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句末标点的研究

2013-08-06王冬梅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本族语感叹号句末

王冬梅

(常州广播电视大学,江苏 常州 213001)

近年来,中介语的研究已经扩展到语言学习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层面。但是,标点符号作为写作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却被忽略了。在标点符号中,句末标点即句号、问号和感叹号是构成话语,表达完整意义的主要标点。陈程针对学生在英语作文中屡见不鲜的句号使用错误现象,对中英文句界划分标准与句号使用的原则进行深入比较分析,揭示两者表象的异同,以帮助广大英语学习者理解英语句子与中文句子的不同含义,真正学会如何使用英文句号。王立非、张岩以中介语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学习者英语疑问句的使用;刘科成、彭爽对中国英语学习者感叹句习得进行了研究,这两项研究都是从句子种类的角度进行研究。本研究将采用中介语对比分析(Contrastive Interlanguage Analysis)的方法,从标点符号的角度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使用的句末标点的情况进行探讨。

一、研究设计

该研究对比本族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中句号、问号和感叹号使用的不同情况,分析和探索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在使用句号、问号和感叹号频数和功能之间的差异,以及学习者使用这几个句末标点的偏误。

(一)研究问题

该研究主要回答三个问题:

(1)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使用句末标点的各种功能的种类是否存在差异?

(2)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使用句末标点的各种功能的频数是否存在差异?

(3)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句末标点的偏误。

(二)语料描述

该研究使用的学习者语料库是一个由151篇300字左右、题目为Email的议论文的小型语料库构成的,总形符数48642。该语料库来源于中国学生英语口语笔语语料库SWECCL(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Corpus of Chinese Learners)的子库中国学生英语笔语语料库WECCL(Written English Corpus of Chinese Learners)。SWECCL的设计总规模为200万词,由南京大学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建设,主要从国内九所不同层次的高校英语专业的一至四年级学生中采集,以保证所选语料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作为参照语料库的是本族语者语料库LOCNESS(Louvain Corpus ofNative English Essays),该研究采用了其中英美大学生写的议论文部分,总形符数为169606。用于对比的语料库作文题目自拟,语料提供者的年龄和所接受教育程度与中国学习者相近,因此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三)语料分析

笔者对语料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统计分析:

句末标点的检索:使用检索工具Wordsmith4.0把两个语料库中的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全部检索出来,然后再进行人工核查;本族语者使用句末标点的不规范情况不在研究范围之内。

句末标点的功能分类和偏误统计:根据句末标点的功能和偏误分类,人工对两个语料库中检索出的句末标点进行赋码分类。

笔者对所有频数做标准化处理,基数为100000,并使用SPSS软件对学习者和本族语者使用句末标点的情况作了显著性差异的检验,从而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中使用句末标点的情况。

二、结果与讨论

(一)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使用句末标点的差异

表1的数据显示,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在英语写作中使用句号和感叹号频数整体存在显著的差异,显著性水平为0.01和0.001,使用问号的情况没有显著差异。

表1 本族语者和中国学习者使用句末标点的频数差异

学习者过多使用句号最可能的原因是学习者受能力限制使用较多简单短小的句子,以致句子数量增加,句号的数量就会变大。另外,也可能是学习者出现较多的句子片段错误而造成这样的结果。在下一节中介绍句号的使用偏误。

从使用感叹号的情况看:中国英语学习者相比较本族语者在各种句型中都使用感叹号,而且在陈述句和疑问句中使用感叹号还有显著差异,祈使句和感叹句中使用感叹号是中国英语学习者不同于本族语者的典型特点。这个结果和发现的一样。吴东英、秦秀白、吴柏基的研究表明感叹号显示了口语化特征,那么学习者过多使用感叹号表明中国学习者倾向于利用主观情感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也证明了中国学习者缺乏语域意识。中国学习者过多使用感叹号减弱了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增强了写作的口语化。这样的结果也可能是学生受能力的限制,没有考虑到写作的文体特征,也可能是学习者文体知识的匮乏倾向于使用口语化的表达在写作中论证自己的观点,在祈使句和感叹句中使用感叹号的现象中可以得到答案。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问号时与本族语者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中国学习者却在选择疑问句和附加疑问句中使用问号,这多少显示了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口语化倾向,再次表明学习者在写作中不注意或没有足够的语域意识注意口语与笔语的区别。在英语写作中使用口语化的句型,减弱了议论文的文体特征。

(二)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句号的偏误

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句末标点只有在句号的使用上有偏误。句号偏误是中国学习者使用标点偏误现象中较为明显的特点。表2表明,句号偏误主要有三种:句型片段、句号缺失、句号代替问号。其中句号片段偏误现象最严重,其次是句号缺失,然后才是句号代替问号的使用。

该研究将进一步分析句号偏误,以全面了解中国学习者使用句号的特点。句型片段包括七个分类:单词片段、介词短语片段、名词短语片段、分词短语片段、独立结构片段、从句片段和形容词短语片段。其中从句片段偏误占到所有句号偏误的71%,其次是介词短语片段偏误、名词短语片段偏误、分词短语片段、单词片段、独立结构片段和形容词短语片段。句号缺失主要包括溶合句间句号缺失和独立句句号缺失。其中句末句号缺失数量多于溶合句间句号缺失。学习者还使用句号代替问号在句尾出现。以上句号的偏误是中国学习者过多使用句号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在英语教学中,标点符号教学的不重视是句号偏误出现的首要原因。学习者没有掌握标点的用法,更不能发挥标点符号在英语写作中的重要作用。独立句尾句号的缺失就是很好的证明。其次,语域意识的缺乏使学生在写作时较多使用口语化的句型片段来表达意思,而这样的片段在写作中是无效的,例如介词短语片段和名词短语片段。再次,分词短语和独立结构片段表明学习者的能力有限。对于学习者来讲,分词短语和独立结构的习得比从句的习得更困难。虽然频数较低,但这两种句型片段仍然存在,而且从句片段也和学习者有限的能力联系在一起,因为学习者不具备在英语写作中组织复杂句型的能力。当然,学习者的不良习惯和粗心大意也导致了句号使用的偏误。

表2 句号偏误

三、结论

研究表明:首先中国学习者从数量上讲过多使用感叹号和句号,使用问号的情况和本族语者没有显著差异。其次中国学习者在使用句号时会出现句号使用的偏误,主要体现在句型片段、句号缺失和句号代替问号三种偏误。最后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句末标点的特点可能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中国英语学习者缺乏语域意识;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应用能力较弱,处理复杂句型的能力有待提高;中国英语教学中对标点符号的忽视导致了学习者不重视的心理;学习者的粗心不可避免。

[1]陈程.英汉句号使用的语法化比较[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47-150.

[2]侯永正.小议句号[J].语文研究,1990,(3).

[3]刘科成,彭爽.中国学习者英语感叹句习得特点研究[J].外语学刊,2012,(6):128-132.

[4]秦晓晴,汤小川.英语专业大学生句法复杂性的发展特征研究[R].第二届全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南京,2005:46.

[5]王立非,张岩.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中疑问句式使用的特征——一项基于中外学习者语料库的对比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43-47.

[6]吴东英,秦秀白,吴柏基.香港报刊语言口语化的表现形式和功能[J].当代语言学,2004,(3):248-256.

猜你喜欢

本族语感叹号句末
四川方言句末助词“哆”
完整句末不一定都用句号
“也”“还”在英语中的用法
感叹号
句末“没”和“没有”的演变分析
【完美!】
《本族语和非本族语科技写作中的词块:语料库方法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述评
找点
Non—Native Educators in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述评
英汉本族语者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口音感知及言语理解度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