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氨溴索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4例
2013-08-06武丽华向红军李丹丹赵淑芳
武丽华,向红军,曾 蓉,李丹丹,赵淑芳,何 群
(湖北省钟祥市人民医院,湖北 刑门 43190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病因很多,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是根本原因,主要发生于早产儿,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对新生儿危害极大。许多研究表明,外源性PS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改善肺顺应性和氧合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天数,降低NRDS的病死率,但其价格昂贵,需采用气管内给药,且有增加并发症的危险,临床应用受限。我院儿科应用盐酸氨溴索预防和治疗新生儿NRDS,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标准:胎龄30~37周,出生时无胎膜早破、无羊水污染、无窒息抢救史等异常产科病史;出生后4 h内入院;入院时无明显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的表现;排除吸入性肺炎、湿肺、膈疝等新生儿疾患。NRDS诊断标准:早产儿;生后12 h内出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可伴有呻吟、吐沫、呼吸暂停;胸部X线摄片提示分布均匀的细小颗粒和网状阴影和(或)支气管充气征[1]。选择医院新生儿病房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符合入组标准的早产儿6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中,男19例,女15例;平均胎龄32.7周;出生体重低于1 500 g 11例,1 500~2 500 g 17例,>2 500 g 6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胎龄31.5周;出生体重低于1 500 g 10例,1 500~2 500 g 16例,>2 500 g 4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胎龄及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如保暖、心电监护、维持循环及内环境稳定、预防感染、呼吸道护理、必要时氧疗等;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杭州澳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每日15 mg,分2次给药,用5% ~10%葡萄糖注射液10~20 mL稀释后静脉注射,共3~5 d。观察指标包括NRDS发生率。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1。
3 讨论
目前预防NRDS的公认措施是产前孕母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产后给予外源性PS[2]。由于产前使用激素的最佳时期是分娩前24 h~7 d[3],而早产原因很多且不可预料,多数孕妇入院后24 h内即分娩,错过了激素应用的最佳时期,导致激素应用的效果不佳。另外,即使产前应用激素,仍有20%的早产儿出生后发生NRDS[4]。新生儿NRDS是由于PS缺乏引起肺泡塌陷、萎缩,减少了吸入气的肺内弥散功能,氧合减少,导致呼吸衰竭。PS是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磷脂蛋白复合物,在18~20周胎龄开始产生,35~36周迅速增加,故NRDS多见于早产儿。外源性PS替代疗法的效果肯定,可使NRDS的发病率减少1/3~1/2[5],但对不发病的早产儿预防性应用将增加高额费用和不必要的气管插管。故早产儿都给予外源性PS预防NRDS并不可取,特别是在基层医院,由于经济、技术及设备等条件限制,使其很难广泛开展。盐酸氨溴索是溴己新的活性代谢产物,能刺激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促进PS的合成和分泌,可促进肺成熟,保持肺泡和气道通畅,且不增加不良反应[6]。肺泡内的PS主要在肺泡巨噬细胞的溶酶体内分解、代谢,而盐酸氨溴索可抑制巨噬细胞溶酶体内磷脂酶A的活性,减少PS的溶解,且盐酸氨溴索对肺组织有较高的特异性。
表1 两组患儿观察指标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静脉应用盐酸氨溴索可降低早产儿NRDS的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同时,可降低早产儿需要机械通气给氧的比例,从而降低早产儿发生视网膜病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风险,并减少新生儿院内感染、气漏等并发症;疗效确切,且价格便宜,使用简单、安全,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21-423.
[2]何丽红,陈爱贞,王丽容.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疗效观察[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10):782-783.
[3]袁 琳,陈 超(译).欧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防治共识 [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30 -34.
[4]万伟琳,王丹华,赵时敏.产前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预防作用[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3):137-139.
[5]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58-461.
[6]李冬梅,钟 倩,张燕玲.盐酸氨溴索在促进肺成熟中的应用价值[J].首都医学,2006(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