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县域经济关联性分析
2013-08-02曹万林
曹万林
(1.周口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河南 周口466001;2.东北财经大学 研究生院,辽宁 大连116025)
城镇化过程是人口向城镇转移集中的过程。纵观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城镇化一方面表现为城镇数量的增加,一方面表现为城镇内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化是农业比例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并趋于合理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社会逐步转变的过程,是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的过程,其间伴随着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深刻转变。其核心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进行的空间转移[1]。国家统计局2012年8月17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城镇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城镇化率由1980年的19.4%增加到2011年的51.27%[2],城镇人口数量超过了农村人口数量,我国的城镇化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在传统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是空间上的转移,城镇化的质量并不高,城镇化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如农村大量社会资源的闲置荒芜,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生理心理等问题频现。另外,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大量转移,城镇的基础设施也不堪重负,教育、环境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成为困扰城镇居民的突出问题,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使得城镇化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诸多困难。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我国提出了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代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科学发展[3]。党的十八大报告又进一步指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4]。在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首次将“推进城镇化”单独列为年度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并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并指出城镇化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潜力所在。2013年全国两会颁布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涉及全国20多个城市群、1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万多个城镇的建设,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发展思路,提出了具体要求。按照上述规划,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将遵从“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可持续”三个原则,按照“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要求,推动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因此,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作为发展的动力,并以统筹兼顾为原则,走科学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功能完善、社会和谐、城乡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新型城镇化能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的重要着力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现状及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
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体,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若干区域,地理位置鲜明、经济联系紧密、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浓厚的区域经济综合体。2011年10月,建设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经济区范围除了河南省18个地市外,还包括山东、安徽、河北、山西12个地市3个县区,总面积2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亿人,经济总量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区。随着中原经济区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并成为国家战略,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遇到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就是独具特色的中原经济区现代化发展道路。随着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的实施,郑州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地位凸显,郑汴洛一体化加强了城市间的分工合作,促进了交通一体化、服务共享化、产业链条化、生态共建化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城际功能对接、联动发展的有力局面。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通过科学编制城镇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了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增强了城镇承载能力,形成了紧凑布局的复合型功能区,推进了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
然而,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在遇到难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总体水平仍较低。以中原经济区的主体河南为例,2010年,城镇化率仅为38.8%,2011年达到40.6%,但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河南省城镇化水平地区性差异明显,商丘、周口、驻马店等市城镇化水平较低(2010年城镇化率分别为29.8%、29.7%、29.8%)。同时,河南城镇化率低于工业化率13.2个百分点,两者很不相称。因此,河南省推进城镇化进程还有很大的空间。其次,城乡差距较大。据有关部门测算,农村的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赶上目前城市水平至少需要几十年[5]。另外,体制机制创新仍相对滞后是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遇到的另一障碍。户籍制度是体制创新中不得不面对的首要问题,就业、社保等关系民生的一系列问题尚未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协调推进机制。机制创新的滞后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深化发展,使得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与人们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
(二)新型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构建统筹城乡的新型城镇支撑体系为十大战略支撑体系的重中之重,这就足以说明城镇化建设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把县域经济作为加快城镇化的重点,可以全面激发县域经济的内在活力,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首先,县域经济能够促进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原经济区快速发展的基础。中原经济区涵盖了110个县(市、区),承载了中原经济区70%左右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县域农业、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关系着县域人口的充分就业与城乡劳动力的稳定转移,关系着中原经济区的稳定与发展。另外,中原经济区大部分县域水资源与矿产资源丰富,成为中原经济区崛起的中坚力量。
其次,新型城镇化是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指出,要加快城市群建设,提升城镇功能。新型城镇化是手段,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提高中原经济区人文与社会进步是目的。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通过完善和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可以有力地提升县域经济水平,给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新型城镇化是县域工业化的载体,是工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只有城镇化充分发展,县域新型工业化的效益才能有效发挥,县域的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向更深层次转变。这里的深层次转变是发展方式由传统的依靠投资和出口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相互协调的深层次转变;由依靠第一和第二产业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转变;由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及管理机制创新转变。只有实现发展方式的深层次转变,才能使得县域经济更加健康快速地发展。
再次,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有力促进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进程。中原经济区涵盖面广,各县域经济资源禀赋不同,发展特色各不相同,导致核心竞争力也各不相同。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虽不相同,但县域工业产业化的发展能够有效地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区域分工协作,为城镇化提供人才和物质保障。另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增加了就业,实现了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县域经济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灰色系统理论由我国著名学者邓聚龙教授1982年创立,已广泛应用于经济、生态、医学、教育等领域。灰色关联度分析是用灰色关联度顺序来描述因素间关系的强弱、大小、次序等的一种分析方法,该方法以各因素的数列为依据,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因素间的关系是如何对应的[6],是研究系统各因素之间及系统与各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的定量分析方法。灰色关联度分析主要是针对信息不完全的数据进行的数据分析,在研究某一问题的过程中,部分信息难以度量和获得,无法得到精确的数值,传统的定量分析方法无法准确地反映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而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能够很好地克服这些不足。因此,本文拟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分析。
(一)指标确定与数据选取
通过参考相关文献[7-9],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特点,本文从五个层面选取衡量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指标。
1.城镇化发展潜力。包括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城镇能源工业投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科技人员数,R&D经费支出,城镇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体居民消费,人均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
2.城镇化发展质量。包括城镇居民消费支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3.城镇化发展适宜度。包括市区人口密度,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镇化水平,城镇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例,卫生技术人员数,养老保险职工人数占人口比例,医保职工人数占人口比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占人口比例。
4.城镇化发展公平度。包括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收入极差,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之比。
5.城镇化发展治理度。包括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环保预算财政支出。
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以选取河南省的部分县市作为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的代表。由于河南统计年鉴2010年之前没有计划单列市,2010年之后才有计划单列市这一指标,因此,本文采用2010年各计划单列市(巩义市、兰考县、汝州市、滑县、长垣县、邓州市、永城县、固始县、鹿邑县、新蔡县等10个县市)的数据进行比较,以分析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与城镇化水平有怎样的关系。
通过对计划单列市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特征根大于1的前5个主成分,见表1。
表1 旋转成分矩阵
(续表1)
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主要表示城镇化发展潜力,我们称之为潜力因子;第二主成分主要表示城镇化发展社会保障情况,我们称之为保障因子;第三主成分主要表示城镇化发展治理水平,我们称之为治理因子;第四主成分主要表示城镇化发展公平度,我们称之为公平因子;第五主成分主要表示城镇化环境状况(建成区绿地面积),我们称之为环境因子。然后以特征根作为权重,得到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并对各县市主成分进行比较,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在河南省的10个计划单列市中,巩义市的第一主成分数值较高,说明巩义市的城镇化较其他县市有很高的发展潜力,其次是长垣县和永城市;汝州市第二主成分数值较高,说明汝州市在社会保障方面做得较为突出,其次是永城市和巩义市;永城市第三主成分数值较高,说明永城市城镇化发展治理因子较高,其次是鹿邑县和邓州市;兰考县第四主成分数值较高,说明兰考县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注重城镇化发展的公平度,其次是滑县和固始县;固始县第五主成分的数值较高,说明固始县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注重环境的保护,其次是新蔡县和汝州市。在综合城镇化发展综合主成分中,巩义市位列第一,说明巩义市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注重全面协调,既考虑发展的质量,又注重发展的潜力,既注重发展的公平度,又注重发展的环境。
表2 各县市主成分
(二)灰色关联度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是灰色系统分析方法的一种,是依据各因素数列曲线形状的接近程度做发展态势的分析。如果两个因素变化态势一致,即同步化程度较高,则认为二因素关联度较大,反之则关联度较小。若有序列X0(x0(1),…,x0(k),…x0(n)),…,Xi(xi(1),…,xi(k),…xi(n)),其中i为序列个数,k=1,2,…,n。则邓氏关联度的计算公式为
我们采用该理论中的邓氏关联度对各因子(潜力因子、保障因子、治理因子、公平因子、环境因子)及综合主成分与各县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其中分辨系数ξ=0.5,分析结果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镇化发展的潜力因子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关联度最大。对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各县市城镇化发展的各因子与第一产业发展关联度较小,而与第二、三产业的关联度较大。其中潜力因子与第二产业关联度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也即是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潜在的推动作用,尤其是推动了县域经济的第二、三产业。在诸新型城镇化发展因子中,公平因子是除潜力因子之外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灰色关联度较大的因子,也即是城镇化发展的公平度与县域经济发展也较为密切。社会保障因子是在各发展因子中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关联度最小的因子,说明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社会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就综合水平来看,第二产业与城镇化发展灰色关联度系数最高,第三产业次之,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第二产业仍然在起主导作用,第三产业还没能真正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
表3 灰色关联度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关系,新型城镇化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潜力因子和公平因子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关联度,但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保障因子与县域经济的关联度不强,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不到真正的推动作用。因此,在今后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需做到以下几点,以推动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第一,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强化产业升级。新型城镇化是与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推进过程,在此过程中,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放在发展的显著位置,把促进产业发展、加快产业集聚、工业现代化反哺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进程密切结合起来,积极推进产业的转移及承接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现代化服务水平,支持信息、物流、文化、旅游、金融等服务产业的壮大与发展。
第二,优化社会分配机制,注重新型城镇化中的公平性,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优化社会分配机制,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突破城乡户籍束缚,保障分配机制的公平与公正,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社会保障的服务功能。
第三,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保证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建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城镇化。可以通过生态园区的建设给城镇化居民灌输低碳生产、低碳生活与低碳消费的理念,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
第四,培育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这里的动力机制包括核心动力机制和行政辅助动力机制[9]。核心动力机制体现在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可以为新型城镇化打下坚实基础,为城镇化提供充足的剩余农产品和剩余劳动力;提高工业现代化可以提升新型城镇化的动力,为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并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提高现代服务业水平可以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坚实的保证。行政辅助机制可以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助力剂和润滑剂,能够推动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化解城镇化发展中遇到的阻力。
第五,通过中原城市群的覆盖和引领促进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原城市群可以实现中原经济区大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主要途径。通过中心城市的引领及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构建极具发展潜力的中原经济圈,带动新型城镇化的纵深发展。
[1]赵伟.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5):125-127.
[2]国家统计局.2011年城镇化率达到51.27%[EB/OL].[2012-12-06].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20817/140012880832.shtml.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10-15.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11-08.
[5]李冬晓.推进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对策与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2(2下):45-47.
[6]邓聚龙.灰色关联分析:多因素统计分析新方法[J].统计分析,1995(3):46-48.
[7]徐秋艳.城市化水平测度方法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29):9407-9408.
[8]邓玲,王彬彬.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4):80-84.
[9]方建德.国内外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比较[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8):132-136.
[10]王发曾.中原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之路[J]经济地理,2010(12):1972-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