较差的江滨路通过主交通流下穿、减小路幅宽度等改造措施将原道路改造成道路等级较低的道路,以使滨水空间具有更高的可达性。

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

如上海的外滩由原来的地面11车道改造为4车道+2备用车道形式,以利于城市向滨水空间延伸,增加地面公共活动空间,同时增设地面过街斑马线,提高滨水空间可达性,由“车的外滩”回归到“人的外滩”,重塑外滩“城市公共客厅”的功能。将景观条件最优越的地面全部留给步行的人们,而将机动车引入地下。

又如杭州用西湖隧道取代原来的湖滨路。西湖东岸的湖滨路原来既是游人远眺西湖的重要观赏区,又是一条重要的交通干道。为了让湖滨路成为步行街,经过多方论证,最后决定,修建西湖隧道取代湖滨路。

南江滨东大道规划道路红线宽度50 m,由于其定位为城市主干路,在狭窄的规划区内又无法找到相应的替代路,为避免南江滨东大道成为新区和滨水空间交往的障碍,建议设计速度、车道宽度、交叉口间距等为机动车服务的道路指标采用规范的下限;人行道宽度、过街便捷程度等为行人服务的指标则尽量采用上限,在局部路段可采用南江滨东大道下穿或设置立体式行人过街设施的措施加大行人过街设施的密度,增加滨水空间的可达性;另外,南江滨东大道的绿化指标也建议采用上限,以达到更好的景观效果。因此,兼顾各方需求,南江滨东大道机动车采用双向6车道,设置中央分隔带和侧分带,横断面方案如图2所示。

图2 道路标准横断面图

2.2 符合城市设计要求

根据南江滨东大道沿线不同的城市功能道路采用相应的处理方式,以使路与城达到完美的和谐与统一。

三江口南台岛东部片区将按照公建滨江布局(即新城临江侧均为公共建筑),总体形成一轴、三廊道的景观格局(见图3),在这一轴三廊道与南江滨东大道的节点处道路应服从片区景观的总体需要。

图3 一轴三廊道示意图

比如南湖公园-马航洲通廊(图中位于中间的东西向廊道)是片区内集景观、慢行系统、观江视线等功能的综合性通廊,因此,在该处南江滨东大道采用全断面下穿的形式,避免南湖-马航洲通廊因道路产生物理隔断,从而将江景引入腹地;同时使滨水地段具有更高的可达性、城市更具亲水性,使城市与滨水地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滨水区环境产生巨大的聚合力,充分展示新区特有的社会生活场景。

又如,根据规划,邻近三江口的区域是规划区内的商务中心,该区域将建设超高层地标性建筑,在空间上统领三江六岸。统领三江六岸不仅体现在三江口的建筑设计上,也体现在其景观及路网通达性等方面,路网通达性要求从该片区能便捷地到达辐射范围内的各个地方,这对南江滨东大道与周边路网衔接的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南江滨东大道与周边路网的衔接方案这里不做介绍,这里仅从区域定位对道路景观要求的角度出发分析道路的建设方案。

为使三江口区域和江滨公园融为一体,该处南江滨东大道宜采用全断面下穿的形式,但由于道路下穿段较长,不利于南江滨东大道与区域内规划路网的衔接,同时也造成到此休闲的人群转乘公交或至停车场需沿道路步行较长距离。因此,该处南江滨东大道采用双向4车道下穿,地面设置混行双向4车道,用于衔接周边路网和布设公交站点,使地面层道路由原来的主干路标准降低为支路标准,更具人性化,见图4、图5所示。

图4 三江口城市设计效果图

图5 南江滨三江口段设计方案图

2.3 展示福州滨江靠山的山水格局

尽量削弱防洪堤的物理阻隔,使路与江能融合在一起;同时,在南江滨东大道上行车时能近观清凉山、铁头山,远眺鼓山、烟台山、恩顶山,给人以路蜿蜒于山中的感觉。

江滨路因其临江而建,需处理好路、堤、江、滨江公园之间的关系,这四者的处理方式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种(见图6~图9)。

图6 路园均位于堤外示意图

图7 园位于堤外示意图

图8 路园均位于堤内示意图

图9 路位于堤外示意图

图6、图9两种形式江滨路临江而建,具有较好的景观性,但是由于路位于堤外,与堤内路网衔接不便,且洪水来时容易被淹,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图7、图8两种形式江滨路位于防洪堤内侧,安全性较高,与堤内道路衔接顺畅,但是亲水性、景观性较差。以上四种断面形式城市与滨江地段均因防洪堤而产生生硬的阻隔。福州地区受台风影响大,洪水来势快而猛,因此大多采用图7、图8两种形式。

为兼顾江滨路的景观性、亲水性和安全性,南江滨东大道采用将道路标高提高至与防洪堤同高,以避免防洪堤对观江视线的阻挡;同时将防洪堤外的公园在不影响行洪断面的前提下堆填至防洪堤堤顶,如图10所示。此方案将堤、路、园、江融为一体,削弱了防洪堤的影响,较好地解决了以往江滨路建设存在景观问题,但是此方案使堤内外产生较大的填方量,特别是堤内原地面标高较低的地区,产生的填方量将是巨大的。由于南江滨东大道堤内原地面标高与堤顶标高相差仅1~2 m,且规划区面积不大,故采用该方案是合适的。

图10 南江滨东大道堤路园断面图

2.4 根据沿线公共服务空间布局建设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三江口南台岛东部片区将按照公建滨江布局,因此,公交站点、停车场等道路设施的布局需结合片区公园、水上客运码头等功能区的分布,做到因需而布、以人为本,并通过步行系统有机串联起来。

以前由于人们尚未意识到滨江地段对人群的巨大的吸引力,江滨路修建时仅考虑防洪、交通出行的需要而轻视景观和环境,缺少相应的休闲、观光等设施,也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导致江岸线垃圾成堆,遇到大型节假日时车满为患,严重影响了江滨路综合性功能的发挥。因此江滨路在设计需充分考虑人群沿江游玩、嬉戏等需求,并配套相应的设施。南江滨东大道沿江步道结合岸线形态与绿地、水面及配套设施适当穿插,使人在行进过程中感受到步移景异,增添步行空间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在沿线的水上客运码头、南湖公园-马航洲通廊和三江口公园等处设置停车场、凉亭、长椅等游憩设施,局部增设小型咖啡屋、酒吧、演义吧等活动服务设施,把城市中有车一族引入滨江路,并留在滨江路,带动新区的发展(见图11)。

图11 停车场位置示意图

2.5 展示高品质城市新区形象

新城作为道路景观的一部分,道路对城市沿江建筑景观和功能配套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尊重自然山水格局、地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塑造沿江建筑景观,创造多层次沿江界面展现“江城”特色。营造水际线、堤岸线、城市近景和远景天际线等层次丰富的沿江界面;沿江建筑设计要考虑提升滨江空间环境形象,带动滨江地区的旅游、商业等活动,应强调韵律感与整体性,注重与整体协调,建筑风格、造型、高度、体量不应唐突转变;保护自然山体和传统的人工地标,同时利用江湾、半岛端头和制高点等重要的景观节点、区位条件设置新的标志性建、构筑物,使之形象鲜明,轮廓突出,与周边环境融合,展现地域文化景观特色。

滨江地区是最能充分展现城市形象、引人入胜的重要区域,是城市景观的最佳区位。沿江应通过建设金融、商贸、会展、文化博览、体育休闲等公益性设施,拓展消费空间,提升滨江地区人气,激发滨江地区的经济价值;还应配套建设通江步行走廊、沿江散步道、滨江公园、广场,以及水滨活动场所等公共空间,拓展垂直滨江岸线的开放空间联系,增强江-城对话的通透性,有效地提升江滨路沿线的环境空间品质;最后,新城建设还应当维护自然生态岸线,活化和优化生活岸线,使滨江空间总体形成自然与人工、现代与传统、经济与文化相辅相成的道路沿线景观。

3 结语

正如吴良墉所说:“城市文明的发展是城市滨水文化的发展,滨水文化空间也从最初的具体的物质形态和实用的功能状态慢慢地发展成为集美学的观赏功能与城市发展的具体实用功能为一体的滨水文化景观,从而成为滨水文化景观与城市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南江滨东大道在需充分理解上层规划意图、了解当地物质文化需求、并结合具体的工程建设条件的基础上开展设计,尽量削弱主干道对滨江地段与新城区的阻隔,满足亲水、达江、休闲的需求。

[1]李和平,高扬帆.基于城市触媒的滨江地区城市设计策略[J].重庆建筑,2004,(4):9255-9265.

[2]扈万泰,翟长旭,周涛.长江上游城市滨江地带规划与发展研究[J].城市规划,2007,14(2):102-105.

[3]朱斌,黄建云,吴邵海.广西城市滨江防洪堤景观设计研究[J].华中建筑,2008,26(5):169-171.

猜你喜欢

江滨防洪堤滨江
福州滨江私宅
“追雨”又“守雨” 他们筑牢铁路“防洪堤”
休妻用狠招
吃虾记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芜湖滨江天际线
河流防洪堤驳岸生态化设计研究
绵阳城区防洪堤工程的设计及体会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暗恋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