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扶贫的点面效应 福建科技厅科技扶贫工作纪实

2013-08-02陈海福州大学陈志强福建省科技开发中心刘建成福建省科技厅

中国农村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科技厅福建省科技

文│陈海 福州大学 陈志强 福建省科技开发中心 刘建成 福建省科技厅

自科技扶贫战略提出以来,福建省科技厅认真实施科技扶贫战略,在挂点贫困村根据实际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提高贫困村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和村集体收入。为了提高科技扶贫效率,扩大科技扶贫的效应,福建省科技厅通过建立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如科技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户,以点带面促进科技辐射推广,推动贫困地区资源开发和特色产业发展,柘荣县就是示范基地之一。

柘荣县是福建省宁德市辖县,是闽东北的内陆山区县,是福建省人口最少、区域面积最小的一个县,太姥山脉盘亘境内,地势由东向西倾斜,山峦重叠,群峰耸峙,沟壑纵横,盘谷错综其间,由于自然条件限制,柘荣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农业落后,工业基础薄弱,但是柘荣县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生产的太子参以色泽晶黄、块根肥大、有效成分高而为医药界所重用,柘荣太子参闻名全国,早有“中国太子参之乡”的美誉。福建省科技厅根据柘荣县的实际情况,通过科技人才扶持、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项目扶持等措施开发区域性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柘荣县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柘荣县科技扶贫主要措施

加强科技人才支持

科技扶贫战略的实施,人才是根本。为了使科技扶贫战略的先进适用技术项目能够真正落到实处,福建省科技厅不但组织科技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到农村贫困地区生产一线,而且通过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培养当地人员,提高当地的劳动力素质。

福建省科技厅分批下派科技干部到挂点村任第一书记是科技人才支持贫困村的一项重要措施。2003年福建省科技厅委派的同志到挂钩帮扶柘荣县凤里村任该村第一党支部书记,在考察了村里的地理环境和土壤状况后,决定以乌龙茶种植为扶贫突破口,但群众热情并不高,要改植新品种,砍掉旧茶树,心里不忍。为鼓励群众种新品种茶的热情,福建省科技厅的同志出了一招:一株茶苗0.16元,第一年个人出2分,其余由科技厅承担;第二年个人要出1毛,第三年就要全部自己掏腰包。并动员村干部带头种植,目前已经出现了乍洋乡凤里村、宅中乡坑坪村、黄柏乡蒲洋村、楮坪乡马蹄岩村等乌龙茶种植示范村,带动了全县乌龙茶的种植推广,目前全县茶叶面积近5万亩。2007年科技厅又委派两位同志分别到柘荣县楮坪乡湾里村和黄柏乡蒲洋村挂职,按照“茶参富民,修路惠民”的总体思路,通过项目带动,机制创新,实施“21112”工程,即修建硬化两个建制村水泥公路、建成一个乌龙茶示范基地、一个茶叶加工厂、建成一个油茶示范基地、扶持茶叶和太子参两大主导产业,使两个村的生产条件及生活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村财收入及村民人均收入赶上并超过了全县中上水平。

为了提升农村劳动力使用农业技术的水平,柘荣县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成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制订详细培训计划,落实培训项目,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农业、茶叶、药业、科技等职能部门的专家进村,通过办班培训、现场咨询等为村民答疑解惑,同时组织科技特派员下基地开展现场操作指导和技术培训,使柘荣的农业技术水平上了一大台阶。

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

2011年4月,福建省首个大学生村官科技信息服务示范点在柘荣县田头洋村挂牌。在示范点开展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工作,有助于提高所在村的科技信息应用水平,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农民对科技信息的认识。该示范点是福建省星火计划春光行动科技服务中心组建实施的大学生村官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应用系统的其中一项重要措施。该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福建农村科技信息网、福建省12396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大学生村官科技网、大学生村官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管理系统、大学生村官专家服务队、“12396”呼叫服务热线等。

建立大学生村官科技信息服务示范点,大学生村官可以根据所在村的实际情况及产业特色,建立各式各样的科技信息服务示范点,依靠大学生村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信息服务活动,实现科技“进村入户”。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人们生产生活条件的前提和保障。

如楮坪乡湾里村和黄柏乡蒲洋村是福建省科技厅的两个挂点村,在福建省科技厅联合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围绕交通、水利和民生设施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楮坪乡湾里村从2008~2010年共完成公路水泥硬化10.2公里,并完善护坡、边沟、防撞墙等公路附属设施,拓宽硬化村道1.8公里,新建护坡7处2000余方。台风灾后重建或维修截洪沟2条1500米、排水渠3条600米。在村中心新建宣传栏2个,添置石桌、石凳及棋、牌等娱乐设施,改建村级敬老院、医疗所和计生服务室,新建一个占地1300平方米的农民休闲活动中心。黄柏乡蒲洋村从2008~2010年共完成公路水泥硬化三条计7.6公里;改建拓宽或新建自然村通村机耕路2.7公里;水泥硬化村内区间道及自然村村道计5.6公里;在2个自然村修建了4座蓄水池,从根本上解决了两个村群众的饮水问题,并解决了2个自然村群众长期看不到电视的局面;完成村委楼配套建设,并在主村街道安装路灯,修建停车坪和候车亭,新建农民休闲广场。通过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两个挂点村无论是在生产条件还是生活条件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改善。

扶持重点产业项目

药业和茶产业是柘荣县的主导优势产业,近年来柘荣县不但发挥优势,做强龙头,把优势产业做成强势产业,同时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药业领域,推进“海西药城”建设,在稳定药材种植4.2万亩左右基础上,全面推开中药材种植的规范化、标准化工程,同时把做大做强现有药业及相关联企业、培育药业龙头企业作为打造药业“亿”元产业集群的重要举措,力促力捷迅、广生堂、伟业生物等企业已投产新药的规模生产和一系列新药的研发、上市融资等工作,推动其争创著名、驰名商标。在茶产业领域,推进品牌建设,加大茶叶园区建设力度,促使茶叶规模化、规范化生产。品牌需要技术支撑,为帮助企业突破加工生产技术瓶颈,由省科技厅牵线搭桥,邀请省农大和省茶科所专家对茶叶规模建设、品种结构、生产加工、品牌创建等进行指导,同时引进先进茶叶生产设备,推广萎凋槽、成套精制机械,实现加工工艺的变革提升。

柘荣县科技扶贫的主要成效

经济发展良好

柘荣县通过实施科技扶贫战略,依托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开发区域性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县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可以从以下几组数据看出:从整体经济发展角度看,柘荣县2003年GDP为9.1亿元,人均GDP为9093元,到了2010年全县GDP增长至27.3亿元,人均GDP为26114元,2003~2010年GDP平均年增长率高达17%,人均GDP年增长率达16.3%。

从产业发展角度看,2003年全县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7亿元,全社会工业总产值9.48亿元,到了201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至7.5亿元,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增长至46.7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10%,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达25.6%。2003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是25.5%、39.5%、和35%,到了2010年三产比重分别为16.5%、55.9%、27.6%。显然,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有所下降,而第二产业的比重有显著的提高。这是柘荣县依托自身传统优势——茶叶和药业,在省市各级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依靠科技进步,鼓励开展茶叶加工,大力发展制药业的必然结果。

同时,优势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为了帮助落户柘荣的药企开发新产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牵线搭桥,柘荣县不但邀请专家实地考察指导,而且积极为制药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创造条件。柘荣县2007年实现药业工业产值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3.6%,2010年全年实现药业工业产值12.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9.6%,药业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46.7%。自从实施科技扶贫战略开始,省科技厅重视柘荣茶产业的结构升级,在人才和技术上给予柘荣县极大支持,发展到2012年,全县通过认证的无公害茶园面积达1000hm2,绿色食品茶基地407hm2,有机茶基地20hm2,全县茶叶加工总产值2亿多元,年销售收入在千万元以上的茶叶企业有10家,通过QS认证的企业有10家。现有2个品牌获得有机食品标志,12个品牌获得无公害食品标志,获省、部优产品8个,获市金奖产品2个。

除了茶产业与制药业以外,柘荣县根据县内实际出发,凭借柘荣的气候环境优势,围绕生态休闲避暑旅游的功能定位,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打造园林城市、养生乐园品牌,逐步形成以东狮山为中心的休闲避暑之旅,以九龙井为中心的乡村生态之旅,以闽东药博园为中心的药业文化之旅;依托制剪传统优势,改变粗放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逐渐发展成为拥有108家企业、60多个注册商标、50多个品种、20多个系列、年产值超6亿元的特色产业;柘荣“双剪”中的另一“剪”——剪纸也走向市场,柘荣县对民间剪纸艺术采取“抢救保护与产业开发”相结合的政策,一面出台政策和发展规划予以扶持,一面给予财力、人力支持。不但建起了“柘荣民间艺术产业发展中心”,还引导民间剪纸艺人先后创办了“柘荣民间艺术开发公司”、“柘荣县剪纸产业中心”等经营实体,目前,柘荣有剪纸艺人300多人,剪纸艺术馆6家,从业者3000多人,剪纸远销海外,逐步发展成柘荣县又一特色产业。

民生持续改善

福建中医药大学梁一池副校长在柘荣县生物产业局领导陪同下,考察重楼种苗培育基地与太子参种植基地,并对基地种植进行技术指导。

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收入提高是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的根本保障,也是柘荣县人民最关注的问题,2006年柘荣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840元,到了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到5992元,年均增长率达11.8%。2006年全县农民生活消费人均支出2323元,到了2010年增长至5207元,年平均增长率达22.4%,显然,科技扶贫战略的实施对农民增收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教育、卫生、文化、娱乐事业全面发展。办学条件明显改善,2006~2010年,撤并小规模教学点83个,新增校舍面积11.4万平方米,消除危房面积4.7万平方米,教学质量持续提高,高考本科上线万人比连续多年位居宁德市第一,“双高普九”通过省政府验收,被授予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称号;全县医疗条件不断完善,新建县医院住院大楼,改扩建7个乡镇卫生院业务楼,配齐8个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设备,完成73个村卫生所建设和急救设备配置。文化事业发展方面,“柘荣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个,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9个、农家书屋84个、农民健身活动场所79个;为了丰富人民生活,有序推进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全面完成50户以上自然村电视“村村通”工程。

切实解决社会就业、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2006~2010年新增城镇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92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从4.4%下降到2.7%。建设县乡造福工程点32个,累计搬迁1622户6736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政策全面落实。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与无力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老年生活保障金问题全面解决。住房保障工作持续加强,建成保障性住房223套2.8万平方米。新建乡(镇)敬老院7所、村级五保幸福园1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4个。

猜你喜欢

科技厅福建省科技
省科技厅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云南省科技厅先进表彰大会召开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东风吹来满眼春 潮起正是扬帆时
——湖北省科技厅精准扶贫纪实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科技在线