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减压手术与减压并植骨融合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研究
2013-08-02王永宏董小雄张胜良
王永宏 ,董小雄,张胜良
(1.南京大学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6医院骨二科,安徽 马鞍山 243100;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13医院骨科,甘肃 酒泉 735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劳损变性、髓核脱出或纤维环破裂等,压迫或刺激脊神经、脊髓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群,是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病[1]。临床对其治疗多以手术为主,为了提高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笔者对我院85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减压并植骨融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予以减压并植骨融合手术进行治疗的8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组,男性48例,女性37例,年龄26~78岁,平均(42.3±5.6)岁,病程7个月~10年,平均(3.3±1.9)年,其中症状重不能行走者13例,不能正常工作者53例,马尾神经损伤6例,神经受损表现症状轻者13例。选择同时间段来我院予以单纯减压手术进行治疗的8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对照组,其中包括予以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和选择性减压术式治疗的病例。男性47例,女性38例,年龄28~80岁,平均(41.9±6.3)岁,病程8个月~9年,平均(3.4±1.5)年,其中症状重不能行走者16例,不能正常工作者50例,马尾神经损伤4例,神经受损表现症状轻者1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上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予以单纯减压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俯卧位,选择腰椎后正中入路,取病变节段为中心,常规显露出病变节段上下椎棘突、椎板、关节突,行改良全椎板或双侧椎板间开窗减压术,根据椎间盘突出情况,切除部分关节突,清除硬膜囊后方、椎管侧方及椎板间的肥厚的黄韧带,摘除“责任”椎间盘[2]。对狭窄的侧隐窝与神经根管行进一步有效减压,直至硬膜囊松弛,让其在通道内可移动0.8~1 cm,但不予以植骨融合及内固定。
1.2.2 研究组 予以减压并植骨融合手术。采用硬膜外或全身麻醉,俯卧位,选择腰椎后正中入路,取病变节段为中心,常规显露出病变节段上下椎棘突、椎板、关节突和横突,沿病变椎间隙上下位椎体两侧椎弓根方向分别打入椎弓根螺钉,根据C形臂X光机确定其位置良好[3]。对两侧椎板及部分关节突关节用咬骨钳及椎板咬骨钳小心咬除,将增生骨赘及软组织进行谨慎咬除,解除硬膜囊的压迫,松解神经根,摘除髓核至充分,刮除软骨终板,冲洗相应椎间隙[4]。安装椎弓根棒,在椎间隙前方植入咬下并已修剪好的碎骨块,并斜行植入Cage一枚,必要时可进行压缩,提高植骨融合率,待椎间隙高度恢复良好、植骨充分、椎体固定牢靠及位置理想后,留置引流管1~2根,逐层严密缝合切口[5]。
1.3 观察指标及临床疗效评定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腰背痛、疼痛的变化,其中腰背痛采用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标准(JOA)进行评定,疼痛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定。记录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其中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为:治愈:临床体征及腰腿痛症状消失,腰部活动功能正常;显效:临床体征及腰腿痛症状、腰部活动功能明显改善;好转:临床体征及腰腿痛症状、腰部活动功能有所改善;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者;其中总有效率=1-无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腰背痛、疼痛的变化 两组治疗前JOA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JOA评分、VAS评分与各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JO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腰背痛、疼痛治疗前后的变化(±s,分)
表1 两组腰背痛、疼痛治疗前后的变化(±s,分)
组别JOA评分 VAS评分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13.81±1.94 13.78±1.83 0.104 0.918 23.18±1.67 27.67±1.55 18.168 0.000 6.36±1.57 6.35±1.52 0.042 0.966 1.86±0.93 1.80±0.81 0.449 0.654
2.2 手术指标比较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天数(d)住院费用(元)71.56±32.19 113.57±67.83 5.159 0.000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218.63±89.37 517.49±324.17 8.194 0.000 10.55±5.39 13.89±5.23 4.100 0.000 5752±2309 23478±1835 55.411 0.000
2.3 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06%,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29%,两组临床疗效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928,P=0.012<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方式有很多种,临床目前以减压治疗为主,从减压范围其可分为有限性减压和广泛椎板切除减压两类[6]。宁广智等[7]表明直视下微创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功能,维持腰椎的稳定性,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王亮等[8]表明采用扩大开窗双节段神经根管减压可预防继发性神经根管狭窄而造成的神经根卡压症状,可提高手术的远期疗效。
减压的同时是否需要融合、内固定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李云峰等[9]表明微创多裂肌间隙经椎间孔减压腰椎间植骨融合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满意效果。张建华等[10]表明减压后采用单枚cage植骨融合术和单枚cage植骨融合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都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但后者植骨融合率较高,融合器相关并发症较少。
本文为了探讨减压并植骨融合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对我院85例患者予以该术式进行治疗,并选取同时间段予以单纯减压手术治疗的85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JO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减压并植骨融合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腰背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但是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在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手术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及经济状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1]王贺平.椎板开窗潜行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2):4984-4984.
[2]吴 叶,商卫林,卜国云,等.单纯后路腰椎减压术对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7(3):141-145.
[3]胡慧敏,王 哲,罗卓荆,等.椎板减压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20(7):537-540.
[4]王桂芝,黄卫民,刘 红,等.不同支付方式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减压并植骨融合手术住院费用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5):8-9.
[5]王 健,张 春.X-Tube辅助下单侧神经根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骨伤,2010,23(5):360-364.
[6]吴强初,劳贵昌,林树体,等.后路减压颗粒骨植骨融合加钉棒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并不稳症[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4):488-489.
[7]宁广智,郝 岩,冯世庆,等.小切口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2,1(1):33-37.
[8]王 亮,朱冬承,戈 兵,等.扩大开窗双节段神经根管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11):1017-1018.
[9]李云峰,张子如,谢 恩,等.微创多裂肌间隙入路减压椎间融合治疗合并骨质疏松单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4):327-329.
[10]张建华,李新志,周宏斌,等.单枚cage和单枚cage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20(6):457-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